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漢字形象各異,外國人眼中的漢字是怎麼樣的
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用文字,也被借用於書寫日語、朝鮮語、越南語等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文字。廣義的漢字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以及派生的行書)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准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
漢字是一個國家的官方語言,有強大的生命力,傳承了5000年文化,增強中華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漢字傳播的文化精髓,增強了各民族之間的認同感,是歷史上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黏合劑。中華泱泱大國之所以分久必合,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漢字承載的文化始終是各民族所共同認同的。
2. 你認為,外國人眼中的漢字是怎樣的
可能就像我看外國字樣吧,我覺得都是想毛毛蟲樣,而且是很多毛毛蟲纏在一起的感覺。
3. 外國人眼中的漢字是怎樣的
外國人超愛漢字 也許東方有一種神秘魅力吧,常常看到老外辣妹刺青,刻個中國字在身上信,望,愛....都搞不懂這是啥意思,不過套句老話只要你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現代漢語的最優秀,相對於世界上現存的其他語言而言.現代漢字,作為記錄現代漢語的書面符號,有著與西方拼音文字截然不同的一些顯著的並令用慣了拼音文字的外國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特點。 通用漢字為6 000個左右,常用漢字為3 000個左右,相比於西方拼音文字的30個左右,前者竟是後者的200~100倍.一個漢字平均筆畫為10畫左右,筆畫又有30種之多;筆畫與筆畫又要構成部件,基礎部件又有500多種;不同的部件又要按許多種不同的結構再組成一個一個的漢字。漢字難學難寫這一一直都在困擾外國人的難題.
很多時候,盯著一個漢字久了,就會覺得不認識這個字了,漢字本來就是象形文字
外國人看漢字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復雜?有趣?
有這樣一位萌萌的瑞典小哥,他覺得漢字超級有意思,每一個漢字就像一幅小畫
雖然對漢字文化還沒有很深刻的研究,但是來自外國人的視角,看中國漢字也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體驗了,一起來看看吧!
4. 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外國人眼中的漢字是怎樣的
中國漢字有著5000年歷史文化,而這種漢字在外國人來看來是一種十分奇怪的文字。中國的文字也分很多種,單單從書寫形式上我們就可以大致分為楷書,小篆、隸書,行書以及草書等。中國漢字與其他國家的文字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中國漢字形式有很多。所以,外國人眼中的漢字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對於外國人來說,學習漢語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三、綜述
漢字是中國這一個國家獨特的文字,它蘊含了中國五千年以來的歷史文化。它既有自己的書法規則,也有自己特定的含義。
5. 外國人對漢字的認識
外國人對漢字的認識就是覺得漢字是一個特別難學的 不管是從發音還是寫字都是很難的 所以對他們來說 學好漢字非常的難
6. 外國人為什麼覺得中國的漢字有魅力
漢語屬於漢藏語系,這個語系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所有的字都是單音節,尤其是古代漢語尤為突出,而且漢字和其他大部分漢藏語言還有一個分別,那就是沒有詞型的變化,舉個例子,比如「山」字,它即代表一座山,又可以泛指山脈,而在漢字中的動詞就更明顯了,也不分過去式、過去分詞等,也沒有第三人稱的單數變化,而且漢字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每個字都有聲調,聲調不同,字也不同。
漢學專家費正清,致力研究中國長達50年,是美國的頭號「中國通」
我們中國人向來非常推崇自己的文化,如果這個文化源遠流長,那麼更是大家喜愛的對象,而距今最早的漢語文字便是在安陽發現的大約是公元前15000年的半坡遺址中,發現的一些特殊的符號,而在我們商代的遺址中,也是發現過2000多個漢字,漢字的博大精深從歷史的長遠便可窺得一二。
在西方,針對中國漢字往往有兩種聲音,這兩種聲音也代表了中國漢字在外國人看來的優劣勢,漢學專家費正清對此也做出過梳理。
首先在劣勢方面,相較於西方的字母文字,漢字在操作和學習上有很多的劣勢,比如,漢字數量龐大,需要花好長時間進行記憶和學習,而要鍛煉簡單閱讀的能力,起碼要學會2-3000字左右的漢字,而且每個漢字平均下來有十二三畫,甚至更有漢字高達二十五畫,有些的長相差異還並不大,結構又頗為復雜,雖然曾對漢字做過簡化,但是幫助也並不大,再即便中國人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製版也是頗為復雜。
活字印刷術,大量的文字需要雕刻,且筆畫繁多,給匠人們帶來了挑戰
但是在另一方面,漢字也有著某些字母文字無法具備的有點,因為漢字的復雜和象形等原因,要比字母文字具備更多的美學價值,在我們東亞,書法是藝術非常大的一個門類,也是所有形象藝術的母源,在我們國家,寫一手好字往往被認為是有教養的標准,甚至古代考試,字體的優美也是非常重要的選擇標准,因此中國人歷來推崇「字如其人」。
而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河流中,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書法作品,這些作品真是中國漢字在形象藝術上的精華所在,也是中國文化傳承的重要支脈。
名鎮古今的《蘭亭集序》
東坡的《寒食帖》
而在中國的書法藝術上,也形成了諸多的流派,歷朝歷代都有名動天下的大書法家,而這種華夏文化的精華也是被所有中國人崇拜的對象,這種藝術形式是字母文字難以望其項背的。
除了書法外,漢字本身還有字母文字所不具備的生動性。比如掌握了「安」和「好」這樣的字,其實其中還有它們所蘊含的原始意義,與硬性規定的字母文字相比較,漢字有著更豐富的內涵和更微妙的韻味,這就使得漢語詩歌和散文、成語等藝術形式,具備著字母文字幾乎沒有的簡潔和生動性,如果你能夠掌握漢字,它的可讀性和易讀性要比字母文字強上不少。
中國古人賦予了漢字神奇的魅力,書面文字總是要比口頭化的語言更加博大精深,更加註意文字的微妙區分,而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不乏《出師表》、《洛神賦》、《離騷》這樣的名文,但是大多都是奏章、策論和詩歌。而只要是一旦成文的材料,特別是經過歲月洗禮後流傳下來的文字,都被中國文化視為神聖之物,這也能夠解釋我們中國人在讀書和正規教育上往往勝人一籌。
除以上之外,漢字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因為中國地大物博,民族多樣,方言多樣,北方人和南方人很難交流,但是卻都可以書寫漢字,用字來進行交流,而且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都認為漢字是屬於我們自己的語言,要是大家都使用字母文字,恐怕早已經像歐洲那樣四分五裂了。我們國家之所以能夠長期一統,漢字可謂是功臣之一。
而直到一個世界以前,朝鮮、越南、日本的大部分書面材料依然用的是我們漢字,甚至今天,中日韓三國的有學識的人,依然可以認識對方書面材料里的好幾千字,盡管字的讀音不盡相同,可見漢字的影響之大。
7. 大家認為外國人是怎樣看待漢字的
有次美服守望,排到一韓國人,進來就打了句韓語,隊里立刻有人打了句I don't understand Chinese」然後就有一個哥們開麥說"No, I guess that's Korean"然後開始模仿韓語的語調在那賣萌前面那哥們就問你會說亞洲語言啊,賣萌的哥們熱心的說我來教你,有很多圈圈的是韓語一兩筆寫完,幾條彎彎的線的是日語沒有很多圈圈,都是上下左右線,看起來最復雜的就是中文啦!旁邊幾個人紛紛表示哇,你知道的好多呀。一次陪幾個外國友人游青城山,下山的時候打算去坐纜車。還沒走到乘車處他們就大叫到了,正在我一片懵逼的時候,他們給我指了一下,只見所指之處是個大大的「道」字。他們一致認為那就是纜車的意思(經他們這樣一說感覺還真是蜜汁相似呢)。然後我就笑噴了,解釋說那不是纜車,而是而是什麼呢,然後他們聽了之後一臉膜拜,感嘆原來宇宙最牛是纜車的形象,中文真是神奇。
8. 你覺得外國人對漢字是什麼印象
我覺得外國人對中國字的印象應該是覺得非常的神奇,大學的時候學校里有外教老師。我們在平常上課的時候,也會跟外教老師有一些簡單的互動。我們在給外教老師教漢字的時候,告訴他這個字有非常多的意義。他覺得不可思議,而且每一個字和另一個字可以組成非常多的詞語,每個詞語的意思也不一樣。他覺得非常的神奇。
9. 外國的人看我們的漢字是怎樣的感覺
如果看到好的漢字書法作品,即使看不懂內容,(身為中國人我也經常看不懂)應該都會體驗得到美感。記得之前我們學校辦了一個阿語書法大賽,完全不懂阿語的我雖然不知道書法內容的意思,但是也會覺得好看。外國人欣賞漢字書法也是同理。但是不要指望他們對著印刷體的漢字也感覺到美。
10. 外國人是如何看待漢字的呢
其實外國人看中文漢字就像我們中國人。看英國的英文一樣的感覺,就你覺得英文好難啊,然後外國人就會說中文好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