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是什麼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是國務院直屬機構,為正部級。對外保留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牌子。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1)中國市場監管網是什麼級別媒體擴展閱讀
機構設置
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方案提出,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職責,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執法職責,商務部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執法以及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辦公室等職責整合,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組建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市場監管實行分級管理,葯品監管機構只設到省一級,葯品經營銷售等行為的監管,由市縣市場監管部門統一承擔。
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職責和隊伍劃入海關總署。保留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具體工作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承擔。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職責劃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外保留牌子。
將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
❷ 中國網屬中央級新聞媒體嗎
沒有人界定過中央級新聞媒體的范圍。
按理說,中國打頭的媒體應當屬於中央級的,但中國的規模很小,只是外宣辦、外文局下的機構,如果從對外宣傳的角度,它又是名列前茅的。
❸ 中國網是什麼級別的媒體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自2000年成立以來,陸續實現了用中、英、法、西、德、日、俄、阿、韓、世界語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布信息,訪問用戶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進行國際傳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中國網是國家重大活動、各大部委新聞發布會、全國「兩會」新聞中心指定的網路報道和直播媒體,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獨家中英文網路直播發布網站。中國網堅持以新聞為前導,以國情為基礎,通過精心整合的即時新聞、詳實的背景資料和網上獨家的深度報道,以多語種、多媒體形式,向世界及時全面地介紹中國。
未來,中國網將繼續發揮多語種優勢,展示中國國情、發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努力為全球網民呈現一個生動、立體、多元的全景中國。
2021年10月20日,中國網入選國家網信辦公布的最新版《互聯網新聞信息稿源單位名單》。
❹ 國家級媒體單位有哪些
1,人民網
人民網,創辦於1997年1月1日,是世界十大報紙之一《人民日報》建設的以新聞為主的大型網上信息交互平台,也是國際互聯網上最大的綜合性網路媒體之一。作為國家重點新聞網站的排頭兵,人民網堅持「權威、實力,源自人民」的理念,以「權威性、大眾化、公信力」為宗旨。
2,新華網
新華網是國家通訊社新華社主辦的綜合新聞信息服務門戶網站,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網路媒體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文網站。
作為新華社全媒體新聞信息產品的主要傳播平台,擁有31個地方頻道以及英、法、西、俄、阿、日、韓、德、藏、維、蒙等多種語言頻道,日均多語種、多終端發稿達1.5萬條,重大新聞首發率和轉載率遙遙領先國內其他網路媒體。
3,光明網
光明網創辦於1998年1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設立的新聞網站之一。二十餘年來,光明網延伸和發揮了光明日報的核心價值和傳統優勢,在文化界、知識界廣大讀者和網民中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4,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正式發布於2003年7月28日,目前擁有時政社會、產業市場、財經證券、國際經濟、區域經濟等內容板塊,下設宏觀經濟、理財、消費、股市、食品等涵蓋經濟生活各領域的綜合頻道100多個,每天對外發布新聞信息10000條左右。
5,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站(chinadaily),國家六大重點媒體網站之一,是集新聞信息、娛樂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新聞媒體網站。日訪問量5200萬人次,服務於國內外主流中高端讀者群,備受海內外各領域高層次讀者青睞,是溝通中國與世界的網上橋梁。
❺ 《中國市場》是什麼級別的期刊正規么
《中國市場》是1994年由原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國務院體改委、國家科技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建設部、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統計局、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工商總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16個部委有關部門聯合創辦的綜合類學術資訊網路類財經周刊,正規。
國內統一刊號:CN 11-3358/F,國際標准刊號:ISSN 1005-6432,郵發代號:82-587。
(5)中國市場監管網是什麼級別媒體擴展閱讀:
市場定位:
《中國市場》定位:投資者、創業者、企業家的讀物,連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窗口。
《中國市場》目標:國內一流的市場經濟刊物,國際上有影響的品牌刊物,具有發展實力的特色刊物。
欄目介紹:
《中國市場》自1994年創辦以來,緊密關注國家經濟改革政策、經濟方針政策,關注中國市場的現狀、發展變化和未來發展趨勢,關注國際市場動向,組織國內外重大課題的報道,為市場投資群體、創業群體、企業決策人士提供全方位市場資訊。
❻ 中國網中國視窗屬於什麼媒體國家級省市媒體
中國網是權威媒體,中國視窗是下面的二級網站,打著中國網的名義擾亂視聽的。就好比西南交大與西南交大希望學院一樣,聽名字差不多,實質差著十萬八千里。
❼ 中國新聞網是什麼級別媒體
中國新聞社是副部級,其隸屬為新聞總署。
中國新聞網簡稱中新網,由中國新聞社主辦。中新社是亞洲上網最早的中文媒體。中新社北京總社開辦中國新聞網。
2020年8月1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下發通知,將中國新聞網納入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序列。
中新網現開設有首頁、新聞中心和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財經、理財、汽車、房產、IT、教育、健康、文化、娛樂、體育、圖片、視頻、社區、海外華文報摘等頻道,並開辦了圖片庫等。中新網旗下還有海內外各分社開設的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蘇、山東、山西、陝西、上海、四川、新疆、雲南、香港、東京等30多個分支網站。
中國新聞社是由中國新聞界和海內外知名人士於1952年9月14日在北京發起成立的,是中國內地僅有的兩家通訊社之一。
中新網是亞洲上網最早的中文媒體。於1995年在香港上網。
1999年1月1日,中新社北京總社開辦中國新聞網。
中國新聞網以通訊社原創新聞資訊優勢見長,具有繁體與簡體版本,提供中、英兩個語種信息服務,致力於織造最純正的全球化中文信息平台網群。
2000年1月,中國新聞網被評為全國新聞網站「十佳」;
2003年11月,中國互聯網接入國際十周年紀念大型專題《中國互聯網發展這十年》中,中國新聞網列名國內三大專業新聞旗幟網站之一。
2005年12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全國二十二個「互聯網站品牌欄目(頻道)」 ,其中僅有兩個新聞品牌欄目(頻道),中國新聞網「新聞中心」榮居其一。
【法律依據】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
第八條 國務院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負責制定全國廣播電台、電視台的設立規劃,確定廣播電台、電視台的總量、布局和結構。 本條例所稱廣播電台、電視台是指采編、製作並通過有線或者無線的方式播放廣播電視節目的機構。第九條 設立廣播電台、電視台,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有符合國家規定的廣播電視專業人員;(二)有符合國家規定的廣播電視技術設備;(三)有必要的基本建設資金和穩定的資金保障;(四)有必要的場所。審批設立廣播電台、電視台,除依照前款所列條件外,還應當符合國家的廣播電視建設規劃和技術發展規劃。第十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由縣、不設區的市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設立,其中教育電視台可以由設區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設立。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設立廣播電台、電視台。國家禁止設立外資經營、中外合資經營和中外合作經營的廣播電台、電視台。
❽ 中國報道網是什麼級別的媒體
中國報道網屬於國家一類媒體。中國報道網是由中國報道雜志社主辦的唯一官方網站,網站與主刊雜志、移動互聯終端共為載體,會以圖文、視頻等為主要表現形式展現出來。❾ 中國質量新聞網是國家級媒體嗎
是的。
中國質量新聞網,又稱中國質檢網,是國家質檢總局主管、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批準的,質檢領域唯一一家新聞網站。
中國質量新聞網依託國家質檢總局及各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和直屬出入境檢驗檢疫工作職能,以中國質檢報刊社旗下《中國質量報》、《中國國門時報》(兩報)和《中國質量技術監督》、《中國檢驗檢疫》、《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指南》、《中國品牌》、《產品可靠性報告》、《中國國境衛生檢疫》(七刊)質檢新聞為主。
聚合中國質量新聞網數十個地方頻道,採用文字、圖片、動漫、音視頻、論壇、博客、手機、聚合新聞(RSS)、網上直播等多種手段,每天24小時在第一時間發布豐富多彩的信息,內容包括質檢要聞、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質檢財經、質檢民生、質檢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專業性網路媒體。
網站意義
在引導消費、扶優治劣、維護用戶合法權益方面,中國質量新聞網以獨家視角,追蹤生產消費領域的新聞事件,反映消費者和專家學者的聲音,披露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加工)企業,揭露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
並通過設置評論、問卷調查等欄目,剖析消費領域的侵權個案,向廣大消費者介紹選擇和鑒別商品的使用知識和方法,為消費者提供權威性、公正性、指導性和實用性的服務。
❿ 什麼是媒體級別,媒體級別有哪些
媒體在國內主要分為兩大類:官媒和民媒。
官媒指政府旗下由宣傳部門管理或者控股的電視、電台、雜志、報紙、戶外路牌等內容發放、傳播、接收的載體,也稱渠道。
目前官媒制播是統一的,不存在制播分離,也就是既是渠道管理者,也是渠道內容製造與管理者,通俗的理解就是製作節目、打造自家明星名人、播出內容、獲取宣傳廣告收益一體化。
而民營媒體普遍存在於互聯網,以及部分發行量不超限制數量的內刊與DM雜志等傳統渠道兩大類。至於校園廣播站及部分企業內部電視台等是屬於哪類,暫時沒明確劃分,畢竟影響力及人數有限,等同於微信群或朋友圈的效力而已。
而媒體的分級,我們暫且探討第一類官媒的現狀。官媒有三種約定俗成的行業級別劃分:
1.行政背景分級,也稱政治地位。這一類很好理解,國家級行政單位許可權最大,允許的發射覆蓋面積也最大,一般情況下也是國家重要消息公布與傳播的權威機構。第二級是省級衛視台,這個級別允許的傳播覆蓋理論上是所在省份。但接入衛星信號後,通過機頂盒可以輻射到全國大部分范圍。第三級是市級電視台、電台、報紙,理論上允許傳播覆蓋人口在其城市及周邊地區,電視塔等發射功率有明確限制。第四級是地級市的區、縣級市台、鄉、鎮電視站、廣播台、街道刊物等,覆蓋人口一般在幾千人到幾十萬不等。以上級別劃分主要是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行政級別,如省台上級部門是省政府,市級台的上級部門的市政府,如此類推。
2.市場影響力級別劃分,這一類主要是根據市場創收的價值劃分,也稱經濟地位。如江蘇衛視、湖南衛視、浙江衛視這幾個二級行政級別的台,在經營創收上排在第二類的一級位置,雖然與一類一級台央視的創收還是有區別,但已經遙遙領先同級衛視一大段距離。所以,這個市場影響力排位直接反應出來的就是節目的受歡迎程度與名主持的號召力等(註:國內台均不存在台聘藝人、演員、歌手等職位,幕前工作崗位一般只有台內主持人一職,概念上等同於港台地區的藝人工作屬性。)。一般而言,一個好的節目的收益不會低於一個好的電影或者唱片的收益;好的節目的主持人身價也基本與電影主演及唱片歌手持平。如何炅一年的主持工作及代言宣傳收入不會比梁朝偉低多少,可能還會更高一點。而影響力哪位大,主要還是看地區。
3.品牌節目、知名主持人、獲獎作品排位。這一項屬於軟實力對比,與硬實力的兩項「權力」「經濟」有所區別的是,這一類偏向於行業「江湖地位」的比較。有些台,它的行政級別不高、創收也一般,但卻有大量節目及主持人(香港稱藝人)影響華人世界,所以行業內的美譽度比較高,而且有較高江湖地位。如香港的TVB行政權力上連區級台都未到,畢竟是民營的,創收上也遠不如像湖南廣電這類一年兩百多億的市場級別。但TVB的節目和藝人卻有不俗的影響力與行業地位。這一類的分級與前兩類對比,還有個最不一樣的就是行業標桿與普及市場的劃分。就如很多歐洲的超跑,其行業地位非常高,價格也驚人,但就經濟創收和對政治的「互惠互利」來看,遠不及像世界銷量前幾的豐田、大眾這些汽車集團。也就是說,第三類是比水平、行業地位、江湖地位的排級。
以上只是大概情況,未能客觀反應全面的行業分級。但就媒體的分級排位,在國內還是離不開三大類的綜合對比:行政級別、經濟創收、節目水平與名主持持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