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目前大官中,有哪些是外國人其中官職級別最高的是哪幾個
都知道中國首任海關總署赫德吧?雖然他被教科書描寫成中國半殖民地時期的恥辱,但那時中國海關是相當清廉且高效率的,在他的組織下,海關短短數年就成了清政府最大的稅收來源,不然後來的《辛丑條約》也不會要求以海關做擔保。
朱總理當政的時候,發現了廈門遠華走私案,朱也想找外國人來整治下腐敗的海關,鐵腕人物沖破層層阻礙,最終只找了一個香港的來管理海關。這個香港人幹了幾年,然後帶著一身疲憊走了,比較輕松的說法是他不習慣中國官場的規則,難聽點的是他已經沒有能力拯救海關了。
㈡ 中國著名穆斯林軍事人物都有哪些
尤素夫·馬本齋(1901—1944年),是抗日英雄馬本齋的經名,原名馬守清,男,回族,共產黨員,河北滄州獻縣人。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冀中軍區回民支隊的創建人,抗日民族英雄。他率領回民支隊馳騁在冀中平原,英勇善戰,威名遠揚。毛澤東同志稱其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1944年隨部隊赴延安途中,馬本齋帶狀皰疹發作,又感染肺炎,病逝於山東莘縣。2009年9月,馬本齋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㈢ 中國明星中有誰是穆斯林
馬天宇肯定是,在他的微博裡面提到過。洪劍濤是穆斯林,還去主麻。沙寶亮在自己的博客上提到過信仰。
㈣ 明朝存不存在穆斯林問題
存在個屁,當時穆斯林才多點人,穆斯林人口大規模增長全是由於豬老四的幫助,因為豬元璋就是穆斯林。
㈤ 李贄是穆斯林嗎
李贄(1527—1602),中國明代後期思想家。號卓吾,又號宏甫,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原姓林,名載贄,漢族,先世祖受所娶胡婦影響皈依過回教。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舉後,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為避穆宗載垕(同「厚」)諱,取名贄。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父輩家境漸衰。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輝縣)教諭,三十九年任南京國子監博士,四十三年復任北京國子監博士,四十五
李贄年任禮部司務,隆慶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員外郎,萬曆五年(1577年)任雲南姚安知府,萬曆八年辭官歸隱。他為官期間,目睹朝廷及官員們腐敗無能,常與上司發生爭執。他經受過倭寇侵掠、災荒貧困的痛苦,看到了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艱難,在新興的市民運動推動下,希望能找到與宋明理學不同的「道」。他曾接觸過王守仁學說,並研究佛學。歸隱後,主要從事研究、講學和著述。 1588年和1590年先後有《初潭集》和《焚書》問世。書中尖銳地揭露了道學家的虛偽和自私,受到耿定向等人的攻擊和迫害。1599年《藏書》問世,受到進一步迫害。1602年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被下獄,李贄76歲在獄中受到嚴重迫害,不堪忍受,於是請一位剃頭師傅為他剃頭,其間乘人不備奪過剃刀自殺身亡。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毀,但仍繼續流傳於世。
李贄,原籍河南,原姓林,名載贄。元朝以後遷來福建。三世祖因反對封建禮教,得罪林姓御史,被扣上「謀反」罪名,為避禍改姓李。李贄幼年喪母,隨父讀書,學業進步迅速。自幼倔強,善於獨立思考,不信回教,不受儒學傳統觀念束縛,具有強烈的反傳統理念。他在社會價值導向方面,批判重農抑商,揚商賈功績,倡導功利價值,符合明朝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要求。
李贄12歲開始作文,反對孔子把種田人看成「小人」。26歲中舉人 。30歲至45歲為官,先後任河南輝縣教諭、南京國子監博士、北京國子監博士、 北京禮部司務、南京刑部員外郎和郎中,最後出任雲南姚安知府。
萬曆九年(1581年),李贄從雲南辭職回加到湖北黃安,住在朋友耿定理家,撰寫一些讀史的文章,並教授耿家子弟。萬曆十二年耿定雲世,他移居麻城。第二年派人送家眷回泉州,自己一人住在麻城龍芝佛院,致力於讀書、講學和著述,歷十多年,完成《初潭集》、《焚書》等著作。收入《童心說》、《贊劉諧》、《何心隱論》及與道學家耿定向反復論辯而撰寫《答耿中丞》、《答耿司寇》等書答、雜述、讀史短文和詩共6卷。揭露道學家們的偽善面目,反對以孔子的是非觀為是非標准,批判的鋒芒直指宋代大理學家周敦頤、程顥、張載、朱熹。
李贄倡導絕假純真、真情實感的「童心說」。李贄在麻城還多次講學,抨擊時政,針砭時弊,聽任各界男女前往聽講,並受到熱烈的歡迎。萬曆十六年(1588年)夏天又剃頭以示和鄙俗斷絕。這對傳統思想造成了強烈的沖擊,被當地的保守勢力視為「異端」、「邪說」,群起圍攻,要把他驅逐出境。李贄旗幟鮮明宣稱自己的著作是「離經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殺不可去,頭可斷面身不可辱」,毫不畏縮。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李贄應巡撫梅國楨之請往山西大同,著《孫子參同》,修訂《藏書》。秋,到北京,住在西山極樂寺,撰成《凈土訣》,次年春天到南京,將自己的零星著作匯成《老人行》,並再度研究《易》,撰寫《易因》,最後編訂其巨著《藏書》。《藏書》共68卷,系紀傳體史論,論述戰國至元亡時歷史人物約800人,對歷史人物作出了不與傳統見解苟合的評價,旨在反對儒學。如他贊揚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則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斷」的「聖後」。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在山東濟寧編成《陽明先生道學抄》、《陽明先生年譜》。
萬曆三十年(1602年),禮部給事中張問達秉承首輔沈一貫的旨意上奏神宗,攻訐李贄。最終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的罪名在通州逮捕李贄,並焚毀他的著作。李贄入獄後,聽說朝廷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說:「我年七十有六,死以歸為?」於是憤而以剃刀自刎。死後,馬經綸把他收葬於北京通州北門外馬寺庄迎福寺側(現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園內),今墓地尚在,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
李贄的一生充滿著對傳統和歷史的重新考慮,這也是明朝後期社會思想變革的一個聚焦般的體現。
㈥ 歷史上回族的名人有哪些
1、賽典赤·贍思丁(1211~1279) ,元代著名回族政治家 。是元代初期一位優秀的政治家。他一生的政治活動,對元初社會生產的發展起過一定作用。
尤其是在擔任雲南平章政事(官名,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的六年間,對雲南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建設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南行中書省後,派其為雲南行省的首任平章政事。
2、阿合馬,回族,元朝大臣,世祖忽必烈時期近臣之一。初為察必皇後之父按陳那顏的陪嫁奴隸。中統二年(1261年),出任上都同知。三年,領中書左右部,兼都轉運使。至元元年(1264年),拜中書平章政事,主要掌理財政,推行清理戶口、推行專賣制度、發行鈔票(時稱交鈔)等方式,增加朝廷收入。
元朝滅亡南宋之後,繼續在江南地區實行發鈔和葯材限制專賣政策,大大增加財政收入。激發大臣不滿,導致武將王著聯絡僧人高和尚,趁世祖北往上都(今內蒙古境內)時,假傳真金太子之命召喚並刺殺。
3、鄭和, 回族,本姓馬,世稱「三保太監 (又作「三寶太監」),雲南昆陽州(今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昆陽街道)人。中國明朝太監,航海家、外交家。
鄭和早年經歷不詳,據推測於明平雲南之戰中為明軍所擄,1385年隨傅友德等前往北平,隨即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從侍。後因在靖難之役中有功,被賜姓鄭,升任為內官監太監。
4、米喇印,中國清代順治年間甘肅回民起義領袖之一。回族。原為明朝駐防甘州(今張掖)軍官。素有勇略,清朝統一甘肅後,任甘肅巡撫張文衡標下副將,駐守甘州。他對清廷實行的民族壓迫政策深為不滿。時清廷在各地推行剃發令,並嚴令軍中剃發,自軍官開始。
5、哈國興,回族, 直隸河間人,清朝將領。哈元生之孫,哈攀龍之父。乾隆十七年武進士,授三等侍衛。歷任東川營參將。國興也代將家,行兵有紀律。
常以先禮後兵之策行於邊夷,故所至外夷輒與議話,而無識者往往構之。國興卒於軍,賜白金千,存恤其家,加贈太子太保,謚壯武。祀昭忠祠,圖形紫光閣。文虎授陝西提標右營守備,從軍攻木果木,陣沒,從祀昭忠祠。復官次子文彪千總。
㈦ 中國十大穆斯林是哪些
我國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有10個,他們分別是回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塔爾族,塔吉克族。
㈧ 在中國信仰伊斯蘭的民族主要有哪些
傳統意義上來說,中國信仰伊斯蘭的10個民族是: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
但是現在出現了另一種值得重視的現象,就是其他民族的人也在不斷的皈依伊斯蘭。現在出現越來越多的漢族穆斯林,藏族穆斯林,蒙古族穆斯林等等。
另一個現象是,回族尤其是中南沿海的回族,在漸漸的被同化,放棄了自己的信仰。我知道有一些江蘇那邊的回族,他們已經不懂什麼是信仰了。徹底的被同化了,也失去了信仰。
所以,現在不能以民族論信仰。因為民族不是界限。伊斯蘭屬於全人類。
伊斯蘭不缺任何人的幫助而發揚光大,有人退出了,馬上會有更多的人來填補,因為在認識安拉了解伊斯蘭的人看來,伊斯蘭的確是真理
㈨ 中國那些名人是信伊斯蘭教的
在影視界的有李默然,李明啟,達式常,王剛,馬德華,蔡明,買紅妹,洪劍濤,海連池(飾滄娃),韓再峰(飾《林海雪員》楊子榮),何麟(曾主演南昌起義),洪宇宙(三國演義周瑜的扮演者),陳建斌(喬家大院 主演).
在娛樂界的有王靜(王剛之妹,女高音歌唱家),蔡國慶,回樂隊隊員之一 沙沙(全國少數民族模特大賽亞軍),趙本山夫人,滿江,沙寶亮.
主持界:撒貝南(《今日說法》),海霞(《現在播報》), 李霞,哆來咪(央視動畫城),和晶(實話實說)
相聲界:馬三立, 李增瑞(國家一級演員),馬志明(三立之子), 白英傑(黑龍江籍), 張大禮
戲曲界:馬泰(老一代評劇表演藝術家)
馬連良(京劇四大須生之一,代表作《失空斬》《借東風》等)
於魁智(北京京劇二團團長,2001年全國十大傑出青年之一)
飲食界:王守義(十三香)
體育界:小楊陽(速滑名將)
張文廣,趙長軍(蜚聲中外的武術家),
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