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人的飲食特點有什麼

中國人的飲食特點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15 11:25:03

① 中國飲食文化特點是什麼

中國飲食文化特點: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為天」之說。見面常問「吃了沒有」,可見飲食文化的地位。朋友離合,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在飯桌上表達惜別和歡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風波,人們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這是飲食活動對社會心理的調節功能。

2、重養:以「五穀」養「六臟」,飲食中重視人體養生保健。中國的飲食注意各種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剋、相輔相成等陰陽調和之理性認識指導烹飪。

3、重味:中國的飲食最注重食物的味,講究「色、香、味、型」。孫中山先生講「辯味不精,則烹調之述不妙」,將審美視作烹調的第一要義。

4、重理:對於飲食活動中的情感文化,有個引導和提升品位的問題。中國的飲食提倡健康優美、奮發向上的文化情調,追求一種高尚的情操。

5、中國飲食風味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② 中國的飲食特點是 ...

中國飲食特點中國是文明是國,亦是悠久飲食文化之境地。吾存於世,吃喝二十餘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現將飲食文化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望大家見教:
第一,風味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第二,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我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第三,講究美感。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東坡肉』……
第五,食醫結合。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系,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葯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葯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③ 我國各民族的飲食特點是什麼

1、滿族

滿族民間農忙時日食三餐,農閑時日食二餐。主食多是小米和高梁米、粳米、干飯,喜在飯中加小豆或粑豆,如高梁米豆乾飯。有的地區以玉米為主食,喜以玉米面發酵做成「酸湯子」。

東北大部分地 區的滿族還有吃水飯的習慣,即在做好高梁米飯或玉米餷子飯後用清水過一遍,再放入清水中泡,吃時撈出,盛入碗內,清涼可口。這種吃法多在夏季。

滿族的餑餑歷史悠久,清代即成為宮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窩窩頭」, 也稱小窩頭。滿族點心薩其瑪也成為全國著名糕點。較著名的還有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北京小吃墩餑餑,河北承德小吃油酥餑餑,湖北荊州小吃豬油餑餑等。

北方冬天天氣寒冷,沒有新鮮蔬菜,滿族民間常以秋冬之際腌漬的大白菜(即酸菜)為主要蔬菜。據傳用腌漬的方法儲存蔬菜,始於清順治年間。用酸菜熬白肉、粉條是滿族入冬以後常吃的菜餚。

滿族人民愛吃豬肉,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遼寧沈陽市的滿族餐館那家館有100多年歷史的,該店經營的白肉血腸,被譽為正宗的滿族風味。

典型食品:滿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①白肉血腸。②火鍋。滿族傳統風味菜餚。③酸湯子。遼寧岫岩滿族的典型食品。④清東陵糕點。也稱清東陵大餑餑。

2、蒙古族

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得」,意為聖潔、純凈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

蒙古族的肉類主要是牛、綿羊肉,其次為山羊肉、少量的馬肉,在狩獵季節也捕獵黃羊肉。

羊肉常見的傳統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腦燴菜等70多種,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剝皮烤)、爐烤帶皮整羊或稱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見的是手把羊肉。

在日常飲食中與紅食、白食佔有同樣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區的蒙古族還有用炒米做「崩」的習俗。麵粉製作的各種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飲食中也日漸增多,最常見的是面條和烙餅,並擅長用麵粉加餡製成別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餡餅及蒙古糕點新蘇餅等。

蒙古族每天離不開茶,除飲紅茶外,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凈水,燒開後,沖入放有茶末的凈壺或鍋,慢火煮2-3分鍾,再將鮮奶和鹽對入,燒開即可。

蒙古族的奶茶有時還要加黃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有人甚至認為,三天不吃飯菜可以,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 蒙古族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葉子、花都用於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有的還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飲酒,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區也飲用奶酒和馬奶酒。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馬奶酒是鮮馬奶經發酵製成,不需蒸餾。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民間還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蘇餅;烘乾大米飯。

3、苗族

大部分地區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為主食。 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如再加一些鮮肉和酸菜做餡,味道更為鮮美。

肉食多來自家畜、家禽飼養,四川、雲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說。苗家的食用油除動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為主要調味品,有的地區甚至有「無辣不成菜」之說。苗族的菜餚種類繁多,常見的蔬菜有豆類、瓜類和青菜、蘿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製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餚,酸湯家家必備。酸湯是用米湯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發酵後,即可用來煮肉,煮魚,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採用腌製法,蔬菜、雞、鴨、魚、肉都喜歡腌成酸味的。苗族幾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壇子,統稱酸壇。

苗族釀酒歷史悠久,從制曲、發酵、蒸餾、勾兌、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藝。日常飲料以油茶最為普遍。湘西苗族還特製有一種萬花茶。酸湯也是常見的飲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4、普米族

普米族一般習慣日食三餐。早餐多吃麵食點心,喝酥油茶或鹽茶,中午和晚上為正餐,多以玉米為主食。常用煮、蒸、燒、烘烤等方法製作米飯、烤餅、面片、面條等。

普米族的日常蔬菜種類繁多,有南瓜、茄子、西紅柿、辣椒、韭菜、蘿卜、蔓菁、青菜、大蔥,此外還經常採集木耳、香菌(香菇)、蕨菜苦菜花、花椒等。並用核桃、麻籽、蘇子、菜籽榨制食油。

普米族普遍以飼養的畜禽為其肉食來源。常見的有豬、牛、羊肉,並能製作酥油、乳餅等乳製品。肉類多煮食和烤食,不習慣炒食。普米族擅長用風腌辦法把豬肉製成豬膘肉或臘肉,以琵琶肉最為馳名。

普米族飲茶也像吃飯一樣,每天必不可少,如果一天不喝就會坐卧不安,甚至頭昏腦脹。普米族一天習慣喝三次,早晨一次,中午和晚上各一次,有的人臨睡時還要喝一次。

日常飲茶的種類很多,有酥油茶、化油茶(放入熟豬油的茶)、鹽茶和米花茶(放入爆米花的茶)等。慣於用牛角盛酒或竹管去吸。

經常飲用的有白酒、黃酒和有名的蘇里瑪酒(甜酒)。蘇里瑪酒多是用上好的大麥釀制而成,其味濃香醇厚,甘冽凈爽,是待客、饋贈親友的重要禮品。

典型食品主要有:紅燒琵琶肉、醉雞、竹葉菜炒番茄等。

5、彝族

大多數彝族習慣於日食三餐,以雜糧面、米為主食。手沙江、安寧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為疙瘩飯。午餐以粑粑做為主食,備有酒菜。在所有粑粑中,以蕎麥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據說蕎面粑粑有消食、化積、止汗、消炎的功效,並可以久存不變質。

貴州女寧蕎酥已成為當地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肉食以豬、羊、牛肉為主。主要是作成「坨坨肉」、牛湯鍋、羊湯鍋,或烤羊、烤小豬,狩獵所獲取的鹿、熊、岩羊、野豬等也是日常肉類的補充。

山地還盛產蘑菇、木耳、核桃,加上菜園生產的蔬菜,使得蔬菜的來源十分廣泛,除鮮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干酸菜和泡酸菜兩種,另一種名吃「多拉巴」的菜也是民間最常見的菜餚。

彝族日常飲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間有「漢人貴茶,彝人貴酒」之說。飲茶之習在老年人中比較普遍,以烤茶為主,彝族飲茶每次只斟淺淺的半杯,徐徐而飲。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蕎粑,彝族風味主食;麵糊酸菜肉,彝族農家常菜;白水煮乳豬,雲南彝族傳統佳餚,用乳豬水煮後蘸食;鍋巴油粉,雲南彝族風味名小吃,用豌豆面製成。

6、白族

平壩地區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麥為主食;山區的白族則多以玉米、洋芋、蕎麥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為主。因鮮菜常年不斷,白族人每餐都喜食鮮菜和各種腌菜。

白族婦女大都善作腌菜,腌菜的種類很多,除腌制鮮菜外,還做豆瓣醬、豆豉、面醬;劍川、鶴慶的白族常采擷洱海的海菜花,加工烹製成各種風味菜。

肉食以豬肉為主,除用鮮豬肉做各種炒菜外,還喜腌制年豬,加工成火腿、臘腸、香腸、 豬肝、吹肝、飯腸等精美風味食品。冬天,白族都喜歡大鍋牛肉湯,食用時要加蔓菁、蘿卜、蔥等佐料一起食用。臨河而居的白族,擅長水鮮烹調。

白族大都喜飲酒,由於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酒的種類很多,制酒時常用40多種草葯製成酒麴,製成各種白酒,其中以窯酒和干酒為傳統佳釀。另外還有一種糯米甜酒,是專為婦女和孕婦製作的,據說有滋補和催奶的作用。

飲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兩次茶。晨茶稱「早茶」或 「清醒茶」,一起床就喝茶,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叫「休息茶」或「解渴茶」,內放米花和奶,包括小孩也要喝一杯。白族是一個知禮好客的民族,以「三道茶」敬客,是一種高尚的禮儀。

④ 中國飲食文化特點是什麼

中國飲食文化特點如下:

⑤ 中國人和西方人的飲食有什麼明顯的特點

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

1、風味多樣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中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2、四季有別

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中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西方人飲食文化的特點

西方人認為菜餚是充飢的,所以專吃大塊肉、整塊雞等「硬菜」。許多西方人視為棄物的東西,在中國都是極好的原料,外國廚師無法處理的東西,一到中國廚師手裡,就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足見中國飲食在用料方面的飲食文化。

中西方用餐禮儀的差異

在禮儀方面,中西之間更顯不同。在中國古代的用餐過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縟節。在中國宴席上不可以只顧自己吃飯。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必須檢查手的清潔。不要把多餘的飯放回鍋里,不要專占著食物,也不要簸揚著熱飯。

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給客人夾一次菜,其餘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就不再勸人家吃,也不按中國人的習慣頻頻給客人勸酒、夾菜。吃東西時不發出響聲,但客人要注意贊賞主人准備的飯菜。若與人談話,只能與鄰座交談,不要與距離遠的人交談。

在衣著方面,在中國,人們在餐館用餐的穿著可以隨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褲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聚餐宴請上方穿得隆重一些。但在西方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不可穿休閑服到餐館里用餐。

⑥ 我國民族的飲食特點是什麼

中國飲食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區域性差異,也形成了我國飲食文化的差異。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中國不僅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也是豐富飲食文化之境地,中國飲食文化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特點:
一、風味繁多。由於我國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之說,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二、四季有別。中國烹飪的一大特徵就是按季節飲食。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我們一直以來都是按季節來配菜和調味,冬之味醇濃厚,多以燉燜煨為方法;夏之味清淡涼爽;夏季多涼拌冷凍為主要烹飪方法。
三、講究美感。中國的烹飪不僅表現在精湛的烹飪技術上,而且還講究菜餚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展現也是多方面的,一個紅蘿卜和一棵白菜心,烹調大師們都可以給你雕出各種美觀的造型,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人們可以享受到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美感。
四、注重情趣。中國烹飪不僅要求飯菜要色香味俱全,而且還十分注重菜的品味情趣。中國菜餚的名稱可謂神奇瑰麗、雅俗共賞,也是由於烹飪大師對各種菜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節奏、娛樂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菜餚名稱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而且還引入一些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有些飯店就是以菜餚名來打自己的門店形象,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等。也可以說這些都是他們的招牌菜,而且大多數食客也都是沖著這些名菜而去。
五、醫食結合。我國自古就有「醫食同源」及「葯膳同功」之說,這也是我國的烹飪技術的又一大特色。中國烹飪利用食物原料的葯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讓你在享受的同時也起到了一定的與醫療保健作用,並且可以達到醫食雙重目的。
中國的飲食禮俗
中華民族的飲食生活包含了傳統文化的特性,盡管有些特性看起來不太科學,卻是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飲食不單是用科學二字來定義的,它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意義。那麼,中國飲食禮俗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打開中國文化定期的一把金鑰匙。
首先,在食具的使用上,「筷子」是中國人自古以來飲食習俗的一大特色,而且一直沿用至今。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禮記》中曾說:「飯黍無以箸。」可見至少在殷商時代,已經使用筷子進食。筷子一般以竹製成,一雙在手,運用自如,即簡單經濟,又很方便。許多歐美人看到東方人使用筷子,嘆為觀止,贊為一種藝術創造。其實,東方其他國家也採用了中國的這種飲食習俗,這也可以說是中國人文明的一大貢獻。
其次,中國飲食十分注重禮儀。禮是我國傳統文化最為推崇的理念,《禮記·禮運》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所以說,禮指的是一種秩序和規范,坐席的方向,匙箸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體現了一個禮字。中國的這種飲食禮儀,可謂是一種內在的倫理精神和道德理念,它是我國飲食文化的邏輯起點。
再次,中國古人還專門強調進食要與四季變化協調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飪食物也要考慮到季節、氣候等因素。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經形成,在《禮記·月令》就有明確的記載,而且反對顛倒季節。孔子說的「不食不時」,即是說人不僅要定時吃飯,也不要吃反季節食品。然而,孔子的思想好像與現代人的意識有些相反,現在有些人特意吃反季節食品多數是為了擺闊。
於是,在上古時期烹調實踐和理論的影響下,就有人提出了「中和之美」的觀點。這咱觀點通過調諧而實現的想法也影響了人們整個的飲食生活,對於追求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極端是與「中和」恰好相反的一種思想,極端在烹飪上也不被視為正宗,對於「咸過頭,辣過頭,酸過頭」的食品,雖然只是受少數人的追捧,但對他們的身體卻是極為不利的。所以說,社會生活、政治生活要求一種中和,畢竟極端主義其弊是不可勝言的。
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飲食之說,也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口味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以熱食、熟食為主,也是中國人飲食習俗的一大特點。這和中國文明開化較早和烹調技術的發達有關。中國人的飲食歷來以食譜廣泛、烹調技術的精湛而聞名於世。據史書記載載,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的廚師,他能將一個瓜做出不十幾種不同的樣式,而且一道路菜能做出幾十種味道。足見其烹調技術的高超,不禁令人驚嘆中國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⑦ 我國的飲食文化有什麼特點

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也是南米北面五花八門,口味上南甜北咸東酸西辣各有千秋。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糧食產業國,毫無疑問,也是最會吃的國家(大笑)

最後說說中國菜的花式,煎炸燉煮溜煸烹貼,林林總總十幾種,配上幾朵巧奪天工的蘿卜雕花,讓人大飽口福的同時也一飽眼福。

色香味俱全,是中國菜的靈魂,養氣養神是它的重要作用。

⑧ 中國飲食文化有哪些基本特徵

1.風味多樣。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中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2.四季有別。 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中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3.講究美感。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4.注重情趣。中國烹飪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

5.食醫結合。中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系,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葯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的葯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8)中國人的飲食特點有什麼擴展閱讀: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養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的飲食特點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3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0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