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古代傳統經典玩具有哪些
風箏、撥浪鼓、九連環、陶響球、空竹。
1、風箏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
2011年4月16日,英國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官吳曉紅在此間宣布,中國濰坊舉辦的萬人同放風箏活動,以10465隻同時放飛的風箏,刷新了2010年加沙6198人在此項目上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2、撥浪鼓
是一種古老又傳統的民間樂器和玩具,出現於戰國時期。早期的撥浪鼓是樂器而非玩具。撥浪鼓並不是某一個地方所特有的,我國各地、各少數民族地區都出現過撥浪鼓。撥浪鼓流行於甘肅省卓尼,雲南省中甸、維西、麗江,四川省鹽源和中國北方廣大地區。
撥浪鼓古稱鞀、鞀鼓、鞉鼓。藏語稱達瑪如、達克、繞魯、熱巴窮格阿和卓尼鼓。納西族稱為東巴鼓、手搖鼓。又稱小鼓、貨郎鼓、波浪鼓、播郎鼓、博浪鼓、江南有些地區又稱搖咕咚。
3、九連環
是中國傳統民間智力玩具,卓文君在給司馬相如的信中有「九連環從中折斷」的句子。清代,《紅樓夢》中也有林黛玉巧解九連環的記載。周邦彥也留下關於九連環的名句「縱妙手、能解連環。」
2003年3月8日,中國甘肅省嘉峪關市的王仲斌以3分57秒成功解出九連環,進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4、陶響球
陶響球是一種重要原始樂器,也是最早的聲音玩具。出土的陶響球都是陶質的球形,中間是空的, 裡面裝有彈子或沙粒,搖動時嘩嘩作響。
5、空竹
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考證,空竹最早是由漢族民間游戲用具「陀螺」演變而來的。陀螺是遠古時代就出現的玩具,在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和常州圩墩遺址中,就出土了木陀螺,而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中出土了陶陀螺。
清朝是抖空竹發展的一個鼎盛時期。不僅戲器材簡單,易於學習,而且動作花樣繁多,技法多樣,引人入勝,受人歡迎。
B. 中國的老玩意兒可以分為哪幾類
書畫、瓷器、器皿、古木傢具、古幣等等,具體可以參考文物的分類就知道了。有年頭、稀缺就有價值,同時參考收藏界最新動向。
C. 中國的老玩意兒有哪些
空竹,皮影
春聯,燈籠、青銅器、瓷器、放鞭炮、唐詩、宋詞
元曲、四大發明、長城、故宮
D. 中國的老玩意兒有哪些
中國的「老玩意兒」包含很多門類多種物件,不計其數,其中就包括:剪紙、草編、堆綉、風車、蛋雕、毛猴、烙葫蘆、繪臉譜、拓年畫等傳統民間非遺技藝,老玩意可以指某種有趣味的物件,老字代表有懷舊年代感,但在漢語古董古玩字畫等所謂的老北京那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既是歷史的見證,又是文化的沉澱。中國「老玩意兒」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中國「老玩意兒」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中國「老玩意兒」是代表著吉祥象徵物。
中國老玩意主要包含以下幾類舊時流傳至今具有較高鑒賞和收藏價值的老古董物件:
「古器珍玩」——主要是陳於廟堂、多為達官顯貴所用的價值較高的器具;
「日常用物」——古代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所需要的實用之物;
「琴棋畫由」——與詩詞歌賦、文化娛樂有關的老物件比如文房四寶,剪紙,花燈,年畫。
「煙酒茶食品」——茶文化酒文化等
空竹,皮影,春聯,燈籠、青銅器、瓷器、放鞭炮、唐詩、宋詞,元曲、四大發明、長城、故宮,剪紙,花燈,皮影等 望採納!
E. 誰知道中國有什麼老玩意
天津楊柳青花燈和燈畫、木版年畫,天津泥人張。
F. 在中國古代,人民發明了哪些奇技淫巧的玩意
現代人聰明還是古人聰明?要拿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那些千奇百怪的文物建築來講,我們還真就未必有古人聰明了。特別是古時候那些普通的老百姓,為了可以更好的生活,還真就發明了不少有趣又實用的物品,堪稱民間的奇技淫巧。比如卡尺,墨斗,折疊椅,七巧桌,煤氣灶,爬犁,水車,風車等等。的確是一個比一個精巧,一個比一個實用呢。
其實古人發明的各種小玩意兒還有特別多,講一天一夜也講不完,每一個都是他們智慧和經驗的結晶,而且很多都被沿用至今。這些奇技淫巧,大可以多多益善嘛。
G. 中國的民間藝術有哪些
1、東陽竹編
產自浙江東陽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它與東陽木雕並稱為浙江東陽地方傳統工藝美術的兩朵奇葩。它在殷商時代開始問世,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在宋代以編織聲元宵節的龍燈、花燈、走馬燈而著名,到了明清時期,東陽竹編已有高超的技藝和獨特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