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抗戰的電視劇,裡面的日本人都是誰演的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大部分是中國人演的,有小部分是矢野浩二,很多日本人來中國,都是因為在日本混不下去了,就來中國發展了。配音是由專業配音演員錄制的。
2. 除了矢野浩二外,迄今究竟還有哪些日本籍的「鬼子專業戶」
還有澀谷天馬、三浦研一、米岡寬純,這三位也是最活躍的鬼子專業戶,每當我們看抗日劇的時候,都以為好多鬼子是我們中國演員扮演的,看完以後還不忘誇贊一番裡面那個誰演的日本人簡直是出神入化,就像真的日本人一樣,但其實在我國的抗日劇中有很多鬼子都是正二八經的日本人扮演的,因此那些常扮演日本人的也被觀眾稱為“鬼子專業戶”。
接下來就是把壞人演到淋漓盡致的米岡寬純,他如果不說自己是日本人,或許你還會誤以為他是中國人,因為他對漢語相當精通。而他演過的電視劇和電影數不勝數,比如《南京南京》、《辛亥革命》、《亮劍》等劇,而他扮演的角色基本都是軍官一類,而且我個人認為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扮演懷人時,他無論是從面相還是肢體動作來看都是壞到骨子裡的壞人,而演好人時他看起來卻十分友善。其實生活中的他也和矢野浩二差不多,非常喜歡中國,所以在他中國的發展才會如此順利。
3. 介紹幾位日裔在華演員
矢野浩二
一個日本青年演員,為什麼要在中國抗戰題材的影視劇中扮演如此眾多被觀眾痛罵的日本軍官呢?為此,記者與矢野浩二進行了長談。
希望和平
三四年前一句中國話都不會說的矢野浩二,如今說中國話已十分流利,而且還帶有北京味的捲舌音。矢野告訴記者,在日本,幾乎沒有反映侵華戰爭的片子,很多日本年輕人,包括他自己,對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侵華戰爭並不太了解,自己也是來到北京聽周圍朋友說後才對這場戰爭漸漸有所了解的。他用中文稱自己所扮演的這些角色都是「壞蛋」。他之所以熱心扮演這些反面角色,主要原因還是希望和平。他說:「因為拍戲,我到過好多當年發生戰爭的地方。歷史是不能忘記的,我扮演這些角色,就是希望讓更多的人能了解這段歷史。我和大家一樣希望和平,不要戰爭。」
承受壓力 在眾多中國抗戰影視劇中扮演日本軍人,矢野浩二承受了極大的壓力。最大的壓力來自日本。矢野浩二說,《記憶的證明》播出後,網站上出現了不少日本人批評他的帖子,有的甚至揚言:「矢野,你不要再回日本了」。電視連續劇《小兵張嘎》在中國熱播時,日本的幾大新聞媒體,包括《讀賣新聞》《朝日新聞》等都登了他在《小兵張嘎》中出演齋滕的消息,隨後的評論有褒有貶,一時間沸沸揚揚。矢野浩二說:「我的個人網站也受到了攻擊,但我頂住壓力,因為我覺得沒有什麼好害怕的。這些年來我一直不理反對者。我的父母和姐姐也都理解我、支持我。」
獨闖北京 矢野浩二說,他第一次踏上中國土地是在2000年。當時,他和明星酒井法子等都是日本太陽音樂公司的簽約演員,他在日本曾拍攝過《耀眼的季節》《純情警察》《午夜凶鈴》等劇,有6年的演藝經歷。他是通過一個在日本留學的中國朋友介紹,才來到北京拍攝連續劇《永恆的戀人》的。在北京的3個月,使他感到特別新鮮,回到日本後,他總忘不了在北京的日子(包括生活習慣和拍戲氛圍),再加上他對自己在日本的演藝生涯並不滿意,想改變自己,因此萌生了再次來北京的念頭。 2001年5月,他獨自來到北京闖盪,由於舉目無親,又不會說中文,幾乎寸步難行,一切只能從零開始。他整天與擔任翻譯的那位中國朋友在一起……在中國進入影視圈比他想像的更難,因為許多日本人的形象,中國演員完全可以演。為期半年的語言學校學習很快結束了,矢野浩二依然沒有演任何角色。此刻,他除了感到孤獨、寂寞、生活單調外,更感到了郁悶無助,事業難以展開。他說:「放棄夢想也很簡單,回日本就是了,但來中國是我自己決定的,我一定要堅持下去。」如今,矢野浩二已經成了中國通,也結交了許多中國朋友。他自豪地說:「我現在的朋友,80%以上是中國人。」
零的突破 矢野浩二說,他在北京坐了整整一年的冷板凳。中央電視台拍攝《走向共和》,一位中國攝影師把他介紹到劇組,當時,劇中有五六個日本人角色,但導演張力一見他,就說「天皇!天皇!」於是,他實現了零的突破,一下成了「明治天皇」。他說:「明治天皇不能憑空想像,戲又很重,當初我真有些不知所措。但通過閱讀大量有關明治時代的書籍和資料之後,我反復琢磨,並運用了自己的演技,我相信,我塑造了一個嶄新的明治天皇形象。現在有人遇到我說,你演的天皇很成功,我很高興。」 「2002年8月,我的命運有所改變,那是因為我和楊陽導演相遇了。當時,我聽人說《記憶的證明》劇組需要日本演員,我就主動來到楊導演工作室。她導的《牽手》我在日本看過,非常喜歡。第一次和她見面,我緊張得不得了。幾次試戲後,楊導演讓我在劇中一人扮演兩個角色,即勞工營岡田總監和他的孫子青山洋平。我興奮極了!極端一點兒說,就是沒有酬金我也想演。這是我第一次拍攝戰爭片,也是第一次扮演日本軍官。開拍前,我參加了10天軍訓,跑步、打槍、拼刺刀……日中兩國演員還一起觀看反映當時戰爭的影片。拍戲時由於過於投入,手被筆扎出了血我都不知道。楊導演發現桌上、地板上都滴著我的鮮血,她一叫停,我才感到疼痛。這是我最難忘的一部戲,由此,我與楊陽簽約,成了北京金色池塘影視公司的演員。」
長期「紮根」 「拍攝《烈火金剛》時也很苦,當時在河北拍戲,氣溫達-20℃。據說,這部小說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我在劇中扮演的是日軍毛利大隊長,這是一個大壞蛋!拍戲時,我幾乎是一邊流鼻涕,一邊說台詞。」矢野浩二說,在山東棗庄拍攝連續劇《鐵道游擊隊》時,山裡、湖上、鐵道上的鏡頭多,夜戲也多,條件又很艱苦,他飽嘗了「飢寒交迫」的滋味。 今年1月21日是矢野浩二的生日,劇組特意給他送上了生日蛋糕。蛋糕上有火車頭的圖案,象徵著《鐵道游擊隊》劇組全體人員的心意,下面還寫著一行中國字「大阪――棗庄」,象徵著他從故鄉大阪到北京,又從北京到棗庄的傳奇經歷。一個來自日本的演員,在中國棗庄拍攝中國抗日電視劇,這本身就很有意義。那天,他手上脖子上掛滿了大家送的禮物,感動得他熱淚盈眶,頻頻鞠躬……
記者問已有2年多沒回日本的矢野浩二,在中國是否孤獨?他笑道,一點也不,他還想在中國長期「紮根」呢。他想在北京買房,在北京找對象。他說,讓他高興的是,在中國,他已漸漸擁有了一大批影迷。這次,他來上海拍戲,就有十多位影迷從中國各地趕來看他。在中國,他感到很幸福,很自豪。
4. 有哪些國產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日本演員
在我的印象中,有三個日本演員活躍在中國熒幕上,分別是高倉健、千葉真一、矢野浩二。
這三個人給中國的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還都是正面的印象。
三、矢野浩二
矢野浩二是在中國發展的日本籍影視演員,我們看的很多抗日劇當中都有他的身影,並且他扮演的都是日本人。
矢野浩二被中國觀眾稱為「鬼子專業戶」,日本人扮演起日本人更加有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矢野浩二的妻子是重慶人,並且他們的女兒是中國籍。矢野浩二因為在中國參與影視拍攝扮演的日本鬼子形象,在日本國內受到了很大的爭議。不過矢野浩二還挺執著,直接徹底留在了中國,而且女兒入了中國籍,看來他以後也不打算回日本發展了。
現在的矢野浩二還經常活躍在短視頻平台上,給大家展示了一個日本人在中國的生活。
其實國產劇中的日本演員不少,有些能叫得上名字有些叫不上。總體來說,日本人和中國人是有區別的,我們看一部影視作品,日本人雖然長相上和中國人差不多,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氣質、語言等方面分辨出來。最近這幾年的國產抗日劇里多了不少日本演員,他們塑造的日本鬼子形象確實比中國人更貼切。
5. 在國產抗戰劇中,中國人飾演日本人可以排名前十的有哪些
喜歡看抗戰劇的朋友們,可能對窮凶極惡的日本鬼子特別有影響!而在革命題材的電影電視作品中,由於劇情的需要,就要有人來飾演日本人。像矢野浩二這樣願意為藝術而獻身的日本人並不多,而抗戰片中的日本人大多數都是中國人飾演的,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飾演「日本鬼子」的中國人。
1.馬衛軍
看到他,大家一定特別熟悉了吧?也是一位老戲骨,飾演日本人的專業戶,他自學了日語,出道以來一直就是飾演的日本人,而且都是日本將軍。他有一種趾高氣昂的氣質,以及冷峻不禁的神態,所以演起日本人來特別有感覺!
楊清文在《亮劍》里也有出色的表現,出演的日本將軍。而在《殺虎口》飾演的日本「狙擊之王」山崎,《永不磨滅的番號》中的寺內勇,也被觀眾們戲稱為「不是日本人的日本人」。
以上三位雖然不是日本人,但演起日本人來那叫一個傳神,很遭人恨!不過也證明他們的演技特別好!比起現在的小鮮肉要強多了
6. 中國人扮演的日本人,在國產抗戰劇中最成功,能排到前十的有哪些
自從抗日劇出現開始,鬼子專業戶就成為一個新的代名詞,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到如今,陪伴抗戰劇一路走來的。
就是那些深入人心的鬼子專業戶們,要說起最為成功飾演日本的,我看過的作品中,我認為有以下扮演的日本人最成功的:
楊聯春2005年李幼斌版《亮劍》里的筱冢義男還記得不?日軍第1軍司令官,長期駐扎華北,特工隊大佐山本一木的上司。他最先重視起李雲龍,提出給李雲龍畫像。
2014年,在田七導演的公益電影《金甌》中飾演一位畲族便衣刑警雷霆。計春華是個形象突出,表情兇悍,演戲非常認真的人,品性很憨厚,談吐頗率真,是個很隨和的人。
生活中,說說笑笑,很健談,並不像在諸多影片中飾演的反面人物那樣可怕。計春華形象突出,光光的腦袋,兇悍的表情,演好人實在艱難,不過演的壞人卻是深入人心;不少新生代演員受到其指點,做出不少貢獻。
7. 有哪些中國人在日本影視劇中扮演了比較重要的角色
現在的娛樂圈裡的明星都喜歡跨國發展,比如有些日韓明星會來中國發展參演中國的電視劇電影,而我們中國的藝人也曾在日本影視劇中扮演了許多重要角色。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哪些中國藝人在日本電視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還有一位就是宅男女神,台灣的林志玲姐姐,長相甜美,一口娃娃音的她受到了許多宅男們的追捧。而她在2010年的時候也曾出演了日本的影視劇《月之戀人》中的劉秀美,也因此受到了日本宅男們的追捧和喜愛。還有許許多多我們中國的藝人去日本參演日本的影視劇作品。在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這種明星們的跨國發展,其實也促進了各國的文化交流。
8. 在日本出道當演員的中國人有哪些
阿蘭·達瓦卓瑪中國藏族女歌手。2006年初簽約日本艾回唱片公司,開啟了她在日本的演藝生涯。2007年,11月21日第一首單曲《明日贊歌》在日本首次亮相。2014年7月15號發行回國後的第二張專輯《驀蘭》。要想知道alan的歌合不合自己口味,只要聽她的出道單曲《明日への讃歌》就可以了,如果你喜歡,會發現那是絕對的神曲喲。
錢琳,1991年3月11日出生於浙江杭州,日本人氣女子組合(早安少女組)第八期(留學生)成員 ,首位加入up-front agency成為日本國民偶像早安少女組成員的中國人。是日本音樂史上最年少登上日本紅白歌會並奪得oricon榜第一名的中國籍90後。新小早安隊長,身為新隊長,亦是史上唯一一位擔任日本偶像組合隊長的中國人,2010年12月15日在橫濱Arena舉辦的畢業演唱會正式畢業單飛回國發展
李純為日本人氣女子組合早安少女組。第8期成員。在早安少女組時期共舉辦300餘場演唱會,並發行6張專輯與11張單曲。2007年12月31日登上日本第58屆紅白歌會的舞台。李純說過的兩句話:「曾經有長輩因為日本在戰爭期間對中國做過的事而叫我別到日本去,但我告訴他們,音樂是無分國界的,無論我到哪裡唱歌,中國也好,日本也好,外太空也好,也沒關系。」
陳屈在日本發展的華人藝人,前女子團體SDN48的成員,日本「48系」女子團體中第一個華人成員。有著可愛的外形、獨特的嗓音、被譽為可愛女神,200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屈被日本著名經紀公司Horipro(ホリプロ)發掘,遂赴日本發展。最初,陳屈多從事影視演員和廣告演員的工作,並且在日本出版過中文學習教材。2009年,經經紀公司建議,加入日本女子偶像團體SDN48,成為SDN48一期核心成員。2012年3月31日,SDN48全員畢業。
曾馨嬅,別名曾宇璦。2012年正式在日本藝能界發展,在日本受訓學日文、唱歌、跳舞,希望靠自己的努力闖演藝圈,憑著手機游戲廣告在日本打響名號後,參與日劇演出,並推出泳裝寫真。曾馨嬅除了《Tokyo Girl Collection in上海》、《Tokyo Runway》走秀外,還參與《BAD BOY J》、《黑執事》演出,日前推出寫真集《How are U 》,曾馨嬅還公開在《KATANA10》雜志10月號中最新影像,造型散發出清新系的青春性感
阿部力(Abe Tsuyoshi),漢名李冬冬、李振冬,1982年2月13日出生於黑龍江省,中日混血男演員,擁有四分之一的日本血統 。
2002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人民公廁》,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2004年,在戰爭劇《記憶的證明》中飾演蕭憶 。2005年,其出演的愛情偶像劇《花樣男子》首播,在劇中飾演F4成員美作玲 。2007年,其主演的愛情電影《不完全戀人》上映 。2010年,出演愛情劇《月之戀人》 。2012年,其主演的劇情電影《騷人》首映 。2014年,其出演的懸疑劇《惡貨》首播。2016年,在校園喜劇電影《暗殺教室~畢業篇~》中飾演職業殺手赤紅之眼 。2017年,其參演的懸疑情感劇《四重奏》播出。
金城武(Takeshi Kaneshiro),姓金城,名武,1973年10月11日,生於台灣台北市,中日混血,演員、歌手。
15歲時,金城武拍攝汽水廣告而進入演藝圈。1990年以歌手的身份與劉若英一同被音樂人陳升收於門下,擔任音樂助理。1991年出演其電視劇處女作《草地狀元》。1993年配角出演其首部電影《現代豪俠傳》。1994年主演王家衛執導的電影《重慶森林》,對戲梁朝偉、王菲、林青霞。1996年與李連傑《冒險王》中出演師徒。1997年聯袂宣萱主演元奎導演的電影《馬永貞》。2004年搭檔劉德華及章子怡,主演張藝謀執導的武俠動作電影《十面埋伏》。2005年與張學友和周迅合演陳可辛導演的歌舞電影《如果·愛》。2006年在劉偉強執導的《傷城》中與梁朝偉雙雄對決。2007年在《投名狀》中與劉德華及李連傑結義。2008年在吳宇森的《赤壁》中與梁朝偉重新演繹周瑜和諸葛亮赤壁鬥智。2011年聯手甄子丹,主演陳可辛執導的動作電影《武俠》。金城武與吳宇森導演合作的電影《太平輪》,於2014年12月上映。2015年,接拍由王家衛監制的電影《擺渡人》。2016年,主演陳可辛執導的愛情新片《男人手冊》。2017年,主演麥浚龍執導的警匪片《風林火山》。
郭智博,1984年9月5日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影視演員,正式出道於1998年,他在電視劇《聖者的行進》中出演了一個小角色。郭智博還參與過《潘多拉4 永恆的生命》,《青之瞬間》等。正式出道於1998年,他在電視劇《聖者的行進》中出演了一個小角色。在同齡演員之中,郭智博雖然外形並不亮眼,演技卻頗為不錯,因而博得了名導演岩井俊二的賞識。他先是在01年參演了《關於莉莉周的一切》,接著又在04年的《花與愛麗絲》中出色地扮演了夾在兩名少女之間的高中生宮本,由此獲得了各界的矚目。如今,郭智博已經贏得了一批關注著他的擁躉,並在演藝道路上穩步邁進。
9. 怎樣區分抗戰片中哪些是日本人演的鬼子哪些是中國人演的鬼子哪些是會說日語的中國人演的鬼子
早期的抗戰片中就沒有日本人演的鬼子,都是中國人演的!畢竟因為日本政府的原因,有一部分日本人不承認當年的侵華事實,怎麼可能來扮演這個反面角色?即便是承認侵華事實,來中國混的日本演員本來就少,最近幾年還算是有,幾十年前那是根本不可能有的,那時候日本人敢來中國混?打不死丫的!所以當時就沒幾個日本人趕來的。最近幾年比較出名的就是矢野浩二了,這個日本友人好啊,出演了一些電視劇里的日本鬼子。
10. 矢野浩二是第一個演中國人的日本人,為什麼回日本遭毆打,娶嬌妻孩子入中國籍
他是第一個扮演中國人的日本人。他回到日本後,遭到毆打,娶了妻兒為妻。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的娛樂圈發展他們的生意,很多人認為他們是中國明星,實際上,它不是中國人。比如林俊傑是新加坡人,吳一凡是加拿大人。
後來亞諾曾經是日本隊的排外球員他想在事業上取得突破。經過艱苦的工作,他並沒有在電視劇中扮演鬼魂,而是一個地下黨員,成為抗日戰爭戲劇史上第一個扮演中國人的日本人後來,他的戲劇越來越廣泛。當彥浩兒曾經參加過日本的節目中國人沒有養狗的資格,因為我們經常看到人們在附近遛狗別理狗的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