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農業銀行官網在哪裡找農行的歷史財報啊,最好有圖解
⑵ 中國農業銀行2016年報什麼時候出來
農業銀行近日發布了2016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度,農業銀行營業收入為5060.16億元,同比減少5.6%,其中利息收入同比下降了8.7%,但同時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同比上漲了10.2%;凈利潤為1840.60億元,同比增長1.9%。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16年年末,農行的不良貸款余額2308.3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79.67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37%,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但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1.74%。關注類貸款佔比3.88%,同比下降0.3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73.40%,同比下降了約16個百分點。
2016年末,農業銀行總資產195,700.61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97,196.39億元,吸收存款150,380.01億元,資本充足率13.04%;利息收益率2.25%,凈利差2.10%,分別較上年下降41和39個基點。利息凈收入占農業銀行2016年營業收入的78.7%。
⑶ 農業銀行怎麼查詢年度賬單
1、給客服打電話詢問。
撥打中國農業銀行信用卡中心客服熱線:4006695599,根據語音提示查詢自己的計費信息,或提供卡號等信息進行人工服務查詢。
⑷ 如何查詢在農行的信用報告
您好,農行查詢徵信報告方法如下:
您可通過以下方法查詢個人徵信報告:
1.請您登錄個人掌銀APP,首頁點擊「全部→助手→個人信用報告」。查看並簽署查詢授權協議,填寫接收信用報告的電子郵箱,通過身份驗證並觸發信用報告查詢。
2.請到當地人民銀行查詢或者在網路上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台」注冊後進行查詢https://ipcrs.pbccrc.org.cn。
3.當地如有自助查詢機的,也可通過自助查詢機查詢。
您可通過以下渠道查詢企業信用報告:
1.企業網銀:請企業簽約員登錄企業網銀,點擊「服務中心→企業信用報告→開通業務」進行業務開通。業務開通後,請您點擊「服務中心→企業信用報告→查詢報告」進行查詢申請。查詢成功後,請您點擊「服務中心→企業信用報告→查詢報告」即可下載信用報告。
2.企業掌銀:請企業簽約員登錄企業掌銀APP,點擊「增值服務→信用報告→開通查詢」進行業務開通。業務開通後,請您點擊「增值服務→信用報告→申請查詢」進行查詢申請。查詢成功後,請您點擊「增值服務→信用報告」即可下載信用報告(蘋果手機僅支持查看)。
溫馨提示:
1.企業須已與農業銀行簽訂《企業金融服務平台在線簽約授權委託書》(此《委託書》用於企業授權特定人員代表企業通過電子渠道進行合同、協議等文件的在線簽署)。如未簽訂的,請攜帶相關材料前往開戶行辦理。
2.您可隨時查詢,不受櫃台營業時間限制,不收費。查詢每天限1次,每月不超過3次,每年不超過12次。農業銀行對信用報告內容不查看、不使用,查到報告後緩存7天以便您查看和下載。查看或下載報告後,您需做好信用報告的信息保護。
(作答時間:2021年11月29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⑸ 中國農業銀行2006年年報
翻開2005年農行年報,一組數字顯示出過去一年農行深化改革的成果:2005年,農行實現經營利潤424.83億元,實現稅前利潤78.78億元,消化歷史包袱346.05億元。按貸款五級分類,不良貸款佔比為26.17%,比上年下降0.56個百分點。截至2005年末,農行資產總額達47710.19億元,本外幣各項存款增加5453.05億元,本外幣儲蓄存款增量居同業首位;貸款結構持續優化,全年優良客戶貸款增量佔比95.54%;各項中間業務快速發展,全年實現中間業務收入96.13億元。實現投資收益232.82億元,非利息收入占凈利息收入比重提高到14.06%;銀行卡發卡量、銀行間市場交易量、債市通交易量、基金代銷規模、國際結算和結售匯業務增長率等業務指標均居國內同業首位。
仔細分析2005年農行年報發現,農行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緊緊抓住結構調整這條主線,著力轉變業務增長方式,有幾個亮點引人注目。
亮點之一:個人業務依託強大網點打造優勢品牌
農行年報顯示,2005年,農行著力打造個人業務優勢品牌,依託強大的網點、網路資源,積極構建以中高端客戶群體為中心的綜合營銷體系,推進業務結構優化升級,實現了個人業務的持續、穩健發展。
2005年,農行全面啟動個人理財業務,不斷提高優質客戶服務能力。「金鑰匙」理財貴賓客戶服務管理體系日趨完善,個人優質客戶管理系統在全行范圍內推廣。建設具有理財服務功能的網點200多個,培養理財規劃師1000多人。
在發展銀行卡業務上,截至2005年末,實現銀行卡業務收入58.26億元,發卡量達到21914萬張,卡存款5379億元;銀行卡累計消費額2812億元,國際卡收單額40.9億元。其中,銀行卡發卡量、卡存款余額指標均居同業首位。
2005年,農行開發推出具有理財功能的銀聯國際標准金穗借記卡系列產品。為適應不同層次客戶的需要,有針對性地推出體現差異化服務的普通、優惠及貴賓三種產品。
截至2005年末,金穗信用卡發卡量達458.75萬張,發卡質量顯著提高。全面推廣金穗貸記卡業務,發卡分行27家。不斷完善產品功能,開發了電話銀行自助還款、電話委託購匯還款、通過網上銀行查詢和還款、憑密交易等多項新功能。
亮點之二:中間業務全面開花
閱讀農行年報,不難發現,2005年農行各項中間業務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其收入結構與往年比有較大改善。全年共實現中間業務收入96.13億元,同比增加24.4億元,增幅34.02%,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同比提高2.97個百分點。
我們先來看基金託管業務。2005年,農行新增託管8隻開放式基金,託管基金共計34隻。託管資產總份額574.72億份,比年初增加165.77億份,實現託管費收入1.03億元,比上年增長18.9%。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境外資產託管業務進展良好,成功贏得新加坡DBS銀行和新加坡華僑銀行的QFII託管業務,並成為世界第二大託管行紐約銀行的中國市場次級託管行。在券商集合資產託管業務方面也快速發展,共有13家創新試點券商的10隻集合計劃獲得批准。
2005年,農行成功獲得了保險資金託管資格,並被認定為保險資金全託管業務試點銀行。成為太平洋保險公司的股票資產託管行,並與太保壽險、新華壽險簽訂了保險資金全託管協議。
在外匯中間業務方面,截至2005年末,農行累計實現外匯中間業務收入4638萬美元,同比增加290萬美元。
年報還顯示,2005年農行加大了金融同業合作業務,如銀保合作及保險代理業務、銀證、銀期合作業務、銀銀合作業務等。2005年,農行實現綜合代理保費512.65億元。
亮點之三:資金營運和電子銀行業務迅猛發展
2005年農行不斷優化資產機構,提高資金營運效益,收入結構多元化。全行投資余額12571億元,比上年增加4840億元,實現投資收益232.82億元,同比增加90.96億元。
農行通過債券組合管理,提高資產收益率,繼續做大做強資金交易業務。綜合資金交易量達55843億元,同比增加25145億元,連續四年保持市場排名第一,全年實現資金交易收入214.63億元,同比增長65%。
2005年,農行對網上銀行實施了三次升級改造,新增了貸記卡業務、智能安裝包、漫遊匯款、企業及個人跨中心實時到賬、批量復核等功能,產品整體達到同業先進水平。全年網上銀行注冊網點新增2022家,達5277家。網上渠道全年交易額突破9萬億元。
電子商務業務發展進入高速增長期。其中,全年B2C業務交易額65737萬元,是上年同期的32倍;交易筆數602萬筆,是上年同期的19倍。B2B業務開始上線。
在全國范圍內開通了省域電話銀行業務。全年省域電話銀行注冊客戶新增56萬戶,達211萬戶;實現交易筆數5991萬筆,交易金額388億元。全年手機銀行注冊客戶新增21萬戶,達90萬戶;實現交易筆數13萬筆,交易金額541萬元。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2005年的農行年報所披露的信息,為即將開始的農行深化改革開了一個好頭。
⑹ 求2010年中國農業銀行年報,PDF A股
到巨潮網上去下載,輸入公司簡稱或者代碼進行查詢,再輸入時間,2010年年報一般是在2011年4月底前公布的
⑺ 如何查詢農行明細
您好,您可通過以下渠道查詢借記卡明細:
1.掌銀:請您登錄掌銀APP,點擊「我的賬戶→借記卡」,點擊所要查詢賬戶下「查詢明細」查看。
2.網銀:請您登錄個人網銀,點擊「賬戶→本行賬戶→明細」,可以查詢借記卡賬戶交易明細。
3.微信:請您關注「中國農業銀行」微信公眾號,點擊「微金融→我的賬戶」,登錄並點擊「賬戶明細」,查看當前賬號明細,也可在頂部切換卡號,查看其他賬號明細情況。
4.客服熱線:請您致電農行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95599查詢。
5.櫃台:請卡主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銀行卡前往全國農行任一網點查詢。
(作答時間:2020年10月20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⑻ 如何在中國農業銀行手機銀行查找全部資產
請您登錄掌銀APP,點擊「我的→我的資產/我的負債」,查看本人實時資產/負債情況。
資產視圖以環形圖和資產列表的展示,包含客戶在農行的存款類、理財類、債券類、基金類等相關資產信息。統計范圍不限於掌上銀行簽約賬戶,所有數據僅供參考,不作為對賬依據。外幣資產,將會按實時匯率折算成人民幣計算。
負債視圖展示的是客戶在農行的信用卡和個人貸款的相關負債信息。統計范圍不限於掌上銀行簽約賬戶,所有數據僅供參考,不作為對賬依據。外幣負債,將會按實時匯率折算成人民幣計算。
溫馨提示:
1.該功能中總資產包含您名下所有賬戶資產,且暫時不能屏蔽賬戶資產的顯示,自助注冊客戶暫不支持該功能。
2.如果有疑問,建議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到網點櫃面查詢資產情況。
(作答時間:2021年4月1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