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話說有哪些中國人擔任過著名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我說說我知道的
戛納國際電影節中國人獲獎情況:1964年唐澄的《小蝌蚪找媽媽》(水墨動畫片)獲得第四屆戛納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技術獎,成為首部折桂戛納的華語電影。 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的中國電影《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7年香港王家衛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洩》,入選影展競賽單元,王家衛並奪得最佳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最佳藝術成就獎,梁朝偉憑此片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評委會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得最佳獎。 2002年伍仕賢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了入選戛納電影節「雙周」單元的首部華語短片。 2004年張曼玉以法國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影後桂冠。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評委會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評委會主席的華人。
❷ 中國的開國元首是哪些
毛澤東 56歲,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周恩來 51歲,書記處書記,政務院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兼)。
劉少奇 51歲,書記處書記,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兼)。
朱 德 63歲,書記處書記,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高 崗 44歲,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宋慶齡 56歲,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名譽主席。
李濟深 63歲,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
張 瀾 77歲,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主席。
❸ 中國的開國大元首是誰
毛澤東 56歲,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周恩來 51歲,書記處書記,政務院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兼)。
劉少奇 51歲,書記處書記,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兼)。
朱 德 63歲,書記處書記,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高 崗 44歲,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宋慶齡 56歲,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名譽主席。
李濟深 63歲,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
張 瀾 77歲,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主席。
❹ 哪位中國人擔任過奧委會主席
沒有中國人擔任過國際奧委會主席,中國奧委會主席是劉鵬。
❺ 聯合國大會主席有中國人
當然有,現在世界事務中少不了中國
❻ 世界各國領導人有哪些是中國人
環顧當今世界,台灣地區(非獨立國家)領導人是中國人;新加坡領導人是華人,祖籍在中國。東亞、東南亞多數亞洲國家的領導人,都是亞裔,看長相就知道和中國人的血統接近。
不遠的未來,世界大同,到時候都是地球人,都是中國人。
❼ 毛主席出生日期是什麼時候
1893年12月26日。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
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7)中國人的主席有哪些擴展閱讀: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清光緒十九年農歷十一月十九)生於湖南湘潭縣韶山沖。按照中國人的習俗,他在童年時代其父母也為他過生日,過法並無特別之處。
因為,他的父輩是農民,家境並不富裕。1910年秋,17歲的毛澤東立志走出鄉關,並聲言「學不成名誓不還」之後,無論是長沙求學,故鄉建黨,穗滬生涯。
還是秋收起義,井岡戰斗,蘇區創建,以及長征壯舉,他忙於發動民眾,領導武裝斗爭,把生死都置之度外,晝思夜想的只有革命和人民。
那時毛澤東和其他同志一樣,都不過生日。延安時期,毛澤東為許多人祝過壽,但拒絕別人為他做壽。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翻身得解放,人們想為毛澤東祝壽,但他堅持說:「不做壽。做壽不會使人長壽。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
毛澤東步入老年以後,開始注意起自己的生日,但從不接受別人的宴請。他有時在12月26日這一天,邀請一些人聚一聚。
餐桌上沒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套話,更沒有壽星端坐,接受別人祝壽之類的舊俗。只擺幾個簡單的菜和一些紅白酒,與人聊一聊。
這種壽辰小聚往往像開會,充滿了政治內容和時代特色。毛澤東的「生日」,時過時不過,過法各不同,一切由他自己決定,既有趣又耐人尋味。
五十歲生日:拒絕做壽
194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50歲生日。按照中國的習俗,50歲是大壽,理應好好慶賀一番。於是黨內一些同志提議為他做壽,同時宣傳毛澤東思想。
這年的4月間,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凱豐致信毛澤東,報告了這一計劃。這是毛澤東1910年離開故鄉以來,第一次遇到「生日問題」。
此前,延安一些同志已開始著手准備。任弼時鄭重囑咐毛澤東的好友、詩人蕭三:寫一本毛澤東傳,以慶祝他的五十大壽。
毛的秘書胡喬木也極力贊成此事,為使蕭三集中精力寫成這本書,免除了他的一些會議活動,力爭12月下旬寫成。
為此,蕭三訪問了延安的許多老同志,搜集了大量素材。更為難得的是毛澤東在與他聊天時,也零星地談到自己過去的一些經歷。
根據這些材料和蕭三自己做學生時與毛澤東的接觸,准備寫成《毛澤東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動》,公開發表。
毛澤東看了凱豐的信,他的第一反應是拒絕:共產黨的領導人不能做這類事,何況又在國難當頭、民族危亡之時。
經過認真考慮,他在4月22日給凱豐回函說:「生日決定不做。做生日太多了會生出不良影響。目前是內外困難的時候,時機也不好。」
在這封信中,針對凱豐所言「宣傳毛澤東思想」問題,他說:「我的思想(馬列),自覺沒有成熟,還是學習時候,不是鼓吹時候。
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斷去鼓吹(例如整風文件中的幾件),不宜當作體系去鼓吹,因我的體系尚沒有成熟。」
這番話,表達了毛澤東對自己思想理論的冷靜評價和高標准要求。既然毛澤東對做壽之事明確拒絕,所以到了12月26日,延安各界都沒有什麼祝壽之類的舉動。
蕭三為毛澤東作傳的計劃也就放緩,他那篇長文延至1944年7月初才在《解放日報》上刊出,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
毛澤東看了,幾次傳話給蕭三,讓其停止寫他個人,後來還當面勸蕭三多寫群眾。蕭三爭辯說:「我這是自己補課,並且寫你和寫黨的斗爭是不可分的,這有重大教育意義……」
當時,許多人並不知道毛澤東的壽辰為何日,這就引出一個關於毛澤東生日的小插曲。1944年4月30日,毛澤東在延安的窯洞中宴請五六名高級幹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
飯後漫談時,八路軍晉綏軍區副司令員續范亭問毛澤東多大歲數,毛說是光緒十九年癸巳生人。續又問月日,毛說是陰歷十一月十九。
續范亭這才知道,毛澤東比他小一個月,去年十一月十九是毛澤東50歲整壽。他當場賦詩一首:「半百年華不知老,先生誕日人不曉。黃龍痛飲炮千鳴,好與先生祝壽考。」
大家聽了鼓掌說好,毛澤東笑著點頭致謝。毛澤東作為革命領袖,拒絕為自己做壽,「怕生出不良影響」,但他對許多老同志的生辰卻記掛在心。
如對吳玉章、林伯渠、朱德、徐特立等,用書信、題詞或其它形式熱情祝壽;他還邀請住地棗園村24位年過60的老人赴宴,為他們集體祝壽。這些都體現了毛澤東「他人第一」的高風亮節。
❽ 自從新中國建立,中國有幾位主席
歷任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澤東(1949年10月1日—1954年9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毛澤東(1954年9月27日—1959年4月27日)
劉少奇(1959年4月27日—1968年10月31日)
宋慶齡,董必武(1968年10月31日—1972年2月24日)(副主席代行主席的職權)
董必武(1972年2月24日—1975年1月17日)(以代主席名義行主席職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
宋慶齡(1981年5月16日授予)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82年以後)
李先念(1983年6月18日—1988年4月8日)
楊尚昆(1988年4月8日—1993年3月27日)
江澤民(1993年3月27日—2003年3月15日)
胡錦濤(2003年3月15日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