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最窮的省是哪五個省
中國最窮的五個省是:貴州省(人均GDP最低),西藏自治區(GDP總量最低),甘肅省,山西省,雲南省。
貴州省:貴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人均GDP最低。
西藏:西藏地廣人稀,交通不便是限制該省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GDP總量最低。
甘肅省:地處我國內陸,海陸交通均不發達,再加上自然環境比較惡劣,資源也比較匱乏,所以從古至今甘肅都跟貧困撇不開。
山西省:山西是我國的資源大省,煤產量高的驚人,也正是因為煤資源的豐富和大量開采,因而也帶動了全省的經濟發展。「山西煤老闆」就是這樣來的,但是隨著煤價的大幅下跌和新能源的大量使用,山西曾經的輝煌已消失殆盡。
雲南省:雲南是我國的邊境省,鄰國有越南、寮國和緬甸。 雲南氣候條件非常好,因此吸引了大量遊客來旅遊,著名旅遊景點有麗江古城、石林等。
Ⅱ 中國最窮10個省
中國最窮10個省:
1、西藏
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全區面積120.223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8,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僅次於新疆。
2014年末常住人口約317.55萬人。西藏作為我國西北部地區,發展一直較為緩慢,當地的具有發展的經濟產業也比較少,並且近幾年人口增長也過快,因此人均GDP目前排名第一。
2、青海
青海,簡稱青,省會西寧,位於中國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是中國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青海省東西長約1200公里,南北寬800公里,面積為69.66萬平方千米。
青海與西藏一樣位於西北地區,氣候較為乾燥,並且地形地貌獨特,很少有外來經濟支持入駐當地長久發展,因此GDP發展較為緩慢。
3、寧夏
寧夏,全稱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首府銀川市,成立於1958年10月25日,是中國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寧夏自治區2017年的GDP較上年增長了不少,在於其利用地理的獨特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但是依舊趕不上其他省份的經濟發展速度,目前排名第三。
4、海南
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對望, 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海南作為一個邊陲地區臨海省份,當地人們沒有一些經濟發展比較大的產業,由於國家對其加大了經濟發展的力度。
5、甘肅
省會蘭州,省名取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於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甘肅算是在前面幾位省份中發展一直比較穩的,GDP一直在慢慢升,沒有倒退的現象,只是速度比較緩慢,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吸引很多人前去觀光旅遊。
6、新疆
新疆對其發展的旅遊業,農產品行業有很大收獲,並且作為絲綢之路的必經地點,幫扶力度很大。
7、貴州
貴州一直沒有能夠脫掉貧困身份的帽子,近幾年由於當地獨特的自然風景被開發出來,吸引許多人前去旅遊消費,人均GDP在緩慢增長。
8、山西
山西作為一個以煤礦資源起家的一個省份,由於國家現在對於煤礦資源的限制,目前能源行業的發展比較低迷,產業都在尋找新的出路。
9、吉林
吉林作為我國東部的省份,目前發展的工農行業有很大的變化,並且人口流失率比較大,GDP受其人口影響,目前最窮省份排行第9名。
10、黑龍江
黑龍江是一個很美麗的省份,但是目前當地人口流失率非常大,導致其經濟產業發展沒有動力。因此在當地人均收入不高的情況下,省份GDP也上不去。
Ⅲ 中國最窮的省份排行榜。
貴州省(人均GDP最低),西藏自治區(GDP總量最低),甘肅省,青海省,雲南省。
1、西藏
雖然這幾年西藏發展得也是不錯,但是相對廣東、浙江這些大省來說就不是很夠看了。西藏2018年GDP重量是在1400億,增量是在89.1億,相對於2017年上升了不少,但是卻成為了中國最窮的一個地方。不過這幾年關於西藏的政策越來越多了,相信未來會慢慢好起來。
2、青海
青海是一個比較著名的旅遊城市,但是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去青海旅遊的人並不是特別的多,所以旅遊業發展並不算特別的話。2019年,青海省生產總值2965.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3%,不過幅度卻不算十分的大。
3、雲南省
雲南人口不少,但是GDP總量上竟然都排到人口小省吉林省後面了,不過雲南軟實力方面還是可以的,旅遊資源基本上無敵了,教育上也還過得去。和廣西一樣,未來東南亞經濟熱騰起來,雲南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4、貴州省
貴州情況和江西應該差不多,就是屬於落戶山區什麼的,GDP總量上,省會貴陽也算不上一城獨大,可以說發展得比較平均。人口上和山西體量差不多,總之沒什麼太突出的地方,各方面都不是太發達,中國最窮的省份排名倒數第四很正常。
5、山西省
山西人均GDP竟然在中國最窮的省份排名中排第五,山西古代有晉商、當代有煤老闆,竟然沒能拉動江西整體的經濟。同時江西高等教育等軟實力也是一般。
國家級貧困縣分布於全中國17個省級行政區內,其中以西藏自治區為最多,其後為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陝西省、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甘肅省、山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
國家級貧困縣,又稱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或貧困縣,是國家為幫助貧困地區設立的一種標准。
全國共有585個國家貧困縣(包括縣級行政單位區、旗、縣級市)。國家為扶持貧困地區,設立國家級貧困縣標准,資格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審批工作共進行過三次。少數民族自治地區有不同評定標准,稱民族自治地方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
2012年3月,國家級貧困縣調整名單出爐,調出38區縣,但總數不變。
2014年10月17日是我國第一個扶貧日。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
(3)中國有哪些窮地方擴展閱讀:
中國貧困地區面臨五大突出問題。
一是道路交通。經過多年發展,全國交通主網干線已經基本健全,但是貧困地區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的村組內道路還欠賬很多。
二是生產用電。現在生活用電基本解決了,但是西部貧困地區還有20%的行政村缺少加工生產所需的三相電,制約了當地產業發展。
三是農村住房。目前國家對農村危房改造有補貼,但是農民自己還是要出大頭,越窮的人越享受不到補貼、越蓋不起房子,住房不安全是個比較普遍的問題。
四是教育問題。山裡孩子每天要翻山越嶺去上學,有的父母不得不搬到學校附近陪讀。還有的貧困家庭孩子大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出現因學致貧現象。
五是醫療衛生。貧困地區缺乏醫療資源,小病扛、大病拖,最後全勞動力弄成半勞動力、半勞動力弄成沒勞動力。一人得大病,全家跟著窮。
參考資料:新華網-國務院扶貧辦主任:中國貧困地區面臨五大突出問題
Ⅳ 中國十大貧困城市是那些求大神幫助
中國各省區根據綜合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GDP評出最貧窮的三城市:(有的省地級市少,只評最窮的一個)河北省:張家口市、邢台市、承德市遼寧省:朝陽市、鐵嶺市、阜新市吉林省:四平市、白城市、遼源市黑龍江省:綏化市、七台河市、雙鴨山市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海市、通遼市山西省:呂梁市、忻州市、臨汾市河南省:駐馬店市、信陽市、三門峽市山東省:菏澤市、臨沂市、聊城市安徽省:宿州市、六安市、池州市江蘇省:宿遷市、淮安市、連雲港市浙江省:麗水市、衢州市、湖州市福建省:寧德市、三明市、龍岩市江西省:吉安市、撫州市、贛州市湖北省:黃岡市、隨州市、孝感市湖南省:永州市、懷化市、張家界市廣東省:河源市、雲浮市、梅州市海南僅有二市不統計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河池市、賀州市貴州省:六盤水市四川省:巴中市、雅安市、達州市雲南省:臨滄市、思茅市、昭通市西藏自治區僅有一市不統計陝西省:安康市、商洛市、漢中市甘肅省:定西市、隴南市、平涼市青海省僅有一市不統計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僅有二市不統計(附四大直轄市最窮的三個縣或市轄區)北京市:平谷區、門頭溝區、延慶縣天津市:寧河縣、薊縣、靜海縣上海市:崇明縣、金山區、奉賢區重慶市:酉陽縣、石柱縣、巫溪縣
Ⅳ 中國最窮的省份排行榜。
中國最窮的5個省排名出爐,是否有你親愛
雲南省,簡稱「滇」,地處西南邊境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地處西南腹地,世界知名山地旅遊目的地和山地旅遊大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西藏自治區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西藏北鄰新疆,東接四川,東北緊靠青海,東南連接雲南;周邊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國家及地區接壤,陸地國界線4000多公里,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古稱河東,省會太原市。
甘肅,簡稱甘或隴,位於黃河上游,省會為蘭州。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下面是最窮的地方
四川省涼山州東部 宜賓和瀘州南部(屏山、筠連、敘永、古藺等) 雲南省昭通 貴州省畢節
甘肅省東部和南部(慶陽、隴南、定西、天水、甘南、臨夏) 寧夏固原 青海海東 陝西南部(安康、商洛、漢中)
南疆三地州
雲南省西部(如怒江、迪慶、保山、臨滄麗江部分縣)
貴州省南部(黔南州、黔東南州、黔西南州) 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河池、百色、崇左部分地區) 雲南省東南部(文山、紅河州部分地區)
三峽庫區、湖北西部(恩施州、長陽、五峰、神農架、十堰部分縣)
呂梁山區(呂梁、臨汾、忻州、運城等地的部分縣)
燕山-太行山區(承德、張家口、保定、石家莊、邢台、邯鄲部分縣)
中央蘇區、客家地區、湘贛邊境(如九江修水、贛州、郴州東部山區、梅州)
黃泛區(阜陽、周口、亳州、商丘、宿州)
大別山區(六安、安慶、黃岡和信陽的部分地區)
Ⅵ 中國比較窮的省份有哪幾個
1、西藏
雖然這幾年西藏發展得也是不錯,但是相對廣東、浙江這些大省來說就不是很夠看了。西藏2018年GDP重量是在1400億,增量是在89.1億,相對於2017年上升了不少,但是卻成為了中國最窮的一個地方。不過這幾年關於西藏的政策越來越多了,相信未來會慢慢好起來。
2、青海
青海是一個比較著名的旅遊城市,但是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去青海旅遊的人並不是特別的多,所以旅遊業發展並不算特別的話。2019年,青海省生產總值2965.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3%,不過幅度卻不算十分的大。
3、雲南省
雲南人口不少,但是GDP總量上竟然都排到人口小省吉林省後面了,不過雲南軟實力方面還是可以的,旅遊資源基本上無敵了,教育上也還過得去。和廣西一樣,未來東南亞經濟熱騰起來,雲南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4、貴州省
貴州情況和江西應該差不多,就是屬於落戶山區什麼的,GDP總量上,省會貴陽也算不上一城獨大,可以說發展得比較平均。人口上和山西體量差不多,總之沒什麼太突出的地方,各方面都不是太發達,中國最窮的省份排名倒數第四很正常。
5、山西省
山西人均GDP竟然在中國最窮的省份排名中排第五,山西古代有晉商、當代有煤老闆,竟然沒能拉動江西整體的經濟。同時江西高等教育等軟實力也是一般。
Ⅶ 中國十大最窮省是哪十個
中國最窮的十個省,並沒有說最窮的十個省嗯,甘肅啊,山西的一部分地區啊,還有這個廣西啊,雲南啊,都有窮的地方,西藏新疆
Ⅷ 中國有幾個最窮的省
中國最窮的五個省是(按GDP)劃分:
第一:西藏 第二:青海 第三:寧夏 第四:海南 第五: 甘肅
西藏2020年GDP總量2903.74億元,同比增長7.8%
青海2020年GDP總量3005.92億元,同比增長1.5%
寧夏2020年GDP總量3920.55億元,同比增長3.9%
海南2020年GDP總量5532.39億元,同比增長3.5%
甘肅2020年GDP總量9016.07億元,同比增長3.9%
拓展資料: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 。
2021年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2021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231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比上半年兩年平均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
Ⅸ 中國十大貧困縣
1.康保縣
2.張北縣
3.陽原縣
4.赤城縣
5.沽源縣
6.懷安縣
7.崇禮縣
8.尚義縣
9.儀隴縣
10.萬全縣
拓展資料:
1、貧困縣標准:以縣為單位,1985年年人均收入低於150元的縣,對少數民族自治縣標准有所放寬。1994年基本上延續了這個標准,1992年年人均純收入超過700元的,一律退出國家級貧困縣,低於400元的縣,全部納入國家級貧困縣。重點縣數量的確定採用「631指數法」測定:貧困人口(佔全國比例)佔60%權重(其中絕對貧困人口與低收入人口各佔80%與20%比例);農民人均純收入較低的縣數(佔全國比例)佔30%權重;人均GDP低的縣數、人均財政收入低的縣數佔10%權重。其中:人均低收入以1300元為標准,老區、少數民族邊疆地區為1500元;人均GDP以2700元為標准;人均財政收入以120元為標准。
2、關於貧困縣專家的建議:貧困縣名單只增不減,「榜單」十年未變,專家建議取消評定
中國扶貧開發政策已經歷三次較大調整。當時確立的貧困縣政策的確成效顯著,但行至今日,也暴露出已「脫貧縣不願摘帽」、「爭當貧困縣」等問題。受訪專家建議,貧困縣政策思路應做大調整,取消劃定貧困縣,未來工作著力推進脫貧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貧困縣名單只增不減「榜單」十年未變,中國大規模扶貧開發政策的調整始於1986年,從上到下正式成立了專門扶貧機構,確定了開發式扶貧方針,並劃定了258個國家級貧困縣。
1993年,「八七」扶貧攻堅計劃開始制定和實施。盡管農村貧困人口已從1985年的1.25億減少至1993年的8000萬,但國定貧困縣的數量卻在那時增加到592個。財政部農業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這是由於貧困縣不願放棄到手的各種補貼和優惠資源。這一階段,中西部地區的國定貧困縣數量也增至82%。
2001年5月,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頒布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對21世紀初的扶貧戰略做出全面描述。以此為標志,中國扶貧開發工作進入下一階段。此時扶貧政策的一個顯著變化是,扶貧對象改變了過去以貧困縣為基本扶持單位的做法,而將扶貧開發重點轉向了14.8萬個貧困村,這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貧困縣以外的貧困人口享受不到扶貧政策和資金的狀況。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重新認定的592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取消了沿海發達地區的所有國定貧困縣,增加了中西部地區的貧困縣數量,並保持總數不變。業內人士認為,將國定貧困縣改為扶貧開發重點縣可讓非貧困縣中的貧困人口也享受到扶貧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