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的眼界是什麼意思

中國的眼界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10-23 04:59:26

Ⅰ 眼界是什麼意思

眼界,指目力所及的范圍。引申指見識的廣度。 眼界廣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狹者其作為必小。語出唐 王維 《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集》詩:「眼界今無染,心空安可迷。」 蘇轍(子由)《和子瞻雪浪齋》:「窗中縞練舒眼界,枕上雷霆驚耳門。」等。

Ⅱ 眼界是什麼意思呢

眼界,指目力所及的范圍。引申指見識的廣度。
眼界廣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狹者其作為必小。語出王維《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集》詩:「眼界今無染,心空安可迷。」蘇轍《和子瞻雪浪齋》:「窗中縞練舒眼界,枕上雷霆驚耳門。」等。
例句:
1、宋汪莘《乳燕飛·感秋采楚詞賦此》詞:「雲中眼界窮高厚,覽山川,冀州還在,陶唐何有!」
2、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一折:「來到這郊野外,是好眼界也呵。」
3、《儒林外史》第十六回:「鄉下眼界淺,見匡超人取了案首,縣里老爺又傳進去見過,也就在莊上,大家約著送過賀分到他家來。」
4、巴金《春》一:「每一個變化都在她的心上刻劃了一條不可磨滅的痕跡,給她打開了一個新的眼界。」

Ⅲ 「眼界」是什麼意思

眼界[yǎnjiè]
[名]目光所涉及的范圍。借指知識、見聞的廣度。開闊學生的眼界

說明:「眼光」跟「眼界」不同。
「眼光」指觀察鑒別能力,只有高低之別,而無廣狹之分;「眼界」指知識見聞,有廣狹之分,而無高低之別。

Ⅳ 眼界是什麼

眼界,指目力所及的范圍。引申指見識的廣度。 眼界廣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狹者其作為必小。語出唐 王維 《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集》詩:「眼界今無染,心空安可迷。」 意思是說,眼界廣的人他的成就就大,眼界小的,他的作為也就小。
引證舉例:
(1)唐 王維 《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集》詩:「眼界今無染,心空安可迷。」
(2)宋 汪莘 《乳燕飛·感秋采楚詞賦此》詞:「雲中眼界窮高厚,覽山川, 冀州 還在, 陶唐 何有!」
(3)元 武漢臣 《生金閣》第一折:「來到這郊野外,是好眼界也呵。」
(4)《儒林外史》第十六回:「鄉下眼界淺,見 匡超人 取了案首,縣里老爺又傳進去見過,也就在莊上,大家約著送過賀分到他家來。」
(5)巴金 《春》一:「每一個變化都在她的心上刻劃了一條不可磨滅的痕跡,給她打開了一個新的眼界。」

人的一生,能夠走多遠,除了跟他的性格,心態有關,還跟他的眼界有關系。
目光短淺的人,是無法成就大事的。他看到的只是眼前,卻無法看到未來,所以,他的路也只能走那麼一小截。

我們所熟知的「拔苗助長」的故事,主人公就是一個目光短淺的人。為了盡快吃到糧食,他把剛剛插下去的秧苗往上拔了拔,認為那樣就是長起來了。這其實是一個很愚笨的人,同時也是一個眼界不行的人。

一個只顧著眼前的人,是很難把自己的人生路走得更長的。因為他沒有想到後果,沒有衡量得失,只顧眼前的利益,怎麼能夠獲得成功呢?

Ⅳ 什麼是格局和眼界

通常是指一個人的眼光,知識面,膽量,胸襟!思想和行為所能觸及的范圍!其中,胸襟和見識是主要因素!

處事的方式,能不能包容及看待事物的態度。

膽量

一個人做事必須具備一定的膽量,有了膽量,機會到了眼前才能抓得住,否則,當機會來到的時候,猶豫不決、瞻前顧後,大好機會將會錯失,到頭來空留遺憾。

智慧

一個人能不能抓得住隱藏在事物表面下面的規律,顯示了一個人是否擁有智慧。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往往被事物表面錯綜復雜光怪陸離的表象所迷惑,做事情不能抓住事情的本質,以及事物發展的規律做事,被事物的表象牽著鼻子走,到最後只能陷入被動和失敗。

眼光

一個人看待事物要長遠,才能走的遠。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只盯著眼前看,勢必有些目光短淺,有些事情在當前來看,雖然沒有好處,但是從長遠發展卻是千秋大計,因此我們就必須放棄眼前的利益,著眼長遠發展。事物發展規律有時候表現的也是一個曲曲折折,有時候還需要倒退以後再前進。如果只能前進,而不能以退為進,我們違背了事物規律也會遭遇失敗。一個人眼睛能看到的地方是視線,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是眼光。

見識

一個人擁有了足夠的信息量,在外面見過了世面,才能提高自己的見識。而有了見識,才能理解自己不能理解,明白不能明白的事情,對事物發展方向和規律才能有個正確的把握,才能對未來有更好的判斷。

愛心

俗話說有大愛,做事無障礙!一個人做事,如果能做到大公無私,一心為民,一心為公,他的格局肯定大。無論是儒家、道家、佛家,都在弘揚愛心,有了愛心,我們道德就高尚了,我們就脫離了低級趣味,成為一個純粹的人。儒家思想中「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道家思想中「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佛家思想中的眾生平等,發菩提心等,我們可以看出無論儒釋道的那一家,聖賢們都有統一的認識。當你放下你的私心為別人的時候,你內心自然而然就會充滿快樂!幫助別人,內心就充滿了坦然愉悅和淡定。

責任心

有了責任心,就有了擔當的勇氣。相反也就會放大我們做事的格局使命感。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不能只為自己,要活出這一輩子的價值,要活出生命的意義。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才會無怨無悔,才會沒有這輩子碌碌無為而感到悔恨。

使命感

有了使命感,我們就不會為自己的得失計較,才會活的大氣,才能成大事,有使命感的人,格局自然是大的。

Ⅵ 眼界是什麼意思

眼界是所見事物的范圍,延伸指見識的廣度。眼界就是一個人把握世界的寬度或廣度。有了寬廣的眼界,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遇。眼界閉塞的人總以「時運不濟」為理由將人生路越過越窄;而眼界開闊的人,卻能在千變萬化的時代中找到錦綉前程。眼 https://..com/question/720254002212645085.html

Ⅶ 眼界是什麼意思

眼界,指目力所及的范圍。引申指見識的廣度。

所謂眼界,就是人們的視野與見識的范圍。眼界有寬窄之分:限於一己,囿於一域,勢必眼界狹窄、見識短淺;胸懷全局,放眼世界,方能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寬廣的眼界什麼時候都需要,今天尤其如此。因為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已經和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這使得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日益緊密,其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程度大大增強,任何國家和民族如果自我封閉,不但難以發展,甚至無法生存;

(7)中國的眼界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無論是誰如果閉目塞聽,就不能進步,甚至會被時代淘汰。

在這樣的形勢下,各級領導幹部要把握正確的方向,確保工作的成效,就必須具有開闊的眼界,具有全局眼光和世界眼光,既從整個國家的大局和自身情況出發,又從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變化出發,自覺運用聯系的、發展的觀點去觀察、認識和處理問題。

寬廣的眼界從哪裡來?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界是否寬廣,取決於心胸是否博大。眼界與胸懷,二者一表一里,決定著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體現出領導者的境界與修養。

只有視野開闊,才能掌握盡可能多的資源和信息,才能培養廣納群賢、博採眾長的氣度;反過來說,只有胸懷博大,才能容得下不同意見和觀點,才能正確對待個人的榮辱得失。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眼界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36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5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3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63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21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8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00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10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78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03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15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68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393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68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86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61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66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4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4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