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僑有哪些

中國僑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29 20:41:18

㈠ 我國華僑包括哪些人

華僑: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
歸國華僑:指回國定居的華僑。來華定居的外籍華人,在恢復中國國籍後,也稱歸僑。
華僑學生:指回國學習未在國內定居的華僑。
歸國華僑學生:指從國外回來定居就學的華僑。
僑眷:指華僑在國內的眷屬。 華僑回國後,其國內的眷屬仍視為僑眷。外籍華人在華的具有中國國籍的眷屬,享受僑眷待遇。
外籍華人:指原是華僑或華人後裔,後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國國籍者。

㈡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僑鄉

廣東、福建及海南島有很多縣歷史上旅居海外的華僑較多被稱為三大僑鄉 。

僑鄉,主要是指國內某些華僑較多而僑眷較集中的地方。一般沒有以省級地區來劃「僑鄉」的。

著名華僑陳嘉庚先生,曾經被毛澤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1、廣東:

廣東,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

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2個副省級城市),119個縣級行政區(60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6個縣、3個自治縣)。

2、福建:

福建,簡稱「閩」,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面、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面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南北最長為530千米,東西最寬為480千米。

福建省現轄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岩、三明、南平、寧德9個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平潭縣)。省會為福州。

3、海南島:

海南島是中國南方的熱帶島嶼,面積3.54萬平方公里,人口925萬,島上熱帶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藍,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漢、黎、苗、回、彝、侗、瑤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習俗。

(2)中國僑有哪些擴展閱讀

按華僑華人的祖籍劃分,廣東籍佔54%,福建籍佔25%,海南籍佔6%,其他省、市、自治區共佔15%(其中以台灣、廣西、山東、新疆、雲南為主)。

在東南亞,粵籍、閩籍和其他省市之比為5:3:2;而在亞洲以外,粵籍占絕大多數。若以方言劃分,使用閩南(泉州)、廣府(廣州)、潮州、閩東(福州)、客家五種方言的人。

占海外華僑華人總數的80%左右。使用前三種方言的,每一種都超過500萬人,後兩種則約300萬人。

根據廣東省政府網數據,廣東籍的華人華僑有2000多萬,廣府籍800多萬,潮汕籍700多萬,客家籍500多萬。另有福建數據,福州籍華人華僑有300多萬,閩籍客家華僑近200萬。故各省客家華僑共約700萬左右。

其中較有影響力的有: 閩南籍的陳嘉庚、李清泉、鄭周敏、黃奕住、李光前等,廣府籍的駱家輝、容閎、陳宜禧、陳啟沅、陳芳等;

福州籍的黃乃裳、林文鏡、曹德旺,陳清泉等,客家籍的胡文虎、張弼士、葉亞來、李光耀、羅芳伯等,潮汕籍的陳慈黌等;

廣西籍封奕敏等。他們都是華人華僑中的傑出代表。體現了海外華人華僑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愛國的精神。

㈢ 中國有哪些華僑的大學

華僑大學和暨南大學都是只屬於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的為僑服務的高等院校,兩所學校均面向大陸、港澳台、海外華僑招生。
暨南大學的僑生比例要比華僑大學大很多,暨南大學的僑生有一萬兩千多人,占學生總數的將近一半,華僑大學則稍少,不到四千人,占總數的六分之一左右吧。
華僑子女均可以報考這兩所大學,暨南大學的整體教研水平較高,也是211工程大學,所以招生分數相比華僑大學要高。

華僑大學沒有醫學專業,暨南大學有醫學專業。

㈣ 僑眷與僑屬有什麼區別

法律分析:僑屬是指本人的近親(如:岳父岳母、公公婆婆、叔叔、伯伯、舅舅、姑姑、阿姨、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外甥子女)是華僑、歸僑、外籍華人的。

僑眷是指華僑、歸僑在國內的眷屬。包括華僑、歸僑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同華僑、歸僑有長期撫養關系的其他親屬。此外,外籍華人在國內的具有中國國籍的眷屬也是僑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第二條 歸僑是指回國定居的華僑。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

僑眷是指華僑、歸僑在國內的眷屬。本法所稱僑眷包括:華僑、歸僑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同華僑、歸僑有長期扶養關系的其他親屬。

㈤ 中國第三大僑鄉是哪個省

中國第三大僑鄉是廣西。海南在1988年經國務院同意成為省級行政區,在之前是屬於廣東省。而對於廣西,據悉,分布世界各地的廣西籍貫的華人華僑有400多萬,是中國的第三大僑鄉,這些華人華僑祖籍主要分布在廣西東南一帶.。中國三大僑鄉分別是:廣東、福建、廣西。

㈥ 華僑、外籍華人、歸僑、僑眷是指哪些人

答: 一、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
(一)「定居」是指中國公民已取得住在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並已在住在國連續居留兩年,兩年內累計居留不少於18個月。
(二)中國公民雖未取得住在國長期或者永久居留權,但已取得住在國連續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資格,5年內在住在國累計居留不少於30個月,視為華僑。
(三)中國公民出國留學(包括公派和自費)在外學習期間,或因公務出國(包括外派勞務人員)在外工作期間,均不視為華僑。
二、外籍華人是指已加入外國國籍的原中國公民及其外國籍後裔;中國公民的外國籍後裔。
三、歸僑是指回國定居的華僑。
(一)「回國定居」是指華僑放棄原住在國長期、永久或合法居留權並依法辦理回國落戶手續。
(二)外籍華人經批准恢復或取得中國國籍並依法辦理來中國落戶手續的,視為歸僑。
四、僑眷是指華僑、歸僑在國內的眷屬。
(一)僑眷包括:華僑、歸僑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同華僑、歸僑有長期撫養關系的其他親屬。
(二)外籍華人中國境內的具有中國國籍的眷屬視為僑眷,其范圍比照本條第(一)款。

㈦ 中國有幾個僑鄉都是那些省/

廣東,福建,海南,上海,浙江,雲南

深圳經濟特區有著特殊的地緣優勢和歷史淵源,是歷史上著名的僑鄉,在深圳的原居民中,幾乎沒有哪一家沒有「海外關系」...

㈧ 我國哪些地方被稱為「華僑」

[編輯本段]簡介 僑、歸僑是指哪些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中明確規定:「歸僑是指回國定居的華僑。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僑眷是指華僑、歸僑在國內的眷屬。」 為了適應工作中的需要,國務院僑辦等有關部門對上述概念做出了具體解釋: 一、華僑:指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 二、歸國華僑:指回國定居的華僑、簡稱歸僑。不論年齡大小和何時回國,都是歸僑。來華定居的外籍華人,在恢復中國國籍後,也稱歸僑。 三、華僑學生:指回國學習未在國內定居的華僑。 四、歸國華僑學生:指從國外回來定居就學的華僑、簡稱歸僑學生。不論年齡大小,就讀何種學校都是歸僑學生。 五、僑眷:指華僑在國內的眷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含媳婦、女婿)、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兒孫女、外孫兒孫女、撫養人和生活主要來源依靠華僑的其他親屬。 華僑回國後,其國內的眷屬仍視為僑眷。 外籍華人在華的具有中國國籍的眷屬,與僑眷范圍相等同(享受僑眷待遇)。 六、外籍華人:指原是華僑或華人後裔,後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國國籍者(國內有關優待華僑的政策一般可以適用於外籍華人)。 [編輯本段]華僑祖籍 一般華僑在中國各大城市都有,但是以廣東省江門市最多達300多萬 華僑祖籍城市一覽表: 江門 廣州 惠州 梅州 汕尾 東莞 中山 佛山 新會 順德 開平 深圳 珠海 汕頭 湛江 茂名 肇慶 雲浮 杭州 寧波 溫州 湖州 衢州 青田 麗水 舟山 餘姚 象山 寧海 慈溪 鄞州 奉化 鎮海 麗嶴 湘潭 常德 張家界 蘇州 無錫 鎮江 連雲港 常州 揚州 保定 濟南 日照 青島 沈陽 長春 廈門 南平 撫順 成都 武漢 自貢 安慶 上饒 桂林 揚中 沈陽 台州 臨海 九江

㈨ 我國最著名的僑鄉是哪兩個

我國最著名的僑鄉是廣東和福建省。

一、僑鄉廣東

廣東有很多縣歷史上旅居海外的華僑較多被稱為僑鄉。其中廣東台山是中國內地最大的僑鄉,有內陸僑都之稱和「中國第一僑鄉」稱號。廣東的江門市也是著名的僑鄉。

1、台山

廣東台山是中國內地最大的僑鄉,有內陸僑都之稱和「中國第一僑鄉」稱號。旅居國外的台山籍華僑、華人超過130萬人,比台山市本地人口的93萬多出40餘萬人,有海內外「兩個台山」的稱號。分布在世界五大洲92多個國家和地區,尤其以美洲(北美)最多。

2、江門

江門市,移居海外的華僑、港澳台同胞現已達四百多萬人,散布在世界五大洲一百零七個國家和地區。

香港有四分之一市民原籍江門五邑;澳門則具市歷有四百多年的城市史,東西文化在交融特色更為突出,澳門有一半人口的祖籍在江門,與江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交往頻繁。

二、僑鄉福建

福州是中國著名的僑鄉。祖籍福州的海外華僑、華人多達300餘萬人,分布於五大洲的102個國家和地區。福州地區的歸僑、僑眷人數多達200萬,港澳有福州鄉親近30萬。在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幾乎都有福州人的足跡。

不僅在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西歐各國,在發展中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等國有為數眾多的福州鄉親,而且在一些落後國家、小而偏僻的地區如巴貝多、馬紹爾、安地卡及巴布達、獅子山等也有福州人的足跡。

(9)中國僑有哪些擴展閱讀

華僑移居海外的歷史

中國人移居國外,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的古代。有現存文獻記載的早在秦漢時期,中國已有「絲綢之路」通往西域,有船舶東航日本,其中就有人留居他鄉。進入唐代,才有較多的中國人定居國外,這可視為華僑史的開端。

縱觀1300多年來中國人移民海外的歷史,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從唐代到南宋(618一1270年),為海外華僑逐漸出現的時期。這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相當發達,而東南亞各地仍然比較落後,於是有不少中國商人到東南亞各地從事貿易。其中有一部分人便在當地定居下來,成為第一代的華僑。

第二個時期,從元代至清代中葉(1271-1840年).為華僑出國大量增加和華僑在所在國的社會經濟基礎逐漸確立的時期。這個時期,明朝海禁開放,促進了海外貿易進一步發展。

東南亞部分地區已變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或貿易中繼地,迫切需要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手工業品,因而吸引了更多的中國商人和破產的農民、漁民和手工藝人出國。

加之明朝太監鄭和率兩萬多人的船隊七下西洋,歷訪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增進了中國同亞非國家的友誼,也為中國人出國經商和移居國外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第三個時期,從鴉片戰爭到解放前夕(1841一1949年)。為華僑大規模移民高潮時期。這個時期,華僑出國的人數之多、規模之大、分布之廣、遭遇之苦,均屬前所未有。

究其原因,不外是國內、國外兩方面。在國內,由於政治黑暗、戰爭不斷、經濟破產,導致民不聊生,百姓急於尋找生路;在國外,由於帝國主義對殖民地進行瘋狂的經濟掠奪和急需大量廉價勞動力從事開發。

因此,一批批「契約華工」(俗稱「豬仔」)被販賣出洋,成為這個時期中國移民的主要方式。這種販賣活動始於18世紀末。19世紀中期達到高潮, 20世紀初趨於衰落。在這100多年裡,中國約有700萬人被販賣到世界各地,從而奠定了今天華僑遍布世界各地的格局。這個時期的華僑人數已達1200多萬人。

第四個時期,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90年代。這個時期,華僑大批出國的歷史基本結束。但由於東西方經濟的差異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移民政策的調整,仍有不少中國人通過與親人團聚、留學等方式移居國外。台灣、香港、澳門等地的居民,也有不少人遷居國外。

㈩ 請問中國僑都在哪裡

一、江門市是中國僑都,位於中國廣東省珠三角,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海外華僑華人超400萬人,與市內人口相當,擁有「海內外兩個江門」的人緣優勢。近年來,江門市植根深厚博大的「僑」文化,扎實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開創了「僑」文化建設新局面。現在,江門市形成了以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江門市院士路、江門市星光公園為代表的華僑文化;台山廣東音樂、新會葵藝、白沙茅龍筆、蔡李佛拳、江門禮樂龍舟、鶴山詠春拳為代表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會宋元崖門海戰古戰場、蓬江區棠下良溪「後珠璣巷」、恩平歇馬「舉人村」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陳白沙祠、梁啟超故居、陳垣故居為代表的人文文化;中國(江門)僑都華人嘉年華為代表的節慶文化等文化品牌,特色鮮明,交相輝映僑都大地。還成功舉辦了四屆世界江門青年大會、江門月·中華情中秋晚會,進一步打響了「中國僑都 邑邑生輝」城市品牌。

閱讀全文

與中國僑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21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52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591
伊朗的海拔多少米 瀏覽:924
nuri是什麼意思印尼 瀏覽:279
哪裡可以看義大利籃球比賽 瀏覽:301
為什麼印度有彎曲鐵軌火車 瀏覽:520
墨脫和印度哪裡交界 瀏覽:996
義大利的物價為什麼便宜 瀏覽:66
伊朗火車價格多少錢 瀏覽:195
為什麼很多潮汕人都在印尼 瀏覽:974
改造後義大利風情區有哪些高科技 瀏覽:42
中國最美楓葉林在哪裡 瀏覽:930
中國哪裡沒有木薯 瀏覽:806
印尼白燕窩多少一克 瀏覽:814
伊朗感染病毒肺炎多少人 瀏覽:177
伊朗超推遲比賽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953
伊朗國土面積多大有多少人口 瀏覽:588
伊朗男女多少歲可以領結婚證 瀏覽:920
印度偉哥在國內怎麼銷售 瀏覽: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