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什麼時候才能成為發達國家
根據三步走的戰略目標,中國在本世紀中期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但是根據普遍共識認為,中國有望提前十年達到這一目標,也就是在2040年左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一般認為中國將在2030年到2040年進入發達國家行列。
『貳』 中國什麼時候才能成為 發達國家
到205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綜合經濟水平相當於2002年美國的水平,進入世界前40名;然後再用50年,進入世界前10名。中國從經濟欠發達國家邁向發達國家仍任重道遠。
『叄』 中國什麼時候能成為發達國家
中國步入發達國家要在2035年前後。發達國家的標准有很多,許多人均GDP很高的國家,因為產業單一、財富分配不均、生產力水平不夠高也無法成為發達國家。而我們中國完全不一樣,龐大的人口規模,我們是依靠工業化。
發達國家的簡介
發達國家,又稱已開發國家和先進國家。是指那些經濟和社會發展水準較高,人民生活水準較高的國家,又稱作高經濟開發國家。
發達國家的普遍特徵是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工業化水準和生活品質。藉由開發自然資源也可以達到較高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人類發展指數,但未必屬於發達國家。
『肆』 中國什麼時候可以超過世界所有國家成為世界第一並且是第一發達國家
今年2020年,全球COVID-19的疫情席捲全球。中國已經有了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端倪。
如果不出所料,5年內中國可以達到世界第一。但是和美國的差距並不會太大。
所以期待吧,每一天都在見證歷史。
『伍』 中國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2050年,全國均可進入中等發達國家(就是甘肅、雲南、四川等西部地區),2040年大多數地區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但不是全部)就是華中內陸地區(山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中部進入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全中國最發達的地方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粵東沿海、浙江沿海地區,在2015年進入中等發達國家,蘇北沿海、魯、環渤海、粵西、廣西沿海在2020年為中等發達國家,華中南部和東部內陸地區(及東北三省(遼寧、安徽、江西、福建內陸、浙江內陸、廣東北部、江蘇內陸、河北內陸地區)西部比中部落後幾年到十幾年,中部比東部落後幾年到十幾年,北部比南部落後幾年。至於東北三省,遼和吉落後幾年,黑龍江和吉林落後幾年.至於西藏、內蒙古、新疆、青海、寧夏估計要等到2070年才能變成中等發達國家,因為青藏有高原雪山,新疆、寧夏到處是沙漠,發展較困難。
『陸』 中國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現在成為發達國家對於中國來說是屬於中遠期目標,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能不能到達終點,始終是未知數,畢竟中國的人口規模要比現在的發達國家總體規模還要多好幾億,如果中國成為了發達國家,基本上也就等同了世界大同,現在的中國更多的是追求中國人民像現在發達國家社會生活富裕要求,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發達國家地位,因為這根本不現實。
『柒』 中國什麼時候才能算是發達國家
至少要等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後才可能算。
『捌』 中國有望在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保守估計,中國會在20年後成為發達國家。
截至2021年5月,中國是發展中國家。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2020年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 。
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也是許多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被認為是潛在超級大國之一。
發展中國家基本特徵
1、低下的生活水平。在發展中國家,大多數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生活水平的低下表現如下幾個方面。首先,這些國家的人均生活水平很低。其次,在發展中國家,作為人口大多數的窮人與少數富人生活水平的鴻溝也較發達國家大。最後,大范圍的貧困。所謂貧困是指缺少達到最低生活水準的能力。
2、低下的生產率水平。發展中國家由於人力資源素質、資本存量、技術和管理水平等條件的限制,生產率水平比較低下。2002年,發展中國家的勞動生產率僅為發達國家的1/23。
3、人口高速增長和沉重的贍養負擔。發展中國家人口出生率一般都遠高於發達國家的出生率,同時由於衛生條件的改善和傳染病的控制,兩類國家在死亡率上的差別要小得多,這便造成了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快速增長。
人口快速增長的一個結果是在發展中國家兒童占總人口的比率較高,因此從業勞動力撫養的兒童和老人的數目也多,這就造成了發展中國家的贍養負擔。
『玖』 中國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中國去年GDP為100萬億,保守點估計,按照每年5.5%的增速,13年時間GDP可以突破200萬億 人均GDP可突破2萬美元成為入門級發達國家。20年時間GDP可以突破300萬億 人均GDP可以突破3萬美元成為中等發達國家。前提條件沒有戰爭沒有動亂
『拾』 中國什麼時候才能成為發達國家
保守估計,中國會在20年後成為發達國家。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
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代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
中國有三大平原,它們分布在中國東部地勢第三級階梯上。由於位置、成因、氣候條件等各不相同,在地形上也各具特色。以上三大平原南北相連,土壤肥沃,是中國最重要的農耕區。除此以外,中國還有成都平原、汾渭平原、珠江三角洲、台灣西部平原等,它們也都是重要的農耕區。
中國有四大盆地,它們多分布在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由於所在位置不同,其特點也不相同。此外,著名的吐魯番盆地也分布在地勢第二級階梯上,它是中國地勢最低的盆地(-155米)。
中國有四大高原,它們集中分布在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上。由於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蝕作用不同,高原的外貌特徵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