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有哪些愛國的人民

中國有哪些愛國的人民

發布時間:2022-10-07 10:52:01

Ⅰ 愛國人士有哪些人

愛國人士有:

1、岳飛: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

Ⅱ 在中國有哪些愛國的人

摘要 岳飛、文天祥 林則徐、戚繼光、鄭成功、馮子才、關天培、楊靖宇、趙一曼、戴安瀾、張自忠、佟麟閣等等是中國著名的、愛國人士。

Ⅲ 愛國人士有哪些人

在我們漫長的古代歷史上,涌現了許多傑出的愛國人物,他們堪稱愛國的典範,主要有以下幾位:

1、屈原屈原以死報國,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屈原之後遭受群小的污衊和楚懷王的生疏。他被放逐江南,展轉顛沛於沅、湘二水中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278年),秦將白起攻克郢都,屈原悲痛難捱,遂自沉汨羅江,為國捐軀。

以上內容參考:愛國人士 - 網路

Ⅳ 著名愛國人士有哪些人

著名愛國人士有:

1、向警予:

1932年,楊靖宇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Ⅳ 愛祖國的人有那些

中國愛國名人有:魯迅、周恩來、李大釗、朱自清、包玉剛、聞一多、冼星海、陳嘉庚等。
1、魯迅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棄醫從文,因為改良人的精神比醫治人的肉體更重要更迫切。
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朱自清
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在黑暗現實的教育和愛國民主運動的推動下,他成為革命民主主義戰士。在反飢餓、反內戰的實際斗爭中,他身患重病,簽名於《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並囑告家人不買配售麵粉,始終保持著一個正直的愛國知識分子的氣節和情操。
3、包玉剛
1918~1991,名起然,浙江寧波人。世人公推的華人世界船王。早年入上海中興學堂,後入吳淞商船專科學校。1937年輟學,供職中央信託局衡陽辦事處,任中國工礦銀行衡陽分行副經理,未幾,任中國工礦銀行重慶分行經理。抗日戰爭勝利後,改任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1946年任副總經理兼業務部經理。
熱情支持祖國建設,除捐獻巨資為家鄉興建兆龍學校、中興中學、寧波大學外,還建造北京兆龍飯店、上海交通大學包兆龍圖書館、包玉剛圖書館,設立包兆龍、包玉剛留學生獎學金等。
4、冼星海
1905.6.13-1945.10.30,男,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番禺(現屬廣州市南沙區欖核鎮),出生於澳門,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有「人民音樂家」之稱。
1935年,冼星海畢業回國,投入抗戰歌曲創作和救亡音樂活動,創作大量群眾歌曲,並為進步電影《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話劇《復活》《大雷雨》等作曲,竭力宣傳抗日救國。
5、陳嘉庚
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是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集美社人(今廈門市集美區)。
1913年,回家鄉集美先後創辦了集美小學、集美中學、師范、水產、航海、商科、農林等校(統稱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廈門大學、集美學村各校師生都尊稱其為「校主」。
曾被毛澤東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5)中國有哪些愛國的人民擴展閱讀:
1、愛國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主要的部分。愛國是各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
2、愛國名言有:
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 ——詹天佑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要知道怎樣愛國。——孫中山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就有拚命硬乾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魯迅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它發揚起來,中國人才有真進步。——魯迅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澤東
與其忍辱生,毋寧報國死。——何香凝
錦綉河山收拾好,萬民盡作主人翁。 ——朱德
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徐特立
「一級英雄」王海大隊長 人物小傳:王海,山東人,1925年生,1945年入黨,1946年入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任空三師九團一大隊大隊長的王海帶領戰友們創造了擊落擊傷敵機29架的戰績,大隊被譽為「英雄的王海大隊」。他本人因擊落擊傷敵機9架,被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授予「一級英雄」稱號。 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前,王海和戰友們平均駕駛噴氣式戰斗機飛行時間只有20多個小時,而他們的對手美國空軍飛行員大多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飛行時間多在1000小時以上。但在抗美援朝戰斗中,王海和他的戰友們相信自己一定能打敗強敵。1951年11月18日下午,180餘架美機分頭飛至我方上空進行狂轟濫炸,我機奉命起飛迎戰。王海大隊出動6架戰機,向指定戰區飛去。「跟我進攻!」發現敵機正在向清川江橋投擲炸彈後,王海發出命令。隨之,編隊從6000米的高度直搗而下,瞬間就沖到了1500米處的敵機群中。敵機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亂作一團,丟掉炸彈,倉促應戰。見敵機採用「圓圈戰術」,8架飛機首尾相連,互相掩護,與我機兜起圈子,王海一聲令下:「爬高佔位!」我6架戰機一起昂頭,急速躍上高空。緊接著,他們又一壓機頭,猛沖下去。幾次沖擊,硬是沖破了敵機的「圓陣」。王海抓住時機,向一架敵機猛沖過去,直到距敵機500米處才開火,打得敵機翻滾著墜向地面。剩下的敵機一個個驚慌萬分,四散逃竄。戰斗結束後,王海和戰友編著整齊的隊形返回基地。這次戰斗中,他們一共打掉了5架敵機。王海大隊一舉成名。 南宋末年,元兵南逼。宋皇從杭州敗移福州。景炎帝二年(即公元一二七七年)的春天。文天祥為了抗擊元兵,率師從閩西進軍漳州,所聞福州失守,宋帝敗逃海上,他只好西撤,翻越閩南與閩西交界的坂寮嶺,退到險要的倒嶺趕築營壘,沉著應急。元兵來勢兇猛,緊迫在後,文天祥的兵馬渡過下畲溪的木橋,仰望天空,說了聲「天助我!」立即,風起雲涌,電閃雷鳴,咆哮的山洪把元兵阻隔在崎嶇的對岸。 那拆掉的雖是木橋,卻系交通要道。文天祥考慮到戰後百姓過往的需要,特地為當地留下不少金銀,以備復建之用。當他帶兵馬要經過倒嶺下的梅子坑村,老百姓聞訊接應,紛紛主動把家裡的門板桌面都搬來鋪架臨時便橋。文天祥萬分感激,當場為此橋取名為「大義橋」,後人也有傳說為「待御橋」。 明朝萬曆十年(即公元一五八二年)間,在大畲溪建起了堅固的石拱橋,並在橋頭建立了壯觀的碑亭,以紀念信國公文天祥舉義駐師。樹立的三塊石碑,均有秀麗的碑文。

Ⅵ 愛國人士有哪些人

愛國人士有:

1、岳飛「精忠報國」

岳飛應募參軍,因戰功累累不斷升職,宋高宗親手寫了「精忠岳飛」四個字,製成旗後賜給他。又召他到寢閣,對他說:「中興的大事,全部委託給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劉錡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飛火速增援,並在賜給岳飛的親筆信中說:「設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遙度。」岳飛於是調兵遣將,分路出戰,自己率領輕裝騎兵駐扎在郾城,兵鋒銳氣十足。

但是,後來高宗和秦檜決定與金議和,向金稱臣納貢。就在岳飛積極准備渡過黃河收復失地的時候,高宗和秦檜卻連發12道金字牌班師詔,命令岳飛退兵。後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時年僅39歲。

Ⅶ 中國有哪些愛國人士

1.林則徐、關天培廣州禁煙,抗擊外擄;
2.劉永福越南抗法台灣抗日;
3.清華教授朱自清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
4..留美科學家錢學森誓死回國效力;
5..華僑陳嘉庚為抗日義捐資產;
其他還有宋慶齡、馮玉祥、張瀾、吳有訓、鄧稼先等等不勝枚舉.

Ⅷ 在中國有哪些愛國的人

1、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

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2、李大釗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於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佔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3、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

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寶祐四年進士第一。開慶元年,補授承事郎、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咸淳六年四月 ,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因草擬詔書有諷權相賈似道語,被罷官。

德祐元年,元軍沿長江東下,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五月,在福州與張世傑、禮部侍郎陸秀夫、右丞相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

建策取海道北復江浙,為陳宜中所阻,遂赴南劍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五月,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祥興元年十二月,在五坡嶺被俘。

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范將其押赴厓山,令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後被解至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於大都就義。

4、聞一多

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於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

中國共產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1912年考入清華大學留美預備學校。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

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1932年聞一多離開青島,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雲南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5、林則徐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

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詩人、民族英雄,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

林則徐的著作有《雲左山房文鈔》、《雲左山房詩鈔》、《林文忠公證書》、《林則徐集》、《林則徐書簡》等。

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煙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毀。

虎門銷煙使中英關系陷入極度緊張狀態,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入侵中國的借口。1850年11月22日,林則徐在普寧老縣城病逝。

Ⅸ 中國愛國人士有哪些

1、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2、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漢族,字眷誠,號達朝 。祖籍徽州婺源,生於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故居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12歲留學美國,1878年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修鐵路工程。他是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 ,被譽為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其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3、林則徐 (清朝道光時期大臣、民族英雄)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福建 侯官縣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4、鄭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

1645年(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鄭芝龍降清、田川氏在亂軍中自盡;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原明朝南京),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借海戰優勢固守泉州府的海島廈門、金門。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永曆十五年)率軍橫渡台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大員(今台灣台南市境內)的駐軍,收復台灣,開啟鄭氏在台灣的統治 。

5、譚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

Ⅹ 在中國有哪些愛國的人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1] )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2] ,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開慶元年(1259年),補授承事郎 、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 ,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因草擬詔書有諷權相賈似道語,被罷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東下,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旋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將援常州 ,因淮將張全見危不救而敗 ,退守餘杭。旋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赴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顏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歸。五月,在福州與張世傑、禮部侍郎陸秀夫、右丞相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建策取海道北復江浙,為陳宜中所阻,遂赴南劍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范將其押赴厓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3] 後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於大都就義。

閱讀全文

與中國有哪些愛國的人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3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0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