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棉花是從哪個少數民族傳入內地的
海南黎族
黃道婆所處的時代,棉花已經在長江流域廣泛種植,黃道婆從海南黎族婦女那裡學來的先進棉紡織技術,帶到上海(那時候叫松江)地區,並把松江一帶的傳統單錠紡麻車創造性的改良為三錠棉紡車,她的這些改造發明奠定了直至今世的長三角棉紡織產業優勢。
在四五千年前的印度河平原,人們已經開始種植棉花,秦漢時期已經通過緬甸傳入中國雲南。
西域一帶的少數民族地區棉花種植也比我國大部分地區早的多,在南北朝時期,西域的棉花種植也經由絲綢之路反向來到中國,抵達河西走廊。
到了宋元時期,中國西北地區的關中一帶,已有廣泛種植,南方是從廣東、福建逐步推廣到長江流域。
㈡ 棉花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最遲在南北朝時期。
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國只有帶絲旁的「綿」字,沒有帶木旁的「棉」字。「棉」字是從《宋書》起才開始出現的。可見棉花的傳入,至遲在南北朝時期,但是多在邊疆種植。
棉花大量傳入內地,當在宋末元初,關於棉花傳入中國的記載是這么說的:「宋元之間始傳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
從此可以了解,棉花的傳入有海陸兩路。泉州的棉花是從海路傳入的,並很快在南方推廣開來,至於全國棉花的推廣則遲至明初,是朱元璋用強制的方法才推開的。
(2)棉花什麼傳入中國擴展閱讀:
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是中國、美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埃及、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和蘇丹。
棉花能製成各種規格的織物。棉織物堅牢耐磨,能洗滌並在高溫下熨燙。棉布吸濕和脫濕快速而使穿著舒適。棉花的主副產品都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正如前人所說「棉花全身都是寶」。
它既是最重要的纖維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糧食作物,還是紡織、精細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戰略物資。因此,必須努力使棉花增產,搞好綜合利用,增產增值,以增加棉農收入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多方面的需要。
㈢ 棉花何時傳入中國
棉花最開始是在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的。
在宋末元初,棉花大量傳入內地;在明朝初期的時候,朱元璋用強制的方法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棉花。
(3)棉花什麼傳入中國擴展閱讀:
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國只有帶絲旁的「綿」字,沒有帶木旁的「棉」字。「棉」字是從《宋書》起才開始出現的。可見棉花的傳入,至遲在南北朝時期,但是多在邊疆種植。
棉花大量傳入內地,當在宋末元初,關於棉花傳入中國的記載是這么說的:「宋元之間始傳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
棉花的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或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0.75~1.5寸),含纖維素約87~90%,水5~8%,其他物質4~6%。
棉花根據顏色分類:白棉、黃棉、灰棉、彩棉。
參考資料:網路-棉花
㈣ 棉花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棉花是夏禹時期傳入中國的。
我國棉花種植歷史悠久,可上溯到原始社會的夏禹時期,在《尚書•禹貢•揚州》中就有「島夷卉服,厥篚織貝」的記載。古時揚州就是我國現在的東南部和沿海一帶,所謂「織貝」就是南方當時流行的五色「斑布」,這就說明在四千多年前我們的兄弟民族就早已栽種棉花和利用棉花了。
秦漢時期在雲南一帶即有種植,海南島於公元前87年就以生產廣幅布而著名。三國時,棉花種植遍及珠江、閩江流域。
據史料記載,中國古代大面積栽培的草棉和亞洲棉是從國外分兩路傳入的。主要傳入路徑有兩條,一條是通過甘肅、新疆境內的「西北絲綢之路」,另一條則是經過四川、雲南境內的「西南絲綢之路」。
㈤ 棉花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棉花傳入中國的時間
1、棉花大約是在南北朝時期,但這時大多數都是在邊疆種植,而大量傳入內地是在宋末元初時期。
2、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當時的棉花有兩條傳播路線,一條叫「北道」,是新疆向陝西一帶傳播,直到黃河南北;另一條稱為「南道」,大體是由瀾滄江流域,珠江流域向長江流域傳開。
㈥ 棉花原產於哪裡,什麼時候被傳入我國的
我國古代有絲綢之路,為了絲綢出口而開拓,更是以絲綢文明世界,但是如今我們更多的是使用棉麻製品,那麼其中的棉花是從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呢?原產地又是哪裡呢?棉花原產於印度和流域,在我國大概元代時期開始普及。
棉花雖然原產於印度,卻在漢魏時期流入我國之後,經過元明清等千百年朝代的繁衍種植,已經成為我國的主要植被之一,我國更是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棉花供給國。
㈦ 棉花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我國至少在2000年以前,在廣西、雲南、新疆等地區已採用棉纖維作紡織原料。但是在中原地區,起初人們只將棉花作為觀賞植物,並未認識到它的經濟價值。
棉花傳入我國,大約有3條不同的途徑。根據植物區系結合史料分析,一般認為棉花是由南北兩路向中原傳播的。
南路最早是印度的亞洲棉,經東南亞傳入海南島和兩廣地區,據史料記載,至少在秦漢時期,之後傳入福建、廣東、四川等地區。
第二條途徑是由印度經緬甸傳入雲南,時間大約在秦漢時期。
第三條途徑是非洲棉經西亞傳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帶,時間大約在南北朝時期,北路即古籍"西域",宋元之際,棉花傳播到長江和黃河流域廣大地區,到13世紀,北路棉花已傳到陝西渭水流域。
(7)棉花什麼傳入中國擴展閱讀:
棉花,是錦葵科(Malvaceae)棉屬(Gossypium)植物的種籽纖維,原產於亞熱帶。植株灌木狀,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
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或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0.75~1.5寸),含纖維素約87~90%,水5~8%,其他物質4~6%。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有中國、美國、印度等。
一年生草本,高0.6-1.5米,小枝疏被長毛,葉闊卵形,直徑5-12厘米,長、寬近相等或較寬,基部心形或心狀截頭形,常3淺裂,很少為5裂,中裂片常深裂達葉片之半,裂片寬三角狀卵形,先端突漸尖,基部寬,上面近無毛,沿脈被粗毛,下面疏被長柔毛;葉柄長3-14厘米,疏被柔毛;托葉卵狀鐮形,長5-8毫米,早落。
㈧ 棉花最早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古人沒有棉花是如何禦寒的
絲綿要加工成像棉絮一樣是需要用木槌來敲打的,所以在唐詩里,描寫搗衣的詩句甚多,比如李白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當然,用動物的毛皮來禦寒是更加方便的事,只不過當年的動物毛皮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要,因此,絲綿還是禦寒的主力軍。其實就是麻做衣服,弄厚一點或者多穿一點而已。此外還有各種皮,平民只能穿羊皮狗皮等。個人覺得還會有一些動物羽毛,就像羽絨服那樣的。此外孔子弟子閔子騫蘆花襖的故事,其實那個時候還沒有棉花,個人覺得填充物應該是動物羽毛。但可以看出,蘆花似乎也應該作過內襯。總之,古人能想盡一切辦法。實在不行就多穿幾層衣服也是可以的。
㈨ 棉花何時傳入中國的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