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日本為什麼和中國作對

日本為什麼和中國作對

發布時間:2022-10-16 15:27:57

㈠ 日本為什麼和中國要發生戰爭

主要是因為日本資源匱乏,企圖佔領中國掠奪資源,再加上當時的中國貧窮落後,國力很弱,日本認為好欺負,所以,才敢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

㈡ 日本人為什麼打中國

日本是由於中國的盧溝橋事件,走失了一個日本人,所以日本人就攻打了中國,其實日本早就有攻打中國的心思了,盧溝橋事件只是日本人找的一個借口

㈢ 為什麼日本老是敢於和中國作對

其實是多民族性格,就像有時和朋友的關系一樣微妙得無法表達,或是說出來你都會鄙視你自己,比如你和好朋友同在一個公司有競爭關系的時候,估計人就是有黑暗的一面。看你的度量了。民族其實也是個人的縮影,日本古是中國的學生,而且是好勝的學生,骨子裡喜歡精細在小處著眼的人,就少些大氣,這種辯證的東西否認不了。自唐或更遠,日本就是中國學生,恭恭敬敬上千年,對於好勝又量小的人,未免有點不服和壓抑。這種心境延了千年,總想比老師強。終於在清朝發現原來老師不過如此爾爾,歐美是更好的老師,那是一種什麼的感覺,在好勝和氣量小的人心中,只能自個體會了。抗日戰爭後,日本未勉有所失落,迷茫,敗了也不服,終究還是斗不過。其實是很痛苦的,如今中國好像一天天強大,既生瑜何生亮!如果你是個爭強好勝的人,你就能理解了。說到美國,你想下,遠在萬里的人發財了或是出人頭地了,你估計不會在乎,你家鄰居好友和你經歷差不多,能力可能不如你,他要是飛黃騰達,再看看你自己,你心中真的只能是五味雜陳了,是高興是自卑,只有你知道了。

㈣ 為什麼日本人總要跟我們中國對著干

因為東亞的大當家的只能有一個,而我們已經做了幾千年,短短百年間困頓了一下,讓小日本暫時找到了當老大的感覺。他們錯把個別現象當成了普遍現象,以為自己應該還能繼續做老大,這就產生了矛盾。

㈤ 日本為什麼總敢跟中國作對普京解釋其中緣由,是什麼呢

普京曾說過日本是一個敬畏強者的國家,只有狠狠地揍上一頓,才能夠得到尊敬,否則的話就會被反咬一口。在二戰結束的時候,蘇聯就俘虜了幾十萬日本兵,他們把這些人帶到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做苦力。那時候日本俘虜身上只穿著一件單衣,他們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還要拚命幹活,即使死了之後,負責看守他們的蘇聯士兵只會當成垃圾一樣丟出去。很多體質比較虛弱的日本人,被送到蘇聯以後,連第一個冬天就沒有撐過去。這種慘痛的經歷,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極其深刻的陰影。俘虜們回到日本以後,一提起這事兒就會嚇得哆嗦。

㈥ 日本為什麼要跟中國對著干

既然臣服沒啥用!那就作對!只要一鬧事,他們就會重視!這是日本人最直接的想法!日本人羨慕嫉妒恨中國文化,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不會有機會超越中國的文化!其實呢!日本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渴望中國接納的民族!沒有之一!他們對中國的文化近乎崇拜!他們有很多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理解超出絕大多數中國人!可是呢,這個學生不乖!中國自古就知道這個學生桀驁難馴!就造成中國從來沒有和日本有直接的聯系!日本這個桀驁的學生呢,總是在認為自己超越老師的時候吃大虧!所以,時間的流逝,就造成中日這種矛盾復雜的關系!呵呵!

㈦ 日本為什麼要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

攫取經濟利益。

日本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借用「提攜」「共榮」「防共」等口號,這些都是欺騙或借口,其真實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經濟利益。

七七事變前,日本為了攫取華北的經濟利益,一方面不斷增兵,另一方面不斷增設主導侵略的機構。如日本大藏省增設了東亞經濟調查課,華北駐屯軍設置了經濟顧問部,滿鐵株式會社在華北設立了「興中公司」。

另外,日本還通過漢奸和買辦拼湊成「東亞經濟協會」、「華北經濟委員會」等機構。日本通過這些機構虎視眈眈,對華北經濟進行肆意調查和滲透。

同時,日本打著「日中經濟提攜」、「雙方合作」的招牌,逼迫華北當局把航空、鐵路、煤炭、鐵礦、港口、電力、通訊、農業、漁業等多種行業的開發權讓給日本。

與此同時,日本人在駐屯軍的武裝支持下,以「特殊貿易」為名,在冀東大規模地走私,明目張膽地攫取巨額經濟利益,嚴重地危害中國經濟。

因為日本在華北的經濟侵略侵害了英、美在華北的經濟利益,受到了英、美的干預,危害了中國的經濟,受到了中國政府和華北當局的抵制,所以日本無法在華北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但是,日本侵吞華北,最大限度地攫取華北經濟利益是早已蓄謀的。1934年6月,偽滿洲國協和會次長長阪谷希一就明確說明:關東軍和中國駐屯軍認為「滿洲已經到手了,可是滿洲的資源究竟不如華北。

山西的鐵和煤都是無窮無盡的,如果一不注意,就會落入英美手中。因此,目前把華北弄到手是最要緊的,也是大好時機。」那麼如何把華北弄到手呢?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發動戰爭,用軍事手段奪取對華北的統治權。只有掌握了統治權,才能掌控經濟,才能為所欲為地攫取經濟利益。

通過七七事變發動侵華戰爭,日本在華北有了統治權,掌控了華北經濟。隨之,施展了一切掠奪手段。

1937年12月24日經日本政府內閣會議決定的「事變處理大綱」里關於「華北處理方針」中,明確提出,經濟上以建立日滿華不可分離的關系為目標,要實現日滿華經濟一體化。

所謂一體化,就是與滿洲不一樣,把華北變成日本的殖民地。為達到此目的,日本在經濟上開始進行野蠻的直接搶奪,或者進行掠奪性的強制開發。

首先,日軍所到之處,對中國的工業企業,不管是官方企業還是民資企業,實行軍管理事。在管理期間,軍隊對企業的財產實行無償佔有和支配。

隨後,將企業移交給日本的有關公司經營。當時,滿鐵屬下的興中公司是接受軍方移交企業的大戶。到1938年8月,興中公司在華北接收了11個分公司,幾乎把華北的礦業、電業、運輸業、棉業全部囊括在了自己的旗下。

進入到抗戰相持階段,日本為了使華北經濟持續運行,能夠持續掠奪,改變用軍事手段直接搶奪的方法。日本專門成立了國策會社,對一些關系經濟命脈的企業,如工礦、交通運輸業等,實行統治,實際上是獨占;未實行統治的企業,劃由日本人自由經營。

在華北的國策會社即華北開發株式會社,它於1938年10月30日成立。其成立的目的,日本人在1937年12月24日決定的「事變處理大綱」中明確表明:負責發展、經營和調整有關主要的交通運輸業(包括港灣和道路)、主要通訊事業、主要的發電事業、主要礦產事業、鹽業及其化學工業等。

華北開發株式會社成立後,通過所謂的「綜合調整」的方法很快把原有的各類經濟的經營部門統制在自己的名下,成為它的子公司。每個子公司又另有子公司,形成龐大的壟斷網系。實際上,它所統治的企業遠遠超出了初始所表明的范圍,就連消費方面也以配給組合的方式統制起來。

無論由「國策」會社強制統制的企業,還是由日本人強行佔有自由經營的企業,在經營上都是採取野蠻的手段。日本經營者瘋狂地掠奪中國的經濟資源。以煤業為例,他們在開採煤炭時,連巷道當作支撐的煤柱都采空,使礦工隨時面臨生命危險。

日本除侵吞和霸佔企業外,在金融方面也進行野蠻的操控和掠奪。發行毫無儲備,不兌現的紙幣,依靠暴力強制華北人民使用。同時,禁止法幣流通,強令老百姓用法幣以低值兌換偽幣。

回顧七七事變後,日本在華北的經濟掠奪,不難看出,日本對華發動侵略戰爭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肆無忌憚地、最大限度地攫取經濟利益。

(7)日本為什麼和中國作對擴展閱讀:

日本侵略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

日本在侵佔中國大片國土後,對佔領區實施嚴厲的社會控制,其中不僅包括軍事的、經濟的、政治的統治,甚至嚴格限制中國民眾的人身自由。這些嚴厲的控制政策如同沉重的枷鎖,給中國民眾帶來巨大傷害。

武漢會戰後,抗日戰爭轉入相持階段。日軍對廣大佔領區實施「治安肅正」作戰,其主要目的是掃清佔領區中國的軍事反抗力量。他們還建立了一些社會統治機構,如建立偽滿、汪偽、蒙疆、華北等偽政權,實施「以華制華」,為其統治服務。

在各地建立偽軍和數量龐大的警備隊或保安隊,以維護當地的所謂「治安」,防止中國民眾反抗。特別是在蘇浙皖汪偽統治地區,大力開展「清鄉」運動,從軍事上、經濟上、思想上對民眾嚴加管理和控制,限制民眾的行動,防止與新四軍接觸。

日軍規定:「實行連坐切結……如該結內藏有要匪及匪物,先未報出,後經軍隊、團隊或署長查出,同結者與匪同罪。」

日軍還建立一些偽團體,如所謂的「維持會」「新民會」「自治委員會」「宣撫班」等,藉以幫助日軍勢力滲透到社會基層,誘惑廣大民眾服從日軍的統治。

日軍在佔領區廣泛實行「良民證」制度,證上不僅有持證人姓名、性別、年齡、住址、職業等,有的還記載「面貌」「身材」等特徵,以便於識別和加強人身控制。

日軍為了改造佔領區中國民眾,使其順從統治,還在廣大佔領區實施奴化教育政策,連小學生都被逼迫學習日語。日軍還用毒品麻痹、毒害中國民眾,在日軍佔領區鴉片毒品泛濫。

據1934年偽滿民政部調查,吸食毒品者達900萬人,占東北人口的1/3。東北偽滿建立制度,壟斷鴉片生產。「天津日租界,現為世界製造海洛因之中心……有售吸所1000家以上,製造廠200家以上」。

在日軍的軍事、政治高壓政策下,淪陷區中國民眾受盡磨難,生活在極端惡劣的政治與經濟環境中。

面對日軍的瘋狂侵略,面對日本侵略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巨大災難,中國人民在艱難中堅持抗戰。

在敵後,延安成為中國堅持抗戰、推動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中堅力量和堅強堡壘。1935年,中國共產黨經過艱苦的長徵到達陝北,全力投入抗日民族解放戰爭。

八路軍、新四軍源源不斷地開赴抗日戰場,在華北、華中等地區建立抗日根據地,收復了許多失地,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與日軍開展游擊戰爭,消滅了日軍大量武裝力量,保護了中國民眾。

伴隨抗日戰爭的軍事斗爭,中國共產黨在陝甘寧地區探索實施農村改造和初步的民主政治改革。抗日根據地建立各級政府和實施以「三三制」為中心的參議會制度,實行民主普選,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權利,實行農民耕者有其田和減租減息制度。

敵後中共軍事力量吸引了大批日軍,減輕了正面戰場的壓力。敵後戰場和正面戰場相互支持,共同抗擊日本侵略。

中國西南地區特別是四川被譽為「天府之國」,物產豐富,人民勤勞。抗日戰爭爆發後,川軍出川投入全國抗戰,展現了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精神。

同時,大批軍政人員、企業職工、高等院校師生、文化界人士紛紛湧入雲、貴、川等地。由於沿海各省相繼淪陷,中國與海外的交通被切斷,西南地區滇緬、滇越、中印公路等成為中國對外聯系的主要通道,大量軍用物資、商品經由這些通道維持著抗戰物資供應。

沿海各地內遷高校的師生,在生活和教學極為艱苦的條件下,辛勤地進行教學與學習,開展科學研究,使中國的高等教育出現了新的發展和進步。

許多著名科學家在烽火連綿的戰爭年代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果,許多文藝工作者創作了大量激動人心的作品,激發人們奮勇抗敵。大後方人民不斷組織各種戰地服務團,幫助看護傷員,慰問抗日戰士。

重慶作為中國戰時的陪都,成為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日軍自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對其進行了長達7年的狂轟濫炸,企圖徹底摧毀中國人民的抗戰意志,但中國人民沒有屈服。

以重慶、成都、昆明、桂林、貴陽、西安、蘭州等城市為中心的西南、西北地區廣大人民,為支援抗戰、堅持抗戰作出了突出貢獻,保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真實目的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日本侵略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

㈧ 日本為何總跟中國做對

一來宿怨太深,日本彈丸之地,嫉妒中國地大物博,歷來亡我之心不死;二來一山不容二虎,日本曾發展為亞洲最強力量,它最大威脅就是我們中國。

㈨ 為什麼日本要和中國作對啊

如果沒有領土紛爭,在市場經濟的框架下是不會產生較大沖突的,最多也就是點貿易摩擦。這點可以從2011年之前的狀況看出,在中日釣魚島問題爆發之前,中日正准備簽署貿易本幣結算等一系列有助於兩國的經濟發展的協議,但因歷史遺留的炸彈給略炸了一下,直到現在這些協議都沒能再拿上日程。
現代中日之間的矛盾,不是中日兩國自己造成的,因為兩國內部民意的綁架和外部輿論、勢力的操縱,兩國的事兒已經不是兩國政府能順利解決的了,解決不了眼前事兒其實不悲哀,而是明知道正確解決問題的手段,卻被人操控無法實現,且只能跳進操控者挖的坑裡,這才悲哀。

㈩ 日本為何處處與中國為敵

一是日本政壇搏弈的需要。日本政壇變化莫測,如果希望長久君臨天下,不得不以將禍水引致中國,這樣才能贏得國內選票,畢竟維護國家核心利益是日本的當務之急和長久之計。 二是中國妨礙了日本的亞洲霸主地位。在東亞甚至亞洲只能有一個霸主,能妨礙日本爭強的國家只有中國,畢竟如今的中國經濟、軍事都長足進展,讓日本寢食難安! 三是中國崛起與日本擴張的國家利益相悖。美國人堵住了日本向東擴張的野心,日本只能順從的向西擴張,這就直接威脅到中國的對外崛起之路,雙方沒有也不能有交集,只可能是利益抵觸而發生爭執。 四是美國國家戰略的要求。美國希望日本與中國處處為敵,不希望中日友好,同時堵住日本向東發展的門路,積極慫恿日本與中國爭雄,包括亞洲領導權、海洋利益、國土利益、資源利益等等。 五是日本國家戰略利益的必然趨勢。日本如今的發展已經因為領土狹小和資源匱乏處處受限,尤其是受中國的潛在威脅巨大,日本要想繼續發展必然要突破自己的劣勢,如果能向中國要領土、要資源、要海洋,自然能一舉兩得——自我發展兼困殺中國! 六是日本人性的必然趨勢。日本是一個要強的名族,寧可被打怕打服,絕不投降給弱者,尤其是自認為不如自己的中國,日本人從不承認自己被中國打輸,自然也就不甘心被中國驅使,同時報仇雪恨的心思在日本人心裡一天也沒有揮之而去。二戰時的日本沒有佔領全部中國是日本的心痛,自然繼續努力實現前人未竟的事業也未嘗不可。

閱讀全文

與日本為什麼和中國作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3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0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