『壹』 企業所得稅稅率怎麼算
『貳』 世界銀行稱中國總稅率為68%,這個說法靠不靠譜
68%,世界銀行發布的中國總稅率近期引發爭議。這一數據計算指標有哪些?怎麼個演算法?橫向可比性如何?業界甚至世行內部都認為有值得商榷之處。
首先應該了解的是,「中國總稅率為68%」出自《2017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這份報告以2015年各經濟體的數據為基礎,由世行主導、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參與。記者近日聯系普華永道,被告知「關於這份報告,我們公司是不接受任何采訪的」。
世行方面,負責協調納稅報告的喬安娜·納斯爾在給新華社記者的郵件中說,報告團隊以「假定情形」為基礎,在主要城市中設定一兩家中等規模標准企業,綜合銷售利潤率、員工結構和工資水平、固定資產處置行為等因素進行測算。
簡言之,總稅率等於企業納稅額加強制性派款等支出除以商業利潤,其中納稅額不包括由個人負擔的個人所得稅和不影響利潤的增值稅,強制性派款在中國指五險一金,商業利潤指企業繳納所有稅款前的凈利潤,並非企業財務上的所得稅前利潤。
只是,在一些財稅專家看來,這種標准和演算法的合理性值得商榷。其一,總稅率並非依據真實企業數據分析得出,而是在模擬情形下進行測算,其科學性和客觀性不一定能保證;其二,總稅率以商業利潤為分母測算,而通行做法是以銷售收入為分母。
此外,各經濟體稅制和社保體系差異較大,橫向可比性受多重因素影響。這一點在世行中國局首席經濟學家李偉喬處得到印證。他說,如果要跟其他國家橫向比較,必須看到的是,中國企業社保支出占商業利潤的比重就超過48%,原因是這部分支出幾乎全部由僱主承擔。而在美國,按規定,只有一半的社保支出由僱主承擔。
「這就是營商環境報告中稅負指標的國家間可比性可能受限的一個原因。」李偉喬坦言,如果我們僅看企業所得稅的話,中國企業的負擔比美國小多了。
納斯爾也在郵件中說,總稅率只是營商環境報告的一部分,是綜合評價各經濟體營商環境的指標之一。整體而言,中國的營商環境位列全球第78位,較上年度提升了6位。
可見,總稅率本身科學與否暫且不談,有一點已經明確,即炒作「死亡稅率」的人選擇性忽視了中國營商環境提升的大背景,只盯著世行報告的一個小章節,令人遺憾。
『叄』 我國稅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稅率一般是由法律法規等明確規定的,沒有公式,例如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的增值稅稅率是17%,而增值稅的應納稅額是有公式的,即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條
增值稅稅率:
(一)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17%。
第四條
除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外,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下統稱應稅銷售行為),應納稅額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後的余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肆』 中國總稅率68%的說法靠譜嗎
不靠譜。
兩項普遍的大稅是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最高稅率為17%,但是可以做進項抵扣,一般實際稅負在2-10%之間。企業所得稅是根據利潤的25%計算繳納,再好的行業,利潤率最多也就是三分之一,其25%約為總營業額的8%左右,因此,怎麼計算總稅負率也不會超過20%。
『伍』 企業所得稅稅率怎樣計算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內資企業和經營單位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稅。而法律對企業所得稅的稅率有所規定,企業所得稅稅率怎樣計算呢?
企業所得稅是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居民企業及非居民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其生產經營所得為課稅對象所徵收的一種所得稅。作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個人獨資企業及合夥企業除外。
企業所得稅稅率怎樣計算?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的比例稅率。
原“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企業所得稅稅率是33%,另有兩檔優惠稅率,全年應納稅所得額3-10萬元的,稅率為27%,應納稅所得額3萬元以下的,稅率為18%;特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稅率為15%。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稅。新所得稅法規定法定稅率為25%,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一致,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為15%,小型微利企業為20%,非居民企業為20%。
企業所得稅公式:
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即據以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法定比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國家財稅務總局下發的《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117號),通知明確,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6萬元(含6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台灣地區:台灣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經稅收減免後,本土公司稅率中位數為20%,而跨國公司為18%。
以上,就是企業所得稅稅率怎樣計算的相關內容,關注會計網,獲取更多資訊。
編輯推薦>>2018初級會計金牌vip班 全網最高性價比 96%通過率!
『陸』 公司稅收如何計算 企業稅收怎麼計算
1、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當期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2、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即據以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法定比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3、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4、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國家財稅務總局下發的《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117號),通知明確。
5、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6萬元(含6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6、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台灣地區:台灣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經稅收減免後,本土公司稅率中位數為20%,而跨國公司為18%。
『柒』 企業稅率表:世行稱中國企業總稅率達68%
上周末,民營企業家,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在接收媒介采訪時傳播安置在好邦拋資10億好元修廠,共時表白本人“出奔”好邦的本因是地價、動力、處事力等名體經濟的本錢分別,“華夏創造業的稅負比好邦高35%”。這一議論登時激勵了外界對於邦內企業稅負的冷議。
長久此後,環繞企業稅負的商量從來沒有決,央行觀察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本年3月份撰文稱,爾邦企業稅負在邦際上處於較高程度。
領會人士覺得,因為稅收散布沒有平衡,添之產能、資源、地盤等價錢對於企業本錢的感化,使得企業“疼感”較為鮮明。何如科學安排、靈驗簡化增值稅分檔及稅率,是企業稅負變革亟待處置的題目。
1華夏企業要接幾何種稅?
華夏社科院產業經濟接洽所副接洽員李春瑜對於新京報記者稱,據沒有實足統計,波及企業稅費的勝過10種。
多位博家表白,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是公司交納的“大頭”。按照2008年《中華群眾同和邦所得稅法》,普遍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應征稅所得額的25%,但《所得稅法》也規則了各項稅收優惠:比方對於適合前提的袖珍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對於邦家須要沉點扶助的高新本領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
按照財務部規則,爾邦暫時增值稅最高稅率為產物增值額(小范圍征稅人之外)的17%,最矮為3%。比擬之停,日原的增值稅率為5%、韓邦取越南均為10%、新添坡為7%。
一位沒有願出面的稅收博家表白,取好邦比擬,華夏許多稅種沒有一律。華夏對於企業徵收增值稅,是使得企業在消費步驟減少了稅收,好邦收出賣稅,是在最後出賣步驟接稅,然而出賣稅由各州來收,以是生存很大分別。也便是道,在華夏,企業能否盈利皆需依照消費交納增值稅,而在好邦,企業沒有盈利基礎便不必繳稅。
除了交納所得稅、增值稅、耗費稅等稅收除外,爾邦局部企業還要在此前提上交納約13%的附添稅費,囊括7%的都會保護修設費、5%的培養附添費和1%的防洪費。
2 華夏創造企業稅負有多沉?
究竟一家企業的稅負有多沉?新京報記者採用了格力電器和另一家創造企業康力電梯動作樣品。
格力電器頒布的2015年社會負擔匯報表露,2015年公司同交納百般稅金148.16億元,昔日的營收總數為1005.64億元,潔成本為125.32億元,稅金佔到了格力交易收進的14.7%,十分於潔成本的1.18倍。
康力電梯年報表露,2015年公司上繳邦家的各項稅費為3.36億元,這一數字十分於該公司昔日營收總數32.7億元的10.27%,4.88億元潔成本總數的68.8%。
TCL董事長李東生在本年齊邦二會上稱,在寰球經濟擱慢、商場延長沒有腳的後台停,爾邦創造業的平衡成本率仍舊沒有腳2%。城修、培養附添費等創造業附添稅占出賣收進的比率逼近0.5%,約佔到平衡成本的四分之一。這讓從來成本較矮的創造業企業壓力更大。
財務部財務科學接洽所長處劉尚希在二會功夫接收新華社采訪時覺得,企業“稅感”沉,重要在於稅收散布沒有平衡,有輕有沉,形成有的企業疼感較鮮明。其餘,爾邦稅制沒有完備,稅基窄,傳導到企業身上,便大概發覺稅負沉。
央行觀察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本年3月份撰文稱,爾邦企業稅負在邦際上處於較高程度。盛松成沿用寰球銀行寰球興盛目標中的總稅率來測量企業所接受的稅負。總稅率是指企業的稅費和強迫繳費占貿易成本的比率。2013年,爾邦企業的總稅率為67.8%,沒有僅鮮明高於昌盛邦家,也明顯高於興盛華夏家泰邦和南非,僅略矮於巴西。
按照世行取普華永講頒布的最新匯報,2016年,華夏企業的總稅率到達了68%,位列寰球第12位。
3 何如“留下”創造企業?
便將中斷的2016年,民間拋資展示斷崖式停滑。按照邦家統計局12月頒布的數據,2016年1月至11月,民間固定財產拋資共比實義延長3.1%,而2015年共期民間固定財產拋資共比實義延長10.2%。也便是道,截止11月份,爾邦民間固定財產拋資增快比2015年齊年低沉了7.1個百分點。
正直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近期的一份研報中表白,民間拋資重要是私營、個別和普遍企業拋資,散布在創造業、房地財產和處事稀集型的矮端效勞業等三大范圍。
跟著部分民營企業沒有斷添大海內拋資,更加是何如將創造業企業留在華夏成為業內冷議的話題。
“邦內創造業碰到了少許瓶頸,比方產能瓶頸、資源瓶頸,個中囊括處事力、本資料、前提辦法等資源,還有地盤價錢飛騰對於企業本錢的感化”。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接洽所長處董登新道。
“要助幫企業落稅、落負。”董登新表白,爾邦暫時稅收最大的根源是企業,未來要從稅制構造變革發端,縮小企業的稅收承擔。共時,針對於煤電、本油等價錢較高的企業,當局不妨應用財務本領,減少財務補助,以落矮企業的本錢。而暫時人丁老齡化趨向鮮明,推遲退休的策略亮年即使名施,有利於供給更多靈驗的處事力需要,縮小處事力本錢。
董登新覺得,不妨激動民營企業在邦外辦分廠,經過邦外分廠隱藏交易控制,以誇大商場份額,但即使企業為了“遁躲”邦內的情景而搬場到邦外,便須要惹起各方反省。
4 企業稅負變革難點安在?
一位沒有願出面的稅改博家報告新京報記者,暫時企業稅負變革的目的是落矮增值稅,共時在保護邦家財務收進穩定的情景停,普及部分所得稅徵收比率。
上述博家稱,企業增值稅最後展現在產物的價錢中。在變革中,落矮增值稅,讓產物和效勞即宜停來,這便不妨使大普遍中矮收進階級的“間交征稅”落停來。上述博家稱,這是將來變革的目標,但普及個稅徵收生存難點,讓群眾接收還需功夫。
上述博家報告新京報記者,稅費題目,沒有如道是企業本錢題目,以及企業在名際交納稅費中的“灰色”本錢題目,這波及本地稅務機構能否按規則處事,也波及權利分別取稅收機制體制變革。
其餘,華夏社科院頒布的《2017年經濟藍皮書》指出,暫時增值稅稅率有多檔,行業間差異大,所以何如科學安排、靈驗簡化增值稅分檔及稅率,是企業稅負變革亟待處置的題目。
華夏社會科學院楊志勇在《場合財務接洽》撰文提到了變革中的題目,“暫時增值稅變革中生存稅負困難,增值稅的稅負困難。對於於征稅人蓄意義的是名際稅負。變革過多關心實義稅負,大概沒有利於增值稅制的深入變革,也簡單讓變革偏偏離目標。”
『捌』 中國企業的總稅率達到了68% 怎麼算出來的
把社保醫保什麼的都算進去了。實際上這些是付給員工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