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中德國和中國的關系怎麼樣
二戰中,中國和德國是交戰國。中國作為反法西斯同盟國重要成員之一,由當時的中國國民政府正式對德宣戰。
納粹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之一。奧地利與捷克斯洛伐克分別在1938年與1939年被納粹德國吞並,其中捷克被直接吞並,斯洛伐克則是納粹德國的傀儡政權。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第二共和國並與蘇聯共同瓜分,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至1940年6月22日,納粹德國佔領了大半個歐洲,其中包括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丹麥、挪威。其佔領區內的「不受歡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斷受到迫害。
1940年9月27日,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結成了侵略性軍事同盟。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德軍一度兵臨莫斯科,在1944年紅軍發動十次斯大林突擊。
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後,戰爭的天平已倒向另一方。德國城市遭到盟軍大規模地轟炸,面臨著嚴重地資源短缺問題。
1945年初,盟軍自西向東,而紅軍則自東向西不斷推進。4月,蘇聯紅軍攻入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殺。5月8日,德國投降,並簽署投降書,納粹德國宣告滅亡。
二戰時德國對中國的貢獻
中德之間30年代的軍事合作對於我們國家的軍隊現代化有何很大的貢獻。
中國第一批裝甲機械化部隊就是誕生於這次合作。大批經過德國的顧問團訓練的部隊成為抗戰前期的核心骨幹。
不僅僅是淞滬,後期的很多軍官也是從那裡成長起來的,學會了現代化戰爭的最基本知識。
尤其重要的是,塞克特將軍安排的那一點點剛開的工業化計劃,是抗戰初期我們獨自苦撐危局的一個重要支柱。
其次,德國本身是打算調和中日沖突的(出名的陶德曼調解)。可是到了最後抉擇的時候,日強中弱,出於全球戰略合作考慮,希特勒拋棄了中國選擇了日本。
他最後強令所有在華顧問全部撤離,否則開除他們的軍官團身份。但是有個別顧問出於對中國的同情和友好,還是留了下來。
『貳』 二戰德國有多少中國華僑在集中營被殺
7000
『叄』 希特勒對華態度是如何的
鮮為人知的希特勒中國情結:與中華民國關系很好。
希特勒在自傳中描述童年在維也納的生活時,曾經提到過,在自己貧困潦倒時受到過一家旅居奧地利的中國家庭的無私幫助,這個張姓(按原文的德語發音 CHEUNG諧譯,在英語中也可譯為"程")家庭曾無償的一次提供給他500奧地利帝國先令作為他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還常常邀請他到家裡吃飯留宿。當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繪畫天分時,這個善良的中國家庭還主動幫他聯系了聞名的維也納大學,希望能資助他進入大學學習。他們的幫助是無私的,是讓人無法忘懷的。
希特勒曾在談起自己往事的時候感嘆道。後來希特勒掌權後合並了奧地利,但那時無論他用什麼方法都再也沒有找到過這家善良的恩人們。
床頭的孫子兵法和資治通鑒——希特勒對中國古兵法和書籍非常喜愛。
據他的隨行秘書說,經常可以在這位帝國元首的床頭看到德文版的中國書籍。希特勒在視察法國佔領區和訪問義大利時都曾隨身攜帶孫子兵法的簡譯本,他還經常挑燈夜讀並寫了大量的閱讀筆記。在任命隆美爾為陸軍元帥暨北非方面軍總司令時,他也曾送給這位名將一本帶有自己注釋的孫子兵法簡譯本,讓這位忠心的將領感激涕零。
喜歡中國茶葉——1943年希特勒在波蘭療養時曾收到一個商人進獻的極品中國茶葉,從此對中國茶情有獨鍾,雖然在公共場合為了保持日耳曼優秀傳統而飲用咖啡,但私底下大家都知道茶葉才是元首的最愛。因此也一度引起了一股中國風的盛行。英國的特情機構MI 6也曾策劃用攙入劇毒的極品中國茶葉對希特勒進行暗殺的行動,但最終被蓋世太保察覺並破壞。
『肆』 1936年柏林奧運會,中國運動員是怎樣參加比賽的
當今中國,已經是世界強國,無論是經濟、政治、軍事還是體育,我們都已進入世界前列。單說體育吧,我們的運動員參加奧運會可以說精神十足。
試想一下,背後有強大的祖國,自身又有過硬的本領,腰板自然挺直啦。但是,你知道嗎,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中國軍團有多慘嗎,運動員的服裝是德國資助的,連運動員參加比賽的費用都是隊員靠賣藝自籌的。我們的運動員不要說得獎,大多數連進入復賽的權力都未爭取到。
時間才剛剛過去80多年,我們早已不是昔日的「東亞病夫」,相反,我們早已揚眉天下。但是那個慘痛的歷史時刻我們豈能忘記!
『伍』 對中國不友好的10個國家名單
一、國家
1、日本,正面評價14%,負面評價85%
2、瑞典,正面評價25%,負面評價70%
3、加拿大,正面評價27%,負面評價67%
4、美國,正面評價26%,負面評價60%
5、捷克,正面評價27%,負面評價57%
6、法國,正面評價33%,負面評價62%
7、韓國,正面評價34%,負面評價63%
8、德國,正面評價34%,負面評價56%
9、荷蘭,正面評價36%,負面評價58%
10、澳大利亞,正面評價36%,負面評價57%
二、評價
在2019年的一份調查報告中顯示,日本、瑞典、加拿大、美國、捷克、法國、韓國、德國、荷蘭、澳大利亞這十個國家高居民眾對中國負面評價最高。
而巴西、墨西哥、肯亞、保加利亞、以色列、烏克蘭、黎巴嫩、突尼西亞、奈及利亞、俄羅斯這十個國家民眾則對中國評價最高。
保持中立國家
隨著中國在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美國的國際地位卻在慢慢下降,美國害怕霸權地位被搶走,所以不擇手段對中國下手,很多中國企業都遭到美國的制裁,美國毫無懸念排在第一名。其實,對中國最不友好的國家有日本、印度、澳大利亞、越南、韓國、印尼等國家,這些國家都是跟隨美國後面的。
雖說這些國家對中國不友好,但是卻十分依賴中國的發展,沒有中國就會面臨損失慘重的局面。如今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各國紛紛出台限制入境,這些不友好的國家卻面臨著嚴重的經濟損失,連美國這么大的強國都損失慘重。
『陸』 近些年去過德國的朋友請告訴我一下,中國人在德國受歧視嗎受歡迎嗎
中國人在德國這些年,就象非洲人在中國的待遇差不多,但通過奧運,中國國力提升.基本上消除了歧視.
1:
在德國這個非移民國家,許多城鎮幾乎還是清一色的白種人,即使在柏林這個所謂「歐洲最多元化」的大都市,亞裔也並不是那麼常見。在街上和地鐵車廂里,我經常見到金發碧眼的女士先生,暗暗地或毫不掩飾地打量我的東方面孔。
聖誕節假期里,我去德國南方看望我姑姑。她在德國已經定居十多年,在以保守著稱的巴伐利亞州一個小鎮上當醫生。談起在德國的感受,她說她一直未能感到被德國白人社會所接受——盡管他們一家都已入德國籍,兩個孩子都是班上的好學生,夫妻兩人各自有收入不錯的高技術職業。他們在德國算是相當不錯的中產階級了,但他們在與德國人的交往中,總感到自己被當成外國人。
我姑姑工作所在的那個巴伐利亞小鎮,只有她一個亞洲人。時不時就有病人在走廊里追上她,問她從哪裡來,更有一些德國人,看見亞洲面孔就認為他們從事的一定是「掃地」或「洗碗」這類不需要高文憑的服務性工作,他們大都難以置信,一名亞裔中年女性竟然能在德國當醫生。
有一次我姑父買東西的時候,碰見一個他們孩子同學的家長,拉起家常來。她問:「怎麼最近沒見到你太太?」姑父告訴她,她最近剛剛找到一份工作,但那家醫院離家較遠,所以一般周末才回家。
那位太太很驚訝:「她要去那麼遠的地方工作?為什麼不在本鎮的醫院工作呢?那裡有許多空缺的職位呀。」這一下把姑父也說糊塗了:「她去問過,別人說沒有呀!」那位太太搖頭:「不,我知道,他們那裡需要很多清潔工!」
我姑父哭笑不得:「您誤會了,我的夫人是位醫生。」聽到這話,那位太太臉上露出驚異的表情。
「這種事已經發生過多次了。」姑姑講起這事時有一絲憤慨,也有一絲無奈,「我剛到巴伐利亞那個小鎮時,在鎮上找住處,去一家德國人家裡看房子,是間地下室。那位太太說,租她的房子可以,但條件是一定要每個月把他們家所有的窗戶都擦一遍。我說,哪有這種事,我工作忙得要死,連自己家裡的窗戶都沒時間擦,哪有時間來擦你們家裡的窗戶?她就說:『你總有下班的時間吧,而且還有周末呀!』我說:『我每天早上從7點工作到深夜,周末回家和家人團聚,怎麼可能有時間?』」
這位夫人疑惑地問:「那你到底是在醫院做什麼工作?」姑姑說:「我在醫院做醫生呀!」這位夫人聽罷後退幾步,吃驚而抱歉地說:「哎呀,醫生女士,太對不起了,我還以為你的工作就是擦窗戶呢!」
聽到這些小故事,我也哭笑不得。這些事都不大,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也會帶給人很多煩惱。高歌
2:
德國有多少中國人?不知道。因為我沒有統計過,也沒有打聽過。反正生活在德國的中國人越來越多,這感覺不會錯。
街上見到一位黃皮膚的路人,友好地笑一笑,說聲「您好!」如果對方回答「您好!」那他就是中國人。接下去便是相互提出的一連串問題:「哪裡來?」「住哪裡?」「干什麼?」這是中國獨有的問候方式,同德國人迥然不同。因為在他們看來,剛見面怎能這樣刨根究底地問呢?�
但中國人之間這樣一問,兩人的距離立即拉近了許多,頓時顯得親近起來。這也許同大家都是遊子有關。對於每一個生活在德國的中國人來說,都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所以見到同胞,一種親近感便油然而生。那些解放前到德國的、中間又極少有機會回家的人,這種親近感更加強烈。
在德國,我去過的中國飯店不少。經常會遇到店主得知我來自中國後親自來伴餐的。尤其在60年代的西德,幾乎沒有大陸派去的人,所以店主特別有興趣同我們攀談,了解祖國的變化情況。他們提起中國,喜歡用「祖國」這個詞,頗有神聖感。談得投機,飯後就堅決不肯收錢,弄得我十分狼狽。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德國的中國人也是有群的,粗略來分可以這樣說:第一群是解放前後到德國經商的,大部分開飯店,全家老小齊上陣。第二群是留學生,靠公費、獎學金或完全自費。第三群是官派人員,完全吃「皇糧」。
第一群人相對來說最富有,經過幾十年的經營,都小有家底,有的人飯店已開到好幾家。但他們的財產也是汗珠換來的,從牙縫中摳出來的。許多飯店老闆都向我談過他們當初幾塊或幾十塊美金闖德國的經歷,他們一年365天沒有一天休息,每天都要忙到半夜飯店關門。德國社會風行度假,但他們中許多人不知度假是何味。這群人在德國居住時間最長,因而對國內情況最隔膜,也最希望了解。
第二群人年紀最輕,但文化層次高,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他們既了解中國的國情,又了解德國的社會。德國官方對他們十分重視,因為他們學成回國,必將在國內重要崗位上工作。如果說德國要在中國培養「親德派」的話,那麼就在他們身上。他們尚處於學習創業階段,所以經濟狀態不十分好。
第三群人是臨時在德國工作,但循環重復,加起來在德國也呆了大半輩子,遠離家庭親人,生活上有苦衷,而且經濟條件是三群人中最差的。一名一級大使的月工資還不及留學生每月的打工收入,遠遠夠不上美國大使館最低一級外交官的待遇。但是他們兢兢業業,處處以國家利益為重,時刻記住自己是新中國的代表。
這三群人的社會背景、歷史淵源、文化層次、年齡狀況迥然不同。但是有一個十分明顯的共同點,即他們都有一顆永遠的中國心。中國,對他們有磁鐵般的吸引力。他們漂泊海外,成家立業,甚至度過了自己生命的大部時間,但他們的根始終在中國,始終想著中國。在國內生活,這種感受也許並不強烈,但在國外呆得愈久,這種感受就愈強烈。這方面有許多例子。
60年代,中蘇邊境發生珍寶島事件,形勢十分緊張。一名經商的華僑千里迢迢趕到使館,從懷中取出一架他自己珍藏多年的德國蔡司廠出品的10倍望遠鏡,要捐獻給前方將士,以盡自己一份微薄的保衛祖國之力。一名看似整天只忙碌自己生意的華人,原來也時刻關心著祖國的安危。
70年代,我去西柏林康德大街的一家中國飯館用餐,年已古稀的店主得知我來自北京,主動過來攀談,說出了他的一番心事:他1949年前就來到德國,開飯店事業有成,娶了德國妻子,生有兩子,分別攻讀醫學和法律,現在已成家立業,生活富裕。在這樣一個看來十分滿意的環境中,他竟然越來越不滿意,已經生活了幾十年的德國,對他來說仍然是異國他鄉。他懷念自己的家鄉,很希望回大陸去度過自己的晚年。看來,中華民族確是一個十分難於同化的民族。
80年代,我參加了幾次中國留德學生座談會。與會者有公派的、自費的、拿德國獎學金的,其中不管被認為是「滯留不歸」或是在德國「賺錢」的,但會上共同的心聲是:讓中國強盛起來。他們的發言,令我感動不已。有人獲悉了一項新技術,他馬上就會想到:中國有沒有?有人在研究一個新課題,他也會想到:不知道國內是否也在研究?一位女學生甚至頗為天真地設想:他們可利用當地的設備和知識進行研究,然後把一系列數據帶回國去供國內使用。總之,大家都覺得在國外學了那麼多,只有起了報效祖國的作用,心裡才算是落到了實處。
此後的一次談話更加深了我這種印象。那已是90年代的事了。對方是亞琛工大的博士生,應聘於大眾汽車公司工作,月薪約一萬馬克,開著一輛寶馬車。他深情地告訴我想回國去。他在德國幹了幾年的體會是:想賺錢容易,想幹事業難,還是回國去有施展餘地。我確實能理解他那種懷才不遇的心情。
我羅羅嗦嗦地舉出那麼多例子,只是想說明一種感受,一種接觸了許多生活在德國的華人之後得來的感受: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胸膛里都有一顆永不泯滅的中國心。
『柒』 德國在八國聯軍時對中國犯下了哪些罪行
6月14日下午,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Klemens Freiherr von Ketteler)率士兵出外尋釁,看到義和團練拳習武,毫不遲疑地下令開槍,打死團民約20人。6月20日,在其前去總理衙門的途中,途經東單牌樓時,又開槍尋釁,被清軍虎神營士兵擊斃,遂成為列強對華開戰的借口。德國侵略軍奉命"在作戰中,只要碰著中國人,無論男、女、老、幼,一概格殺勿論。北京被佔領以後,八國聯軍統帥、德軍元帥瓦德西特許士兵公開搶劫三天,以後各國軍隊又搶劫多日古觀象台的天文儀器,在世界天文史上有重要地位。法國侵略軍和德國侵略軍爭搶這批儀器,瓦德西說:"這些天文儀器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他們的造型和各台儀器的龍形裝飾都極為完美。"12月2日,法軍搶去件,德軍搶走天體儀、紀限儀、地平經儀、璣衡撫辰儀、渾儀,運到德國柏林。直到1921年才歸還中國。
『捌』 中國人在德國安全嗎
我來德國快7年了,我父母都在德國(漢堡)。比較同意上面兩位說的。其實安全都是相對的,只要你自己小心,基本是不會有什麼危險的,只不過德國現在的治安和90年代初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如果經濟繼續這樣低迷,也許治安會越來越差,不過相對國內應該還是好的,因為畢竟人少,競爭壓力沒有國內大,社會福利也好,很少會有人鋌而走險。
北德地區的人還是比較純朴的,對外國人也比較友好。南德似乎會傲慢一些(因為他們比較有錢啦),最差的應該是東德吧。其實會表現出歧視外國人的多半是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德國人,老人佔多數,遇到這種人,要麼無視,要麼用更加銳利的目光和他(她)直視。這些人是生活的失敗者,把他們的失敗認為是外國人造成的,他們對你不會有任何威脅性。還有一種人(年齡在30以上服務性行業的中青年人居多),這種人表面上對你很客氣,看起來也笑得很熱情,但是可以感覺出他(她)強烈的傲慢,也許會讓你覺得很不舒服,對待他們你也表現出不失風度的傲慢就可以了。反正日爾曼不就是傲慢的民族嗎
新納粹我到現在都沒有見過
其實我進來回答主要是因為lxr_426說晚上12點多回家。不知道lxr_426是不是女生。我是女生,我剛來德國的時候為了買電腦有去打工,那個時候我也敢一個人12點多回家,但是現在如果天黑了,我要回家一定會叫我爸去sbahn接我(我自己沒有車)。德國的治安確實是很好的,但是也不能說絕對安全。這幾年看報紙,也看到過好多起變態殺人案件了,德國不是還有吃人肉的嗎。說起來美國那些有名的殺人魔,很多都是德國後裔。所以還是多加小心,盡量不要晚上一個人去比較黑的地方喔
『玖』 二戰德國與中國關系最好嗎
希特勒,一個世界犯人,二戰的罪魁禍首之一,他犯下的罪行真是用多少書也說不完,但是又不得否認,他對德國也有著一定的貢獻,德國在1932到37年確實在他的領導下從經濟泥潭中走了出來,生產總值漲幅超過100,失業率也降到了1.3%,然而這僅僅是他對於德國的貢獻而已,對世界來說,他還是個魔鬼。
最後一個比較有名的謠言就是當時在柏林的一場奧運會,是希特勒出錢承擔了中國代表團的費用。相信大家看這個辟謠已經看過很多次了,那麼我就簡單介紹一下就好了,這次代表團的的費用中方預算22萬,17萬是官方出的,剩下的是各方籌集的款項,而張學良是款項最大的出資人。當時中國足球隊去出征都是一路表演一路掙錢,哪有什麼希特勒承擔費用的說法(按這么說那時候國足好像實力比現在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