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孔家大家長」孔令儀:頭婚下嫁、二婚插足,92歲重返祖國
豈弟君子,莫不令儀。
這句詩出自《詩經·小雅·湛露》,意思是:和樂寬厚的君子,在任何情況下都表現得彬彬有禮。
詩中,令儀指「美好的儀容」。後來,「令儀」也常用作女孩的名字,寓意「 優雅,氣質 」。
不知道孔祥熙和「宋氏三姐妹」中的大姐宋靄齡在給女兒起名字時,是否也是受了這句詩的啟發。但身為父母,相信他們一定對女兒的未來寄予了美好的期望。
1915年12月,長女孔令儀在山西太谷出生,人稱「孔大小姐」。
一如她的名字, 孔令儀一生都養尊處優,穿戴雍容華貴,飲食奢華講究 。不論是幼年在父母身邊,還是後來定居美國,她一直保持著老上海人的習慣,比如早起要吃燕窩粥,每天固定喝下午茶,糕點要限時空運,化妝品全是進口貨。
初婚下嫁,離婚收場
父親是民國巨富,母親來自政治新貴家族,孔令儀從出生就註定了要過非同尋常的人生。
這種非同尋常,首先體現在她的婚戀觀上 。
孔令儀是家中長女,性格和相貌又和父親最像,所以最受孔祥熙的寵愛,隨著女兒年紀漸長,孔祥熙和宋靄齡開始操心起她的婚事。
姨媽宋美齡也非常喜愛孔令儀,自然也對外甥女的婚事非常上心,並在國民黨軍官中為其物色合適的人選。
於是,時任國民黨34集團軍總司令的胡宗南進入了宋美齡的視線。
胡宗南年輕有為,不僅和孔令儀年紀相仿,而且是蔣介石的心腹,政治前途不可限量,用現在的時髦詞來說, 胡宗南可以說是「鑽石王老五」級別的人了 。
對於妹妹推薦的人選,宋靄齡也很滿意,可是,孔令儀卻嫌棄胡宗南是一介武夫,不懂得體貼和浪漫。
1941年,又有人提議把國民黨高級將領衛立煌介紹給孔令儀。
衛立煌是陸軍上將,在國民黨軍隊中頗有影響力,深得蔣介石信任,但孔令儀挑剔對方太老了,並質問父母,把自己嫁給一個快年長20歲的男人,是要去做小老婆嗎?
後來,孔祥熙又為女兒物色了一個年輕帥氣的飛行員。
此人名叫孫桐崗,因隻身一人駕駛飛機從柏林出發,飛越萬水千山,最終在南京成功降落,成為當時轟動一時的風雲人物,他不僅駕駛本領過硬,對飛機製造頗有研究。
為了政治前途,孫桐崗也積極向孔祥熙示好,而孔祥熙當時想當航空部長,急需航空人才,因此有意撮合孫桐崗和女兒的婚事,可孔令儀知道後火冒三丈,還跟父母大鬧了一場,孔祥熙也只好作罷。
也許是見慣了上流 社會 的豪門公子,也許是厭倦了權錢交易中的虛偽和相互利用,孔令儀對於長輩安排的政治婚姻非常排斥, 在「我的婚姻我做主」的美好願景中一路賓士,結果一出「深情富家女愛上窮小子」的戲碼上演了 。
在一次舞會中,孔令儀與一個風度翩翩的年輕人邂逅了,共舞一曲之後,孔令儀欣然接受了對方的咖啡之約,不久,兩人便墜入了愛河。
孔祥熙獲知消息後,趕緊命人打聽年輕人的底細。
結果發現,挑來挑去,女兒居然看上了一個名叫陳紀恩的窮小子。
雖說對方畢業於聖約翰大學,但 毫無背景,家境寒酸 ,甚至畢業歸國後,連個像樣的工作都沒有。
在孔祥熙和宋靄齡看來,陳紀恩顯然配不上自己的寶貝女兒,但是他們的百般阻撓,換來的卻是孔令儀「 非陳紀恩不嫁 」的決絕。
無奈之下,孔祥熙只好採取迂迴策略。
一方面,為了安撫女兒,暫時同意二人交往,並對陳紀恩委以重任和提拔,任命他為國民黨中央銀行業務局的副局長;
一方面,又以開展國際銀行業務為由,將陳紀恩派往美國辦事處擔任業務代理,藉此分開兩人,希望時間和距離能夠沖淡女兒對陳紀恩的感情。
可是1943年,孔令儀悄悄飛往美國, 不久正式通知父母,她要和陳紀恩在美國結婚 。
事到如此,孔祥熙和宋靄齡也無計可施,只能同意了這門婚事。
為了不委屈女兒,宋靄齡利用特權,命人斥巨資為女兒置辦了價值不菲的嫁妝,不想嫁妝之事經各大報紙紛紛報道後,鬧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
輿論紛紛指責孔家只顧一己私利,在國內戰事未平、將士浴血奮戰、百姓食不果腹的情況下,如此揮霍無度實在極不光彩。
然而, 這樁違背父母意願、為嫁妝讓孔家背負罵名的婚姻,並沒有持續多久 。
婚後,陳紀恩一改婚前的溫柔體貼,徹底暴露了本性,他不僅在外面尋花問柳,還對懷有身孕的孔令儀不聞不問,倆人爭吵不斷,矛盾逐漸升級,最終導致孔令儀流產。
倆人的婚姻也因此走向了盡頭 。
為了愛情,孔令儀可以對抗全世界,只為堅守內心;而面對背叛,也可以毅然抽離,保有獨立尊嚴。
二婚插足,幸福終老
這段婚姻帶給孔令儀的創傷有多大,或許只有她自己清楚。之後很多年,她都不願再碰觸感情,直到遇到第二任丈夫。
20世紀60年代初,孔令儀到台灣看望蔣介石和宋美齡。
出於對外甥女的重視,宋美齡指派了蔣介石身邊的一名軍官陪同,既當保鏢又當導游,一舉兩得。
這名軍官可不是平常人,正是後來成為孔令儀第二任丈夫的黃雄盛, 用內外兼修、文武雙全來形容黃雄盛一點兒都不為過 ,黃雄盛畢業於清華大學,後棄筆從戎,考上空軍軍官學校,是第一批赴英國學習駕駛噴氣式戰斗機的教官之一。
在擔任蔣介石侍衛期間,黃雄盛每日為蔣介石誦讀報紙,這個工作可不是讀讀報紙那麼簡單,因為蔣介石要時不時地針對時事新聞提出一些問題,而黃雄盛因為流利的作答、敏捷的思維、獨到的見解深得蔣介石的贊賞。
在陪同孔令儀遊玩期間,黃雄盛展現了更多吸引女性的特質: 體貼周到、風趣幽默、博學多才、相貌堂堂 ;而孔令儀雖然年近五十,不復妙齡少女的陽光和青春,卻更顯大家閨秀的雅緻和風韻,其優越的出身和蔣宋的寵愛更是十足的加分點,短暫的相處中,二人漸漸互有好感,心生愛慕。
問題是,當時的黃雄盛已有家室,這可怎麼辦?
換做旁人,也就罷了。但孔令儀是何等奇女子?她想要的幸福,不會輕易放手。
當時的具體內情已經無從考究,總之結果是,黃雄盛和原配離婚,不久再婚娶了孔令儀。
以拆散一個家庭為代價來換取自己想要的,從傳統道德的角度來說,這段婚姻來得並不光彩,卻也足見孔令儀的獨立、勇敢、堅持,並具有一定的手段。
從來不妥協於別人的安排,認定了就堅持到底,錯了也不懼後果;相信自己的判斷,遵從內心的選擇,哪怕不被世俗認可,也要努力爭取。
所幸在之後的人生光景中,孔令儀與黃雄盛過得很是幸福 。
夫妻倆婚後一直生活在美國,雖然沒有孩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感情卻愈發濃厚和親密。
和第一任丈夫不同,婚後黃雄盛對孔令儀一如既往地溫柔體貼和具有紳士風度,據說吃飯時,他都會先將椅子拉出來幫妻子落座,這一習慣一直持續到老年。
1992年至1996年間,孔令儀的弟弟孔令侃、孔令傑和妹妹孔令偉先後過世,眼看著親人一個個離去,孔令儀內心承受的悲痛、苦楚和孤獨可想而知, 最艱難的時候黃雄盛一直陪伴左右 。
20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宋美齡移居紐約,孔家兄弟姐妹擔負起照顧姨媽的生活起居,其中出力最多的是孔令儀和丈夫黃雄盛,弟弟妹妹過世後,照顧姨媽的重擔更是全部落在了孔令儀夫妻的肩上。
可以說,宋美齡能活到106歲的高齡,與孔黃夫妻的悉心照顧是密不可分的。
2003年宋美齡去世前,孔令儀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導致頭發一夜之間全部掉光了,姨媽的去世,對孔令儀的打擊尤其之大,畢竟二人的感情深似母女,此時黃雄盛的貼心照顧和一應事物的妥善應對都給了孔令儀莫大的安慰。
宋美齡去世後,孔令儀成了家族中最年長的長輩,也是孔宋家族的代言人。 不管孔令儀做出任何決定,黃雄盛都默默支持她 。
捐獻檔案,重返祖國
孔令儀的非同尋常,更體現在她的淡泊上。
對於腰纏萬貫的孔家來說,讓子女享受精緻生活和高等教育輕而易舉。
學生時代的孔令儀學習認真,尤愛文學和藝術,雖然成績優異,精通多國語言,卻是家裡唯一一個沒有選擇出國留學的孩子。
縱然出身官宦之家,生活追求精緻、愛情崇尚自由,孔令儀卻沒有權力欲,一生遠離政治。
與孔令侃、孔令偉與孔令傑熱衷「權力與金錢」,驕縱無理、目中無人的行事風格相比, 孔令儀為人隨和,行事低調 ,尤其再婚定居美國後,更是過著平凡的普通生活。
據見到孔令儀的人講,晚年的她雖然衣著講究,氣質不俗,但是待人接物如鄰家老人,溫和謙遜。
雖然為人低調,鮮少參與政治活動在公開場合露面,但晚年作為孔家大家長,孔令儀還是要掌管和處理家族中的大小諸多事宜。
比如財產。
孔家財力雄厚,尤其孔祥熙夫妻定居美國後,購置了大量的房產、股票,並帶去大量古董文物。
1997年、1998年和1999年,孔家分別變賣佛羅里達州部分地產、蝗蟲穀物業和佛州迪斯尼世界附近的多處土地, 其中佛羅里達州房產的售賣所得2000多萬美元還捐給了學校及醫院。
比如對孔家家族檔案的處理,這也是孔令儀晚年做得最值得稱道的一件事。
在孫中山先生逃亡日本期間,孔祥熙作為「東京中華留日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協助孫中山先生籌集革命經費,後追隨孫中山革命;民國時期,還擔任財政部長和行政院長等要職。
作為這段 歷史 的重要親歷者,他的檔案資料對中國近代史的研究具有極高的價值。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很想得到孔祥熙的檔案, 但鑒於這是孔家個人隱私,如何處置還要尊重孔家人的意願。
經過慎重考慮,孔令儀於2005年2月向斯坦福大學胡佛檔案館捐出大量孔家資料,其時間線跨越了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到民國政府時期,涵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中國 歷史 。
盡管因為文件數量太大,且毀損嚴重,使得史學家的研究工作面臨著很大困難,且導致大部分內容遲遲無法向公眾開放,但這些資料還是為中國近代史的研究提供了重大事實依據。
孔令儀表示:「 是非功過,由 歷史 判斷 。」其開明的態度令人敬佩。
2007年,92歲高齡的孔令儀終於重返祖國,並到上海參觀了幼年故居,這也是她離開中國60年後的首次闊別之旅。
再次踏上故土探訪孔式舊居,老人激動不已,任時間流逝, 其殷殷鄉土情、拳拳桑梓心,都不會改變 。
一年之後,孔令儀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寓所內去世,享年93歲。
❷ 中國近代名人與兩位妻子合葬墓是誰
一位是末代皇帝溥儀:
溥儀的陵墓是在一處叫華龍皇家陵園的公墓中,與眾多其他人的墓地安置在一起,而且還是和他的兩位妻子合葬在了一起。溥儀一生有五位妻子,與他合葬的兩位妻子又是誰?與溥儀合葬在華龍陵園的兩位妻子分別是他的皇後婉容和後來娶的譚玉齡。
譚玉齡
梳理一下溥儀的感情生活,譚玉齡應該是溥儀最愛的妻子。然而在一起僅僅生活了五年,譚玉齡就香消玉殞了。譚玉齡的骨灰先是藏於溥儀的侄兒毓嵒[yán]家中,1994年改存於長春偽滿洲國皇宮博物院。由於溥儀在生前就有意與譚玉齡合葬在一起,2006年9月2日,根據溥儀生前的遺願,愛新覺羅的族人將存放在長春偽滿皇宮的譚玉齡的骨灰領回,與溥儀合葬在華龍皇家陵園。
婉容
與溥儀合葬在一起的另一位妻子是他的皇後婉容,但婉容與溥儀的合葬可是非常離奇。1945年前,婉容一直和溥儀生活在一起,但感情極其不睦。日本戰敗後,溥儀被抓去了蘇聯,婉容則在東北各地被輾轉關押。1946年6月死於吉林延吉的監獄中,而屍骨則早已無處尋覓。2006年10月23日,經婉容弟弟潤麒同意後,以招魂的形式與溥儀合葬於華龍皇家陵園。
還有大將陳賡:
陳賡大將,是新中國的開國功臣,對黨和人民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戎馬一生,曾有過兩位妻子,一位是巾幗不讓須眉的王根英,另一位有寬闊胸襟、義字當先的傅涯。二婚妻子與前妻仇人相視好像才是正常的中國式家庭,更何況要去贍養前妻的母親,主動提出讓前妻與丈夫合葬。
王根英
1927年的春天,20歲的王根英代表上海黨組織,趕赴武漢參加黨的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隨後一便出席了全國第四次勞動大會,然後她還以中國工人階級代表的身份參加出席了在漢口舉行召開的國際工人太平洋勞動大會。就是在這個時候,她與陳賡相遇了。兩個人心中都飽懷著對革命的熱愛,引導著彼此。相識、相愛,並結為夫妻。
陳賡夫婦把個人的情感和兒女情長拋之腦後,把全身心的精力全部投入到黨的工作當中。經過陳賡夫婦的不懈努力和忘我的工作,為黨組織提供了許多重要的情報,同時他們也組織營救了大批的被捕同志。在這一秘密特殊的戰線上,雖然沒槍林彈雨的血腥,但是長期隱藏敵人的大後方,也是不免會有被敵人發現的可能。果然好景不長,王根英就因同志的背叛出賣,被敵人抓捕入獄。
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王根英在突圍的緊急關頭,突然想起有一個裝有黨內重要文件和大量公款的公文包沒有帶出來,隨後便毫不猶豫的沖回學校去拿,在撤退時與日軍遭遇,壯烈殉國。這位年輕的女革命黨人至此為黨和人民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陳賡心裡始終忘不掉王根英,對身邊的戰友說"我要為她守節三年!"陳賡沒有食言,他實現了他的諾言,在王根英犧牲三年後,他才考慮重新組建家庭,與同在中共中央特科工作的傅涯結了婚。
傅涯
浙江紹興上虞人,她與陳賡年齡相差15歲,而且她也是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畢業的。其實她與陳賡最後能夠走到一起也是不容易的,因為傅涯的哥哥是國民黨的特務手上沾滿了革命黨人的鮮血,可以說是"血債累累"!因此當陳賡向黨中央申請與傅涯結婚時,經過黨組織的研究探討。
鄧公說:"向中央發個電報,就說傅涯雖然家庭出身有污點不好,可是這不代表她本人不好嘛!就算她哥哥是國民黨的特務,可她是一名堅定革命的優秀共產黨員嘛!兩個人都是革命同志,就批准了他們的結婚請求,成全了這一對革命夫妻吧!"兩個人終於走到一起。傅涯與陳賡先後養育了四個孩子,即陳知建、陳知進、陳知庶、陳知涯。
合葬:
2010年的1月4日,傅涯在北京病逝,終年92歲。傅涯生前曾立下一份遺囑,因為王根英烈士犧牲後,被安葬在了河北邯鄲的晉冀魯豫烈士陵園。所以傅涯希望能夠把王根英烈士和陳賡大將合葬在一起。於是在2011年,根據傅涯的遺願,陳賡的子女將王根英烈士的遺骨遷葬至陳賡大將的家鄉湖南湘鄉,至此王根英終於與丈夫陳賡團聚了。
❸ 中國近代偉人人 有哪些離過婚的
中國共產黨毛主席的同窗蔡和森和向警予離過婚。還有少帥張學良和原配於鳳至離婚後娶了趙四小姐。文人的話那就太多了,首推徐志摩。
❹ 「半路夫妻」劉之冰和茹萍:二婚生活也幸福,恩愛走過22年
在大熱劇《掃黑風暴》中,飾演督導組組長駱山河的是著名演員劉之冰。歲月在他帥氣的臉上雖然留下了痕跡,但骨子裡的正氣仍然迷人。
在現實生活中,劉之冰和妻子茹萍是一對模範夫妻。1999年,兩人各自帶著孩子組合成一個再婚家庭。
一般來說,二婚家庭矛盾更多,而且 娛樂 圈緋聞多婚變多,但是劉之冰和茹萍夫婦成了二婚模範夫妻,現在誰也離不開誰了。
他們是如何用真愛和智慧相攜走過這22年的呢?
1963年, 劉之冰出生於黑龍江鶴崗,從省藝校畢業後,考入長春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
劉之冰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兒子劉思博跟隨他生活。
1995年,在電影《敵後武工隊》中,劉之冰飾演叛徒馬鳴,茹萍飾演女武工隊員汪霞。
茹萍比劉之冰小3歲,是杭州話劇團的當家花旦。
戲中,茹萍對「馬鳴」恨之入骨,以致入戲太深,她覺得戲外的劉之冰也是壞壞的。因此,從影片開機到封鏡,她從沒正眼看過劉之冰。
3個月後,《敵後武工隊》的拍攝結束了,他們也就各奔東西了。
兩人註定有緣,兩年後,《一路風雨一世情》劇組邀請劉之冰和茹萍飾演男女主角。
此時劉之冰的婚姻已經觸礁,茹萍也已 與前夫奚天鷹離婚,與女兒奚望一起生活。
在《一路風雨一世情》這部戲中,劉之冰與茹萍扮演一對情侶,茹萍的嬌艷嫵媚和劉之冰的男人魅力彼此讓對方怦然心動。
經過4個月的朝夕相處,兩人的感情日益加深。
劇組的人一見劉之冰看茹萍的眼神就明白了,鼓勵他說: 「你們兩個現在都離婚了,又都帶著孩子,乾脆你們倆結婚算了,一兒一女多幸福啊!」
這層窗戶紙被捅破後,劉之冰開始大膽追求茹萍。
茹萍也在仔細觀察劉之冰,發現他細膩體貼,每天和兒子通電話,說話的語氣耐心又溫和。
茹萍被深深打動了,心想這么愛孩子的男人,一定是個愛家的男人,也一定是個負責任的好男人。
《一路風雨一世情》殺青那天晚上,劉之冰直言不諱地向茹萍表白:「你能做我的女朋友嗎?」
茹萍沉思了一會兒,誠懇地告訴劉之冰:「我對你也有感覺,只是我離過婚,身邊還帶著個6歲的女兒。」
劉之冰說: 「 我也離過婚,身邊有個兒子。咱倆都有『拖油瓶』,彼此扯平了。」
劉之冰的話打動了茹萍,兩人當即確定了戀愛關系。
1999年,劉之冰帶著兒子劉思博,茹萍帶著女兒奚望,在杭州買了一套3居室,組成了一個再婚家庭。
一般來說,再婚家庭的子女對繼父繼母都心存芥蒂。
劉之冰的兒子劉思博性情溫和,言談舉止都很像父親,因此茹萍和劉思博相處起來容易多了。
可是茹萍的女兒奚望不接受劉之冰這個新爸爸,劉之冰也不強求她叫「爸爸」,而是讓她叫「叔叔」,並主動和她套近乎。
即使這樣,奚望也很抗拒。茹萍夾在丈夫和女兒之間,十分為難。
劉之冰想出對策,向茹萍打聽了奚望的喜好,在裝修房子時給奚望的卧室配上了她最喜愛的布娃娃、裝飾畫等。
奚望畢竟是孩子,知道漂亮卧室是劉之冰設計並布置時,對他有了好感。
奚望與劉之冰的關系日趨親密,常常叫他「好朋友」,關系越來越融洽。茹萍心裡也樂開了花。
劉之冰和茹萍知道, 繼父繼母對各自子女最忌諱厚此薄彼,要做到一碗水端平,才能讓沒有血緣關系的家庭融為一體。
夫妻倆待對方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還要好, 將更多的愛傾灑到對方的孩子身上, 讓這個復雜的再婚之家平穩運行。
劉之冰分別給兒子和繼女交了贊助費,將他們送入杭州的重點小學就讀。
茹萍參加劉思博的家長會,劉之冰則參加奚望的家長會。兩個孩子學業和做人方面每取得一點進步,夫妻倆毫不吝惜溢美之詞。
兄妹倆每個星期的零花錢,劉之冰給得一樣多,都是50元。
劉之冰每次給孩子們添置衣服、運動鞋,甚至買個文具盒,都做到價格一樣,不讓孩子們有想法。
在飲食習慣上,杭州人茹萍吃飯講究少而精,每頓飯都做幾樣小菜, 做得色、香、味俱全。
而東北人劉之冰卻覺得麻煩,把 葷菜和素菜一股腦地放在鍋里燉熟。
奚望吃不慣東北菜,劉思博吃不慣杭州菜, 誰也改變不了對方,卻又天天在一起吃飯,胃裡的不適應讓心裡十分別扭。
茹萍定下一條規定: 家裡這頓吃杭州菜,下頓必定吃東北菜。
時間一長,兩個孩子慢慢適應了對方的口味。
雖然劉之冰對奚望視如己出,但畢竟代替不了親生父親,他每個月都會開車送奚望去見親生父親。
同樣,劉之冰的前妻來杭州探望兒子劉思博,茹萍不僅請她在酒店吃飯,還騰出空間讓他們母子單獨相處。
劉之冰和茹萍的愛讓兩個孩子越來越懂得謙讓與寬容,像親兄妹一樣和諧相處。
2002年5月,茹萍意外地發現自己懷孕了,打算將孩子生下來,卻遭到了兄妹倆的強烈抵制。
劉思博給茹萍寫了一封信,說媽媽已經38歲了,既要照顧家庭還要拍戲,太辛苦了。高齡孕婦要孩子非常危險,自己和妹妹不希望媽媽再孕育寶寶。
奚望說得更直接: 「我和哥哥不是你們共同的孩子,以後你們有了自己的寶寶,肯定不會再愛我們了!」
劉之冰和茹萍的心被攪亂了,不知如何選擇。
劉之冰和茹萍看北京電視台一檔訪談節目時,一對再婚的明星夫婦講他們的生活。女主人提到一個生活細節: 「我的孩子和他的孩子,經常會欺負我們共同的孩子。」
觀眾席爆發出陣陣笑聲,但劉之冰夫婦心情沉重,怎麼也笑不出來。
茹萍是高齡產婦生孩子危險不說,再婚家庭本來關系就復雜,再添個孩子,不知還有多少意想不到的麻煩。
夫婦倆達成了一致意見,劉之冰陪著茹萍去醫院做了流產手術。
回家後,他們對兒女表示再也不考慮生孩子的問題了,會將全部的父愛母愛放在他們身上。
劉思博和奚望感動得熱淚盈眶,從此以後變得更加乖巧懂事,搶著做家務,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讓劉之冰夫婦很欣慰。
如果劉之冰和茹萍都出去拍戲,就會聚少離多。
茹萍覺得家庭比什麼都重要,再加上她參演的《武則天》、《康熙王朝》、《大宅門》等劇獲得眾多贊譽,她覺得自己可以退下來了,好好照顧這個家。
劉之冰知道妻子愛自己,可他覺得茹萍停下來是浪費了演藝才華,對茹萍說:「你還是去工作吧,工作的時候你會找到更多的快樂,我不願意你因為我而放棄工作。」
茹萍怔了一下,禁不住說:「很多男人都巴不得妻子在家做全職太太,你倒好,我自願在家你還不批准!」
面對丈夫的理解,茹萍深受感動,心裡更加愛這個男人了。
就這樣劉之冰和茹萍夫婦相互 扶攜,經營好家庭的同時,在事業上也比翼雙飛,一起主演了《守望幸福》、《養父》、《血色玫瑰》等劇,受到了觀眾一致好評。
因為是多年相伴的夫妻,劉之冰與茹萍配合默契,基本上每場對手戲都是一次通過。
劉之冰扮演的大多是氣質硬朗的軍人,2007年被八一電影製片廠特招入伍,茹萍和一雙兒女也隨他進京定居。
劉之冰和茹萍在石景山添置了一套寬敞明亮的4居室,生活漸入佳境,片酬節節攀升。
這時劉思博和奚望都已進入高一就讀,星期一至星期五在學校寄宿。
沒有了孩子的拖累,劉之冰和茹萍有了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 他們一起做 體育 運動、唱歌、看電影。
現在屬於他們的時間多了,突然發現對方身上有這么多缺點。
劉之冰是典型的東北男人,家裡買房子、裝修、孩子升學這些大事都由他做主。以前他還徵求茹萍的意見,但茹萍每次都不給出明確答復,所以他就不問了。
有一次,劉之冰老家親戚向他借20萬元,劉之冰直接將錢打了過去,沒有告訴茹萍。
茹萍洗衣服時,從劉之冰口袋裡翻出匯款收據,十分生氣: 「這個家不是你一個人的,人家問你借這么多錢,你至少應該跟我說一聲,你不能這樣無視我的存在!」
劉之冰反駁說: 「家裡的事你從來不插手,現在怎麼又干涉起來了?」兩人鬧得很不愉快。
茹萍是個十足的「馬大哈」,經常丟三落四,出門不是忘了帶錢包,就是忘了帶鑰匙。
有一次,茹萍在家裡燉排骨時,突然想起家裡沒有雞蛋了,就匆匆去超市買雞蛋,出門忘了關火。
等她回家時,鍋底已經被燒穿,差點引起火災,家裡彌漫著刺鼻的焦糊味,物業人員破門而入消滅險情。
劉之冰狠狠訓斥了她一頓:「都是做媽媽的人了,拜託你以後長點記性好不好?要是真引起火災可怎麼辦?
茹萍自知理虧,但劉之冰的語氣讓她難以接受。
夫妻兩人產生摩擦時,劉思博和奚望就心照不宣地充當父母的潤滑劑。
劉思博總是站在茹萍一邊,奚望則站在劉之冰的立場上,指出媽媽的不是。
懂事的孩子讓 劉之冰和茹萍很欣慰,要是再爭吵,還有何顏面面對兒女?
他們也根本沒有原則性的大矛盾,於是雙方都放大對方的優點,容忍一些對方的缺點,心態漸漸歸於平和。
劉思博和奚望繼承了雙方父母的優秀基因,多才多藝,學業優秀。
2010年9月,劉思博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表演系,奚望則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劉之冰和茹萍感到無比光榮與自豪。
兄妹倆繼承了父母的低調做派,從不在外面提父母的名字。
劉之冰每次給兒女打生活費,總要給奚望多打一些,兒子少一些。
茹萍問丈夫:「你怎麼不一碗水端平?」
劉之冰呵呵一笑: 「女孩子愛美,花錢要多一些,只有手頭寬裕了才不會被外界誘惑。」
茹萍很感動,也更加善待繼子。只要劉思博從學校回家,她就熬雞湯給孩子補身體。
劉思博與奚望雙雙大學畢業,他們不靠父母的關系,自己帶著簡歷去劇組試戲。
劉思博 拿到第一筆片酬時,給茹萍買了一件羊絨披肩,茹萍很暖心。
奚望拿到片酬後,送給劉之冰一個崖柏煙斗。劉之冰愛不釋手,稱繼女是貼心小棉襖。
兒女學業有成的同時,劉之冰也迎來了事業的高峰。
2011年,劉之冰主演了中國首部表現載人航天題材的電影《飛天》,獲得了金雞獎和華表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2013年,劉之冰憑《忠誠與背叛》獲得華表獎最佳男演員獎。
2017年,奚望與演員郭曉然結婚。
在婚禮上,劉之冰流淚對女婿說: 「奚望在我身邊生活了19年,我沒對她說過一句重話,沒有動過她一根指頭,希望你以後善待她,給她幸福。」
奚望也淚奔了,與繼父緊緊擁在一起。
2018年,奚望在北京生下一個女兒,茹萍和劉之冰升級為姥姥姥爺。
奚望已經出演了很多影視劇,觀眾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和繼父劉之冰出演的《特赦1959》和《跨過鴨綠江》,父女倆在事業上齊頭並進。
在外人的印象里,再婚家庭矛盾多,但劉之冰和茹萍懂得謙讓、包容和體諒,家人間的關系比許多原生家庭還融洽。
劉之冰和茹萍已經再婚22年了, 在相濡以沫的風雨歲月中,夫妻倆的感情越來越深。他們覺得每一天都充滿陽光,每一天都是幸福的開始。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❺ 除劉娥外,中國古代還有哪些著名的「二婚」皇後
漢武帝母妃王娡、曹丕皇後甄宓以及武則天等人其實都是“二婚”。其中劉娥在認識宋真宗之前便已經嫁人,其夫君是一位名叫龔美的人。後來她之所以會成為宋真宗的人則是因為家中生計難以為繼,龔美想要將其轉嫁給他人以獲得錢財。正巧這時有人見劉娥人美歌甜便將她推薦給了趙恆,之後劉娥便得到趙恆百般寵愛。待趙恆登基之後,劉娥便慢慢被提升為皇後。
武則天入宮早期所侍奉的對象是唐太宗,但是這期間並不受特別受寵。後來她在唐太宗身染重病期間與李治漸生情愫,這也使得李治在登基之後又將被送往寺院出家的武則天給重新接回了宮中。因為李治對武則天十分寵愛,所以她的妃位也是不斷得到提升,最後更是被封為皇後。
❻ 她二婚嫁給中國近代建築之父梁思成,這女人有何魅力
提到梁思成的妻子,肯定很多人會想到大才女林徽因。但是梁思成除了原配林徽因以外,還有第二任的妻子-林洙。在嫁給梁思成之前,林洙有過一段婚姻,後來因為文革時怕受連累就跟丈夫離婚。之後再嫁給了自己的學長梁思成。也許梁思成是她的一生摯愛吧,在梁思成也被批鬥的時候,她沒有選擇以前的作法,而是一心一意的照顧著這個家和林徽因的母親,直至梁思成離逝。
從林洙在兩段婚姻中選擇了兩種不同的態度來看。林洙是極愛梁思成的。為了梁思成可以忍受著委屈和冷漠,並在對方遇到困難的時候不離不棄,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林洙是個重情重義的女子。只不過程應銓不是她心中所愛的人,所以才會表現的絕情冷漠。所以愛情真是一個讓人捉摸不透的東西,它可以很脆弱,同時它也可以很堅強。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
❼ 中國社會名人有哪些是再婚
離婚的人,很多會選擇再婚,他們選擇再婚的動機主要有三種。
第一、生活動機。簡單的說就是為了生活便利而再婚的。比如,孩子還小,希望給他們一個相對完整的家,讓他們失去的父愛或者母愛通過另一種形式得到恢復。比如,上有老人需要贍養,一個人在外打拚,家事無暇顧及,需要一個人料理等。這些都屬於生活動機,這種動機往往是通過整合雙方資源,以雙方互惠互利為基礎達成的,這很像生意場上的一種合作或交易。這種動機多見於普通人的再婚情況,年齡一般在55歲以下。
這里的翡翠原石,礦區直供,無中間商,一件也是批發價
廣告
這里的翡翠原石,礦區直供,無中間商,一件也是批發價
第二、情感動機。這部分人群主要以60歲以上的老年人為主。他們基本完成了人生的主要使命,物質生活無憂,精神情感空虛,急需要一個伴侶來排遣內心的孤獨。這種再婚的動機,通俗的講就是找老來伴。比如:隔壁王大爺和跳廣場舞的張大媽好上了,就是這種類型的動機。
最後一種是 「補償動機」。這部分人,通常在第一段婚姻中,因為各種原因留下了太多遺憾。後來,隨著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他們有能力去彌補這些遺憾,於是潛藏在他們內心深處的真實婚姻理想又冒出了頭。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找各種理由,結束了自己的第一段婚姻,按自己的理想再婚。這部分人群以社會精英名流為主。我們看到的各類明星再婚,基本都屬於這種動機。比如:鄭少秋的再婚,趙本山的再婚,這個就不需要多說了。
了解了再婚的心理動機,我們可以通過它推演出當事人的人生價值觀,價值觀,道德觀,從而判斷對方是否屬於自己需要的那類人。
作者:方亮,曾用名方言亮語,馭愛情感品牌創始人,資深情感媒體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實戰派婚戀導師,江西衛視《金牌調解》編導。中國第一位提出「婚姻保證金」概念的人,第一位提出「家暴限婚」制度的人,第一位提出「准婚證」概念的人
❽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為何要再婚
梁思成和林徽因,是近代對中國建築貢獻很大的一對夫妻,也是他們的堅持,留下了很多古建築,為我們保留了很多珍貴的文化。二人在生活上,也是一對志趣相投的夫妻,他們有著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追求,所以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在當時也是頗受人們羨慕的,是人們眼中的金童玉女。兩人結婚多年,一直攜手相伴,走過了風風雨雨的幾十年。可惜的是,在動盪飄零中,林徽因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最後於1955年因病去世。
這個說法的真實性如何,我們都不得而知。而林徽因確實是民國有名的才女兼美女,很多人的女神,無論徐志摩,還是金岳霖都傾慕於她。林徽因最終選擇了梁思成,二人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實在值得我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