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國潮如何成為世界潮

中國國潮如何成為世界潮

發布時間:2022-10-19 23:57:28

1. 「國潮」究竟是什麼它因何而生、因何而興

自從國潮這兩個字火了之後,很多的網友也是非常的疑惑,根本就不知道國潮這兩個字代表的是什麼?其實國潮也是一種消費的潮流,很多的衣服和一些物品上加入了古風的元素。隨著國貨被大家熟知之後,國潮風的衣服也是越來越火了,例如像漢服,還有大家很喜歡的一些小眾服飾。

國潮如今成為了一個新的審美方向,特別是大多數的年輕人都非常的喜歡這種風格的衣服。如果比較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些衣服,但是又感覺到非常不方便的話,其實我們就可以選擇去購買一些國潮的衣服。這種衣服也是把中國文化符號,傳統技藝,還有文化產業等結合在一起,也是體現出了愛國情感以及文化的歸屬。

2. 國貨崛起,國潮國風受到廣泛追逐

國貨崛起,國潮國風受到廣泛追逐

國貨崛起,國潮國風受到廣泛追逐,新國潮風格已成為95後、00後消費者們的心頭好。在新青年新消費的時尚模式中,國貨品牌也正在強勢崛起。國貨崛起,國潮國風受到廣泛追逐。

國貨崛起,國潮國風受到廣泛追逐1

國潮國風熱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流行風尚,追根溯源是近年來中國綜合國力的迅速增強、國際地位的持續提升與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正是中國強大的經濟、科技實力為國潮國風這一「軟實力」的展示提供了強有力的「硬實力」支撐,加上時代青年的深度參與,國潮國風得以蓬勃興起、蔚然成風。

曾幾何時,愚人節、感恩節、萬聖節、聖誕節等「洋節」一度廣受年輕人追捧。近年來,年輕人對這種洋節不再趨之若鶩,這些節日實際上已悄然降溫。相反,當下青年群體追逐國潮與國風的時尚正在悄然興起。無論是古鎮身著漢服的翩翩少年,還是熱衷於非遺文創、國粹國貨的青年,他們對於清新典雅的國潮國風充滿迷戀與自信。這股熱潮,不僅充分彰顯了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俱進的光彩與魅力,也體現了青年們在文化上更加自信篤定的精神狀態。

彰顯原創、先鋒與個性理念的創新表達

國潮國風中的「國」特指中國,主要聚焦於文化領域,以中國在歷史發展中沉積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以幾千年來熔鑄形成的民族精神為內核,包含著中國藝術、中國美學的審美趣味。「風」意為風格,是蘊含特定元素的藝術形式。「中國風」採用中國式的物象、符號、技法,以情、趣、新、意營造共情體驗與共鳴,並藉以音樂、繪畫、服飾、建築等形式進行敘事表達。「潮」是指一種流行趨勢與時尚動向,是眾人爭相熱愛某種事物所形成的一種風尚。當下的國潮是人們基於文化基因、時代記憶、民族精神等因素,對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融合形成的文化符號的追逐。

國潮國風中富有古典意蘊的文化符號,充分喚起了群體對文化記憶、文化身份的共鳴,遂逐漸演變成炙手可熱的時尚,成為當下具有廣泛影響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景觀。縱觀當下廣泛流行的漢服等流行時尚,故宮文創產品設計,以及河南衛視的洛神賦等節目,都將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渲染得淋漓盡致。從國風音樂、動漫、游戲的迅速崛起,到國潮服飾、品牌、IP旋風式的席捲市場,這些極富中國本土元素的創造不再具有老氣與過時的色彩,它們已成為彰顯原創、先鋒與個性理念的創新表達。

經過調查發現,國潮國風的受眾群體以90後為主,00後與80後緊隨其後。這表明,年輕一代是支持與推動這股風潮蔓延的主力軍。他們不再盲目崇洋,而是樂於買國貨、用國貨,喜愛中國傳統文化,這種基於情感體驗的文化認同,充分喚醒了青年內心深處對於傳統文化的自豪情感。在消費市場日益年輕化的今天,青年一代對於國潮國貨持有的積極態度將成為推動國潮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因子。

與此同時,這種風潮也正在漸趨國際化,越來越多具有國際視野的新銳設計師開始紛紛推出融入中國元素的原創設計,著力將國潮推向世界。國際時尚圈也將中國的刺綉、盤扣、龍鳳、祥雲等中國傳統元素融入自己的設計之中,中國文化正受到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與借鑒。

「軟實力」展示背後的「硬實力」支撐

國潮國風熱的出現不是偶然的社會現象,這股風潮得以席捲,受到廣泛追逐熱捧的背後還存在著必然的內生原因。

國潮國風熱折射出的是國人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國潮國風的興起,實際上是當代年輕人的一次文化尋根之旅,是國民確立文化身份、尋求文化認同的情感所寄。早年韓潮、日潮、歐美潮席捲中國之時,正是年輕人渴望與國際接軌之際,他們追逐的不僅是國外的新鮮文化,更是對富裕生活水平的嚮往。如今的年輕一代成長在大國崛起的時代,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強國自信,此時他們渴求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充分彰顯自己的民族身份,而國潮國風的出現就成了一個絕佳載體。

國貨品牌之所以能夠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除了其中包含的民族情結外,高質量國貨產品也是人們願意為其買單的保證。過去受技術、理念、創新能力的限制,「中國製造」常常被誤貼以「平價代替」「打版抄襲」的標簽,消費者對國貨品牌自然缺乏信心。隨著中國科技進步和製造業水平的提升,「中國製造」已經開始逐步實現向「中國智造」與「中國創造」的轉變,這為國潮國風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國潮國風熱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流行風尚,追根溯源是近年來中國綜合國力的迅速增強、國際地位的持續提升與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正是中國強大的經濟、科技實力為國潮國風這一「軟實力」的展示提供了強有力的「硬實力」支撐,加上時代青年的深度參與,國潮國風得以蓬勃興起、蔚然成風。

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究其本質而言,國潮國風熱是對傳統文化的重塑與傳播。從歷史邏輯上看,這股風潮不僅僅是對傳統文化的簡單繼承,其不僅改變了傳統文化的外在形式,而且又使傳統文化融合了現代科技,使傳統文化在當代充分展現了內在魅力;從現實邏輯上看,國潮國風的傳播增強了文化的社會塑造功能,增強了中國對世界文化潮流的引領力,提高了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這一現象為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帶來了重要啟示。

首先,我們要注重文化的時代性,通過豐富多彩的`時尚形式充分展現文化產品本身內蘊的精神內涵。文化如果停留於過去的形式,就容易成為過去式的陳列與擺設。要想使傳統文化在當下煥發新機與活力,就必須對其賦予新時代的色彩與樣式,「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其次,我們要注重文化的通俗性,讓文化貼近人民、貼近生活。文化不僅需要陽春白雪,更要做到雅俗共賞。文化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導向,必須走入民間、親近大眾;文化必須堅持人民在文化創作中的主體地位,不能與大眾的現實生活嚴重脫節,致使曲高和寡、無人應和。

最後,我們要注重文化的國際性,在文化的交流互鑒中推陳出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古就有廣泛包容性的特質,崇尚「兼收並蓄」「海納百川」等理念。正是在與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中,中華文化得以廣采博收、煥發活力。

總之,文化建設是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內容,文化復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標志。提升中國文化活力,增強國人文化自信,可以藉助國潮國風興起的新風尚,將具有濃郁東方文化意蘊的國潮國風,融入文化內容的生產與推廣中,進而在守護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續寫中華民族文化的新輝煌。

國貨崛起,國潮國風受到廣泛追逐2

消費更趨於理性,關注數字化轉型商品,喜愛新國潮風格,新青年正以新的消費理念引領網購新風尚。

在日前舉辦的「新青年時尚消費趨勢發展」研討會上,北師大課題組發布《2021新青年時尚消費趨勢發展報告》(簡稱「報告」)。報告認為,新青年群體已成為時尚消費主力軍,在多種時尚消費場景中展現更大「爆發力」及發展潛能,拼多多成為時尚消費者首選性價比平台,平台上的國內外時尚品牌備受新青年消費者青睞。

報告中關於新青年新消費主張的研究引發與會專家熱議。專家認為,新青年追逐時尚元素,影響時尚態度,進而對時尚產品或者品牌進行賦能。而新國潮消費崛起,也正是新青年實現自我認同及國家認同的一種展現。

近七成新青年看重性價比

研究新青年群體的消費模式,包括對於時尚消費的態度,「在某種意義上,就像人的鼻子一樣,可以敏銳地感受一種外部環境的變化」。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李彪表示,消費行為、消費現象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最直觀、最顯著的指示性作用。

《2021新青年時尚消費趨勢發展報告》總結新青年群體網購的主要特徵。

調研數據顯示,有21%的新青年每天都要進行線上購物,有62%的人群表示未來線上購買的意願會增加,近七成新青年時尚消費者在購物時首要考慮性價比因素。

北師大課題組認為,新青年消費者在消費時更趨於理性,炫耀型消費行為減少。其中,在數碼3C領域,高性能與性價比配置是更多新青年消費者追求的方向。報告以拼多多百億補貼頻道在2021年發起的「RTX系列筆記本新品首發」活動為例,活動當天提供最高達千元的官方補貼,相關優惠信息在玩家微信群、游戲和硬體社區形成裂變式傳播,來自機械革命、神舟等多個品牌的RTX3070、RTX3060游戲筆記本吸引消費者的熱情拼單。

拼多多新消費研究院研究員陳辰稱,「在百億補貼頻道中,拼多多攜手眾多品牌商聯合促銷,對市場上關注度高、銷量好、消費者反饋佳的品牌標品實行消費直補、大幅讓利,讓消費者們真切感受到實惠,這也是年輕消費者認可百補商品的主要原因。」

消費不將就,精打細算重品質;購物即社交,樂於跟好友分享攻略。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喻國明表示,「新青年」系列研究報告是北師大課題組針對特定群體的立體化研究,希望從傳播學、社會學、經濟學角度來提供一種觀點和一種分析的角度。

國潮化數字化是趨勢

隨著IP、藝術家、不同行業或品牌等領域的跨界碰撞,傳統產品不斷被注入新鮮元素,帶給新青年消費者在價值認同、懷舊等多方面的情感體驗。在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丁漢青看來,新青年追逐時尚元素,影響時尚態度,進而對時尚產品或者品牌進行賦能。

2020年上半年,拼多多平台原創漢服銷量增長30倍。圖為拼多多敦煌壁畫聯名款原創漢服「七彩雲」。吳名/攝

新國潮風格已成為95後、00後消費者們的心頭好。在拼多多平台,新青年們有著自己的「國潮新主張」。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原創漢服在拼多多平台小眾服飾類目中增長最為迅猛,同比增長30倍。在新電商平台的引領作用下,漢服發展成為一種圈層文化,逐漸在各線城市兼容普及,出現向常服發展的趨勢。

而在新青年新消費的時尚模式中,國貨品牌也正在強勢崛起。拼多多數據顯示,鴻星爾克、回力、元氣森林及上海家化等國產品牌紛紛入圍平台新青年消費者最喜愛的品牌行列。而在2021年拼多多11·11促銷活動期間,平台也向新國貨品牌傾斜流量及百億補貼頻道資源,未來將持續助力國貨傳統品牌煥新以及國貨新潮品牌崛起。

與此同時,疫情催化了時尚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雲看秀、線上直播逛展等成為新青年消費新方式。2020年3月,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全球7所頂級博物館在拼多多開啟線上直播,上線銷售近千種博物館特色精華周邊。2021年度上海書展線下展會因疫情延期,但讀者可通過雲逛「多多讀書月」年末閱讀周來品鑒上海書展推薦的2021年度好書,遨遊精神家園。「拼多多平台將持續打造數字化活動、上線跨界聯名與多元化商品,滿足新青年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陳辰說。

北京大學新媒體學院副院長劉德寰認為,新青年的時尚消費可以用7個「化」來概括,即生活化、個性化、國潮化、科技化、圈層化、共情化、數字化。「新國潮實際上就是當代中國年輕人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實現自我認同及國家認同一種展現。」

國貨崛起,國潮國風受到廣泛追逐3

這一年,國貨迎來覺醒年代。

穿著山東菏澤曹縣生產的漢服,當一回「唐宮小姐姐」。用著華為手機,周末與朋友逛逛故宮或者拍一個小視頻,順便買一杯喜茶剛出的新品「雪被子大莓莓」,再獎勵自己買一個特別火的博物館考古盲盒給個小驚喜……

在經歷了老字型大小回春的1.0時代與高科技領域首先通過品質升級打開2.0局面後,種種數據都講述著一個共同的故事——在中國品牌、中國文化、大國科技等領域,全面自信的新國貨3.0時代已經到來。

汽車、手機、化妝品、本土文創IP、硬核科技……國貨與消費者之間正在重新鏈接。

新國貨一起走進覺醒年代

「中國Z世代逐漸成長為消費行業的中堅力量,他們偏愛國貨,對『Made in China』更有熱情。此外,他們對數字技術非常精通,同時抱有開放的態度,對探索本土品牌興趣濃厚,特別是那些能夠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商業模式(DTC)更能獲得他們的青睞。」 美國消費品私募股權投資公司L Catterton消費者洞察部副總裁夏洛特·張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2021年「雙11」電商促銷,天貓平台的數據顯示,安踏集團以46.5億元的總成交額擊敗昔日龍頭耐克,成為首個問鼎天貓「雙11」品類榜單的中國品牌;本土美妝品牌毛戈平、歐詩漫、薇諾娜、美諾、相宜本草等首小時成交額超去年「雙11」全天銷售。

更令人吃驚的是,在「雙11」成交額過億元的品牌中,國貨品牌近五成,同比增長17%。成交額同比增速Top10品牌中,八成是國貨,有5個國貨品牌的成交額同比增速超百倍。

「中國消費者變了,他們正偏向本土品牌而不是全球品牌。」2021年秋季電話會議上,面對中國區的收入下降,阿迪達斯CEO卡斯珀·羅斯特(Kasper Rorsted)表示。

11月10日,阿迪達斯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集團營收增長3.4%,達57.5億歐元,與往年同期相比有所放緩。營業利潤下降8.5%,至6.72億歐元。大中華區是阿迪達斯全球業績同比下滑最嚴重的主要市場。根據阿迪達斯發布的第三季度業績,在貨幣中性的前提下,大中華地區的營收同比下降14.6%。

根據麥肯錫對中國15個城市的5000名消費者所做的一項調查,在2020年有85%的消費者表示,他們一定會購買本土品牌,但是在10年前即2011年,僅有15%的消費者表示會選擇國產品牌。

國泰君安消費團隊認為,國潮興起不是僅靠單一產品推動,其背後是人口結構、收入水平、文化心態、消費理念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

國貨不只靠情懷,品質飛躍讓國貨更自信

如果要選擇一個熱詞來形容民眾對國貨的喜愛程度,「野性消費」當仁不讓。

無論是老牌運動品牌鴻星爾克對河南暴雨的「破產式捐款」,引發全國性搶購狂潮,銷售業績一度猛漲52倍;還是國貨日化老品牌蜂花「哭窮」「十年漲兩塊」,網友沖進直播間「拯救」後一天賣出平時一個月的貨,都成為本年度消費領域關注度最高的標志性事件。

一些評論認為,「中國製造」「中國情懷」「中國元素」成了消費者選購國貨的硬指標,國貨崛起與情緒消費引發了業界強烈討論。

對此,波司登品牌創始人、波司登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高德康表示: 「國貨崛起,是時代的自強自信。中國消費者熱愛國貨,不僅僅是消費情懷。」

他認為,自從2018年開始聚焦國潮,本土品牌一直堅持品牌引領,與時代主流消費人群建立「強鏈接」;很多品牌秉持工藝創新,堅持數字化變革,打造數字化協同平台,實現品牌的全鏈路生產。

「不少合資品牌的展台門可羅雀,自主品牌的展台卻人潮洶涌。」在剛剛閉幕的2021廣州車展上,一位參展商在自己的朋友圈感嘆。

要知道,很長時間以來,無論是北京車展,還是上海、廣州車展,合資品牌車型都是場館內的明星產品。

但是,從2021年上海車展開始,自主車企帶著新產品、新技術、新品牌、新營銷亮相,他們還有一個別致的稱呼——「造車新勢力」。與以往偏重展示產品、突出性價比優勢不同,自主品牌在產品、技術、生態、服務等領域「多箭齊發」,成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根據乘聯會數據,2021年10月,自主品牌零售77萬輛,同比增長4%,環比增長11%;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為45.6%,同比增長8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研究部發布的《共贏國貨崛起的新消費時代報告》顯示,我國人均GDP已突破1萬美元,國貨崛起呈加速發展態勢。崛起的動力是: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消費者的民族自信與文化自豪感也在不斷提升;持續的消費升級趨勢下,消費者生活方式發生改變,需要更多的消費品類與更好的產品服務;中國產品和品牌不斷銳意開拓,在品質、設計、技術、創新等方面的能力已達到新高度;供應鏈、物流、大數據、AI、互聯網、營銷傳播等新基礎設施提供了強大支持。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國產品牌快速崛起的背後是產品質量提升、設計功能更貼合國內消費者需求。他表示,除了有年輕消費群體為國貨崛起撐起廣闊空間外,質量優勢也推動國產品牌逆流而上。近年來,國產品牌逐漸向產業鏈上層伸展,打造品牌認同、構建質量優勢,加速進階高端市場。

將東方美變成世界美

「哎呀,人生第一次看到這么美的產品!」來自美國的時尚美妝博主凱拉和往常一樣進行產品評測,面對來自中國的美妝品牌花西子,凱拉控制不住情緒不斷驚呼。

更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她把評測中國美妝新品的視頻發出後,在 YouTube粉絲量剛過 2 萬的她,播放量在短時間內飆升到了近 350 萬,評論區中充滿了女性粉絲的艷羨和詢問產品如何購買的聲音。

美妝分析師Vicky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事實上早在5年前,部分國民度較高的國貨美妝品牌就走入了歐洲市場,雖然這些產品占據高性價比的優勢,號稱是外資品牌的「平價替代品」,但是,很多牌子因為海外市場知名度低、遠距離出口帶來的高物流成本等問題,最終敗走麥城。

「目前,這一批新國貨都有自己的研發團隊,而且隨著國內電商高速發展,中國供應鏈和物流等基礎設施能力不斷完善,這足以支持出海品牌走得更遠、更扎實。他們藉助海外消費者對東方彩妝的好奇與喜愛順利走出國門,但如何將底蘊深厚的中國傳統美妝文化通過產品傳遞出去,成為『完美日記、花西子』們出海過程中需要持續思考的問題。」 Vicky表示。

同樣,在手機領域,在中國本土市場,華為、小米、OPPO、vivo開始取代蘋果;國貨開始取代歐美、日韓品牌。而在海外市場,中國產品也不再是「低端與仿冒」的代名詞,海外消費者在形容中國手機品牌時會使用像「奢華感」「經典」「高級」這一類的詞彙,中國品牌成為高端與質量的象徵。

根據《2021中國出海品牌認知與情感發展研究報告》,海外消費者對中國品牌質量的認知已經發生改變,展現出了更多的正面情感。

國際優勢集群品牌聯盟副秘書長吳為表示,中國品牌已經又開始新一輪出海,一個品牌做不到的事情,通過10個品牌、100個品牌就能做到,中國品牌要聯合起來,給世界帶來真正的價值,讓全球的消費者都認同中國品牌。

「全球耐用消費品的主要製造基地就在中國,掃地機器人、新能源車、智能手機等都屬於迭代速度非常快的品類,目前的全球產品格局還處於群雄割據階段。中國產品和中國品牌將有非常大的可能占據主導地位,國潮的未來更值得期待。」東吳證券首席零售分析師吳勁草如是表示。

3. 國潮時代:啥是國潮如何玩轉國潮

在全球化時代,時尚潮流打破了國界的限制,前些年各種歐美潮牌成為年輕人的最愛,而這在當下隨著國風亞文化的蔚為可觀和國產品牌的品質升格,由網路媒體、商家企業和新生代消費者的合力助推,皆呼:國潮時代來了!

「國潮」從字面來看意為「國風+潮流」,可以說是由一國創造的,並具有獨特識別性而受其民眾認可的潮流風尚。對於國風還是古風歷來多有爭議,即可指國家和民族所傳承的物質、精神、行為、制度等文化及其相關的人、物、技、藝等,而潮流一般指和年輕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物質消費品或流行文化藝術,二者的結合在根本上就是舊和新、小眾和大眾、傳承和創造等的沖突化解和相互共生。

在表現形態上,我國傳統的物質或精神文化元素同新潮流行的產品或內容元素通過創意連接起來,一個是民間民俗的「非遺」創意,比如卡通版的皮影戲;一個是文人精英的藝術審美利用,比如《千里江山圖》《清明上河圖》等各種數字互動;也有一個是帝王貴族的文化轉化,比如故宮的文創產品;還有一個是商業老字型大小或國產老品牌的再改造,比如新國貨。

如何玩轉「國潮」呢?一是展館體驗式的「國潮」,這種就是用各種具有中國古典文化特點或元素的人事物營造一種固定或變動的場景,既可以是在古色古香和互娛互動的場所,也可是人潮湧動、行為表演或裝置擺設的情景。比如,人民日報新媒體圍繞國貨、國藝、國樂、國學、國漫等內容打造了「有間國潮館」,設計了流光溢彩、人間樂事、國色天香、詩情畫意、古今奇觀、天工開物等創意展區,以可參與或可沉浸的體驗營造傳統之美和國貨之精。

二是品牌聯名型的「國潮」,這種往往就是不同類型的商業品牌之間的跨界聯合,包括了產品內容、載體、包裝以及營銷推廣等,比如天貓近年來多聯合一些老字型大小、知名品牌、經典產品等打造國潮行動計劃,合作營銷Rio英雄「墨水」雞尾酒,把24節氣設計到內衣里,還要幫助200個老字型大小年銷售過億,助推李寧、百雀羚等國貨大牌升級和進入全球市場。

三是內容創意類的「國潮」,這方面主要是將古風或經典文化進行創意創新衍生,以年輕人喜歡的內容、形式或形態被傳播和消費。既可以傳統文化的內容開發,北京衛視在「上新了·國潮」推介會上將聯合故宮、天壇、頤和園、長城等傳統文化集中展示區打造一系列如《上新了·故宮》 、《我在頤和園等你》、《天壇》、《了不起的長城》等文化節目,以此開啟中國電視「國潮元年」;也可以是傳統文化的產品衍生,比如前門華韻「國風玩創大會」就聯動百餘家非遺IP及文創潮牌,推出了很多具有中華美學與時代氣息的創意衍生品。

也應該看到,當前這多是傳統文化藝術、審美風尚為商業潮流所驅使,所謂的「中式」「古風」「國風」「漢風唐韻」作為商業或消費的附屬物,潮流的依舊是一種作為大眾文化的符號、娛樂或狂歡,而非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傳統文化自然成為柔風細雨,淡去了「國潮」之後才是「真潮」。

4. 國潮正當道是否只是一波潮

不是。
潮流是動態的,能一時興起,也能迅速消失。消費者願意為家國情懷買單,但這種熱情需要過硬的技術力量和產品附加值支撐。
讓國潮正當道不只是一波潮就要做到:
1、讓「國潮」探索「高端潮」。 「國潮」要讓更多消費者青睞和支持,在中高端品牌市場成為領先者,才能避免後繼乏力,也才能成為高品質的代表。
2、讓「國潮」成為「國際潮」。 「國潮」絕非狹隘甚至對立,要避免民粹主義的傾向,在兼容並蓄中讓「國潮」成為「國際潮」。

5.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愛國潮范兒,國潮范兒是怎麼樣的一種時尚

6. 「國潮」為什麼越來越受年輕人的歡迎

每一年流行的東西都是不同的,但是國潮卻奪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因為很多設計師都是慢慢成長起來的,在他們的設計中會添加許多童年的記憶,因此就會有別出心裁的效果。國潮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在過往的審美中,加入了新鮮的想法,因此兩者碰撞在一起,又有不同的效果和火花。在尊重老潮流的同時,也能添加各種年輕人的個性元素,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排斥國潮用品。那麼事件的始末到底是怎麼樣的?讓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總之,國潮的崛起代表了年輕人們都很念舊,也代表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

7. 國潮東方美,國潮能引領全世界嗎

在東方文化中,西方文化中都各自有各自的美。而很多網友表示國潮東方美也將風靡全球。也許在未來也能夠引領全世界的時尚。相比較西方的某種文化,大家可以看出,西方的美與東方也是有很大的出處的。例如我們中國的蓋亞傳說,大家可以看到這個走秀裡面,所有衣服的設計都詮釋了東方美。而蓋傳說也掀起了一波東方美的國潮。

與此同時,我們國家的文化在未來也會走向全世界。相信到了那時候,我們才是真正的更加強大起來。一個國家呈現的一種文化之美,將帶給所有人方向。而我們更應該把握和堅持自己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並且將其發揚光大。讓我們在喜歡外國人的東西的同時也讓他們知道東方美並不輸於他們。在不久的將來,國潮一定能夠引領全世界,獨占鰲頭。

8. 「國潮」崛起的背後是什麼

國潮崛起的背後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點是國貨自己在創作上以及創新上的不斷發展。第二點當然也包括了新型的宣傳渠道對國貨的宣傳。

9. 國潮興起的原因 國潮興起的原因解析

1、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力的提升,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內需市場。讓更多人了解中國,讓更多的資本和人進入中國。

2、經濟實力人均收入的提升,中產階級的崛起。以溫飽為主的消費理念,轉變為追求品質和文化的消費理念。

3、國產品牌的研發實力,營銷手段提高。自主研發,本土化、定製化、單品爆款等飢餓營銷手段,是國產品牌逐漸從跟跑到領跑,從跟隨潮流到引領潮流。

4、互聯網新生代消費力量的崛起。新生的「90後,00後」,互聯網的原住民。更自主更自信,沒有需要國際大牌來抬高身價的需求,更有解析度,喜歡追求品質,追求體驗。

10. 試論述「國潮」在Z時代的影響及作用

摘要 作為近兩年新興的互聯網熱詞,「國潮」代表了一個經濟文化現象,體現了中國消費者對本土產品,特別是富含中國文化元素的本土產品的認可程度正在上升。國潮以品牌為載體、文化為語言,代表著中國本土品牌與本民族文化的良性互動,是集中國元素與時尚設計為一體的雙向融合產品或概念。

與中國國潮如何成為世界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40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4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5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0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3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7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0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5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70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8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6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