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奧運賽程不到三分之一,為什麼中國金牌就達到里約奧運的半數
在本次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上,中國代表隊表現是相當優良的,截止2021年7月29日第6個競賽日,中國曾經取得15枚金牌,7枚銀牌,10枚銅牌,並列金牌榜第一,獎牌榜第二。
以前在一些水上項目上我們跟歐美很難抗衡,但是最近幾年我國的游泳以及其他水上項目也在不時進步,以至具備了奪冠的實力,這是整體體育程度提升的最好表現。
❷ 怎麼看待里約奧運會中國金牌比往屆少這么多
不止中國金牌數少了,還有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前面國家的金牌數都少了。因為今次奧運會金牌分散了很多,很多非洲、亞洲等發展中國家都拿到了金牌。
❸ 為什麼中國今年奧運金牌數量急劇下降
主觀:
1.中國金牌獎金比較少只有20萬;所以,運動員沖勁不夠
2.今年的運動員舊傷復發的比較多,影響了實力;
3.失誤太多,造成金牌的流失;
客觀:
1.里約治安太差,嚴重影響運動員身心健康,心裡壓力太大;
2.里約黑哨太多,裁判太水了,讓我們損失了幾塊金牌;
3.里約建築太差,很多都不好,跳水的水都是綠色的;
……
❹ 為何中國在里約奧運會拿到的金牌那麼少才26枚,在里約殘奧會上拿到的那麼多金牌第四天就拿到39枚金牌
從殘奧會的項目設置上比奧運會最大的不同是:根據參賽運動員身體殘疾的等級,不同等級都有同一項目,這就使得勇於拼搏的中國選手有更多奪金機會,金牌數也水漲船高了。
❺ 里約奧運會中國金牌為什麼這么少
首先是自身實力問題,其次是參賽隊員心裡素質,臨場發揮再加上裁判問題造成的。
❻ 為什麼里約奧運會中國隊的金牌和獎牌總數,創下最近四五屆奧運會以來的新低
現在人們思想解放了,不像以前那麼期待,那麼倔犟了。覺得運動員吃著公糧,去為國爭光是應該的,以前新聞總是放大宣傳,體育金牌的重要性,好像只要拿了金牌就是世界第一,就是天下無敵,中國人從此就揚眉吐氣,技高一籌了。其實真實情況不是這樣的,僅僅是一次國際性的交流比賽而已,大家齊聚一堂,完成一項體育盛事,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就行,不要給賦予萬能的作用。
以前計劃經濟中國為了證明自己,舉國上下,齊心協力,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口號震天響,思想宣傳很到位,真實情況不盡如人意。每年都有全國性的體育盛事,比賽選拔優秀人才,參加國際比賽,你想想這些有天賦的人才,就那麼幾個,有些天賦不高的,非要硬拿奧運金牌,導致受傷的,摔傷的,出師未捷身先死,勞民傷財,效果可能有一陣子,過了那麼頭腦發熱的階段,回歸到正常的狀態,人們還是需要愛好和興趣來支撐人們強身健體,勇奪冠軍。
其實每個運動員,不需要你鼓動,他就希望自己拿獎牌,爭奪第一,慾望驅使。現在金牌獎牌都少了,大家也沒有啥意見,不會生氣,不會憤怒了,你行你上啊,不行別逼叨。你說人家拿不到金牌,你去了又能怎麼樣,也許你連中國的國內運動會上都沒有名次。世界強手如雲,每個國家,每個運動團體,每個運動員都在研究提高成績的辦法,體育比賽的精神也需要發揚,職業賽場,大家都是很專業的,自己不行給自己丟臉,給國人丟臉。誰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都是在玩命表現,不能虧待自己,傷害了別人,耽誤了愛國。
比如乒乓球,劉國梁就感謝球迷,沒有像以前那麼狂熱,必須要拿金牌,奪冠。給一個舒心愉悅正常發揮的空間,打出自己的技術水平,技戰術來,結果一般壞不到哪裡去。時代在進步,只要媒體,或者個人都能正確看待每次比賽的意義,不是非冠軍莫屬,病態極端的心情去參加比賽。賽出風格,賽出精神,就很好了。比如這次的奧運會網紅傅園慧沒有拿第一,但是賽出了心情,賽出了狀態,大家照樣熱捧。覺得她就是世界水平,國際比賽的精神。輸贏論英雄的時代應該過去了,人性,合理,正義,奧運精神才是更應該提倡。更高,更快,更強。
里約奧運會賽程,中國體育代表團很多優勢項目比拼激烈,讓人提心吊膽。看到實力,看到差距,自然就輕松面對。金牌不是萬能的,中國奧運多金比較多的傳統強項:跳水、體操和乒羽,其它奪金項目更多是「撿漏」。從整體看,中國體育在本屆奧運會上的多金不高是不爭的事實。「潛優勢」項目全無轉化為金牌。中國代表團在里約奧運會金牌數和獎牌數差距4年前的倫敦很多,有人說是裁判搶走了中國的金牌,有人說疾病,有的說是狀態,最終還是臨場實力技不如人。
一如既往穩妥的跳水「夢之隊」、國乒,中國的射擊、舉重、蹦床、擊劍、游泳、體操等優勢項目均遭遇不同程度的滑鐵盧。射擊隊堪稱銀牌與銅牌大戶,金牌難求。游泳項目,與上屆也差距不小。中國劍客也沒有給國人帶來太多驚喜。不過宮金傑和鍾天使創歷史地奪得女子場地自行車團體競速賽金牌,是中國的歷史第一枚自行車奧運金牌,也是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首次設立女子自行車項目後亞洲第一次有選手奪冠。很多小國家國都完成了歷史性突破,搶走體育大國預想的金牌,美國代表團的金牌數也有所下滑,只是幅度未至於斷崖是下跌。
里約奧運會昔日的「三巨頭」美中俄都呈現了萎靡狀態。俄羅斯代表團也遭受打壓,自然奪金和奪牌不多;美國代表團的金牌數也沒有明顯增加,但金牌更為分散。中國代表團在個別潛優勢項目上也沒有大突破。 很多項目比賽爭議很大,都怪裁判也不是好理由。
對比來看排名也差強人意,預料之中,奧運盛事大家都是來拿金牌的,那個銀牌,銅牌也可以,沒有牌的也別氣餒。努力了,付出了,參與了就是成功,小人物,大人物都是人物。體育只是競技的一個方面,全面發展才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表現。獎牌少點,精神多點,不提制度,不講情理。
奧運精神在身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用刻苦訓練迎接每次的挑戰。come on…
❼ 里約奧運中國的金牌為什麼這么少
不少了,跟上屆前幾天基本上同步。
超美國不可能的,美國的田徑、游泳是瘋狂奪金的陣地,一個菲爾普斯能排名國家金牌前三了吧。但是美國的優勢項目從來不會減少,而中國隊如乒乓球,小球改大球,再改大球,以後改成排球一樣大小的球也不稀奇,因為美國人力氣大,抽起來亞洲運動員受不了。乒乓球從7塊金牌改成4塊,據說下一屆可能限制中國參賽名額。這不稀奇,本來就限制了,不然像以前一樣,決賽半決賽全是中國選手。女舉要強,但是中國隊只能四名隊員參賽,別的國家不限制。
值得驕傲的是跳水吧,雖然沒限制,但是人家的水平也上來了。以男子3米板雙人為例,8個國家,六個國家都是中國教練,所以拿銅牌不稀奇。
中國要想進步,希望武術進奧運會吧,希望不限制中國優勢項目的人數吧。否則都不稀奇。
❽ 中國里約奧運會金牌是歷來最少的嗎,最大問題是什麼
不是最少,88年漢城奧運會才最少。最大的問題就是很多傳統優勢項目風光不在,這和管理、運動員自身都有關系
❾ 里約奧運中國金牌為什麼這么少
2008和2012屬於舉辦奧運會的紅利期,所以,那是屬於超水平發揮的時候,而2016年,紅利期過去了,這是我們正常水平。
❿ 為什麼北京奧運會金牌那麼多,里奧金牌卻那麼少
其實北京奧運是我國獲得金牌最多的一次,其他歷屆奧運會中國的金牌也就是最多30幾塊。主要原因我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1、北京奧運會中國隊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並不是說裁判會偏向我國,而是在本土比賽,備戰可以很充分,不用長途跋涉體力也有保障,氣候、場地都比較適應,觀眾的支持等等原因,因此成績較好是容易理解的。
2、美國雖然在北京只獲得金牌第二位,但是它仍然是體育最強國,群眾體育基礎比中國好了不止一兩個檔次啊,美國優勢項目眾多,比如這屆游泳就有16枚金牌,而中國只有1枚。中國的優勢項目往往都是一些冷門項目,也就是在西方國家沒什麼人練的項目,比如女子舉重什麼的。中國在三大球這種最能體現國家體育實力的項目上的實力就更不值一提了。
3、這屆巴西里約奧運會,中國隊的教練和後勤保障我看是出了大問題。就拿拳擊項目來說,規則有問題是不假,但是上屆日本選手已經吃了這個虧,中國隊這屆還是不研究規則、不制定合適的戰術,導致呂斌又吃了同樣的虧,教練是吃白飯的啊?舉重隊隊員在場上莫名抽筋,顯示牌顯示取消成績居然沒有一個教練去看一眼等等;孫楊、傅園慧等運動員最後比賽前居然生病了,葉詩文失敗後號稱泳鏡居然有問題,這些事情是什麼人在負責的?
4、一些優勢項目下滑嚴重。比如體操項目中國男女隊的失誤都這么多,而日本男隊表現穩定,連官方媒體都承認,目前中國的體操已經被美國女子體操甩了不止一個檔次,央視解說用「火星級的難度」來形容拜爾斯的表演,可見我們的差距已經非常大了。再不正視,今後只能是繼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