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央行加息歷史,歷史上央行一共加息降息多少次
一、2011年7月7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二、2011年4月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
三、2011年2月9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
四、2010年12月2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
五、2010年10月20日 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據此相應調整。
六、2007年12月20日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
七、2007年9月15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17日(周一)滬綜指上漲109.21點,漲幅2.06%。深成指上漲280.67點,漲幅1.54%。
八、2007年8月22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內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響,早盤滬深兩市雙雙大幅低開,股指早盤震盪走高,在金融、地產股的輪番推動下,滬深兩市先後刷新歷史高點。滬指漲幅0.50%,成交1621.98億。
九、2007年7月20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7月23日周一兩市大幅跳空高開,滬市開盤報4091.24點,上漲32.39點,深市開盤報13615.30點,上漲197.34點。兩市大盤高開高走單邊震盪上行,做多人氣迅速聚集。
截至收盤,兩市共成交2351.1億元,成交量明顯放大。
十、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5月21日,滬市開盤:3902.35點,低開127.91;報收4072.22點,漲幅1.04%。
十一、2007年3月18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低開後大幅度走高,開盤2864點,收盤3014點,突破3000點,全天大漲2.87%,隨後一路強勁上行至3600點。
十二、2006年8月19日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均上調0.27%。周一開盤後,滬指開盤低開至1565.46點,最低點1558.10點,隨後迅速反彈收復失地,收盤至1601點,上漲0.20%。
十三、2006年4月28日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上調0.27%,提高到5.85%。28日,滬指低開14點,最高1445點,收盤1440點,漲23點,大漲1.66%。
十四、2005年3月17日提高了住房貸款利率。滬綜指當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彈後,滬綜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點。
十五、2004年10月29日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均上調0.27%。一路下跌中的滬綜指繼續大跌1.58%,當天報收於1320點。
十六、1993年7月11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調到10.98%。首個交易日滬指下跌23.05點。
十七、1993年5月15日各檔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項貸款利率平均提高0.82%。首個交易日滬指下跌27.43點。
加息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中央銀行提高利息的行為,從而使商業銀行對中央銀行的借貸成本提高,進而迫使市場的利息也進行增加。加息的目的包括減少貨幣供應、壓抑消費、壓抑通貨膨脹、鼓勵存款、減緩市場投機等等。
加息也可作為提升本國或本地區貨幣對其它貨幣的幣值(匯率)的間接手段。1992年9月16日,英格蘭銀行一天之內兩度提升英鎊的利率,是近代金融史上加息的典型事例。在中國,加息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輔助手段之一。央行2011年內已經3次加息以應對高企膨脹。
(1)中國什麼時候加息擴展閱讀:
一、央行的三大手段。
1、存款准備金,央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就可以凍結商業銀行的貸款,控制貸款量,起到抑制經濟過熱的作用。
2、利率,央行通過加息提高人們存款意願,是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減少。降息相反。
3、公開市場操作,也就是買賣債券。當央行需要回收市場流動性的時候就發行債券來回籠資金,市場上錢不夠的時候就贖回債券將貨幣發出去。
二、央行加息的影響。
對個人而言,如果加息,無論是向銀行還是其他機構申請貸款,貸款利率必然會上升,同時意味著所還利息增加。
而對於目前有貸款的,如果貸款是與借款人簽的浮動利率的,比如房貸,那麼加息後原有貸款利息也會上調,從而增加個人還款額度。除非是與貸款人簽的固定利率,那樣的話加息就等於是賺了。
不過,房貸利率一般都是浮動的。根據有關研究表明,中國的家庭債務中,房貸為最主要的債務。20年期的100萬房貸,如果以當前的基準利率上調0.5%,每月還款額的將多300元左右,總利息將增加6萬多元。
至於說加息帶來的存款利息的上漲,對於現在很多寧願把錢放進余額寶也不願存銀行的人來說,其帶來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對企業同樣如此,相比個人而言,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更頻繁地進行融資。加息就意味著增加企業的融資成本,減少利率。
既然加息對企業和個人會帶來如此多的不利,是不是2018年就不會加息了?這個恐怕不是你我說的算,加不加息還得央媽說了算。
② 簡述我國自2004年至2007 12 21日進入加息通道的宏觀經濟背景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利率已成為我國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
本文從1996年至2002年中國連續8次降息,以及2004年以來的4次加息入手,研究這兩輪利率調整的宏觀經濟背景,了解其政策含義和目標。本文總結了推動中國利率調整的基本因素,為預測利率走勢提供了依據,並指出中國已進入標志著流動性管理新時代的加息通道。
在現代經濟中,利率是連接金融領域和實際經濟活動的紐帶,是貨幣傳導過程中的樞紐,一直被各國政府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加快,利率逐漸成為影響經濟主體決策的重要參數,開始在國民經濟運行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利率政策也日益成為中國貨幣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於1996年正式啟動。
在10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利率根據不同時期的宏觀經濟背景,經歷了兩輪具有鮮明特點的利率調整。從1996年到2002年,通過連續8次降息並隨後形成新的加息通道,其背後的宏觀經濟背景和政策含義值得研究。
以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代表,兩輪波動如圖1所示:1996-2002年的八次降息及其宏觀經濟背景分析。
從1996年5月1日到2002年2月21日,人民幣利率連續八次下調,平均每八個月下調一次左右,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通過連續降息,實現了利率由高到低的調整,達到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一年期存款由年息千分之八降至百分之八十二,一年期貸款則由百分之五降至百分之五十七。存款平均利率下調一個百分點,貸款平均利率下調一個百分點。
總體而言,這段時間越長,下降幅度就越大。五年期存款比一年期存款低很多個百分點,貸款比一年期低很多個百分點。這八次降息幅度大、密度高,對背後的宏觀經濟發展和政策含義逐一進行分析觀察。
1996年的兩次降息:1993年反通脹結束,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出現了通貨膨脹,這已經成為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為應對這一趨勢,央行在1993年5月和7月兩次加息,並決定從7月起重新啟動保值儲蓄業務,以保護廣大儲戶的利益。為了進一步抑制通貨膨脹,穩定市場和經濟,1995年1月和7月先後兩次上調存款利率。
經過三年努力,以控制通脹為首要任務的宏觀調控基本達到預期目標,金融運行基本保持平穩發展態勢。1996年是實施「九五」計劃的開局之年,宏觀經濟形勢總體是好的,但微觀層面存在不少問題。
今年宏觀調控的著力點仍然是抗通脹和實現「軟著陸」.。但此時,持續三年的適度偏緊環境使中國經濟出現了新的變化,物價上漲已經出現。隨著下降,固定資產投資明顯放緩,銀行存款增量大於貸款增量,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罕見的。
據統計,1995年上半年,金融機構新增存款超過貸款4000多億元。這為央行5月1日下調存貸款利率創造了條件和空間。首次降息幅度非常有限,利率總體水平仍偏高。從物價變動情況看,1996年上半年全國物價漲幅不到7%,並呈現繼續回落的勢頭。
而且相當一部分企業不僅擺脫不了虧損局面,有的企業效益還在下降。有鑒於此,在上次降息僅三個月後,存貸款利率再次下調。1996年的兩次降息仍是前期反通脹的延續和微調,主要目的是適當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國民經濟有序健康發展。
這是中國利率調整的重大轉折點。1997-2002年連續降息:穩健貨幣政策的逐步推進。一九九六年成功實現「軟著陸」後,一九九七年繼續呈現「低通脹、高增長」的良好態勢。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措施的逐步落實,國民經濟形勢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
一是買方市場基本形成;二是1996年兩次調整利率後,價格降幅雖有所放緩,但以回落慣性繼續回落;三是企業經濟效益雖有改善,但尚未走出困境;四是內需低迷跡象顯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所回落。
因此,央行決定於10月23日下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1998年,中國面臨的國際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席捲東南亞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逐步顯現,周邊國家貨幣持續貶值,給人民幣幣值穩定和擴大外需帶來巨大壓力。
同時,內需回暖力度不夠,消費品市場仍保持買方市場格局。自1997年9月以來,零售價格漲幅逐月為負。此外,自1998年9月9日日本率先降息以來,美國、英國、加拿大、歐元區國家和多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紛紛跟進,使全球利率保持在極低水平。
在這種國際國內環境下,1998年3月25日、7月1日和12月7日的三次高頻降息,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市場化和國際化發展要求的一部分。三次下調使人民幣存款利率平均累計下調一個百分點,貸款利率平均累計下調一個百分點,存貸款利差同時收窄。
到了1999年,雖然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了%,固定資產投資在第一季度加速增長。
③ 中國最遲什麼時候加息
中國最遲2022年6月份加息,因為美聯儲提前到5月結束量化寬松,這將對世界上各經濟體都會產生連鎖反應。而中國央行最遲於6月份加息27個基點,因為加息有助於吸收銀行系統的過剩流動性,但不會對貸款增長造成實際影響。
④ 2020年中國加息還是降息
降息
2020年央行宣布降息,利率低至3.15%,央行的降息和加息是一種對宏觀經濟調整的貨幣政策,它可以合理的調整國民經濟過熱和過冷,使經濟的增加保持合理的區間。
⑤ 簡述我國自2004年至20071221日進入加息通道的宏觀經濟背景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利率已成為我國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
本文從1996年至2002年中國連續8次降息,以及2004年以來的4次加息入手,研究這兩輪利率調整的宏觀經濟背景,了解其政策含義和目標。本文總結了推動中國利率調整的基本因素,為預測利率走勢提供了依據,並指出中國已進入標志著流動性管理新時代的加息通道。
在現代經濟中,利率是連接金融領域和實際經濟活動的紐帶,是貨幣傳導過程中的樞紐,一直被各國政府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加快,利率逐漸成為影響經濟主體決策的重要參數,開始在國民經濟運行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利率政策也日益成為中國貨幣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於1996年正式啟動。
在10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利率根據不同時期的宏觀經濟背景,經歷了兩輪具有鮮明特點的利率調整。從1996年到2002年,通過連續8次降息並隨後形成新的加息通道,其背後的宏觀經濟背景和政策含義值得研究。
以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代表,兩輪波動如圖1所示:1996-2002年的八次降息及其宏觀經濟背景分析。
從1996年5月1日到2002年2月21日,人民幣利率連續八次下調,平均每八個月下調一次左右,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通過連續降息,實現了利率由高到低的調整,達到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一年期存款由年息千分之八降至百分之八十二,一年期貸款則由百分之五降至百分之五十七。存款平均利率下調一個百分點,貸款平均利率下調一個百分點。
總體而言,這段時間越長,下降幅度就越大。五年期存款比一年期存款低很多個百分點,貸款比一年期低很多個百分點。這八次降息幅度大、密度高,對背後的宏觀經濟發展和政策含義逐一進行分析觀察。
1996年的兩次降息:1993年反通脹結束,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出現了通貨膨脹,這已經成為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為應對這一趨勢,央行在1993年5月和7月兩次加息,並決定從7月起重新啟動保值儲蓄業務,以保護廣大儲戶的利益。為了進一步抑制通貨膨脹,穩定市場和經濟,1995年1月和7月先後兩次上調存款利率。
經過三年努力,以控制通脹為首要任務的宏觀調控基本達到預期目標,金融運行基本保持平穩發展態勢。1996年是實施「九五」計劃的開局之年,宏觀經濟形勢總體是好的,但微觀層面存在不少問題。
今年宏觀調控的著力點仍然是抗通脹和實現「軟著陸」.。但此時,持續三年的適度偏緊環境使中國經濟出現了新的變化,物價上漲已經出現。隨著下降,固定資產投資明顯放緩,銀行存款增量大於貸款增量,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罕見的。
據統計,1995年上半年,金融機構新增存款超過貸款4000多億元。這為央行5月1日下調存貸款利率創造了條件和空間。首次降息幅度非常有限,利率總體水平仍偏高。從物價變動情況看,1996年上半年全國物價漲幅不到7%,並呈現繼續回落的勢頭。
而且相當一部分企業不僅擺脫不了虧損局面,有的企業效益還在下降。有鑒於此,在上次降息僅三個月後,存貸款利率再次下調。1996年的兩次降息仍是前期反通脹的延續和微調,主要目的是適當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國民經濟有序健康發展。
這是中國利率調整的重大轉折點。1997-2002年連續降息:穩健貨幣政策的逐步推進。一九九六年成功實現「軟著陸」後,一九九七年繼續呈現「低通脹、高增長」的良好態勢。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措施的逐步落實,國民經濟形勢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
一是買方市場基本形成;二是1996年兩次調整利率後,價格降幅雖有所放緩,但以回落慣性繼續回落;三是企業經濟效益雖有改善,但尚未走出困境;四是內需低迷跡象顯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所回落。
因此,央行決定於10月23日下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1998年,中國面臨的國際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席捲東南亞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逐步顯現,周邊國家貨幣持續貶值,給人民幣幣值穩定和擴大外需帶來巨大壓力。
同時,內需回暖力度不夠,消費品市場仍保持買方市場格局。自1997年9月以來,零售價格漲幅逐月為負。此外,自1998年9月9日日本率先降息以來,美國、英國、加拿大、歐元區國家和多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紛紛跟進,使全球利率保持在極低水平。
在這種國際國內環境下,1998年3月25日、7月1日和12月7日的三次高頻降息,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市場化和國際化發展要求的一部分。三次下調使人民幣存款利率平均累計下調一個百分點,貸款利率平均累計下調一個百分點,存貸款利差同時收窄。
到了1999年,雖然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了%,固定資產投資在第一季度加速增長。
⑥ 2022年中國什麼時候加息
下半年-2023年。
加息時間:2022年下半年-2023年。我們應當要承認,美國目前還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國家,它的一舉一動都會深刻影響世界各國的舉動。美國也遵循內政決定外交的規律,它在2021年末美內部政策發生了改變,對於金融立國的美國來說政策通常是在金融方面的,即美國即將縮減購債以及逐漸加息,這將對世界上各經濟體都會產生連鎖反應。如果我們對美國自次貸危機以來這10多年的金融政策有所了解,我們就知道這是美元周期要來收割財富了,2008-2015年以7年為周期主要是放水,2015-2018年這三年主要是收水(2015年-2018年美聯儲期間做過9次加息,利率從0%到了2.5%),,2018-2021又是放水(利率從2.5%又到了0%),2022年開始對外宣稱要縮表加息了,這一次縮表加息不同以往,具體的表現會體現在如下方面:
1) 次數可能會比2015年更多,烈度更猛。看看美國官員的表態,一說2022年3次,一說5次,反正最低三次。要知道2015年一次,2016年一次,2017年3次,2018年4次,現在一開始就要3-5次,決心蠻大的。
2) 加息猛而多,那就要有配套措施與具體的收割對象,美元的猛加息一般都要伴隨著戰爭或沖突,這次的戰爭區域目前來看最可能的是在烏克蘭與東歐,中東可能也會有一些配合,東亞台海則會製造緊張。美國之前美元放的猛,回收就必須也要有力度,當今世界財富最集中的就在東亞與歐洲,東亞目前比較硬啃不動(其實2015年已經被老美狠狠的收割了一波,對於股市還是記憶猶新的吧,這種沒有內部人的配合一般搞不起來的,收割過一次這次就要調轉槍頭往盟友歐盟身上砍了),而歐洲在美國的掌控之下,歐盟區域發生戰爭聚集在歐洲的財富都會往美國、英國跑,或許也會有一些來中國。歐盟自然不敢坐以待斃,想把美國排除在外自己私下與俄羅斯、烏克蘭溝通解決。
⑦ 2022年9月中國會加息嗎
今年九月份不會加息,現在利率正處於下降趨勢。現在貸款利率比較低,銀行吃的就是那個利息差,如果再加息就和貸款利率差不多了。銀行的壓力就更大了。所以不會加息。
⑧ 中國央行加息嗎
中國央行不加息,明年也不會加息。雖然世界各國都在加息,應對通脹,但是我國通脹壓力不大,大多是輸入型通脹。我國的應對策略是不加息,減息。施行適度的寬松政策,來支持經濟的發展。疫情過後,迎來通脹。現在各國的經濟也都不好。我國施行適度的寬松政策。
⑨ 中國今年加息嗎
由於美國不斷加息美元升值,使世界各國被迫加息,以穩定本國金融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應對策略是減息,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降低房貸壓力,促進消費。所以不會加息。中國貨幣貶值比英國和歐洲要少。
⑩ 中國加息具體時間
18:59:36。呵呵 精確到秒了。可以吧。
該信息是在新聞聯播和網站同時發布的,這個是網站時間,新聞聯播時間應該在19.07分。
補充:
你說匯市早已有反應,這個正常。
你問的是中國宣布加息時間,而不是政治局決定加息時間,後者一定比前者早。中國的事,你應該知道的,股市不也是么?有多少股票尾盤拉漲停,第二天停牌的?!
這個公布時間一定是新聞聯播,網上同步。不可能再以其他形式公布的。因為這個事情不能在小范圍公布,新聞聯播是最好的渠道。其實,沒答題前,我就知道,這個時間應該就是晚7點。因為你說到精確,我就想,不同媒體可能會有差距,所以直接就進央行去查了。結果精確到秒。呵呵
回訪補充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