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哪些人先富了起來

中國哪些人先富了起來

發布時間:2022-10-21 03:43:47

A. 中國財富第五波是指什麼前面幾波又是什麼

財富第五波:保健革命。

前面幾波為:

財富第一波:土地革命。

財富第二波:工業革命。

財富第三波:商業革命。

財富第四波:電腦信息網路革命。

(1)中國哪些人先富了起來擴展閱讀:

保健革命產生原因:

今天,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質量越來越好,而生命的質量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特別是一些「富貴病」的快速增多,比如小兒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痛風、胰腺炎、脂肪肝、酒精肝等等各種病症……,在我們身邊已是習以為常。

「健康」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經常被提及的一個熱門話題,小到吃喝住行中的無數細節,大到環境污染、氣候變化都可能與健康有關。由此引出的話題,已不再是疾病與醫療,而是營養與保健。我們不得不研究健康與營養、健康與習慣、健康與環境等等諸多因素的問題。這也是今天醫學院開始開設營養專業、醫院開始設立營養科的原因。

對於疾病,人們開始認識到為什麼發達國家的人能把更多的「醫療費」用於預防,而用足夠少的錢來治療;知道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知道「肥胖並不是因為營養過剩」,每天大魚大肉也不是「身體所需」,身體需要的是「營養均衡」;也知道蛋白質是人體生命的基礎,鈣、鎂、鋅、銅、錳等微量元素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礦物質;知道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需要補充哪些維生素;有更多的女人知道了保持年輕的「秘密武器」;知道當一個人不得不住進醫院時,我們的身體就象汽車部件一樣,已經受損了,不管是「修」還是「換」,都不會再如從前。一個新的名詞「亞健康」,已經成為今天報刊等媒體上常見的字眼,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些都是今天「營養與健康」所要解決的問題。


參考資料:財富第五波-網路

B. 共同富裕是由哪些人予以提出來的

共同富裕是由鄧小平提出來的。
社會主義共同富裕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內容,1990年鄧小平高瞻遠矚地指出:「共同致富,我們從改革一開始就講 ,將來總有一天要成為中心課題。」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國的各項事業百廢待興,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進程中,鄧小平作出了我們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判斷,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我們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們最基本的國情和最大的實際,是各項工作、各種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據。改革開放30年,我們在各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們遠沒有走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如果從經濟的層面來看,我們仍然是欠發達的國家,還比較窮,有相當多的人生活還很困難。怎樣解決貧困,使13億人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當然要立足於我們的國情。鄧小平正是對歷史和現實問題進行了深人地思考,用發展的眼光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
現實與理論的描述有很大差距,社會主義在物質方面的建設還很不夠,人民的生活等方面的問題還很嚴峻。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差距給人的感覺,好像越來越大,物質極其豐富,這是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之一的東西。因此,鄧小平把共同富裕放在了社會主義本質的高度來對待,認為這是體現社會主義原則的重要指標之一,「鄧小平將共同富裕同社會主義本質聯系起來,認為只有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真正實現共同富裕;只有實現共同富裕,社會主義才能持續發展。」
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以後,不可避免地出現收入差距和貧富不均,針對人們兩極分化的擔憂和由此走向資本主義的疑慮,鄧小平將「共同富裕」明確為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並在實踐中,就如何解決貧富不均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於1988年提出了「兩個大局」的戰略思想。談到兩極分化,1992年鄧小平強調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避免兩極分化,「在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的時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1993年鄧小平講到「分配的問題大得很。解決這個問題比解決共同富裕發展起來的問題還困難。」
目前,共同富裕的確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中心課題,要求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審視共同富裕的內涵與本質再認識。

C. 中國從古到今都有首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後他們都去哪了

誰說唐朝之後就沒首富了?
是你自己沒去查而已,唐和突厥作戰。還靠一個大富商的糧食呢?
清朝的和紳不是嗎?等等。你去看看。能找到的。
他們去哪了?廢話,去上面或者下面了啊。
改朝換代把他們的資產都沒收了?玩笑,沒有確切的罪名誰敢這么做。看看朱元璋原本要抄一個不尊重他的富商的家,但是怕寒了天下商人的心。而投資支持陳友諒等人。只得作罷!
土匪搶了?你是鬼打架的書看多了吧!以為天下土匪都不要命啊!
為什麼沒他們的名字?那是因為你沒去找啊。等著你老師給你一個標准答案啊。
太遠了?還是有別的原因?唯一的原因就是你不知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他們那裡去了?他們都改造去了啊。無產階級專政了,有產階級當然當奴隸去了啊。然後,無產階級裡面掌權的人由開始以革命的名義成為首富了。

D. 剛改革時我國第一個先富的人是誰

其實剛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對我貢獻最大的就是李嘉誠,李嘉誠歌手在中國內地改開放的時候,他是為了中國內地投入了第一桶金。

E. 在中國百分二十的人掌握百分之八十的財富,百分之八十的人掌握百分之二十的財富,這是真的嗎

真的。有可能比這更嚴重。城裡一個人的收入是低收入幾百上千上萬人的收入。
沒見有家中的錢多到點鈔機被燒壞
更有錢多到按噸計算。

F. 中國第一首富是誰

李嘉誠2000多億人民幣,據說死後要把三分一捐出去

G. 社會疑問:中國哪來的這么多有錢人他們如何來錢的呢

兩周前,我在自己的專欄文章《中國一直在「補貼」西方?》中談到了中國大城市某些物價比西方還貴這一現象,並試圖探討其中的原因,引來了很多讀者評論。 其實,這也是我內心的疑惑。常理告訴我:如果中國大城市存在著比西方還貴的物價,那就一定有比西方還富的人群在支撐著這種物價。我今年在北京生活了半年多,所見所聞,確實驗證了這一常理。 當然,這類富人在整個中國所佔比例極小,但由於中國人口基數特別大,即使極小的比例,絕對人數也不少。波士頓咨詢公司(BCG)最近公布了一份關於 中國富人的研究報告,報告稱,2008年中國擁有百萬美元資產的家庭不到中國家庭總數的0.1%,但擁有45%的總財富,半數以上的百萬美元資產家庭集中 在廣東、上海、浙江、北京、江蘇和山東六個省市。 別 的地方我不清楚,我只談談我生活過的北京。我的感覺是:即使是在北京,富人也是少數,但由於灰色收入的存在,北京能夠支撐比西方還貴的物價的消費者比例應 該大於0.1%。半年多的北京生活,我算是親身見識了這些北京人的「不差錢」:他們開著好車,戴著名表,經常去高檔餐館吃飯,豪華洗浴中心泡澡,卡拉OK 歌廳飆歌,燈紅酒綠之處按摩、洗腳……他們花錢時出手之大方、之豪爽,應該不比西方同類遜色,有時甚至更勝一籌。 這些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人是中國市場化改革的產物,包括私企老闆、外企的高薪雇員、律師、咨詢師、會計師等高級專業人員、歌星、演員等娛樂 圈名人;第二類人是中國房市和股市兩大市場的受益者,包括房地產開發商、股市莊家、資本玩家和一些成功的炒房者和股民;第三類人則是吃「官糧」者,包括黨 政機關的中高層官員、國有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等。切記:不要小瞧第三類人的資產和消費能力,雖然他們工資單上的收入看上去遠遠低於前兩類人的資產,但正 如一首民謠所說,他們「工資基本不動」,吃飯「有地兒報銷」,購物「有人買單」,而且還有很多的「外快」,也就是所謂的「灰色收入」。 接下來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那位讀者的疑問:這些人「都是哪裡來的錢?」 第一類人和第三類人獲取財富的方式,不用我多說,或白、或黑、或灰,中國老百姓有很多議論,中國媒體有很多討論,經濟學家也有很多研究,例如,中國 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曾經帶領課題組進行過有關灰色收入的調查,得出結論稱,2005年中國全國城鎮居民收入中沒有被統計到的灰色收入總 計4.4萬億元,相當於當年GDP的24%,而有機會獲得這些灰色收入的人,原來就是高收入階層或權力階層。但第二類人的財富究竟「都是哪裡來的?」我則 一直似懂非懂,稀里糊塗。 這位朋友說,在北京、上海等中國大城市中,歷時10多年、至今尚未完成的房地產商品化運動、舊城改造運動和城市擴張運動,加在一起,等於是一場具有 中國特色的「造富運動」。首先是掌握土地拍賣權的官員們:地方政府高價賣地,使地方政府的財庫鼓了起來,官員們也因此富了起來;其次是房地產商們:他們在 拍來的土地上蓋房子,然而再高價賣給消費者,緊跟著也富了起來;接下來是各類投機性炒房者們:他們搭乘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房價飆升的快車,買進賣出,也迅 速地富了起來;最後是舊城改造運動和城市擴張運動的受益者們: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一部分老市區居民和「被城市化」的原郊區農民成為一波一波的拆遷活 動的受害者,他們被地方政府和開發商剝奪和侵害,淪落為城市貧民,但其中另外一部分人,則通過討價還價、甚至做「釘子戶」等方式,為自己維權爭利,成功地 在這場「造富運動」中分得了一杯羹 ……總之,這場通過賣地和蓋房子而起的「造富運動」,就像一道點石成金的魔杖,點到之處,一批又一批大大小小的富翁們因此「被」製造了出來。 「聽上去,好像僅僅是拆老房子、蓋新房子這樣一種城市翻新過程,就『翻'出了一個新富階層,」他接著說,「但實際情況是,僅僅造房子是造不出一個新 富階層的,房子需要有人買,而北京、上海等中國大城市的房子,其買主是全中國的有錢人,甚至包括某些外國的有錢人。從這個意義上講,是來自全中國和全世界 的部分金錢,共同滋養、培育了北京、上海等地的新富階層。」 聽了他這一席話,我彷彿茅塞頓開:我甚至連想起了今年上半年我在北京的某些生活片斷。那些不連貫的生活片斷,經這位朋友如此點撥,也都紛紛自動互相連接起來,並具有了意義。 我 在北京生活期間,曾經住過兩個小區。從小區內有游泳池、健身房、足浴中心、寵物醫院等設施來看,這兩個小區均可算做中產階級小區。我喜歡游泳,泳後順便泡 泡桑拿。在我最初住過的那個小區,我泡桑拿時常常遇到本小區的三個業主:兩個老闆,一個官員。其中一個老闆是廣東人,在北京做化妝品生意,故在北京置業; 另一個老闆原來是所謂的「山西煤老闆」,後來通過買房、炒房,「洗盡」了手指縫中的煤黑,搖身一變,成為京城房老闆,現在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房租;至於那位 官員,則單位不明,官職不祥,因為他常常對此含糊其辭,我也不好細問,但聽話聽音,我大概可以猜出他在涉外經貿部門工作,他常常對那兩位老闆抱怨自己沒 錢,但他開的汽車,卻與那兩位老闆不相上下:他的車是寶馬。 這個生活片段,似乎驗證了北京業主來自全國的說法,也驗證了政府官員「工資基本不動」的那首民謠。 我最後住過的那個小區,業主的收入略低一些,主要是政府官員、國企員工、外企或私企的「小白領」。例如,我最要好的「泳友」之一,是北京一家旅行社 的普通導游。時值盛夏,我們游完泳後常到泳池外的樹蔭下乘涼聊天。他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特別健談。他的工作似乎不忙,他的說法是:他就職的那家旅行 社是國企,遊客不多,效益不好,因此他的收入也不高,每月只有兩千多元人民幣的工資,但這份工作的好處是,他平時不用去上班,只有等到遊客人數足夠時,他 才會組團帶遊客去外地遊玩,因此即使是平時上班時間,他也有很多時間去健身房和游泳池鍛煉。但一直令我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他也似乎「不差錢」:他在本小區 擁有一套三室一廳的公寓房,開著一輛奧迪牌汽車,每天游泳後,也經常與一幫小區里的「酒友」去附近的餐館去吃飯喝酒……直到有一天我們閑聊時,我才明白: 他在旅行社每月領取的兩千多元人民幣的工資並非他的主要收入,他在市中心還有兩處房產,一套租給一家住戶,租金三千多元,另外一套租給一個餐館,月租一萬 五千元。當然了,後來我又聽其他人說,導游的灰色收入也不低…… 這個生活片段,似乎驗證了北京市區的老居民只要有幾處房產至少都不屬於「弱勢群體」的說法,更驗證了國企員工工資不代表其全部收入的說法。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30多年,其間沒有經歷過大的衰退,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也是一個謎,有人說,誰能給出謎底,誰就應該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但在我 看來,更大的一個謎是:那些「先富起來的」中國人,究竟是怎麼富起來的?其真相、其謎底更是被層層迷霧所纏繞,被種種神話所包裹,站在中國之外的人,如同 隔霧看花,越看越迷糊,站在中國之內的人,也「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即使是官方的統計數字,也被五花八門的地下經濟、灰色收入所扭曲,無法 成為判斷真偽虛實的依據,甚至就連王小魯的4.4萬億元灰色收入之說,也有很多推測的成分,因為你無法精確地界定和計算「灰色」的東西。 我索性放棄為每一個疑惑提供既明確、又全面的答案的徒勞努力,不妨提一些問題,以激讀者討論;拋幾塊磚頭,以引專家之玉。即使引來的不是玉石,而是同樣的磚頭,在磚磚互撞的過程中,也許就能撞出真理的火花。

H. 先富起來的那些人 是怎麼富起來的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理論是對的,在經濟一窮二白的境地下,通過民眾發展經濟的熱情,創造性的開創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局面

I. 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嗎

中國的改革開放號召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現代化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先生鼓勵那些靠勤勞智慧積累財富的中國人率先致富,然後帶動全體中國人共同富裕.二十多年來,中國在走出貧困的同時,也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製造一個又一個的超級富豪.從「萬元戶」——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億萬富翁,中國式富豪資本積累的速度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閱讀全文

與中國哪些人先富了起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40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4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5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0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3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7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0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5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70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8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6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