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為什麼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為什麼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發布時間:2022-10-21 10:48:46

① 為什麼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有一下幾點:

最後,在鴉片戰爭清朝失敗之後,有著不少的人已經開始覺醒,想要救國需要付出的並不是一昧的強調自我力量的高低,而是在於怎樣去解放人們的思想,跟上世界的發展進度。這些人的出現,也是對於之後眾多革命人士產生的一個基礎。而像李鴻章等人,他們想到的並不是去讓人們的思想進步,而是要讓清的科技進步,軍事進步,這也就是之後出現江南製造總局、北洋水師等的原因。

② 為什麼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鴉片戰爭以前,中國在政治上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權;在經濟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第一、中國的領土完整和獨立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英國割佔香港島,使中國領土完整遭到破壞;外國軍艦可以到中國沿海港口航行,損害了中國領海主權;領事裁判權損害了中國司法主權;協定關稅使中國的關稅主權和貿易主權遭到破壞。這樣,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成為領土和主權不完整的半獨立的國家。
第二、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開始解體。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戰後,英國輸華棉紡織品猛增,外國廉價的棉布、棉紗,充斥中國東南沿海市場,使中國東南沿海家庭手工棉紡織業逐漸破產。手工棉紡織業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最重要的手工業,小農業與家庭手工棉紡織業的結合是封建自然經濟的主要形式;家庭手工棉紡織業破產,造成耕與織開始分離,這是幾千年來封建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的主要標志。戰後,中國茶、絲出口大量增加,刺激了國內茶、絲生產的發展和商品化。中國茶、絲出口貿易,幾乎全部為外商所操縱,使中國茶、絲生產服從於世界市場的需要,成為外國資本主義的原料供應地。這是中國封建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的又一個重要標志。
綜上所述,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開始遭到破壞,中國封建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隨著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必然發生變化。戰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戰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有兩對,即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且,隨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深入,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三、中國革命任務的變化
隨著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革命任務也必然發生變化。戰前,中國革命的性質是農民階級的反封建斗爭。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從此,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總之,鴉片戰爭是中國遭受外國資本主義奴役的起點,它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開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化,它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③ 中國近代史綱要 為什麼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原因如下:

1、戰爭後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由一個落後封閉但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中國的社會階級發生了變化

戰前中國社會主要是兩大階級: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戰後出現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3、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

戰前中國的主要矛盾是農民階級與封建地主階級的矛盾;而戰後主要矛盾則包括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前者為最主要矛盾。也就是社會主要矛盾復雜化。

4、革命任務發生變化

原先的革命任務是反對本國封建勢力,戰後則增加了反對外國殖民侵略的任務,革命的性質也由傳統的農民戰爭轉為舊民族主義革命。

(3)為什麼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自鴉片戰爭為起點,中國走向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已經歷了一個半世紀之久。根據倡導和推動現代化的領導力量之更迭,中國的現代化歷程可分為三個時期:

1、第一個時期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1840—1911),即清王朝在其統治的最後幾十年中試圖挽救其衰亡命運而從事的現代化努力,大體經歷了三個基本階段,即洋務運動、百日維新和清末「新政」,屬封建主義現代化類型;

2、第二個時期是從辛亥革命到新中國誕生(1912—1949),1911年的辛亥革命標志著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民國時期資本主義模式的現代化發展階段。

辛亥革命終結了封建帝制,在中國第一次建立了資產階級性質的共和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但資本主義模式的現代化卻因軍閥混戰與政治紛爭等原因而倍遭摧殘,而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又打斷了國民黨主持的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的推進。

3、第三個時期(1949年至今),共產黨在取得了現代化主導權之後,開始領導中國人民走上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之路,從此開始了中國共產黨動員全體中國人民進行現代化運動的新時期。

④ 為什麼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歷史上的分期問題,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每一種觀點都是對一段時期內社會特點的探索。關於中國近代史的起點,近幾年的學界主要有兩種觀點:

一、主張明代中葉西方傳教士來華傳教標志著中國近代化的開始,這種觀點被許多西方學者接受;


而戰後中國社會的一些變化也足以顯示中國的社會正處於轉變期。殖民地、半殖地民城市的出現,傳統自然經濟的初步解體,買辦勢力和早期工人的出現等,可以看到中國的傳統經濟基礎正在改變,社會階級結構也發生著變化,而由此產生的經世致用思潮、救亡圖存思想也展示著人們思想的變化。

綜上,鴉片戰爭之後,中國的社會矛盾、社會性質、社會結構等都發生著變化,逐漸向近代世界邁進,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⑤ 為什麼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原因如下:

1、戰爭後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一個落後封閉但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中國的社會階級發生了變化。戰前中國社會主要是兩大階級: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戰後出現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3、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戰前中國的主要矛盾是農民階級與封建地主階級的矛盾,而戰後主要矛盾則包括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及中華民族與外國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會主要矛盾復雜化。

4、革命任務發生變化,原先的革命任務是反對本國封建勢力,戰後則增加了反對外國殖民侵略的任務,革命的性質也由傳統的農民戰爭轉為舊民族主義革命。

(5)為什麼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擴展閱讀

虎門銷煙的消息傳到英國,令英國政府和商界大為惱火,在英國社會各階層的呼籲下,英國內閣於1839年作出了派遣艦隊征討中國的決議。

1840年4月7日,經過三天的唇槍舌戰,在維多利亞女王的促成下,議會以271票對262票的微弱多數票通過了對華開戰的決議。6月,英國艦船40餘艘及士兵4000人從印度出發抵達中國,封鎖珠江口,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

然而,清朝官員認為英艦隊開赴中國海面只是為了保護鴉片走私船隻,並未料到英國「蠻夷」敢對自己動武。7月,英軍攻打定海縣,清軍水師沒有絲毫戒備,很快被英軍擊潰。英軍迅速北上,於8月抵達天津大沽口外。

此時,清廷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道光派直隸總督琦善全權處理此事。琦善畏懼英軍實力,主張對英軍採取安撫政策。他將英國首相的信轉交給了道光,信中提出了賠禮道歉、賠償鴉片損失、割讓島嶼、賠償軍費等要求。

道光決定對英軍採取安撫態度,答應給英國政府個滿意的答復,於是撤了林則徐等人的職務,由琦善作為代表赴廣州與英國交涉琦善到達廣州後,為了討好英軍,下令拆除了林則徐修建的海防工事。琦善的軟弱不僅沒讓英軍感動,反而刺激了英軍的侵略胃口,英國侵略者變得更加狂妄。

談判中,琦善答應懲辦林則徐、恢復廣州通商、賠償鴉片損失等條件,但對於英軍的割地要求,琦善不敢自作主張,表示可以請示皇帝。義律對此不滿,決定以武力相威脅。

1841年1月,英軍進攻虎門的大角、沙角炮台,被嚇破了膽的琦善慌忙請求停戰繼續和談。1月21日,英方代表義律單方公布《穿鼻草約》,第一條即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道光知道此事後大怒,於是下令對英國開戰。可此時英軍已經先發制人了。1841年2月26日,英軍對虎門炮台發起全面進攻,水師提督關天培率部英勇抵抗,最終壯烈殉國。

5月,英軍發動總攻,包圍並炮擊廣州城,退入城內的清軍亂作一團。奕山掛白旗投降。27日,雙方簽訂了《廣州和約,約定清軍退出廣州城,賠償英軍和英商損失。

清軍撤退後,城外百姓不堪忍受英軍暴行,自發組織民眾進行武裝斗爭,兩萬多民眾把英軍佔領的四方炮台圍得水泄不通。英軍總司令傳話給當地長官,聲稱如果不解除包圍,主力英軍將盡屠廣州城。當地長官清楚英軍勢大,出面勸說參戰民眾解散,這才解了英軍之危。

然而,英國政府並不滿足,認為索取的利益太少,決定撤換義律,改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加大侵略中國的力度1841年8月,英軍在璞鼎查的率領下由香港再次北上,廈門、定海、鎮海等重鎮相繼淪陷。

⑥ 都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原因是什麼

因為是鴉片戰爭拉開了中國近代屈辱歷史的帷幕。雖然我們國家在這一場戰爭當中損失很多,但也確確實實的推動我們國家走出封建。因為他帶來了很多新的思想,在當時困苦屈辱的境地,激發國內無數愛國志士,迅速接納新的思想,投身於艱苦卓絕的斗爭中。

但幸運的是這位國家有最英勇的人民,於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帶領這個國家褪去陳舊的清服,割掉落後的辮子,與敵對方展開不懈斗爭,最終迎來今天這樣美好的局面,讓我們銘記先烈、珍惜現在!

⑦ 為什麼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一是戰爭後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一個落後封閉但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是中國的發展方向發生變化,戰前中國是一個沒落的封建大國,封建制度已經腐朽,在緩慢地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如果沒有外來勢力干擾,中國最終也會向西方大國那樣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本主義國家;而鴉片戰爭後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不可能獲得正常發展,中國也就不可能發展為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而最終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 第三,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戰前中國的主要矛盾是農民階級與封建地主階級的矛盾,而戰後主要矛盾則包括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及中華民族與外國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會主要矛盾復雜化。

第四是革命任務發生變化,原先的革命任務是反對本國封建勢力,戰後則增加了反對外國殖民侵略的任務,革命的性質也由傳統的農民戰爭轉為舊民族主義革命。

⑧ 為什麼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因為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成了主要矛盾,革命任務也發生了變化,外爭民族獨立,內求國家富強成了革命的主旋律。所以,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此外,在西方列強和國內矛盾,雙重激化之下,鴉片戰爭之後的一百多年裡,中國先後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百日維新運動、辛亥革命等。因此,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舊的農民運動,而演化為以革命理論為指引的新式革命運動。

因此,從社會結構、主要矛盾等變化來看,鴉片戰爭確實屬於中國近代史的起點。

與為什麼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40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4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5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0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3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7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0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5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70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8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6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