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火爐城市排行
怎麼沒有北京和上海?我敢保證,北京的夏天肯定是全國最熱的,上海中心城區平均氣溫也在37度上下。
三大火爐:南京,武漢,重慶
廣州其實並不太熱,再熱氣溫也不會超過36度.只是你們北方人不習慣我們的氣候而已。
非省會城市其實也差不多
❷ 四大火爐為什麼是那四個,為什麼沒有杭州廣州南昌長沙等等一些南方城市
只有三大:重慶 武漢 南京
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有一片夏季高溫區,如南京、武漢和重慶,一年中日最高氣溫超過35℃的日子達20天以上,而且出現過40℃以上的高溫天氣,所以人們也稱這三個城市為「三大火爐」。
「三大火爐」只是民間的一種說法,的確沒有科學的定義,「氣象學家需要從具體溫度中找依據。」葉殿秀認為摘帽要依據氣象數據。
天氣是很難預測的,高溫地區也在隨時發生變化,比如今年的杭州就較往年的溫度高,且持續時間長,但人們並不把它冠以「火爐」的稱謂。就是因為要界定所謂的「火爐」,至少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短時間相對低的溫度並不能說明什麼。
❸ 中國有「火爐」之稱的城市是哪些···
中國四大火爐以前是南昌、重慶、武漢、南京。
現在按照新的氣象來說新的四大火爐是:重慶、福州、杭州、南昌。
「火爐」,指夏季炎熱城市。最早始於民國時期,當時長江流域的上中下游段重慶、武漢、南昌、南京夏季氣候炎熱,故被傳稱為「四大火爐」。
「火爐」這個說法最早反映的是公眾的直觀感受,長期以來沒有明確的定義和標准。21世紀後,火爐城市開始以炎熱指數、高溫日數、連續高溫日數、夏季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等作為入選的考慮因素。
2015年更新新四大火爐,即重慶、福州、杭州、南昌。中國氣象頻道官方微博也曾發布中國內地火爐城市新排名,前十五名依次為福州、 重慶、 杭州、 海口、 長沙、 南昌、武漢、 南寧、西安、廣州、石家莊、鄭州、 合肥、南京、濟南、上海。
由於大氣環流等因素的變化,火爐城市開始產生變化,部分地區高溫日增幅明顯。部分城市開始不斷植樹造林,傳統火爐中以南京為代表的炎熱程度逐漸與江南、華南地區其他都市相比大為減輕。
❹ 廣州為什麼沒有成為火爐城市
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二個:
1、最最主要的原因是廣州靠海,陸地氣溫高、海水氣溫低,中間沒有大山脈阻隔,容易形成自成體系的汽流循環,海水蒸發、海風等可以帶走大量熱量;
2、廣州地勢較低,從北往南海拔逐漸降低,不是那種盆地或幾面環山的地形;後者空氣不流動,就容易熱。
也正是因為靠海,所以像廣州這樣的濱海城市比內城絕大多數城市多陣雨。
❺ 十大火爐城市
中國十大火爐城市分別是:重慶、福州、杭州、南昌、武漢、長沙、西安、南京、合肥、南寧。
1、南京
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有梅雨季節,常年平均降雨117天,夏季的南京有持續的高溫天氣,由於近年來大氣環流的變化和不斷的植樹造林,南京的炎熱有了很大的改善。
2、武漢
曾經也以夏季高溫而聞名,是著名的「三大火爐之一」,夏季長達135天,全年雨量充沛,特別是夏天高溫多雨,經過了多年的治理,武漢的持續高溫天氣已經有了轉變,所以只能排在中國十大火爐城市第六位。
3、重慶
被稱為「山城」,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是我國的高濕區,年平均氣溫16-18度,受氣候的和地形的影響,重慶的夏季格外的長,溫度大多都在35度以上,所以排在中國十大火爐城市之首。
廣州、南昌、海口、南寧4個城市在四十六年間體感均溫始終大於29 ℃,除了海口為熱帶季風氣候,其餘三城都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而且這個低緯度為他們的夏季帶來了充足的太陽輻射量,是這些城市長期以來讓人們覺得酷熱的重要原因之一。
❻ 中國十大火爐城市分別是哪個
中國十大火爐城市分別是:重慶、福州、杭州、南昌、武漢、長沙、西安、南京、合肥、南寧。
武漢,在1991-2000年間體感均溫逼近南昌,達30.33 ℃,不過此後體感均溫呈下降趨勢,排名漸降。福州,其體感均溫從1973-1980年間的不足28 ℃持續上升,至2011-2018年間已達30.23 ℃,成為近年來霸榜四城之外最熱的省會。
❼ 2022年全國十大火爐城市排名
中國十大火爐城市分別是:重慶、福州、杭州、南昌、武漢、長沙、西安、南京、合肥、南寧。
1、南京
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有梅雨季節,常年平均降雨117天,夏季的南京有持續的高溫天氣,由於近年來大氣環流的變化和不斷的植樹造林,南京的炎熱有了很大的改善。
2、武漢
曾經也以夏季高溫而聞名,是著名的「三大火爐之一」,夏季長達135天,全年雨量充沛,特別是夏天高溫多雨,經過了多年的治理,武漢的持續高溫天氣已經有了轉變,所以只能排在中國十大火爐城市第六位。
3、重慶
被稱為「山城」,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是我國的高濕區,年平均氣溫16-18度,受氣候的和地形的影響,重慶的夏季格外的長,溫度大多都在35度以上,所以排在中國十大火爐城市之首。
廣州、南昌、海口、南寧4個城市在四十六年間體感均溫始終大於29 ℃,除了海口為熱帶季風氣候,其餘三城都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而且這個低緯度為他們的夏季帶來了充足的太陽輻射量,是這些城市長期以來讓人們覺得酷熱的重要原因之一。
❽ 中國火爐十大排名
中國火爐十大排名如下:
第一名:吐魯番
吐魯番這里全年日照時長為3200個小時,再加地勢低凹、降雨稀少,讓吐魯番一年裡有90天的溫度在40度以上,地表溫度高達89°。由此可見,吐魯番才是當之無愧的火爐城市之首。
第二名:重慶
重慶恰好位於四川盆地地勢較低位置,還四周環山,讓重慶處在雙重環抱中:四川本身就處盆地里,而重慶在受四川盆地第一層包圍後,又受到盆地里的群山圍抱,再加人口稠密,城市熱島效應等因素的疊加,使急劇聚集的熱量無處散發,形成了重慶「山城」無山風的異常悶、熱效應。
第三名:福州
福州,福建省的省會。屬典型亞熱帶季風氣候,月極端最高氣溫42°,歷史最高溫度是42.3°。福州的夏天,熱得能讓人聞到鍋燒糊的味道,故被人戲稱為「糊州」。
第四名:西安
西安,陝西的省會。西安雖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但月極端最高氣溫也能達40°,歷史最高氣溫43.4°,是北方最熱的一座城市。西安的高溫,不僅僅因城市過快發展、人口過密有關,還因夾在南山和北山之間的地理環境密不可分。多重因素形成了西安的巨熱,即便夜晚,西安仍高熱不下。
第五名:南昌
南昌,江西省省會城市。月極端最高氣溫40°,歷史最高氣溫40.9°。南昌雖沒杭州、武漢有名,但熱上卻當仁不讓。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南昌三面環山,涼風難進,熱氣難出,再加高濕空氣,導致南昌的夏天就像門窗關閉嚴實的桑拿房,不僅沉悶,而且一波接一波的熱浪。
第六名:杭州
杭州,浙江的省會。月極端最高氣溫40.3°,歷史最高氣溫42.9°。杭州在近20年裡,一直是問鼎「火爐城市」獎牌榜的實力種子選手!
第七名:武漢
武漢,湖北省會城市。月極端最高氣溫40°,歷史最高氣溫42°。武漢,著名的老牌火爐城市,整一個八月幾乎每天都在38°以上,它的熱,讓全國人都能感受得到,什麼「井蓋煎雞蛋,人字拖被熱化」都是武漢實實在在「熱績」。
第八名:長沙
長沙,湖南的省會城市。夏季均溫36°,月極端最高氣溫39°,歷史最高氣溫40.6°。長沙,以它不俗的「熱績」,緊隨「三大火爐」其後,被稱為中國第四大火爐。
第九名:南京
南京,江蘇省的省會。極端最高氣溫39°,歷史最高氣溫43°。作為老牌火爐城市,的確實至名歸,素有「出門走十步,汗流如瀑布」的真實描寫。即便熬到了立秋,等來的不是涼風習習的秋風,而是溫度的不降反增!
第十名:合肥
合肥市,安徽省省會城市。極端最高氣溫38°,歷史最高氣溫41°。合肥近些年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大量的城市集群、機動車的海量增加,導致合肥氣溫從2013年的32度直接飆升到如今的38度以上,首次榮登10大火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