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形成的新的社會階層不包括
國家公務員。
新社會階層不包括國家公務員。新的社會階層主要由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中介組織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組成,集中分布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他們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在促進共同富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國家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是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是人民的公僕。每年國家都要舉行一次國考招錄優秀人才進入國家公務員行列。
公務員事業編考試備考,詳情了解:https://wenda.hqwx.com/catlist-5.html/?utm_campaign=hehuoren
2. 當前我國出現哪些新的社會階層
由陸學藝提出的以職業分類為基礎,組織資源、經濟資源、文化資源的佔有情況為劃分標准構建的十大社會階層結構
第一個階層是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是指具有實際行政職權的幹部,不是所有的幹部,是實際負責的幹部,他們佔全國就業人數的2.1%,這是2001年的數字。主要是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人民群眾團體的負責人員。
第二個階層是經理人員,包括三個部分,一個是國家公有制企業的老總、經理、中上層的幹部,第二部分是三資企業的中上層管理幹部,第三部分是現在私營企業的經理人員。他們佔全國就業人數的1.6%,這個隊伍還在擴大。
第三個階層是私營企業主階層,現在私營企業主接近千萬戶。
第四個階層叫專業技術人員階層,包括研究人員、教學人員、工程師、醫生、律師、文化工作者或者叫白領,這個隊伍比較大,佔全國就業人數的4.6%,實際上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都超過10%,但農村、縣以下較少。
第五個階層是辦事人員階層,是跟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相對應的,包括辦公室主任、秘書、會計、出納,還有電腦工作者、統計人員等等,當時佔全國就業人數的7.2%。
第六個階層是個體工商戶階層。我國把僱工7人以下的稱為個體工商戶。
第七個階層是商業服務人員,實際上也是第三產業工人、商業服務人員,但是現代商業、現代服務業人員還很少。現在這個隊伍也是在擴大,將來要比第八個階層大,現在是佔11.2%。
第八個階層是產業工人階層。製造業、建築業的操作工人,是體力和半體力勞動者,現在在不少行業里,如紡織、服裝、電子、玩具、塑料製品等行業里,第一線工作的已經是以農民工為主,產業工人階層佔21.7%。
第九個階層是農業勞動者階層。據2001年的調查,這個隊伍佔42.9%。這個數字已經夠大,現在社會結構不合理主要在這里。
第十個階層是城鄉的失業者和半失業者,統計數字2001年是4.8%,這里講的是城鎮的。
3.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是指哪些人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主要包括四大群體:
1、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指受聘於私企和外企,掌握企業核心技術和經營管理的專門知識者、社會組織從業人員,包括律師、會計師、評估師、稅務師、專利代理人等提供知識性產品服務的社會專業人士。
2、自由職業人員
指不供職於任何經濟組織、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在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憑借自己的知識、技能與專長,為社會提供某種服務並獲取報酬者。
3、新媒體從業人員
指以新媒體為平台或對象,從事或代表特定機構從事投融資、技術研發、內容生產發布以及經營管理活動者。
4、非企業單位從業者
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從業者。
4. 中國產生了哪些新的社會階級分別有什麼主要的新特點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產生的新的社會階層,包括以下六個方面的人員: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和自由職業人員。關於新的社會階層總人數,國家統計部門和其他部門均沒有確切統計數據,據有關方面推算和我們間接計算,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包括管理技術人員和所有的從業人員,人數約1.5億人。
新的社會階層目前僅指改革開放以來新出現的六種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還會產生其他新的社會階層。
新的社會階層呈現快速發展和日趨活躍的態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新的社會階層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據統計,目前我國每年有近80萬本科以上學歷的知識分子進入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今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隨著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不斷發展,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隊伍必將進一步擴大。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廣泛分布在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中,涉及我國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僅以中介組織為例,既有為市場主體提供服務的機構(如經濟鑒證類的律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包括審計、各類評估業務,測量、協調、信息咨詢類,還有監督類的質量檢查、計量、檢驗等機構),也有為各種市場交易活動服務的經紀人組織(如商品交易、金融期貨市場、房地產、保險、旅遊服務、科技成果轉讓、文藝體育、出版經紀人等),還有大量的行業協會、同業公會和商會組織。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來源廣泛、構成復雜、思想活躍,不但與國內各階層、各方面有密切接觸,而且與國外組織和個人有廣泛聯系。他們在經濟實力增強,個人財富增加後,逐漸產生政治上的訴求,參與意識不斷增強,希望在國家的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
5. 近代中國產生的新階級
中國近代產生的新階級有民族資產階級、買辦資產階級、官僚資產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工人階級。
6. 近代中國誕生的新階級主要有哪些簡述它們的主要特點
近代中國社會階級關系變動中產生的新階級有工人階級 、資產階級 、買辦階級。資產階級是近代中國新產生的階級。它主要又一些買辦、商人、地主、官僚投資新式企業轉化而來。中國資產階級分為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兩部分。官僚買辦資產階級是大官僚和大買辦的結合。買辦,是半殖民地中國的產物。他們最初充當國外洋行的雇員或代理,在幫助外國資本家積累資本的過程中,通過獲取傭金等積累財富,利用與外國侵略勢力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密切聯系,提高自己的經濟、政治地位,並投資新式企業,成為資本家。民族資產階級在其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參加反帝反封建主義的革命或在斗爭中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其力量薄弱,又與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斗爭中缺乏徹底的革命性。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重特點和雙重性格,決定它不可能引導中國的民主革命走向勝利。
近代中國誕生的被壓迫階級是工人階級。中國工人階級的很大一部分比中國資產階級的年齡和資格更老一些,它的社會力量和社會基礎也更廣大一些。鴉片戰爭後,外國資本在廣州、上海等地經營近代工商業,其中產生了中國最早的一批產業工人。中國工人階級具有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有點,又有其特點:第一,它從誕生之日其,就身受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勢力和資產階級的三重壓迫,而這些壓迫的嚴重性和殘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見的,因此,中國無產階級在革命斗爭中比任何別的階級都來得堅決和徹底。二是它分布集中,有利於無產階級隊伍的組織和團結,有利於革命思想的傳播和形成強大的革命力量。三是它的成員中的大部分出身於破產農民,和農民有著天然的聯系,使無產階級便於和農民階級結成親密的聯盟,共同團結戰斗。因此,中國工人階級是近代中國社會中最先進、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階級。
7. 新的社會階層有哪些
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新的社會階層,主要由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自由擇業知識分子組成,集中分布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他們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在促進共同富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六個階層
(1)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所謂民營科技企業,泛指以科技人員為主體,按照自籌資金、自願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原則創辦和經營,主要從事技術開發、轉讓、咨詢、服務和成果轉化的經濟組織。它們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擁有數量不一的企業股權,掌握企業的核心技術和經營管理的專門知識,在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過程中,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2)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外資企業指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境外投資的企業。在外資企業就職的中方管理技術人員通常年紀輕、學歷高,許多人還有過在國外留學、就業的經歷。他們比較熟悉國外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一般在外企的一些部門擔任骨幹。
(3)個體戶。個體戶即個體工商戶,是以家庭為單位,擁有一定資金,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也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內最早出現的一個新的社會階層。截至200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為2433萬戶,注冊資金3435.79億元。
(4)私營企業主。私營企業指企業財產歸私人所有、僱工人數較多的營利性經濟組織。私營企業主正日益成為經濟實力、經營范圍與社會影響不斷擴大的一個社會階層。據統計,截至2001年底,全國登記在冊的私營企業已達202.85萬戶,注冊資本總額為18212.24億元。其中,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的有2.31萬戶,億元以上的有383戶。
(5)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中介組織泛指介於企業、個人之間,並為其服務、溝通、協調以及對其監督的社會組織。它主要由三類組成:行業性中介組織,如行業協會、學會、商會、研究會;公證性中介組織,如律師、會計、資產評估等專業事務所以及證券、仲裁等中介組織;服務性中介組織,如提供就業、廣告、公關、房地產等服務的組織。這些組織的從業人員大多受過專門訓練,專業化程度比較高。
(6)自由職業人員。主要是指那些不固定供職於任何經濟組織、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憑借自己的知識、技能或專長為社會提供某種服務並獲取報酬的人員。主要包括一些文化、藝術工作者等。
以上六個社會階層,盡管在財產狀況、文化層次、社會地位、社會職業上有所區別,但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即他們都不屬於過去人們常說的"公家人"。然而,倘若追根溯源的話,這些階層中的許多人原先實際上也是"公家人",諸如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和職工,黨政機關幹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專業技術人員,等等。
8. 當今國內社會的新階層包括哪些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主要包括四大群體:
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指受聘於私企和外企,掌握企業核心技術和經營管理的專門知識者)
社會組織從業人員(包括律師、會計師、評估師、稅務師、專利代理人等提供知識性產品服務的社會專業人士,以及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從業者)
自由職業人員(指不供職於任何經濟組織、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在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憑借自己的知識、技能與專長,為社會提供某種服務並獲取報酬者)
新媒體從業人員(指以新媒體為平台或對象,從事或代表特定機構從事投融資、技術研發、內容生產發布以及經營管理活動者)。
9.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是指哪些人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是指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的黨外知識分子,是改革開放後快速成長起來的一個新群體。「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主要包括四大群體:
1、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指受聘於私企和外企,掌握企業核心技術和經營管理的專門知識者)。
2、社會組織從業人員:包括律師、會計師、評估師、稅務師、專利代理人等提供知識性產品服務的社會專業人士。以及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從業者。
3、自由職業人員:指不供職於任何經濟組織、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在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憑借自己的知識、技能與專長,為社會提供某種服務並獲取報酬者。
4、新媒體從業人員:指以新媒體為平台或對象,從事或代表特定機構從事投融資、技術研發、內容生產發布以及經營管理活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