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1年我國人均gdp是多少
2021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976元,比上年增長8.0%。
國民總收入1133518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46380元/人,比上年提高8.7%
❷ 2022全國人均gdp
1.05萬美元
2022中國人均gdp具體數據為1.05萬美元,排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第77位。
❸ 2021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2萬美元,何時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早在1978年,中國人均GDP就已經超過1萬億美元,2019年這一數字達到6.5萬美元,而2020年為6.4萬美元。至於2021年,根據最新預測,2021年美國GDP將增長5%,而2020年美國GDP為20.9萬億美元,因此2021年美國GDP總量約為22萬億美元。至於人均GDP,考慮到美國人口是3.28億,這樣的話,2021年美國人均GDP將在6.7萬美元左右。統計局在更新2021年中國GDP的同時,也會更新討論這個問題。
我國人均住房面積32平方米(建築面積40平方米,住房率0.8)也是發達國家中等水平,中國人均肉類消費量58公斤,與日本、韓國處於同一水平。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也許人的體質可以解釋這種差異。
❹ 2021中國人均gdp是多少
2021年我國人均GDP為8097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551美元。
2021年我國人均GDP水平已經超過世界人均水平,初步測算,2021年世界人均GDP為1.21萬美元左右,我國是1.25萬美元。就世界銀行此前發布的標准來看,該數據雖尚未達到高收入國家人均水平的下限,但正在逐年接近。
人均GDP不等於人均收入
人均GDP並不等於人均收入,兩者是有關系,但並不是對等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販賣商品,一年賣了100萬,這100萬就是你一年內創造的GDP。去掉販賣商品和其他的成本,你一年內賺了20萬,這20人就是一年的收入。這樣說的話你就知道,人均GDP減去人均成本才等於個人收入。當然,兩者雖然不對等,但人均GDP越高,人均收入也會相對較高。它們之間還是有一定關系的。
❺ 中國人均gdp哪年會超越美國
2008年中國的GDP是48200億美元;美國是143500億美元。2009-2020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平均值假定為8.2%,到2020年,中國為113000億美元;美國這一階段經濟增長速度假定為2.3%,那麼2020年,為225000億美元。(包含美國每年2.1%假定的通貨膨脹);自2021-2050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假定為6.5%,包含通脹和匯率因素,中國2050年的GDP為368000億美元,如果為7.2%那麼將達到435000億美元;美國此階段經濟增長假定為1.8%的話,包含通脹2050年達到337000億美元,假定為2.4%的增長率那麼為412300億美元。也就是說未來四十年內中國的經濟總量按照正常發展將會超過美國。估計到2050年中國的人均產值達到美國的26%-37.5%之間。按照兩國不發生大規模戰爭、內亂和劇烈的社會變革,中國人均將會大大接近美國,超過美國可能性較小。如果美國陷入資本主義長期的經濟危機,中國在百年之內人均超過美國的可能性有,但是不大。但是,請你記住歷史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中國未來五十年內發展會有變數,美國也有變數。不可以這樣推測。也許六十年後,美國將成為社會主義國家興許還有人民公社呢?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必將經歷曲折而走向勝利。共和國的締造者和斯大林同志,將被世界人民欽佩,而加在他們身上的污衊將徹底扔到垃圾坑裡去。資本主義制度在半個世紀內必將走向衰亡。
❻ 2050年中國人均gdp是多少
到2050年,中國人均GDP將達到4萬-5萬美元。
未來八年中國經濟增速可達6%。到2050年,人均GDP將達到美國的70%,經濟總量達美國的2.8倍左右。中國到2050年將會實現中等平均收入水平;而印度則因為基數較低,預期平均收入水平仍會處於中低水平。
預測依據介紹
報告指出,以購買力平價計算GDP,中國的GDP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這一趨勢將延續到2050年。若以市場匯率計算GDP,全球經濟力量格局則沒有重大的轉變,但預期中國仍然會在2030年前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這里涉及兩個概念,以購買力平價計算GDP和以市場匯率計算GDP。趙錫軍向記者分析:購買力平價計演算法側重於進出口的貿易情況,而市場匯率法側重的是投融資情況以及資金往來。
他解釋說,在較長的時間限度里,當一個國家從貿易輸出導向轉變為投融資輸出導向,國家的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單一的研究方法具有較大的局限性。中美兩國是全球經濟規模前兩位的經濟體,中美經濟的發展變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對兩者經濟發展的分析有較大的指導意義。
❼ 2025年中國人均gdp或達9萬元
1.37萬美元。
2020年11月26日,在上午的峰會中,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出席並發表了題為未來全球經濟變數的演講。
劉元春表示,從未來來講,五年很重要的是後疫情時代如何修復疫情所帶來的結構性、趨勢性、深層次的變化。對於中國道路、中國模式突破低收入陷阱是必須的,但關鍵標志是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人均GDP將達到1.1萬美金,到2025年的中國人均GDP將達到1.37萬美金。
(7)中國人均gdp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劉元春強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國必須面臨的挑戰。按照五中全會提出的目標,中國經濟未來五年的平均增速需要達到5.5%,而未來十五年要實現人均GDP翻番,中國經濟未來15年的平均增速需要達到4.8%。
要實現這些目標,他指出,中國經濟需要在四方面下功夫:一是核心技術,二是關鍵制度改革,三是人才強國,四是突破目前的「亂世」,打造新的競爭平台。
❽ 中國2021年人均gdp
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到8097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2551美元,超過世界人均GDP水平。
初步核算,2021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976元,比上年增長8.0%。國民總收入1133518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46380元/人,比上年提高8.7%。
❾ 我國人均gdp哪一年首次突破一萬美元
2019年中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的新台階。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對外公布,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經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9.0865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首次站上1萬美元的新台階。
全世界「萬元戶」增加了一倍多,世界經濟增長引擎動力強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此前,全球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經濟體總人口近15億。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相當於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世界人口翻了一番。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經濟規模的提升,意味著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更加殷實,更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進步。
❿ 1978年我國人均gdp是多少
中國的GDP和GNP總量更是從1978年3678.7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2萬億元以上,增長了200多倍。同樣的人均GDP也先後突破1萬元、2萬元、3萬元,到2017年人均GDP更是接近6萬元人民幣。在這40年間,中國大陸人均GDP由1978年的385元到2017年的59660元,增長了近200倍。
一、1978年的中國GDP
1978年,改革開放的「元年」,中國當時的GDP總量是3678.7億元人民幣(由於1981年前中國未單獨統計和公布GNP數據,所以81年之前兩者都採用同一數據),人均GDP只也是區區的385元人民幣。
二、2018年人均GDP
通過計算實際GDP總量總人數=人均GDP可知,我國2018年人均GDP約為64520.7元。 據資料可知,我國2017年人均GDP為59660.0元。 與2017年相比,2018年人均GDP增加了4860.7元。 與改革開放元年1978年相比,我國人均GDP由385.0元增長至64520.7元,增長近167倍。
三、什麼是人均GDP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為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將一個國家核算期內(通常是一年)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這個國家的常住人口(或戶籍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各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准,為了更加客觀的衡量,經常與購買力平價結合。
四、 怎樣才能快速提高我國人均GDP?
1、一方面有必要繼續大力發展經濟,做大GDP與人均GDP,另一方面,還有必要進一步擴大向民資開放領域,大力破除壟斷,讓民資能夠進入更多的行業領域做大做強;
2、 政府還應進一步加大減稅力度,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在社會保障上承擔起更大的責任,不斷提高老百姓直接到手的收入,促進消費。
3、 不斷提高GDP與人均GDP的「含金量」,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促進消費,讓改革與發展的成果在更大程度上惠及民眾,才能不斷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