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女排全稱
中國女排全稱是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
中國女排是中國各體育團隊中成績突出的體育團隊之一。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盃、1982年和1986年世錦賽、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奪得冠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五連冠」,並又在2003年世界盃,2004年奧運會,2015年世界盃,2016年奧運會四度奪冠,共九度成為世界冠軍(包括世界盃、世錦賽和奧運會三大賽)。 中國女排是中國三大球中唯一一個拿到冠軍獎杯的隊伍。
⑵ 中國女排為什麼改名叫奪冠
改成《奪冠》之後更加符合影片內容。
對於改名前的《中國女排》來說,的確從影片內容上來講,與名字顯得格格不入,影片並不能全面地展現中國女排的拼搏奮斗精神,以及中國女排的全貌,而改成《奪冠》之後更加符合影片內容,當然這個名字和國慶檔影片《我和我的祖國》中的《奪冠》篇名字一樣,當然裡面的《奪冠》講的也是女排。
注意。
作為影片來說,本身就是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改編的一種形式,並且在春節檔這個全家歡的日子上映,肯定要涉及很多娛樂性元素,當然對於陳忠和教練提到的醜化,過度娛樂性問題,或許影片本身沒有做合理的取捨而導致的,但是《奪冠》依然展現了中國女排的拼搏奮斗精神。
⑶ 關於中國女排的來歷
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簡稱中國女排,隸屬於中國排球隊,是近代中國各體育團隊中成績突出的體育團隊之一。中國女排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全國老百姓家喻戶曉的隊伍,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團隊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20世紀50年代即建國初,那時排球強國是蘇聯和其他東歐國家,而當年的國際比賽主要是6人排球,9人排球為主流的中國,便需要重新學習6人排球的規則、戰略和比賽方法。 中華全國體育會便積極安排男女排球運動員到東歐等地參加排球比賽,藉以吸收經驗,經過一系列的友誼賽,中國男女排球運動員開始掌握6人排球的比賽方法。
1953年,中國排球協會正式成立,張之槐先生出任主席,更在1954年成為國際排聯(FIVB)的正式會員。其後,中國排球協會獲發邀請參加1956年在法國舉行的世界排球錦標賽(男子第三屆、女子第二屆)。
1956年女隊在參加在法國舉行的第二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比賽中,中國女排先後擊敗奧地利、荷蘭和聯邦德國等女排隊伍,獲得第6名。
⑷ 中國女排被稱為國人心中英雄的原因
女排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她們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斗,刻苦鑽研,勇攀高峰。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著頑強戰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國務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和全國婦聯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習。從此,女排精神廣為傳頌,家喻戶曉,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為中華民族的騰飛頑強拼搏。
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始終代代相傳,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為我們在新征程上奮進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⑸ 中國女排為什麼改名
中國女排改名原因:因為女排的歷史很長,經歷過低落的時期,不光有袁偉民、陳忠和、郎平時期的輝煌,更有一大批沒有世界冠軍頭銜甚至默默無聞的女排教練和隊員們的拼搏奉獻和傳承。但是電影不可能完全講述全面,因此改名才是符合電影劇情的。
而且這部電影之前還被陳忠和批評過,理由是黃渤飾演的陳忠和醜化了自己。陳忠和還說過,電影《中國女排》被做成娛樂性賀歲片,大方向錯了,我們絕不允許這樣的影視公司打著宣傳女排的大旗,進行商業運作,謀取功利,金錢至上。
幕後製作
影片開拍一年前,劇組就開始全國尋找演員。最早決定找1米8以上的演員,教她們排球然後試拍,但拍出來效果不夠好。
劇組就開始在全國上萬名排球運動員中海選,覆蓋范圍從大、中學校隊,到省隊,甚至還有前國家隊成員。歷時半年經過數輪淘汰、表演訓練,終於定下十二位飾演老女排的演員。其中的陳展,是前國手,曾隨中國女排國家隊出征2014年世錦賽,通過層層選拔,最終出演了孫晉芳一角。
⑹ 電影中國女排為什麼改名
這個具體的原因還無從知曉,或許是在審核電影上映出了問題,或者是想要利用改名這個熱度,使得這部劇未播先火,來刺激票房,但是無論是哪種原因,只要是電影內容不讓觀眾失望就好。
《中國女排》改名,可能與女排前主帥陳忠的個人意見有關,因個別劇情不是很符合實際,電影偏向娛樂性,但不希望女排精神過度商業化。
電影《中國女排》是由陳可辛導演執導,由鞏俐、黃渤、彭昱暢、吳剛等主演,除此之外還有中國女排隊員等等,講述的是中國女排幾代的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
⑺ 《中國女排》更名,為什麼部分的網友表示理解
做好一部電影,不止是電影裡面的情節,造型,拍攝的手法很重要,一部電影起一個好名字也會使觀眾對電影的第一印象加分。《中國女排》這個電影名字,對於電影里講的故事來講比較廣泛了,而且改名的《奪冠》後不僅與電影情節更加貼切,也能呼應2019年巨火的《我和我的祖國》中的奪冠那個單元的故事。
所以雖然這部電影之前都以《中國女排》宣傳,但改名《奪冠》後許多人可以接受。
⑻ 中國女排的來原是什麼
⑼ 中國女排為什麼改名
2020年1月16日,中國排球協會嚴正聲明,指出個別企業和商家利用中國女排的名義,嚴重侵害了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及中國女排成員個人的合法權益。1月17日晚間,電影《中國女排》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該片正式更名為《奪冠》,並將自1月18日零點起啟動預售。
中國女排的劇情
1980年訓練賽,中國女排對戰中國男排冠軍江蘇隊,女排負,但那一代女排訓練之艱苦,之刻苦,之永不言棄,已躍然銀幕,1981年大阪世界盃決賽,中國隊對戰日本隊,贏得了中國三大球第一個世界冠軍,鏗鏘有力、極具辨識度的解說,一下子將觀眾帶回了那個激情澎湃、陽光普照的年代。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小組賽,中國隊對戰當時主教練是郎平的美國隊,中國隊教練站在場邊,全神貫注,面帶笑容。郎平和那一代中國女排在那一刻所經歷過的掙扎,令人心疼。
2013年,郎平正式再次掛帥執教中國女排,帶領著中國女排開啟了新的歷史階段,2016年裡約奧運會四分之一淘汰賽,中國隊對戰東道主世界排名第一的巴西隊,最終獲得了奧運會的金牌。
⑽ 不是所有的女排都叫中國女排,為何國內很多人堅持排球呢
中國女排的每一點都備受關注。網上有熱議,街頭有議論。中國人如此熱愛中國女排是有原因的。為什麼中國人這么熱愛中國女排
1.因為中國女排實力很強
近代以來,中國人最痛苦的感受就是落後就要挨打!沒有實力,沒有尊重!沒實力沒地位!英勇的中國女排,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已經積蓄了強大的實力,以郎平、朱婷為代表的世界級選手不斷涌現!其技戰術引領世界排球發展趨勢,打法變幻莫測!它是中國女排硬實力的基礎,是屢次戰勝強敵的資本,是獲得一個又一個榮譽的資本。
2.因為中國女排有愛國情懷
明星隊!王者之師!世界冠軍!這些榮譽和贊揚並沒有讓中國女排在前進的道路上徘徊,而是保持了踏實、自律、自愛,本色不變,水準更高。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手勢,都是謙虛謹慎,充滿正能量的。中國女排因為這些優秀的人物而深受國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