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人是說什麼話

中國人是說什麼話

發布時間:2022-10-15 04:35:14

1. 中國人會說幾種語言呢 他們平常說什麼語言的

兩種,一種是不標準的普通話,另一種是他們家鄉的方言

2. 中國人說什麼語言

中國語言以漢語為主,另外有英語以及其他少數民族語言。
中國漢語可大致分為普通話和粵語(即廣東話),普通話流行於中國大陸和台灣省,覆蓋全國各地,是中國的官方語言。粵語流行於中國華南地區,包括廣東省,香港,以及廣西少部分地區。
中國英語主要分布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以及香港澳門,這些城市由於對外貿易頻繁,經常接觸外國人,因此有需要使用英語。而香港原本是英國殖民地,其官方語言就是英語;澳門原本是葡萄牙殖民地,除使用英語外還使用葡萄牙語。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分布於全國各地,種類多而繁雜。少數民族語言的使用情況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如朝鮮,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等族,有大片聚居區,人口均在百萬以上,文字歷史也比較悠久,他們的語言除了在家庭內部、鄰里親友間使用外,還在本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各個領域中使用,甚至在一些鄰近的或者雜居在一起的其他民族中使用。
第二種類型,如彝族和傣族,他們雖然也有成片的聚居區,有傳統的文字,但是文字沒有統一的規范,方言差異也較大,本民族的語言在社會上的應用不如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那麼廣泛。壯語和傈僳語、拉祜語、景頗語、載瓦語由於語言內部差別較大,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語還沒有形成,文字的使用范圍也很小,語言使用情況與彝語、傣語接近。
第三種類型,民族的語言只在本民族內部日常生活中使用,在政治生活、學校教育中往往使用其他民族的語言(主要是漢語,有些地方也使用其他少數民族語言);沒有與本民族語言相一致的文字,一般使用漢字。屬於這個類型的少數民族語言相當多,大約占語言總數的四分之三以上,使用人口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一半以上。

3. 中國人講什麼話

中國語言大體屬於漢藏語系,現在的普通話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兼收南方方言建立的。古人也有普通話如漢唐時期的洛陽官話,明清時期的南京官話等

4. 中國人說什麼話

中國人當然說中國話了--漢語.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主要以漢語為主.

5. 中國人講什麼話

6. 中國人講什麼話

中國話啊!不過中國話也分了很多種類,中國八大方言語系

中國有八大方言(新近又發現一種叫「平語」的語言,主要分布在廣西一帶)。也有人把中國方言劃為九大方言、十大方言。其實,我們所說的「八大方言」、「九大方言」,甚至「十大方言」,都還只是國內的漢族方言,如果加上少數民族的語言,中國的方言還可以劃得更多、更細。

一、北方方言

習慣上稱為「官話」。有東北官話、西北官話、晉話、西南官話等。以北京話為代表,包括長江以北,鎮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帶,四川、雲南 、貴州和湖北、湖南兩省的西北部,廣西北部一帶,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70 %以上。在這方言區內居住的何氏人,他們的語言自然屬於北方方言。而從這個方言區移居港澳台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華僑、華人 ,其「母語」當屬北方方言。

二、吳方言

吳方言被譽為「吳儂細語」,以上海話為代表(一說以蘇州話為代表)。包括江蘇省長江以南、鎮江以東部份(鎮江不在內)浙江省 大部份。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8.4%左右。在這方言區內居住的何氏人,他們的語言自然屬於吳方言。而從這個方言區移居港澳台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華僑、華人 ,其「母語」當屬吳方言。

三、湘方言

以長沙話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區,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5%左 右。在這個方言區內居住的何氏人,他們的語言屬於湘方言。而從這個方言區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華僑、華人 ,其「母語」當為湘方言。

四、贛方言

以南昌話為代表,主要分布在江西省(東部沿江地帶和南部除外)和湖北省東南一帶,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2.4%左右。此方言區內何氏人的語言屬於贛方言。從這個方言區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華僑、華人 ,其「母語」當歸類為贛方言。

五、客家方言

以廣東梅縣話為代表,主要分布在廣東省東部、南部和北部,廣西東南部,福建省西部,江西省南部,及湖南、四川的少數地區,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4%左 右。此方言區內何氏人的語言屬於客家方言。從這個方言區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華僑、華人 ,其「母語」當為客家方言。

六、閩北方言

以福州話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北部和台灣省的一部分,南洋華僑也有一部份人說閩北方言。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1.2%左右。此方言區內何氏人的語言屬於閩北方言。從這個方言區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華僑、華人 ,其「母語」當為閩北方言。

七、閩南方言

以廈門話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廣東省東部和海南省的一部分,以及台灣省的大部分地區。南洋華僑也有不少人說閩南方言,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3%左右 .此方言區內何氏人的語言屬於閩南方言。從這個方言區移居港澳台的何氏族人和旅居海外的何氏華僑、華人 ,其「母語」當為閩南方言。

八、粵方言

以廣州話為代表,分布在廣東省大部分地區和廣西東南部。港、澳同胞和南洋及其他一些國家的華僑,大多數都說粵方言,使用人口占漢族總人數的5%左右。
至於新近發現的「平語方言」,多分布於廣西一帶,其特點為是北方方言對南方方言地區侵蝕的產物!

在這里特別談談海南的方言。

海南古往今來都是個「移民地區」,因而島上語言也深深地打上「移民」的烙印。可以說,海南島上的語言是中國八大方言的縮影。現在,海南島上住了幾代人漢族居民,除了通行「普通話」外,還通行十幾種方言(包括少數民族語言),如:海南話(閩南方言)、軍話(西南官話——北方方言)、 「艾話」(客家方言)、白話(粵方言)。此外,海南的漢族居民還有:儋州話(疑為粵方言變異)、邁話(疑為粵方言變異)、臨高話(疑為廣西壯語變異)、村話(語種不詳)等。

7. 中國人有多少種語言

我們中國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據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講,我國的56個民族共有80多種彼此不能通話的語言和地區方言,分別屬於漢藏語系(如漢語、藏語、景頗語、彝語、苗語、壯語等)、阿爾泰語系(如蒙古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等)、南島語系(如高山語)、南亞語系(如佤語等)、印歐語系(如俄羅斯語、塔吉克語等)。其中使用漢語的人數最多,除了漢族,還有滿族、回族,大部分畲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也都使用漢語。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 不同的民族語言之間固然是互相聽不懂了,但是說同一種語言的也不一定都能自由交談,因為大多數語言都有方言的差別,漢語的方言分歧就十分嚴重。漢語方言的種類實在太多了, 各地方言之間的差異也實在太大了。 什麼是方言呢? 方言就是人們常說的「地方話」,是在某個或大或小的地區通行的交際工具。方言是民族語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分化出來的地域性變體。所謂地域性變體,自然是相對於民族共同語而言。漢語方言自然是相對於普通話來說的。普通話通行於全國,是國家通用語言;方言通行於某幾個省、或某個省、或者更小的一個地區,是局部地方的通用語言。普通話為全體漢族人民乃至整個中華民族服務,而方言只能為局部地方的人民服務。從組成語言的要素(語音、詞彙、語法)來看,方言之間、方言和普通話之間「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是兄弟姊妹的關系,都是同一古老語言歷史發展和分化的結果。 那麼,漢語到底有多少種方言呢? 從大處說,現代漢語可分為7大方言: 首先是北方方言(廣義的官話),流通在我國中原、東北、西北和西南的廣大地區。 北方方言還可以再分為4大次方言: 1.華北東北次方言(狹義的北方話):覆蓋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東部、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等省、自治區、直轄市; 2.西北次方言(西北官話):覆蓋山西、內蒙古西部、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自治區; 3.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話):覆蓋重慶、四川、貴州、雲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廣西西北部等省、自治區、直轄市; 4.江淮次方言(下江官話):覆蓋安徽省內長江兩岸、江蘇省的江北大部、九江、南京至鎮江的兩岸沿江地區。 第二是吳方言,即江浙話,分布在江蘇省的江南地區和浙江省大部。江浙話以上海話為主要代表。 第三是贛方言,即江西話,分布在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和湖南省的東部以及湖北省的東南部。江西話以南昌話為主要代表。 第四是湘方言,即湖南話,分布在湖南省大部。湖南話以長沙話為主要代表(舊時以雙峰話為代表)。 第五是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話、客話。客家話分布比較分散,比較集中的地方是廣東省東北部、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與湖北、廣東、福建接壤的地區,以及四川、廣西和台灣等地。東南亞各國的華人中有很多說客家話的。客家話以梅州話為主要代表。 第六是粵方言,又叫粵語、廣東話、廣府話、白話,分布在廣東省大部、廣西自治區的東南部,以及港澳地區和北美華人社區。粵方言以廣州話為主要代表。 第七是閩方言,即閩語,分布很廣,包括福建省大部、廣東省東部的潮汕地區和西部的雷州半島、海南省、台灣省大部、浙江省南部,閩方言在東南亞華人社區流行很廣。閩方言內部分歧很大,大概來說,閩南片以廈門話為代表,閩東片以福州話為代表,閩北片以建甌話為代表,閩中片以永安話為代表,莆田仙游片以莆田話為代表。 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話分布最廣,其分布地域大約佔全國面積的70%;使用的人口也最多,也占漢語人口的70%左右,其餘六大方言的使用人口總和大約只佔漢語人口的30%。 除北方方言以外的六大方言都是南方方言。北方方言內部差異較小,主要差異是語音,語音的主要差異是每個聲調的調值不同。調值是各地方言相貌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因此也是區分北方方言各地差異的主要標志之一。我在下面這個表裡列出北方話區9個城市方言的調值,它們都有「陰陽上去」四聲、也都沒有「入聲」,你可以比較一下它們的不同。如果你用各地不同的調值分別說「山明水秀、千奇百怪、非常好看、觀察仔細」等詞語,你就能感受到各地方言的特殊味道。 同南方方言比起來,北方方言內部的一致性很強,所以北方的黑龍江人同大西南的雲貴人交談,可以互相聽懂對方的大概意思,保證最基本的交際需要。北方農村自古流行一句諺語:「從南京到北京,人生話不生。」就是說北京話是華北東北次方言,南京話屬於江淮次方言,都屬於一個大方言區,互相可以聽得懂。

8. 中國人說什麼語言啊

漢語,閩南語,甹語。(台灣廣東香港)還有四川畫,藏語和各種少數名族語言

9. 古時候的中國人是說什麼語言的

官話(Mandarin)意思是某地方的主語,是漢語中分布最廣、使用人數最多的一支。中國約70%的人口以官話為母語。官話在中國北方地區、南方的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湖北大部、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區、安徽北部、江蘇北部作為母語使用。

通行區:母語使用者分布在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和南方約一半的地區;其它華人地區有相當多數人口以其為第二語言。
語系: 漢藏語系 漢語。

官話,過去學界又稱北方方言.

1,是漢語的一個分支.
2,現代的國語、普通話,也就是由官話演變而來。現代標准漢語(即民國的國語、現在大陸的普通話)以官話中的北方話為基礎。
3,普通話的舊稱。
4,作為漢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的北方話也統稱為官話。
5,官腔。

官話的分類

官話大致分為華北官話、西北官話、西南官話和江淮官話,分別以北京話、成都話、西安話、揚州話為代表。華北官話、西北官話分別通行於中國北方的東部和西部,西南官話、江淮官話分別通行於中國南方除吳、贛、湘、粵、閩、客家等方言區以外廣大地區的西部和東部。

官話的特徵

語音

官話內部一致性比較大,除了南方地區的部分官話之外,大部分地區都能夠彼此通話。

官話的明顯特點包括:大部分的中古輔音韻尾消失,中古漢語中的「-p,-t,-k,-m,-n,-ng」現在已經只剩下「-n,-ng」。聲調類型少,大部分地區只有平聲區分陰陽。除了河南黃河以南部分地區,山東一小部分,江淮官話全部,西南官話岷江小片之外,中古漢語的入聲在官話大部分地區內消失;許多地區有捲舌、兒化和輕聲現象。這使得官話中出現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應產生的復合詞,這一點在其它方言中比較少見。

官話的歷史

官話方言的名字由官方標准話演變而來,由於北方漢族人口主要使用官話方言,而非官話方言漢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南方或者說東南一帶等原因,過去有人稱整個官話方言為北方方言,實際上,西南官話、江淮官話兩大官話方言人口都分布在南方。並且,作為中國標准語的官話,東晉南北朝以來分為南北兩支,而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北方官話直到清代中葉以後才逐漸取代江淮方言系的南方官話成為中國官方的標准語。

「官話」最早是對官方標准話的稱呼,漢語官方標准語早期稱為雅言、雅音、通語、正音,明清稱為官話,清代又開始稱為國語,1956年改稱普通話;而官話一詞演變為「官話方言」的含義。

分區史

歷史上對官話的分區方法多種多樣,以下是簡短的分區史:

官話分區史[1]

1900年

章太炎 官話區與非官話區被揉混,且沒有任何一種漢語分支被命名為官話 第一次對漢語進行分區,官話區的共同特點沒得到體現

1934年

趙元任等 華北官話、華南官話 「官話」一詞首次用於漢語分區;包含現在的晉語、湘語、贛語

1937年-1948年 北方官話、上江官話/西南官話、下江官話 湘贛語區被劃出,官話區的范圍與已與現在的官話、晉語區的范圍相當接近。

1955年-1981年 被並為一區;一度改名為北方話/北方方言;內部分區方式有多種,有一種分為華北官話、西北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 官話作為漢語的一個分支的觀點從此深入人心;北方話/北方方言等另名亦開始流傳;

1987年

中國語言地圖集 東北官話、北京官話、膠遼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蘭銀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 晉語首次被劃出官話;已成為方言學界事實上的分類標准(方言學界以外,舊分區方式仍有所提及)

目前中國大陸出版的方言學的專業書籍、期刊,都採取中國語言地圖集的分區法(下稱「八區法」)進行對官話進行歸類,八區法事實上已成為學界的分區標准。本條目也以介紹八區法為主。

八區法成為學界標准,語言學價值比過去的方法有了質的進步是一個原因,為權威部門所發布則是另一個原因。中國語言地圖集是由中國大陸方言學界的權威部門制定並發布的,有相當高的權威性,在方言學界書籍期刊的出版和歸類上也有強製作用。

對於八區法,一些學者也有一定異議,異議的涉及范圍,小至某鄉某縣語言的分類,大至晉語/江淮官話的歸屬。不過,雖然有異議,也會在先介紹「八區法」的前提下再對「八區法」提出批評。

總概

主條目:東北官話 北京官話 膠遼官話 冀魯官話 中原官話 蘭銀官話 江淮官話 西南官話

區 特徵 主要分布省份 主要城市
東北官話 三聲四調,古入聲派入平、上、去且派入上聲較多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部分地區 沈陽、長春、哈爾濱、延吉、佳木斯
北京官話 三聲四調,古入聲派入平、上、去且相對均勻 北京,河北北部,遼寧、內蒙古部分地區 北京、密雲、承德、赤峰、(遼寧)朝陽
冀魯官話 三聲四調,古入聲派入平、去 天津、河北南部、山東西部,北京、山西部分地區 天津、保定、濟南、滄州
膠遼官話 三聲三調或四調,古入聲派入平、上、去 遼寧遼東半島、山東膠東半島 青島、煙台、大連
中原官話 三聲三調或四調,古入聲派入平聲 江蘇、安徽、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 鄭州、濟寧、徐州、西安、銅川、寶雞、 漢中、天水、吐魯番
蘭銀官話 三聲三調,古入聲派入平、去 甘肅、寧夏部分地域 蘭州、銀川、張掖
西南官話 三聲四調或五調,古入聲一般派入陽平,有些地區仍為入聲 雲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廣西、陝西、甘肅的部分地區 昆明、貴陽、成都、恩施、宜昌、荊州、武漢、常德、桂林
江淮官話 四聲五調,古入聲一般仍為入聲 湖北、安徽、江蘇三省長江以北沿江地帶,江西、浙江部分地區 黃岡、孝感、合肥、揚州、南京、鎮江、九江

中國語言地圖集對官話分區的基本標準是調類,具體的說,是古清音聲母入聲字的演變狀況。這是歷史上首次將官話分區標准確切總結為語言學特徵,過去的分區法則基於行政區劃,以致於各區官話的共同特點難以總結。

此外,「八區法」在制定過程中,對官話區的每個縣份,都調查到一個以上的代表點,提供語言學資料的詳實度比過去有質的飛躍。

爭議

對官話最常見的爭論如下:

關於官話是方言還是語言的問題存在爭議,其中認為它是一種方言的人常稱其為「官話方言」。

晉語和江淮官話的獨立問題。

注釋

註解1: 官話的名字:有官話和北方(話)兩種,對於認為官話屬於方言而非獨立語言的人,可附加方言兩字,即官話方言、北方方言。其中:

歷史上在漢語方言學界,「北方話」這種說法的使用頻率比「北方方言」低得多,而在非漢語方言學界,如通用的大學漢語教科書、現代漢語詞典則有所採用。另「北方話」一詞(不含「北方方言」一詞)亦可指北方部分地區的官話,具體是北方哪些地區,各家定義不同。

從1980年代後期起,中國大陸的漢語方言學界的期刊和專著已統一使用「官話」這一稱呼,「北方方言」「北方話」這些詞彙事實上已退出學術領域。

註解2: 盡管理論上說,官話的子分支,如江淮官話、中原官話等是與晉語、粵語等同級的所謂漢語「大方言區」,但實際上,人們(包括漢語方言學界學者)往往直接把官話和晉語、粵語等並列表示,而不考慮其中的「級別」差異。

10. 中國人什麼語言

中國人說的是漢語,是中國漢人說的語言,在以前是官方語言,現在是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是說什麼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3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0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