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戲劇如何

中國戲劇如何

發布時間:2022-10-04 20:03:04

『壹』 如何評價中國戲曲文化,傳承戲曲我們可以做什麼

中國戲曲有一種「奇特」的精神,它沒有西方嚴格意義上的悲劇,但是有其自身的悲劇特色。中國戲曲對於帶有悲劇性的情節內容更多是肯定而不是完全否定,這樣樂天知命、積極進取的價值觀很值得推廣。

傳承:

1、堅守文化自信是戲曲發展的重要基礎。

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中國文化藝術審美傳統精髓的堅實基礎之上的,對作為最能夠代表中國文化審美符號之一的戲曲藝術獨特的審美韻味、表演絕技的深刻理解與精深傳承,才能更加堅定文化自信。

2、重拾中國戲曲的信念和自信

戲曲研究者應該重拾中國戲曲的信念和自信,把中國戲曲放在東方文化中加以審視,重視對中國戲曲價值的開掘。

(1)中國戲劇如何擴展閱讀:

扮演劇中人物分角色行當,是中國戲曲特有的表演體制。行當從內容上說,它是戲曲人物藝術化、規范化的形象類型。

從形式上看,又是有著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的分類系統。這種表演體制是戲曲的程式性在人物形象創造上的集中反映。每個行當,都是一個形象系統,同時也是一個相應的表演程式系統。舉例來說,老生就是一個形象系統,其中包容著一系列中年以上的、正直剛毅的男性人物形象。

如京劇《空城計》中充滿智慧的軍事家諸葛亮,京劇《四進士》里的宋士傑等。這些人物的性格氣質比較接近,在表演上也有一整套相應的程式。

如念韻白、用真聲演唱;風格剛勁、質朴、淳厚;動作造型以雍容、端方、莊重為基調。由於這類人物必須戴象徵著胡須的髯口,因此又有一套髯口上的功夫。

『貳』 京劇在中國戲曲界的地位如何

京劇在我國戲曲界的地位是比較高的,是近代我國傳統戲劇文化的代表,更是我國的國粹,五大戲曲劇種之一,遍及中國。

最後,小編個人是比較喜歡京劇的,也希望京劇能夠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

『叄』 越劇目前在中國戲劇中的地位和未來發展的趨勢如何

越劇是中國戲曲藝術中極具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其成長伴隨著中國的現代化。因此,越劇不僅具有戲曲的古典韻味,同時還具有深刻鮮明的時代特徵。現在的越劇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戲劇,不僅具有與成熟的戲劇相稱的藝術品格,而且有相對豐富的歷史積累。本文結合越劇發展的現狀,分析越劇藝術的獨特特點和今後生態發展的方向。

民間鄉村廣場劇需要用強烈的鼓聲、銅鑼聲、高亢的唱腔、尖溜溜的竹笛和嗩吶吸引觀眾,這也是高唱的源頭。中國古典的花雅場景,實際上是一場廣場與大廳的戰斗,從廣場到禮堂和劇院的場景,帶來了環境的變化和觀眾水平的變化,戲劇的文學和表演的變化。上海越劇的發展雖然有重要意義,但浙江省的文化和經濟地位對上海越劇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也反映了浙江省文化遺產的曲折。

『肆』 對中國戲曲的評價

在當代中國劇場舞台上對演出劇目的稱謂,相對比較紊亂,有稱戲曲、戲劇、曲藝、話劇、音樂劇、舞劇、歌劇、相聲劇,更有先鋒戲劇、荒誕戲劇、實驗戲劇、沉浸式戲劇等等,不光專業人士有不少都感到會雲里霧里,觀眾那就更是霧里雲里。在如此多稱謂的背後,凸顯的不是舞台真正的繁榮和體量,而是譬如對一個人多種稱呼的惡意美化,其背後的實情是整個行業在蕭條迷茫下的作秀。

戲曲按照王國維的定義就是用歌舞演故事。這是個偽命題:美國音樂劇,也是用歌舞演故事,但有誰會同意說那就是戲曲?鑒於當時的局限性,什麼定義在經歷一定的時間後,都會顯現出定義的虛弱貧乏。

最早使用「戲曲」一詞的是南宋的劉塤,由於南戲演出的院本至今找不到片言只語,不能確定其中有沒有念白;然而元雜劇僅僅從關漢卿《竇娥冤》劇本中就能看得出戲曲還是有念白的,然而即便戲曲定義就是用歌舞白演故事——也還是不夠准確;因為相聲表演四門功課:說學逗唱,其中學也有舞蹈(手舞足蹈)的成份,在演出中也就是有歌舞白, 然而相聲也絕對不是戲曲。

那戲曲究竟怎麼定義才是較為准確呢?可以說戲曲是用五功五法表現故事。五功是唱念做打翻。傳統說法的五法,是手眼身法步;將「法」改為「頭」才是准確的;其實手眼身頭步都蘊含在五功的 做中。五功是形而下謂之器微觀的一面,五法才是形而上謂之道的宏觀的一面,正確的五法應該是道、佛、儒、王、活,通俗一點就是道法、佛法、儒法、王法、活法。一直認定戲曲的五法是手眼身法步,然而五法中的第四個也是法,這樣的講法很滑稽,顯而易見這個理論的概括比較幼稚。

戲曲表演的特點,大家都比較認同的是三個化:程式化、虛擬化、節奏化。這些話都沒錯,但是就和說白糖的特點是顆粒狀、甜咪咪、白白的一樣還停留在直觀淺顯的層次。凡是喜歡戲曲的人都會總結出和以上三個化相似的幾個特點。

深入解剖一下:戲曲的特點是表演技能有五功,社會實踐是五法。舞台與四周空間講 道法;一陰一陽,在表演區為陰(扮演的都是陰間之人)、出表演區為陽;劇目的靈魂浸透著佛法,推崇因果福報、普度眾生、修得圓滿;劇目的倫理架構高舉儒法,遵從三綱五常、宗法禮教、德行仁義;梨園戲班的社會行為遵循王法,不違法亂紀、污衊政權、取笑帝王;戲班藝人必須深信活法,講究技高一籌、互助低調、玩味觀眾。

『伍』 中國戲曲在國際戲劇舞台中的地位是什麼

中國戲曲長久以來在普及傳統倫理道德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在世界的影響獨一無二,其取得的地位和影響緣於其長久以來具有傳播功能及其在普及傳統倫理道德中的作用。

中國戲曲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列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中國戲劇與蘇俄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戲劇表演體系、德國的布萊希特表演體系一起,成為世界三大戲劇表演體系;體現在中國戲曲的豐富多彩和博大精深上 。

歐洲戲劇走的是各種藝術因素逐漸分化、獨立的道路,而中國戲曲的發展過程中,戲劇性成分逐步在增加,不但融合歌、舞、說、演等主要的藝術因素,還在向前發展的路上,隨時把當時的新興技藝吸收融合進來,成為綜合體的一部分,戲劇也因此被稱為世界「第七藝術」。

(5)中國戲劇如何擴展閱讀:

隨著時代的變化,戲曲音樂面臨著兩個問題

1、繼承與發揚民族戲曲音樂的傳統,去粗取精,豐富提高,使它放出新的光彩;一是如何表現新生活,塑造新人物。四十多年來在戲曲音樂工作者、演員、樂師的共同努力下,對唱腔、唱法、伴奏、樂隊等各個方面進行了改革與探索,取得了很多成績。

戲曲音樂的改革,主要體現在傳統劇目的加工與新劇目的創作(包括歷史故事題材、現實生活題材兩類劇目),其方法是:總結歷史經驗,採用固有的作曲方法與手段。

2、借鑒、吸收、採用西方音樂的作曲法。在創作實踐中探索前進。

『陸』 中國戲劇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我們國家是一個有著豐厚歷史文化積淀的泱泱大國,在這幾千年的歷史演變當中,並不僅僅涌現出了像詩詞,小說這樣優秀的文學形式,在藝術發展等方面我們國家也是絲毫不遜色的,尤其是在戲曲方面更是無人能及。中國的戲劇是有一個漫長的發展歷史的,從秦漢時期開始一步一步的不斷發展,不斷成熟,還與其他的一些地方戲曲進行融合,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固有模式。

三、明清時期發展到頂峰

經過不斷的發展,最早成熟的一個戲曲叫做元雜劇,是在元朝出現的,在當時的社會上也涌現出了很多專門撰寫戲劇劇本的人,比如關漢卿,白樸,馬致遠,他們寫的一些劇本大部分都是圍繞著愛情,但是也非常的經典,在當時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收看。戲劇也在明清的時候發展到了頂峰,並且經過了800多年的演變,成功的進入了中國的現代社會。

『柒』 現在中國戲劇在世界的地位是怎麼樣的

中國古典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劇壇上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劇。作為國粹的梅蘭芳的京劇體系梅派和布萊希特的柏林劇團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大劇院並稱世界三大戲劇體系。

(7)中國戲劇如何擴展閱讀

中國戲曲是一種高度綜合的漢族民間藝術 。這種綜合性不僅表現在它融匯各個藝術門類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還體現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藝術上。各種不同的藝術因素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通過演員的表演實現戲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員身上的有機構成,便是戲曲的綜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體現。

唱,指唱腔技法,講就「字正腔圓」;念,即念白,是朗誦技法,要求嚴格,所謂「千斤話白四兩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動作,是在中國傳統武術基礎上形成的舞蹈化武術技巧組合。這四種表演技法有時相互銜接,有時相互交叉,構成方式視劇情需要而定,但都統一為綜合整體,體現出和諧之美,充滿著音樂精神(節奏感)。中國戲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戲劇形式。

『捌』 中國戲曲的特點

中國傳統戲曲的特點
1、綜合性,中國戲曲集文學、音樂、美術、說唱、雜技、武術、舞蹈等於一身,同時又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
2、虛擬性,戲曲通過虛擬的變形手法來反應生活;
3、程式性,戲曲的程式性體現在表演、身段、劇本、形式、角色、行當、音樂、唱腔、服裝、化妝等各個方面。

『玖』 中國的戲曲在當今的世界上的影響力有多大呢

中國戲曲在當今的世界上影響力非常大,而且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很多國外友人都非常喜歡中國戲曲,還有的人專門來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戲曲文化,可見中國戲曲的魅力有多大。而且中國戲曲對國外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中國戲曲儼然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種符號,讓很多人更好了解了中國文化。

中國戲曲應該得到傳承,也應該得到傳播,所以不論是中國人或者是外國人喜歡中國戲曲,我們都持歡迎的態度,因為中國文化就是要走出去,我們也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這種民族精華就要傳承下去,需要每個人貢獻力量。這種中國戲曲蘊含著我國的文化底蘊,學習中國戲曲,能夠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

『拾』 中國戲曲五大劇種指的是哪五種,代表作分別是什麼,如何評價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台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

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3

評劇,也稱“蹦蹦戲”,形成於河北唐山一帶,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批准將評劇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劇伴奏樂器,武場有板鼓、梆子、鑼、鑔等;文場有板胡、二胡、中胡、低胡、琵琶、笛、笙等。代表人物有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愛蓮君等。《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等劇頗為有名。

4越劇,有第二國劇之稱,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發源於浙江,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主要以唱為主,題材主要是才子佳人,布景是寫意、寫實和虛實三種。伴奏樂器使用的是二胡和鼓板、三弦等。越劇唱腔的特點是婉轉和抒情,角色方面主要分為小生、小旦、老生、小丑四類,代表人物有袁雪芬、傅全香、王文娟和戚雅仙。《西廂記》、《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等劇頗為有名。

5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等曲目流傳甚廣。黃梅戲的唱腔有花腔、彩腔、主調三大腔系。角色方面主要分為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臉七行。伴奏樂器使用二胡、琵琶、竹笛、揚琴、嗩吶等。代表人物有,周珊 ,嚴鳳英 ,黃新德 ,韓再芬 ,馬蘭

與中國戲劇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3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0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