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哪些食物是中國自古就有的

哪些食物是中國自古就有的

發布時間:2022-10-21 13:06:39

❶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八珍」的說法,「八珍」指的是哪幾種動物

八珍原指八種珍貴的食物,後來指八種稀有而珍貴的烹飪原料。其具體所指隨時代和地域而不同。

人們歷來把「山珍海味」視為美食,並把「山珍海味」分為八珍。

八珍,是中國飲食業對8種珍貴的烹飪原料及其製成的食品的稱謂,歷史有不同的內容。最早出現在周代,有「珍用八物」的說法。明清以後,海味逐漸,列入佳餚,出現在海八珍和山八珍。現代,人們又將山珍海味的海貴原料分為上、中、下八珍。上八珍為:狸唇、燕窩、駝峰、熊掌、鹿筋、猴頭、豹胎、哈土蟆;中八珍:魚翅、果子狸、大烏參、廣肚、鱉裙、魚唇、鰣魚;下八珍:川竹蘇、銀耳、冬菇、猴頭菇、干貝、魚骨、魚腸、烏魚蛋

古代八珍即龍肝、鳳髓、豹胎、鯉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蟬。

草八珍:猴頭、銀耳、竹蓀、驢窩菌、羊肚菌、花菇、黃花菜、雲香信。

海八珍:燕窩、海參、魚翅、鮑魚、魚肚、干貝、魚唇、魚子

山珍海味,是產自山野和海洋的名貴珍稀食品,是食物中的精品的部分,熊掌、燕窩、魚翅、海參等,在古人食譜上常充主角。

熊掌。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煮好的熊蟠,酥爛滑潤,自有其耐人尋味處。扒熊掌是古食譜上的名菜。

駝峰。以駱駝的肉峰作原料,可以蒸食或烤食。唐杜甫《麗人行》詩:「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就是以駝峰和銀鱗這兩道菜作例子來描給唐玄宗和楊貴妃飲食生活的精美。

鹿尾,古人視為珍食。明清兩代北京宴飲,最重鹿尾。《紅樓婪》寫庄頭烏進孝向賈府交年租年禮,所開單子的第一宗是大鹿(全鹿)三十隻。

鹿尾、鹿舌、鹿筋、鹿肉、鹿血、鹿鞭既是美食,又是大補劑品。

燕窩。金絲燕在閩粵海濱縣崖上築起的巢叫燕窩,這是金絲燕吞食魚蝦、海藻經胃液消化後吐出的粘液築成的,供人食用,營養豐富。

魚翅。魚翅是加工干制後的鯊魚鰭,海參是海里一種棘皮動物。

古代隆重的喜慶筵席以魚翅、海參作為主菜,稱為翅子席(魚翅席)和海參席。

鰣魚。春夏之交,一年一次的鰣魚上市。鰣魚生活在海洋中,春季到長江、錢塘江產卵,大的三尺,是我國魚中美味。

我國古時著名的的山珍海味,尚有魚肚、魚唇、干貝、對蝦、野雞崽子、鳧脯、哈士蟆(黑龍江林蛙)、猴頭蘑、銀耳等。

至於宮延食譜的「龍肝鳳髓」之類,不過是極言帝王飲食的名貴珍異罷了。「龍肝」是用白馬的肝臟代替的,鳳髓是錦雞骨髓充當的。

八珍,原指八種珍貴的食物,後來指八種稀有而珍貴的烹飪原料。

八珍的提法最早見於《周禮·天官冢宰》:「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饈、百醬、八珍之齊。

」應該說中國歷代「八珍」的內容各不相同。

❷ 中國的傳統食物有哪些

民以食為天,從古至今,人們把吃飯看作是繁衍生息的第一需要。經過幾千年的積淀,我國勞動人民創造了數萬道精美菜品,種類繁多,不勝枚舉。下面就是我國有名的特色美食。

江蘇叫花雞是江蘇常熟虞山鎮傳統名饌。據介紹,常熟叫化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而真正搬上酒席台、登上大雅之堂也有近百年的歷史了。

浙江東坡肉在浙江被公推為杭州第一傳統名菜。東坡肉是一種特製的紅燒肉。以薄皮嫩肉用名酒燜制而成,其特點是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青睞的佳餚。

安徽 逍遙雞是始創於三國時期的安徽傳統名菜。相傳是曹操鍾愛的葯膳雞,它色澤紅潤,香氣濃郁,皮脆油亮。吃時抖腿掉肉,骨酥肉爛,滋味特美,且食後余香滿口。其營養十分豐富,具有健體之功。

福建檳榔芋泥為閩菜傳統甜食,是福州人宴席上的「壓軸」菜。此菜的特色是細膩軟潤,香甜可口,看似冷盤,吃起來卻燙嘴。福州人常食芋泥而不厭,現在還衍生出許多以芋泥為主料的食品,像芋泥蛋糕、芋泥竹粽、芋泥慕思等,更是別具風味。

除了以上地方美食意外,其他地方還有很多的美食,就不一一例舉了,這么多的美食體現了我們民族智慧的結晶。

❸ 中國傳統食物有哪些

中國傳統美食 滿漢全席、佛跳牆、驢打滾、粽子、糯米粑粑、餃子、湯圓、餛飩、面條、包子、獅子頭、煎餅、千層餅、月餅、油條、豆漿、拉麵、刀削麵、涼面、豆拌面、回鍋肉、烤鴨、烤雞、燉豬蹄、火鍋、鹵肉、川菜、粵菜、桂菜、湘菜、雲南過橋米線、揚州三丁包、天津狗不理包子、北京烤鴨、寧波湯園、燒餅等等。

❹ 中國自古就有的糧食,水果,蔬菜有什麼

糧食:米、粟、麥、青稞、豆。

蔬菜:芹菜、白菜。

水果:桃、李、棗。

1、大米

大約在5萬年前,在雲南地區已經出現了早期的稻屬植物。

湖南道縣與江西萬年縣考古發現,約一萬三千多年前人類開始種植食用,新石器以前人類應該是口腔咀嚼全稻原谷。

稻穀的胚與糊粉層中含有近64%的稻米營養和90%以上的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人民的主要食品。

2、粟(小米)

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農作物之一,起源於中國北方黃河流域,是中國古代的主要糧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屬於「粟文化」。

3、白菜

白菜是我國原產蔬菜,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據考證,在我國新石器時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遺址發現的白菜籽距今約有6000年-7000年。

白菜19世紀傳入日本、歐美各國。

4、芹菜

芹菜,屬傘形科植物,品種繁多,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和大范圍的種植面積,是中國人常吃的蔬菜之一,其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鈣、磷、鐵、鈉等。

5、桃子

中國是桃樹的故鄉。公元前十世紀左右,《詩經·魏風》中就有「園有桃,其實之淆」的句子。《魏風》所指系今日黃河以北以及山西廣大地區,園中種桃,自然是人工栽培的,植桃為園,則表明已有一定的種植規模。

果實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頭等,核仁也可以食用。

❺ 最古老的中華傳統美食有哪些

1、包子

包子是我國非常古老的傳統美食,是由麵皮和菜餡組成的麵食,可葷餡、可素餡。不過每個地區的做法與叫法都不經相同。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天津狗不理包子了。

2、肉夾饃

肉夾饃是由臘肉與面饃組成的傳統美食,現在已經入選了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很多人在第一次吃肉夾饃的時候都會有一種疑問。為什麼吃的肉夾饃,變成了饃夾肉?其實肉夾饃是「肉夾與饃」的意思了。這其中誤會的有沒有你呢?

3、酸辣湯

酸辣湯是一道傳統的川菜小吃,屬於川菜或湘菜。這道美食的特點是:酸、辣、咸、香俱全。具有醒酒去膩,助消化的作用。曾經也列入過國宴菜單中。

臭豆腐是我國傳統特色小吃,不過每個地方的做法具有很大的差異。臭豆腐雖然名氣俗了點,而且味道讓人難以接受,不過當你吃到嘴裡的時候,一定會讓你欲罷不能。不過,像這種外陋內秀的美食,你喜不喜歡吃呢?

5、炸醬面

炸醬面想必大家都吃過,這也是我國的傳統特色美食,起源於北京。因為好吃的緣故,現在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同時,也被譽為「中國十大面條」之一。

❻ 什麼食物原產於我國

1、香椿: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樁頭、大紅椿樹、椿天等,在安徽地區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層皮,又稱椿白皮,原產於中國,分布於長江南北的廣泛地區,為楝科。

2、銀杏:

銀杏是我國特有的中生代遺存珍稀樹種。只有浙江天目山有野生樹木。銀杏生於海拔500-1000米的天然林中,土壤呈酸性黃壤,排水良好。常與柳杉、香榧、藍莓等針闊混交,生長旺盛。

(6)哪些食物是中國自古就有的擴展閱讀:

香椿中維生素E和性激素含量,具有抗衰老和補陽養陰作用,對不孕有一定療效,故有助於黃體酮的美名。

香椿是當季的名品,含有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有機物,能健脾開胃,增進食慾。香椿的揮發性氣味會通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無法附著在腸壁上而排出體外。

同時香椿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起到潤滑皮膚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好食物。

❼ 最古老的中華傳統美食有哪些

最古老的中國傳統美食有:

生魚片和燒烤。中國古代的生魚片叫膾,烤肉叫炙,遠古人類就是為了吃到熟的食物才學會了使用天然火的,正所謂膾炙人口。盡管這兩樣食物現在來說不是家常必備菜,但他確確實實是最古老的中國美食。

❽ 有哪些出名的食物是起源於中國的

漢堡源於中國,前身就是西安的肉夾饃,肉夾饃在中國美食史上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早在幾百年前,肉夾於饃就非常受人們的歡迎。漢堡和肉夾饃的區別在於漢堡是用麵包夾著肉和青菜,而中國的肉夾饃則是選用上等的麵粉,經過發酵,人工反復的揉打,在爐中經過適宜的火候烤出來的火燒,加上精選的牛肉或者是豬肉,用百年老湯加入花椒,桂皮,八角,陳皮,大葷香,香葉等秘制調料煮燉出來,外焦里嫩的火燒加上秘制鹵肉,一口氣吃上三五個都不在話下,肉夾饃的美味和健康遠遠超越漢堡。

其實,好多國外的飲食都是有中國傳過去的。只不過根據當地人的習慣和不同的口味喜好改良成他們現在吃的被人熟知的一些美食。

❾ 中國古代有名的美食有哪些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美食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我國,關於飲食菜餚的流派也有著八大菜系,由此也可以看出來美食在人們的心目當中有著多麼重要的地位,而且關於美食的種類繁多,在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特色,地方風味非常的鮮明。在古代的時候也有著許多非常有名的美食,流傳至今深受人們的喜愛。

三、紅燒獅子頭

紅燒獅子頭也是古代非常著名的美食之一,它也被稱之為四喜丸子。這道美食色香味俱全,肥瘦相間的豬肉色澤飽滿,再加上綠葉的襯托,讓這道菜的美觀程度也十分高。在色彩上能給人們的視覺很強的沖擊力,除此之外味道也是絕佳。而且根據史書的記載,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紅紅燒獅子頭做法類似的菜品。因此這道菜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能夠被保留到現今,正是因為它的美味。

❿ 我國哪些糧食 蔬菜 水果自古就有了

糧食:
最早有的是神農通過嘗百草,找出了五穀。

五穀即粟(稷)、豆 、黍、麥、稻 。 古代所指的五種穀物。「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谷」原來是指有殼的糧食;象稻、稷(jì計,即穀子)、黍(亦稱黃米)等外面都有一層殼,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從殼的音來的。五穀原是中國古代所稱的五種穀物,後泛指糧食類作物。

水果:
荔枝:本土水果歷史悠久可參考http://ke..com/view/4447.htm
柑桔,是桔、柑、橙、金柑,柚、枳本土水果http://ke..com/view/1625.htm?re=1
香蕉 本土水果http://ke..com/view/3907.htm?re=1
桂圓 本土水果http://ke..com/view/46284.htm?re=1
柿子 本土水果http://ke..com/view/37085.htm?re=1
紅棗 本土水果http://ke..com/view/42340.htm?re=1
李子 本土水果http://ke..com/view/25544.htm?re=1
梨本土水果http://ke..com/view/36989.htm?re=1

石榴:漢朝西域而來http://ke..com/view/7136.htm?re=1
葡萄:漢時西域而來http://ke..com/view/5119.htm?re=1
板栗http://ke..com/view/38355.htm?re=1
核桃 漢時西域而來http://ke..com/view/29311.htm?re=1
西瓜自五代時始入中國http://ke..com/view/16897.htm?re=1
注意櫻桃只可引用土種資料http://ke..com/view/3477.htm?re=1

二、唐時,已經有外國使者來中國,那時候已經引進了很多國外品種。

三、中國人很久以前就知道嫁接技術。

所以,古人是吃水果的,而且是經常吃。(例如:人面桃花相映紅就說明桃子)但是沒有現在的品種多而已。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思常作嶺南人。也是證明。

李子
是薔薇科落葉喬木李的果實,原產於我國,李在我國栽培歷史至少3000年以上.其品種繁多,花色各異。夏、秋果實成熟時,飽滿圓潤,玲瓏剔透,形態美艷,口味甘甜,是人們喜食的傳統果品之一。
李,李果也。――《說文》
北山有李。――《詩經•小雅•南山有台》
http://ke..com/view/36989.htm?re=1

我國是梨屬植物中心發源地之一,國內栽培的白梨、砂梨、秋子梨都原產我國。根據「詩經」、「齊民要術」等古籍記載,我國梨樹栽培的歷史在4000年以上。梨樹是我國南北棃,梨果也。——《說文》
楂棃薑桂。——《禮記·內則》
各地栽培最為普遍的一種果樹.

我國梨產量最多的省是河北、山東、遼寧、江蘇、四川、雲南等。主要梨產區有山東煙台,栽培品種為黃縣長把梨、棲霞大香水梨、萊陽慈利、萊西水晶梨和香水梨;河北省邯鄲、石家莊、邢台一帶,主要品種為鴨梨、雪花梨;遼寧省綏中、北鎮、義縣、錦西、阜新等地主產秋白梨、鴨梨和秋子梨系統的一些品種;安徽省碭山及周圍一帶為酥梨產區;山西高平為大黃梨產區,原平則以黃梨和油梨為主載品種;甘肅蘭州以出產冬果梨聞名;四川的金川雪梨和卷溪梨;新疆的庫爾勒香梨和酥梨,煙台、大連的西洋梨也都馳名中外。
http://ke..com/view/117811.htm?re=1
我國是柑橘的重要原產地之一,柑橘資源豐富,優良品種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柑桔原產中國。
古籍《禹貢》記載 4000 年前的夏朝,我國的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生產的柑桔,已列為貢稅之物。到了秦漢時代,柑橘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史記·蘇奏傳》(西漢司馬遷著)記載:「齊必致魚鹽之海,楚必致桔柚之園」,說明楚地(湖北、湖南等地)的柑桔與齊地(山東等地)的魚鹽生產並重。
唐宋時代,隨著經濟的發展,柑橘產區域分布與我國現代柑桔分布范圍大致相同。宋代歐陽修等撰著的《新唐書?地理志》中列舉了現在的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西及安徽、河南、江蘇、陝西的南部,向朝廷納貢柑桔。當時,凡氣候適宜栽培柑桔的地方,戶戶栽桔,人人喜食。
唐代詩人岑參在詩中吟道,「庭樹純栽桔,園畦半種茶」。唐代韋應物有詩雲:「憐君卧病思新桔,試摘猶酸亦未黃」。明清時期,柑桔業已發展到商品生產時代。清代著作《南豐風俗物戶志》記載江西南豐等地,整個村莊「不事農功,專以桔為業」。《閩雜記》(清?施鴻保著)記迷了福州城外,「廣數十畝,皆種柑桔」。《嶺南雜記》(清?吳震方撰)記載:「廣州可耕之地甚少,民多種柑桔以圖利。
湖南石門,種植柑桔悠久,早在兩千多年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就在故里寫下了《桔頌》名篇。據研究,柑桔起源於我國雲貴高原,途經長江而下,傳向淮河以南。長江下游,直到嶺南地區。經過我國人民長期栽培。選擇,柑橘成了人類的珍貴果品。 15 世紀,葡萄牙人把我同甜橙帶到地中海沿岸栽培,當地稱為「中國蘋果」。後來,甜橙又傳到拉丁美洲和美國。 1821 年,英國人來我國採集標本,把金柑帶到了歐洲, 1892 年,美國從我國引進椪柑,叫「中國蜜桔」。英語把柑和桔總稱「曼達寧」(Mandarin),其原意就是」中國珍貴的柑」。溫州蜜柑,是唐代日本和尚田中間守來我國浙江天台山進香,帶回柑桔種子,在日本鹿兒島、長島栽植,變異選擇而來。現在,柑桔栽培遍及五大洲,而以巴西、美國、中國、日本、西班牙、義大利、摩洛哥、墨西哥、以色列、南非,阿爾及利亞、埃及、希臘、土耳其、阿根廷、印度、澳大利亞的栽培面積和產量居多。

蔬菜:
古代人常吃的糧食主要是五穀

五穀即粟、豆 、麻、麥、稻 。 古代所指的五種穀物。「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谷」原來是指有殼的糧食;象稻、稷(jì計,即穀子)、黍(亦稱黃米)等外面都有一層殼,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從殼的音來的。五穀原是中國古代所稱的五種穀物,後泛指糧食類作物。

水果
1,有中國本土的水果如:桃、李、杏、桔子、梨、酸梅、胡桃等.(注:1972年發現距今約7000多年磁山文化遺址胡桃的出土,修改了所謂漢代張騫引自西域的說法。)

2,張騫等人從西域引進的葡萄、石榴等

柰,也是古代水果名,究竟是什麼,還有爭議.多數學者認為柰就是後來的綿蘋果,即中國蘋果的古稱。

菜?
蔬菜自上古時代便已成為人類的食物。《詩經》里提到的132種植物,其中作為蔬菜的就有20餘種,隨著時代變遷,其中部分品種已退出蔬菜領域,成為野生植物,如荇、苕、苞之類。 戰國及秦漢時期,我國人民食用的主要蔬菜有5種。葵,稱為「百菜之主」,現在有的地方稱冬寒葵或冬寒菜,植物分類學上稱冬葵,因口感及營養欠佳,唐以後種植漸少,明代已很少種它,並不再當蔬菜看待。藿,也是先秦時的主要蔬菜,它是大豆苗的嫩葉,如今極少拿來當菜吃了。韭、蔥、蒜是現在常用來調味的蔬菜,在古代蔬菜中獨成一屬。《漢書·召信臣傳》中記載太宮園在溫室生產蔥、韭的情況,並把這樣培育出來的韭菜叫「韭黃」。此外,還有蘿卜、蔓青等根菜類,現時蘿卜的許多優良品種在秦漢時便已培育出來。蔓青早在《呂氏春秋·本味篇》中就有「菜之美者」的盛譽,古時蔓青還可以頂糧食之用。 現在常見的蔬菜如茄子、黃瓜、菠菜、扁豆、刀豆等都是在魏晉至唐宋時期陸續從國外引進來的。茄子,原產於印度和泰國。黃瓜原產於印度,傳入我國時比茄子晚些,初名叫胡瓜,現在有的地方還保留這種叫法。菠菜是唐代貞觀年間由尼波羅國(今尼泊爾)傳入的,最初叫波稜菜,後簡稱菠菜。扁豆原產於爪哇,南北朝時傳入我國。刀豆原產於印度,唐代傳入我國。
宋代以來,我國蔬菜的種植和食用就更加廣泛了。除了從國外引進外,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還自行培育出一些極為重要的蔬菜品種,如菱白和白菜等,種植蔬菜的技術也有進步,蘇東坡有詩雲:「漸覺東風料峭寒,青篙黃韭試春盤。」可見,當時民間也可以在春天吃到新鮮的蔬菜了。 到元、明、清以來,又陸續有一些品種加入我國菜譜中來。胡蘿卜原產於北歐,元代由波斯傳入。辣椒和西紅柿的傳入時間還要晚些。西紅柿雖由歐洲傳入我國,但它的祖居地卻是南美洲的秘魯。西紅柿原名叫狼桃,秘魯土著人剛發現它時,以為它有毒,還不敢吃呢。進入清代末期,我國現有傳統蔬菜品種基本上都出現了。

閱讀全文

與哪些食物是中國自古就有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40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4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5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0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3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7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0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5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70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8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6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