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省份經濟排名是
省 份 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GDP) 增長率
廣東省 30673.71億 14.5%
山東省 25887.67億 14.3%
江蘇省 25560.10億 14.8%
浙江省 18638.36億 14.5%
河南省 15058.07億 14.4%
河北省 13863.50億 12.9%
上海市 12001.16億 13.3%
遼寧省 11021.73億 14.5%
四川省 10505.30億 14.2%
福建省 9160.14億 15.1%
湖北省 9150.01億 14.5%
湖南省 9145.00億 14.4%
北京市 9006.23億 12.3%
安徽省 7345.69億 13.9%
黑龍江 7077.20億 12.1%
內蒙古 6018.81億 19.0%
廣西區 5885.88億 14.9%
山西省 5696.15億 14.2%
江西省 5469.25億 13.0%
陝西省 5369.85億 14.4%
吉林省 5226.08億 16.1%
天津市 5018.28億 15.1%
雲南省 4721.77億 12.3%
重慶市 4111.82億 15.6%
新疆區 3494.42億 12.2%
貴州省 2710.28億 13.7%
甘肅省 2669.20億 12.1%
海南省 1229.64億 14.5%
寧夏區 834.16億 12.4%
青海省 760.96億 12.5%
西藏區 342.19億 14.0%
城 市 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GDP) 增長率 省份
上海市 12001.16億 13.3% 滬01
北京市 9006.20億 12.3% 京01
廣州市 7050.78億 14.5% 粵01
深圳市 6765.41億 14.7% 粵02
蘇州市 5700.85億 16.0% 蘇01
天津市 5018.28億 15.1% 津01
重慶市 4111.82億 15.6% 渝01
杭州市 4103.89億 14.6% 浙01
無錫市 3858.00億 15.3% 蘇02
青島市 3786.52億 16.0% 魯01
佛山市 3588.50億 19.2% 粵03
寧波市 3433.08億 14.8% 浙02
成都市 3324.36億 15.3% 川01
南京市 3275.00億 15.6% 蘇03
東莞市 3151.00億 18.1% 粵04
武漢市 3141.00億 15.6% 鄂01
大連市 3131.00億 17.5% 遼01
沈陽市 遼02
煙台市 2878.97億 16.6% 魯02
唐山市 冀01
濟南市 2554.29億 魯03
石家莊 2437.00億 13.1% 冀02
哈爾濱 2436.80億 13.5% 黑01
鄭州市 2421.00億 16.0% 豫01
泉州市 2288.60億 16.0% 閩01
長沙市 2190.25億 16.0% 湘01
溫州市 2157.00億 14.3% 浙03
南通市 2111.82億 16.2% 蘇04
長春市 2089.00億 17.7% 吉01
濰坊市 2056.02億 魯04
福州市 1974.59億 15.1% 閩02
紹興市 1971.00億 14.3% 浙04
淄博市 1945.02億 16.0% 魯05
大慶市 1824.10億 10.6% 黑02
常州市 蘇05
東營市 魯06
西安市 1737.10億 14.6% 陝01
濟寧市 1736.01億 16.3% 魯07
台州市 1722.89億 14.5% 浙05
徐州市 1679.56億 15.3% 蘇06
臨沂市 1660.46億 魯08
洛陽市 1595.50億 16.0% 豫02
嘉興市 1585.18億 14.4% 浙06
威海市 1583.45億 15.3% 魯09
邯鄲市 冀03
滄州市 冀04
金華市 1462.45億 14.8% 浙07
昆明市 1393.69億 12.5% 雲01
❷ 中國各省排名
這是2019年上半年全國各省市GDP排行:
01
雲貴領頭,中部崛起,安徽趕超北京
今年上半年各省市GDP,有三個現象值得關註:
一是安徽趕超北京。今年上半年,北京GDP達到15212.5億元,實際增速6.3%,一如既往之穩。
而安徽更進一步,上半年GDP為15664億元,實際增速8%,以微弱優勢趕超北京。如果這一增速在下半年能得到保持,那麼安徽全年趕超北京,不是沒有可能。
二是雲貴繼續領跑。今年上半年,雲南貴州分別以9.2%、9%的實際增速,位居全國各省市最前列。
雲貴之所以如此突出,與其所處發展階段和政策加持有關。東部省份普遍已經進入城鎮化成熟階段,工業面臨轉型升級,而西部省份多處於工業化中期和城鎮化加速階段。工業加速,投資驅動,經濟增速很容易狂飆突進。
相比而言,東部沿海地區不再依靠投資驅動,相比於速度,東部省份更在乎的是發展質量。
三是中部崛起正在成為新的現象。西部地區經濟增速高低不一,但中部地區增速普遍高於全國水平(6.3%)。
今年上半年,中部六省的經濟增速分別為:江西(8.6%)、安徽(8.0%)、湖北(8.0%)、河南(7.7%)、湖南(7.2%)、山西(7.2%)。
城鎮化進入下半場,中部地區的區位優勢日益凸顯。武漢、鄭州躋身國家中心城市,合肥融入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雙雙躋身國際級城市群。(參閱《高層定調,「中部崛起」號角再響!》)
此外,中部省份多屬勞動力大省,隨著沿海地區產業轉移,中部地區順勢成了最大的承接地,由此帶動工業提升和人口迴流,形成良性循環。
02
這幾個省市跑輸大盤
關於GDP,有兩組增速,一組是名義增速,另一組是實際增速。
名義GDP增速針對GDP絕對值本身進行衡量,實際GDP增速則要扣除物價因素。在通脹型經濟中,一般來說,名義GDP增速高於實際GDP增速。
先看名義增速,增長最快的三大省份分別是:雲南(13.53%)、福建(12.12%)、四川(11.95%)。
再看實際增速,增長最快的三大省份分別是:雲南(9.2%)、貴州(9.0%)、江西(8.6%)。
一般而言,由於價格水平懸殊不會過大,名義增速與實際增速一般不應出現過度背離。
單看實際增速,今年上半年,全國GDP實際增速為6.3%。
在已公布數的相關省份中,有10個不及平均增速:山東(5.4%)、上海(5.9%)、遼寧(5.8%)、陝西(5.4%)、重慶(6.2%)、天津(4.6%)、內蒙古(5.5%)、甘肅(6%)、海南(5.3%)、青海(5.7%)。
從區域分布來看,南方省市裡只有上海、重慶、海南三地,其他都是北方省份。
這些省份經濟增速不及全國平均,原因各不相同。
部分省份受到工業下滑拖累,上海重慶則是受汽車大環境所致,海南是全域限購導致的房地產投資下滑所致,還有部分省份則面臨擠水分。
03
廣東江蘇強勢領跑,粵蘇差距再擴大
作為全國經濟總量最大的兩個省份,廣東江蘇發展勢頭同樣迅猛。
2019年上半年,廣東GDP高達50501.17億元,江蘇GDP為48582.7億元。廣東江蘇與內地其他省市明顯拉開差距,經濟領先優勢一如既往。
從增速來看,廣東江蘇實際增速均為6.5%,超過全國平均增速的6.3%。從名義增速來看,廣東高達8.98%,江蘇達到8.29%,在全國各省市中均保持領先態勢。
可以預料,今明兩年,這兩省將先後躋身10萬億GDP俱樂部。2018年廣東GDP就已高達9.7萬億,今年破10萬億毫無懸念。而江蘇2018年GDP為9.26萬億,今年想要晉級10萬億俱樂部,存在一定挑戰,2020年則無太大問題。
不過,強者恆強,粵蘇GDP差距有所擴大。去年上半年,廣東江蘇GDP相差1918億,而去年同期這一差距是1378億,廣東領先優勢有所擴大。
不過,從均衡層面來看,江蘇更為突出。一個表現是,在全國百強縣排名中,江蘇獨佔23席,而廣東僅有2席。
這背後固然有廣東撤縣設區、強鎮經濟的因素,但也說明在珠三角之外,廣東的縣域經濟並不發達。
04
山東陝西不及預期
最近幾年,山東陝西都是備受關注的明星省份。
先看山東。「山東急了」,是今年上半年最熱的關鍵詞之一。
山東之所以著急,按照當地有關負責人的話來說,「從別人追著跑到追著別人跑」。更有領導直言,感覺跟南方不在一個時代。
究其根本,山東經濟發展遭遇瓶頸期。
2019年上半年,山東省實現生產總值41823.3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8297.0億元,增長2.6%,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
顯然,工業不及預期是山東經濟最大拖累。山東工業最大特點是,傳統製造業規模龐大,鋼鐵煤炭化工產業依賴度較高,而新動能相對不足,這導致當地在經濟新常態下沒能迅速調整。
山東經濟總量長期穩居全國前三,是中國北部最大的經濟重鎮。山東的轉型升級,關乎整個北方經濟。既然從省到市都已有所反思,接下來就要行動了。
再看陝西。
今年上半年,陝西GDP為11625.57億元,實際增速為5.4%,不及6.3%的全國平均增速,與陝陝西7.5-8%的全年目標有一定差距。
究其根本,工業和投資形成一定拖累。陝西的工業增速從去年同期的9.0%回落到今年上半年的4.2%,而固定投資增速從去年同期的12.9%回落到2.5%。
好消息是,陝西工業開始企穩。
數據顯示,1-6月陝西規上總產值同比增長6.8%,較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此外,電子設備製造業、鐵路航運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等均保持兩位數高增速,對工業形成支撐。
05
幾個結論
省域經濟,呈現出三個重要趨勢,這些趨勢將會影響未來的區域格局。
其一,擠水分進行時。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統計部門接連曝光了多起統計違法事件,涉及多個西北省份和東北省份。隨著統計執法常態化,加上2020年全國經濟普查在即,將有更多省份或主動或被動「擠水分」。
其二,南北差距正在取代東西差距。過去中國經濟最明顯的特徵是東西差距,如今東西差距應變成南北差距。中西部經濟飛速追趕,而北方尤其是東北則面臨轉型。北方城市該向南方學什麼,成為新的時代之問。
其三,強者恆強。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新一輪城鎮化的主導戰略。這意味著,擁有這三種概念的省份將會獲得巨大的發展助力。而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成渝則是最突出四大城市群,區域經濟將會強者恆強。
最後,歡迎大家來到我們金融人的圈子——今融道APP,數十萬金融小夥伴兒在這里等著你哦~不見不散。
❸ 中國省份的綜合實力排行
中國一線城市:
北京(全國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上海(全國經濟中心)
廣州(經濟發達,中國第三大城市)
深圳(經濟發達、特區城市)
天津(重要經濟大港)
中國二線發達城市:
杭州(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南京(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濟南(經濟發達、副省級、強省省會)
重慶(直轄市,西部中心城市)
青島(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大連(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寧波(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廈門(經濟發達、計劃單列市)
另外,根據一線品牌進入密度、一線品牌進入數量、GDP、人均收入、211高校、《財富》全球500強進入數量、大公司重點戰略城市排名、機場吞吐量、使領館數量、國際航線數量等作為主要指標,《第一財經周刊》自行制定和評選出了新一線城市,其中有::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天津、西安、重慶、青島、沈陽、長沙、大連、廈門、無錫、福州、濟南15個城市。
還有2014年上半年中國各省份GDP排名如圖
❹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是根據哪些指標排名的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7》在2016版基礎上新增山南和哈密兩市,覆蓋全國297個地級及以上所有城市,評價方法上沿用2016版三重底線思維,延續「3×3×3」結構,從環境、社會、經濟三個維度立體的評價和分析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指標以簡潔明快的結構,對復雜的城市狀況進行全方位的定量化和可視化分析。排名公布也從2016版的前20位,增加到前150位城市。
「以環境大項為例,新增的衛星遙感數據更全面、更精確地把握了生態資源。2017版還改變了2016版在生態資源上注重對人均評價的傾向,更加註重對總量的評價。同時,鑒於空氣污染狀況有所緩解,2017版對空氣污染指標的權重有所調整。因此,對比2016版和2017版環境大項的排名,北京從20名之後,上升至第17名。」
❺ 2013年中國各省市GDP總量及排名
中國2013年各省市GDP總量及排名詳細見下表。
2013年全國31個省區GDP排名,廣東率先突破六萬億大關,排在榜首。各省總量及排名見下表。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9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
❻ 中國十強省份排名
中國十強省份排名: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
很明顯,在疫情的影響下,工業製造業依然是廣東發展的穩定劑。
山東開始復甦,增速明顯領先於其他傳統強省。
這次,山東公布半年度數據的時間較早,也是體現了自身的信心。根據山東統計局數據,上半年,山東全省的GDP總量為41717億元,同比增長3.6%。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半年度的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5%,比第一季度提高1.8個百分點,高於規上工業增加值10.7個百分點。
同期,山東全省的高技術製造業增勢良好。2022年半年度,山東在新能源汽車、機器人、集成電路的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61%、33.1%和18.2%。
❼ 全國各省經濟實力及綜合實力排名
全國各省綜合實力排名(前四強)
第一名 江蘇省
江蘇,是中國第一省,中國科教第一省,人均經濟第一省,經濟總量第二省。在這片僅佔全國1%的土地上,創造著約佔全國1/10的GDP經濟總量。江蘇是中國唯一的文化經濟政治教育樣樣不缺的一個省,也是全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省!
江蘇在國內外都有著極高的聲譽,有「東方矽谷」的美譽。在經濟、教育、科技、文化、歷史、交通、旅遊、國防、工業、金融、航運、對外貿易、城市化建設等各項指標方面都是位於全國前列,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大省。
中國每一個發達省都是都要對口幫扶一個西部省份,唯獨只有江蘇是幫扶兩個!
政治:且不論古都南京,光是目前中國有多少高層領導出自江蘇就可以看出! 文化:南京 蘇州 揚州都是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淮陽菜系,揚州學派,泰州學派,京杭運河,淮水等等~淮安,鎮江,無錫,徐州哪個是泛泛無名之輩?地理上連雲港是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
經濟:人均經濟總量全國第一。江蘇地處平原,山少河多,意味著運輸方便,在江蘇沒有窮地方,各城市發展均衡度全國第一。最差的鹽城宿遷如果在西部也能算經濟大市!別忘了宿遷有石油,鹽城有天然氣和漫長的海岸線!
教育: 江蘇教育讀書之風全國最濃!號稱全國的教育基地!江蘇省大學數全國最多!而且施教材料是自己省的蘇教版!外省來江蘇還不一定能適應!且不論現在的高考狀元!光古代一個蘇州的狀元就有27個,全國之首! 在全國23個省中,江蘇有著眾多的榮譽:
江蘇人均經濟實力全國第一(後三名依次是浙江、內蒙古、廣東) 江蘇經濟綜合競爭力全國第一
江蘇特大型城市數量全國第一(有江蘇四大城市:南京、蘇州、徐州、無錫) 江蘇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數量全國第一(有南京、徐州、連雲港三大樞紐) 江蘇全球500強城市數量全國第一(有南京 、蘇州、徐州 、無錫、常州、南通、揚州7座城市,佔全省的半數)
江蘇全國百強中小城市數量全國第一(前10強佔9席)
江蘇全國百強縣數量全國第一(前5強居4席,前10強居6席) 江蘇已經擁有地鐵以及正在建設中的城市數量全國第一(有南京、蘇州、徐州、無錫、常州、南通六座城市,佔全省的半數)
江蘇旅遊業發展水平全國第一
江蘇歷史文化名城數量全國第一(有南京、蘇州、揚州、徐州、鎮江、常熟、淮安、無錫、南通、宜興10座城市)
江蘇各城市知名度全國第一
江蘇創業投資發展水平全國第一(機構數、資產規模、投資項目數等六項指標全部全國第一)
江蘇211高校數量全國第一(11所,其中南京8所、徐州1所、蘇州1所、無錫1所)
江蘇院士數量全國第一
江蘇每年被高校錄取的人數全國第一 江蘇在校大學生數量全國第一 江蘇內河航運里程長度全國第一 江蘇平原、水面所佔比例全國第一
第二名 廣東省
經濟:廣東是我國人口最多的省,連續十幾年經濟總量領先於中國其他省份,如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民儲蓄存款、專利申請量、稅收、進出口總額、旅遊總收入、行動電話擁有量、互聯網用戶、貨物運輸周轉總量等。其中進出口總額年均佔全國約1/4,年財政總收入佔全國約1/7;累計吸引外商投資佔全國約1/4;GDP從1989年至2011年連續23年居全國第一。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35696.46億元,連續20年保持全國經濟總量第一位置,繼超過亞洲「四小龍」中的新加坡,後又超越香港和台灣。2009生產總值為39081.59億元,人均GDP40748元,摺合為5965億美元。財政總收入完成8620億元。
2011年人均GDP為50500元,位居中國第四名,僅次於江蘇、浙江、內蒙古。
教育:廣東的教育相比較江蘇、浙江、山東等省份來說還是相對有點落後的。 文化:廣東具有歷史悠久而又獨具特色的文化。主要有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三大塊。粵菜是全國八大菜系,包括廣府菜、客家菜、潮州菜。而廣東的粵劇、潮劇則屬於中國的十大地方劇種;廣東音樂、潮州音樂雅韻飄四海;潮汕英歌舞粗獷豪邁是南方藝林一朵奇葩;東莞百子論文公益活動是中國文化創新品牌,起源於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是由政府與民間共同搭建的一個文化交流平台。開平碉樓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客家圍屋被認為是中國漢人南遷移民文化的代表性建築,而潮州民居又另有一番古典雅緻。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均為全國一流樂團之列,廣東實驗現代舞團為國際知名舞團。標志性文化設施有省博物館新館、星海音樂廳、深圳音樂廳、東莞大劇院,東莞玉蘭大劇院等;山區基層文化設施建設躍居全國先列.
美食:廣東菜,簡稱粵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有「食在廣州」的美譽。廣東地處亞熱帶,瀕臨南海,四季常青,物產豐富,山珍海味無所不有,蔬果時鮮四季不同,清人竹枝詞曰:「響螺脆不及至鮮。
「最好嘉魚二月天,冬至魚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幾登筵。」把廣東豐富多樣的烹飪資源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出來。
廣東菜,有廣州菜、潮州菜和東江菜三大類。
廣州菜集南海、番禺、東蕪、順德、中山等地方風味的特色,兼京、蘇、揚、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長,融為一體,自成一家。
廣州菜取料廣泛,品種花樣繁多,令人眼花潦亂。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幾乎都能上席。鷓鴣、禾花雀、豹狸、果子狸、穿山甲、海狗魚等飛禽野味自不必說;貓、狗、蛇、鼠、猴、龜,甚至不識者誤認為「螞蝗」的禾蟲,亦在烹制之列,而且一經廚師之手,頓時就變成異品奇珍、美味佳餚,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十分驚異。
廣州菜的另一突出特點是,用量精而細,配料多而巧,裝飾美而艷,而且善於在模仿中創新,品種繁多,1965年「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介紹的就有5457種之多。
廣州菜的第三個特點是,注重質和味,口味比較清淡,力求清中求鮮、淡中求美。而且隨季節時令的變化而變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濃郁。 食味講究清、鮮、嫩、爽、滑、香;調味遍及酸、甜、苦、辣、咸;此即所謂五滋六味。代表品種有:龍虎鬥、白的蝦、烤乳豬、香芋扣肉、黃埔炒蛋、燉禾蟲、狗肉煲、五彩炒蛇絲等,都是饒有地方風味的廣州名菜。
潮州菜很不錯以烹調海鮮見長,刀工技術講究,口味偏重香、濃、鮮、甜。喜用魚露、沙茶醬、梅羔醬、姜酒等調味品,甜菜較多,款式百種以上,都是粗料細作,香甜可口。
潮州菜的另一特點是喜擺十二款,上菜次序又喜頭、尾甜菜,下半席上咸點心。
秦以前潮州屬閩地,其語系和風俗習慣接近閩南而與廣州有別,因淵源不同,故菜餚的特色也有別。代表品種有:燒雁鵝、豆醬雞、護國菜、什錦烏石參、蔥姜炒蟹、干炸蝦棗等,都是潮州特色名菜,流傳嶺南地區及海內外。
東江菜又稱客家菜,所謂客家,是古代從中原遷徙南來的漢人,多是整村而遷或是整族而徙的,定居東江山區後,仍沿襲中原時的語言和風俗習慣,故菜餚的特色也得以保留。東江菜以惠州菜為代表,下油重,口味偏咸,醬料簡單,但主料突出。
第三名 浙江省
經濟:浙江是中國經濟比較發達的沿海對外開放省份。素有「魚米之鄉」之稱,2011年浙江全省生產總值達3200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9%以上。這意味著,繼廣東、江蘇、山東之後,浙江省首次跨入GDP「三萬億俱樂部」。
人均GDP位於第二位,僅次於江蘇。
教育:據「浙江省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浙江率先在全國基本普及從學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2007年初中畢業學生升高中段的比例為96.55%;到2007年擁有普通高校77所(含籌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8%。
文化:浙江文化屬於典型的\中國東南文化區\,其主體構成是吳越文化。 浙江文化燦爛,人文薈萃,科技教育發達,名勝古跡眾多,素享「文物之邦,旅遊之地」美譽。在歷史上,浙江涌現的科技教育、文化名人燦若星河。現今,浙江省擁有國務院部屬科研和開發機構20個,省市科研機構150多個,向國內外開放的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重點專業實驗室3個,以及一批國家行業研究中心。有浙江大學等37所高等院校。1981年建立了學位制度。1995年有12所高校擁有碩士點233個,博士點70個。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在校學生鞏固率分別為99.3%和99.5%。浙江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8處,省級321處,市縣級1674
處,共有文物保護點近4萬處。全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1處,國家自然保護區10處,是森林公園最多的省,有絲綢、茶葉、南宋官窯等博物館。紹興、杭州、寧波、衢州、金華、臨海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第四名 山東省
經濟:對中國內地經濟的貢獻有九分之一強,GDP總量位於廣東和江蘇之後,名列中國第三位。
旅遊: 全省共有7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7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9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齊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山東段)、39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含撤銷1處)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泰山、蒙山、曲阜三孔、青島嶗山、膠東半島海濱、青州、淄博博山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濟南、曲阜、青島、聊城、鄒城、臨淄、周村 、泰安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淄博、濟寧、青州、蓬萊、滕州、濰坊、臨沂、棗庄、臨清、莒縣、煙台、廣饒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章丘市官莊鄉朱家峪村
AAAAA級景區(7個):煙台市蓬萊閣旅遊區、濟南市大明湖、曲阜市三孔(孔府·孔廟·孔林)、泰安市泰山景區、煙台市龍口南山景區、威海市劉公島景區、青島市嶗山景區
AAAA景區:台兒庄古城、孫臏旅遊城、汶上寶相寺太子靈蹤塔、水泊梁山風景區、濟南千佛山、中國寶石城、聊城姜堤樂園、青島海底世界、青島海濱風景區、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日照五蓮山風景區、日照萬平口海濱風景區、臨沂蒙山旅遊區、沂水天然地下畫廊、沂水地下大峽谷、沂水彩虹谷、沂水天上王城、威海成山頭風景名勝區、赤山風景名勝區、銀灘旅遊度假區、冠世榴園、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台兒庄大戰紀念館、鄒城三孟旅遊區、鄒城市嶧山風景區、微山湖風景區、漢諾庄園、魯南水城·棗庄老街、慶雲海島金山寺、周村古商城等。
文化: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在今山東省境內形成和發展的一種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陰陽、縱橫、方術、刑、名、
農、醫等。其中,最為璀璨奪目、最核心的是儒家文化。據當代作家田茂泉說,進入秦漢以後,在政治大一統的背景下,齊魯文化逐漸由地域文化演變為一種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呈現出鮮明的精神特質,並以自身的不斷交融、創新、升華,推動了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齊魯文化的淵源,應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聚居在齊魯之地的古老民族——東夷族的發展。這個在傳說中曾以後羿和大舜為榮的民族,雖然在現有的文獻中已難於找到系統、詳實的記載資料,但是,自20世紀以來,山東地區大量史前考古挖掘出的文物和數千遺址卻證明這是一個文化發達早、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在齊魯之地上,不僅存在著從8000年前的後李文化到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再到龍山文化直至距今4000年左右的岳石文化這樣一個在文化傳統演變上一脈相承又相對獨立的文化譜系,而且發現了距今5000年左右眾多的城堡遺址和標志著文明發展程度很高的圖像文字、陶文以及生產的大量精妙絕倫的蛋殼黑陶及各種手工飾品。這種文明發達的史前文化,是齊魯文化成長的重要基礎。
❽ 中國各省份GDP排名
1、廣東省—107671.07億。
2、江蘇省—99631.52億。
3、山東省—71067.5億。
4、浙江省—62352億。
第一,廣東省,簡稱粵,中國南部沿海省份,省會廣州,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廣東是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自1989年起,廣東省GDP連續穩居全國頭把交椅,是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北、上、廣、深四大超一線城市廣東佔有兩個。目前為止全國各省GDP的大哥。
第二,江蘇省,簡稱蘇,省會南京,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國東部沿海省份。中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位於江蘇。全省各地經濟水平較平均,GDP僅次於廣東,目前排名第二,超越廣東指日可待。
(8)中國省份綜合排名都有哪些指標擴展閱讀
廣東、江蘇前三季度GDP超7萬億,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為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
此後,各省份經濟三季報也陸續出爐。據中新網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25日,至少已有27個省份公布了2019年三季度GDP數據。其中,在前三季度GDP總量方面,廣東前三季度GDP達到77191.22億元,毫無懸念繼續領跑全國。
江蘇省前三季度GDP達到72199.6億元,位居全國第二位。江蘇和廣東也是前三季度「7萬億GDP俱樂部」僅有的兩個成員。不過,江蘇前三季度GDP總量跟廣東的差距達到了大約5000億元,較2018年同期約3600億元的差距有所擴大。
至少16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贏全國,同全國前三季度6.2%的GDP增速相比,在這27個省份中,雲南、貴州、西藏、江西、福建、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浙江、山西、寧夏、廣東、江蘇、重慶這16個省份的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贏了全國前三季度GDP增速。
其中,雲南以8.8%的增速位居全國首位。觀察雲南的前三季度經濟數據表現,其工業和房地產數據增長較快。雲南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增速高於全國(5.6%)3.7個百分點。其中:煙草製品業增加值增長2.8%;非煙工業增加值增長11.5%。
從房地產市場看,雲南全省前三季度房地產投資增長29.7%,其中,住宅投資增長50.6%,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7.1%,銷售額同比增長12.1%。
❾ 2030gdp中國省份排名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石恩澤 阿力米熱
隨著各省份經濟數據陸續揭曉,2022年一季度GDP20強的省份格局已定。
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一季度GDP前20強的省份中,前11位的排名與2021年一季度排名一致,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牢牢坐穩經濟前四的寶座;而在第12位至20位中,北京和河北的排名發生了替換,雲南則超越了重慶。
西南省份中,雲南和重慶一個發力農畜牧業,另一個重振汽車工業製造,雖然路徑不同,但都在一季度突破了6000萬億元的GDP總量,朝著7000萬億元進軍。
在增速方面,20強省份均在一季度實現了正增長,14個省份增速跑贏了全國4.8%的增速,北京與全國增速持平,而江西在增速方面的表現最為亮眼,以6.9%的增速暫居第一。
其中,北京和河北的排名發生了替換,河北排名上升到第12位,北京排在第13位;雲南超越重慶,排名從2021年一季度的第17位上升到第16位,重慶市則下降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同為西南地區的省份,2022年一季度雲南GDP總量達至6466億元,增速5.3%,位列第16,與重慶GDP的總量僅僅相差68億元,在一季度小步趕超重慶。
滇渝的特色各自鮮明,雲南的優勢在農業和畜牧業,一季度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26.19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種植業產值533.03億元,增長6.4%;畜牧業產值384.75億元,同比增長5.4%。
不僅如此,雲南省一季度工業生產也快速增長,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302億元,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比1-2月份提高3.0個百分點。製造業佔GDP比重為21.0%,比2021年提高2.8個百分點。
裝備、高技術製造業作為雲南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新動力,在一季度也表現亮眼。裝備製造業增長33.5%,高技術製造業增長30.9%,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23.2和20.6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作為中國汽車產業製造重地,重慶今年在汽車製造方面上鉚足了力。今年一季度,重慶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403.95億元,增速6.8%。其中,汽車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兩大行業對工業增長貢獻最為突出,分別增長16.8%和25.4%。
此外,重慶在高端製造上亦增勢強勁,新產業帶動作用增強。一季度,全市高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均增長10.6%,分別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長2.0和3.0個百分點。其中,光伏電池、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集成電路圓片分別增長92.9%、34.1%、20.7%和19.4%。
重慶的汽車產業增勢喜人的情況不僅反映在供給端,消費端的增勢也十分優秀。一季度重慶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2.1倍,佔全市限上汽車類商品的比重為13.4%。其中,3月份的銷量更是同比增長超259.9%,佔比達35.3%,創歷史新高
江西產業發力均衡,增速第一
西南省份在默默發力,中部省份也很努力,江西更是在此脫穎而出。
在一季度GDP20強省份中,江西以6.9%的增速位居榜首,較上年同期擴大1.4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平均值2.1個百分點。
在地區生產總值方面,江西也有所進步,朝著「萬億俱樂部」大步狂奔。一季度,江西GDP(7320.5億元)比去年同期(6575億元)高出745.5億元。
從第一、二、三產業增速上看,江西第二產業增速8%,勢頭最猛。與此同時,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8.7%,拉動GDP增長3.4個百分點,是全省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
其中,一季度,江西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高於「全國線」3.0個百分點,增速優勢較1-2月擴大0.6個百分點,較去年全年擴大1.2個百分點。
因此,江西省統計局將第二產業的喜人成績形容為「經濟增長的『壓艙石』」。
江西在工業上的野心不止如此,對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2年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開展「領航企業」和獨角獸、瞪羚企業培育行動,凈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500家以上、專業化「小巨人」企業50家以上、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0家以上,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達6500家,入國家庫科技型中小企業達9000家。
江西一季度增速亮眼,還有第三產業的一份「功勞」。
江西省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3668.1億元,增速6.1%。具體來看,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5.6%,拉動GDP增長3.1個百分點。其中,批發和零售業、營利性服務業和非營利性服務業分別增長7.4%、7.4%和8.0%,合計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4.2%,拉動GDP增長2.3個百分點。
江西省統計局也表示,一季度第三產業成為經濟穩中有進的「助推器」。此外,江西的第一產業上也做到了穩定發展。可以說,江西一季度在一、二、三產業上取得了均衡發展,是其增速喜人的一大原因。
","force_purephv":"0","gnid":"9ac09bb423f56e079","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113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916a7318ae62840.jpg","width":"1700"},{"desc":"","height":"44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aa2b5aca92a4210.jpg","width":"645"}]}],"original":0,"pat":"pdc,piece_72time,art_src_3,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5114498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857078f9983887ab","src":"時代周報","tag":[{"clk":"keconomy_1:gdp","k":"gdp","u":""}],"title":"一季度GDP20強省份出爐:粵蘇雙雙破兩萬億,江西增速暫居第一預測一下2030年中國各省經濟排行! - : 2009全國主要城市GDP排名1、上海市13698億元增9.7%(滬)中國經濟中心依然領先 2、北京市10488億元增長9%(京)第二個過萬億的城市,首都的轉型是成功的 3、廣州市8215億元增12.3%(廣東1)副省級中最高 4、深圳市7806億...
全國省份經濟排行榜: 中國各省2009年GDP排名(最新統計)名次 省份 2008GDP 增長 2008人均 2009GDP 名義增長 1 廣 東 35696 10.1% 37588 37775.49 5.83%2 山 東 31072 12.1% 33083 33621.32 8.20%3 江 蘇 30024 12.5% 33089 33478.76 10.45%4 浙 江 ...
各省gdp排名 : 2018年各省gdp排名:廣東(9.73萬億)、江蘇(9.26萬億)、山東(7.65萬億)、浙江(5.62萬億)、河南(4.8萬億)、四川(4.07萬億)、湖北(3.94萬億...
預計中部2020各省gdp多少?: 2011年中國各省GDP排名排名省份GDP(億元)增速01、廣東4563612.8、江蘇4008810.4、山東3816510.9、浙江270058.9、河南2116511.5、河北2013712.6...
中國各省份的經濟排名? : 2010年GDP總量排名省份 億元 常住人口(億) 人均GDP(元) 美元1 廣東 45472.83 0.97 46990.63 6941.52 2 江蘇 40903.34 0. 79 52106.17 7697.20 3 山...
中國發達經濟省份怎麼排? - : 如果按GDP總量的話前四依次是廣東、山東、江蘇、浙江.如果按人均的話,依次為浙江、江蘇、廣東、山東
中國經濟省份排名? - : 2009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排名 省份 GDP(單位:億元人民幣) 增速 1 廣東 39082 9.5% 2 江蘇 34061 12.4% 3 山東 33805 11.9% 4 浙江 22832 8.9% 5 河南 19367 10.7% 6 河北 17027 10% 7 遼寧 15065 13.1% 8 上海 14901 8.2% 9 四川 ...
中國經濟總量省份排名 - : 09的還沒出,以下的是08的: 2008年 中國各省、直轄市經濟實力(GDP)排名 名次 省份 GDP(億元) (數據來自個地區統計局) 1 廣東省 35696 摺合5173億美元 與沙特相當 世界排名20位 2 山東省 31072 摺合4503億美元 與挪威相當 世界...
中國經濟省份排名: 名次 省份 GDP(億) 增長率 01 廣東省 25969 14.1% 02 山東省 21700 15.0% 03 江蘇省 21548 15.0% 04 浙江省 15649 13.9% 05 河南省 12464.09 14.0% 06 河北省 11631.7 13.2% 07 上海市 10297.17 12.2% 08 遼寧省 9257 13.0% 09 四川省 8367.82 12.3% 10 北京市 7720.31 12.1%
全中國以經濟指標排名,各省份從頭到尾是怎麼的排名?: 按GDP總量來排名的. 排名 城市 總量(億元) 增長率% 1 廣州 8200 12 2 深圳 7807 12.1 3 佛山 4300 15.4 4 東莞 3710 14 5 中山 1409 11.1 6 惠州 1280 11.5 7 江門 1277 11.03 8 茂名 1200 10.1 9 湛江 1050 10.1 10 珠海 992.1 9 11 汕頭 9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