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現在處於什麼生活水平
中等水平。我國國民生活水平僅次於發達國家,但是又領先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和其他少數三四個國家一起位於全球發展中國家最高生活水平狀態,是我國國民生活水平在全球的基本情況,這是符合事實的。
對於中等發達國家的理解,過去學術界的觀點並不完全一致。中科院可持續發展研究課題組將每年世界發達國家8大類發展指標數據進行計算,得出的平均值即為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科院現代化報告課題組則認為,第二次現代化評價的綜合指數達到世界各國的平均值即可視為中等發達國家。
如今已經確定,所謂「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既不是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也不是世界各國的平均水平,而是介於二者之間的2035年發展目標。前者是2049年第二個一百年「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後者則在2021年「第一個百年」的「全面小康」就已經達到。
居民生活水平
據報告調查的課題組有關負責人介紹,生活質量指數由一系列客觀指標和主觀指標加權得出。主觀指數包括對收入、生活成本、醫療保障、生活環境、生活節奏及生活便利程度等滿意度;客觀指數包括人均財富、通貨膨脹率、綠地面積、恩格爾系數等。
從調查結果看,在30個省會城市中,生活質量指數得分55分以上的城市有15個,超過平均分54.49分,排名前三位的城市是廣州、上海、南京,北京名列第八。分區域看,東部城市生活質量客觀指數高於西部,但主觀滿意度低於西部,這被認為是北京綜合得分較低的原因之一。
以銀川和北京為例,銀川的生活質量總指數排名靠前(第4名),與其舒緩的生活節奏(48.68分,排名第一)有關;而北京的生活質量總指數排名靠後,與其超快的生活節奏有很大關系(38.03分,排最後一名)。
② 中國的人民生活水平,究竟到了什麼程度
和美國比較:
在衣的方面,大體上差不多,至少從外表上很難分出高低。
在食的方面,中國(指城市)比美國方便,花樣多,吃得稍好。
在住的方面,中美差距大。由於中國土地供應非常有限,很難達到美國的水平。
在行的方面,各有千秋。美國航空交通發達,中國鐵路交通先進。美國公路寬闊,交通順暢。中國公共交通方便,市內公交車很多、國內短途、中長途公共交通也很方便,基本能隨到隨走。中國城市的計程車很多,招手即停,比美國方便很多。在通信方面,中國已經很先代化,與美國沒有差距。中國現在擁有手機用戶7.4億左右,通話質量很好。手機款式新穎,更新換代非常快,年輕人一年半載換一次手機很常見。
在娛樂方面,中低檔的娛樂是中國好,很普及,不花錢,或者花很少的錢,比如搓麻將、打朴克、跳交誼舞等,能玩得很開心。在高檔娛樂消費方面,如出國旅遊,大多數中國人消費不起,美國遠比中國強。
總之,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是富國;中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窮國,不在一個層次上。本人沒有進行全面調查,上面所說的只是個人所了解的和知道的,不一定全對。總之,不是美國什麼都好,什麼都比中國強。反之中國也有自己的長處,並非什麼都不如美國。就本人而言,近幾年每年都在美國生活半年,盡管在美國吃的住的都很好,還是不習慣美國的生活,覺得在中國生活更方便、更自在,吃的、住的也更舒服。但美國的大龍蝦比中國便宜很多。
③ 中國城市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深圳,這個城市的居民生活質量怎麼樣
這個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還可以,就是人們工作太忙了,鮮少有時間享受到來自生活的樂趣。如果可以撇開買房的壓力,那麼許多人在這里可以說是生活得比較開心的。因為不管是本地人,還是來了之後工作之後的人們,都很有賺錢的沖勁。他們集體散發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活力。
在深圳生活,幾乎很少有人會自己做飯。因為平日里下班太晚了,除非一些工作單位真的很好的人們,否則大部分人還是在外邊解決午餐和晚餐的。而且有很多人下班的時間太多了,就直接約三五好友一起出來擼串,順帶解決晚餐。這樣看來,在深圳生活的人們,夜生活還算是比較豐富的。只是因為他們白日里太忙了,沒有太多玩樂的時間,只能在夜幕降臨時搶佔一些關於生活的氣息。
④ 中國的生活水平在世界上排在什麼位置
分中國的哪裡 , 中國的北京和中國的四川 生活水平一個是所謂的天堂,一個是所謂的地獄
比四川差的還有西藏青海 大西北呢!
就以北京地區的生活水平來比較,在世界上中等偏中的這個級別
以其它地區來說,中等偏下。 相對貧窮地區 西北 東北 地區 生活條件在世界上的級別是下等了
和中國國民總體 的生活水平來說 附近的一些國家 類似
蒙古, 越南 印尼 菲律賓 等
附近的 港澳 台灣,日本 韓國 比不了
東南亞的新加坡 馬來 都比中國生活水平強很多,泰國也比中國生活水平稍微強一些 。
最主要的問題是中國的食品 葯品的安全系數問題太大了, 澳大利亞海關作了一個試驗,把中國的超市裡買來的食品用化學葯水浸泡,有一層白沫,之後給老鼠吃了這個白沫,老鼠過了一會死了。 又把韓國紐西蘭生產的蔬菜浸泡後給老鼠吃,老鼠沒有事情。 ~
⑤ 現在我國所達到的小康生活水平是怎樣的
小康的標准和我國現階段小康水平:1991年國家統計與計劃、財政、衛生、教育等12個部門的研究人員組成了課題組,按照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小康社會的內涵確定了16個基本檢測和臨測值。這十六個指標把小康的基本標准設定為:(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500元(按1980年的價格和匯率計算,2500元相當於900美元);(2)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農民人均純收入1200元;(4)城鎮人均住房面積12平方米;(5)農村鋼木結構住房人均使用面積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質攝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擁有鋪路面積8平方米;(8)農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爾系數50%;(10)成人識字率85%;(11)人均預期壽命70歲;(12)嬰兒死亡率31%;(13)教育娛樂支出比重11%;(14)電視機普及率100%;(15)森林覆蓋率15%;(16)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縣比重100%。
用綜合評分方法對這十六個指標進行測算,根據其結果我們可以豪邁地向世界宣布:一個12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在新的世紀我們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⑥ 請問現在中國的生活質量高嗎
現在的中國,生活必需品空前完備,物質條件和基礎設施建設是很多國家不能比擬的,但隨著我們對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自然就會對物質有更多的期待!
⑦ 中國人目前的生活水平超過美國嗎
這個問題是多方面看待的
分析如下:
中國人對美國的"神化", 至少已經有30年了. 文革成長的那代人, 盡管大多認不全英文字母, 但常常張口就是: "你看人家美國...", 就像他們真的看過似的. 今天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和美國人差距很大嗎? 不止是JY, 就算是大多無政治立場的國人, 通常也認為這個答案顯而易見: "難道美國人的生活能和咱們一樣?" 如果對美國的了解停留在"人間天堂", 那趕超美國確實不可能-水漲船高: 日子過的再好, 總認為美國人會更好. 從一個例子, 研究一下美國人的真實生活水平吧, 先說明一點, 這個轉貼中列出的支出, 明顯是縮過水的.
----------------------------------------------------原貼:http://bbs.hsw.cn/thread-230400-1-1.html姓名:大衛、男、單身,兩年前大學畢業。 工作:在一個商業機構做業務代表。 工資:打稅和交費以後三千美元一個月。【說明:這種工資水平在美國不算高的,有些小費多的餐廳服務員能高於這個收入。美國人的工資打稅包括聯邦稅、州稅、社會安全稅、州殘疾人稅、全國醫療保險稅;須繳納的費用:退休基金費(約為工資的百分之十)、工會費、人壽保險費、醫療保險費等】 家庭背景:父母幫助付首款,貸款買了一所房子。獨門獨戶約150平方米,三個房間、一個飯廳、一個客廳、一個半浴室(半個浴室就是不帶浴缸)、一個廚房連早餐間、一個車庫、一個後花園。 每月支出: 1、房屋貸款1000美元(占月收入的33%)。 2、房屋地產稅250美元(占月收入的8%)。 3、房屋保險50美元(占月收入的2%)。 4、貸款買了一輛寶馬325i轎車,每月還貸300美元(占月收入的10%)。 5、汽車保險100美元(占月收入的3%)。 6、手機費45美元,含稅(占月收入的1.5%)。註:包括月租費和話費在內,每月要打約600分鍾電話,而且每晚9:00以後和星期六、星期天都是免費時間。 7、有線電視45美元(占月收入的1.5%)。 8、汽油35美元(占月收入的1.2%)。 9、汽車的維修保養0美元(寶馬新車四年內免費保養,洗車在家門口自己洗)。 10、水電煤氣垃圾費72美元(占月收入的2.4%)。 11、吃(占月收入的5.5%)。早餐:煎雞蛋、培根加牛奶麥片或麵包、水果,每月32美元;午餐:速食微波爐盒飯或者快餐,每月32美元;晚餐:自己做,有時在外面吃,每月100美元。 12、零用300美元(占月收入的10%)。 13、存639美元(占月收入的21%)。 ------------------------------------------------------這份賬本很多疑點, 另發貼討論過(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302537.shtml)第一, 稅後月純收入3000美元在美國絕對不算低. 09年全美平均工資標准年薪43,460美元. 這還是稅前. 除了個人所得稅, 美國人還要繳眾多的苛捐雜稅, 這賬本中也有描述. 如"社會安全稅"、"州殘疾人稅"可讓國人嘆為觀止.第二, 此美國宅男每天吃飯平均僅花5美元. 這是令人發指的. 就算是1美元一個的熱狗, 早上中午各一個, 晚上吃兩個加杯可樂. 這根本吃不飽啊! 美國人過的幸福生活, 總不至於要餓肚子吧?第三, 汽油35美元: 這大概夠買40升油. 可以跑400公里左右. 每天10幾公里, 這里有明顯的問題, 根據此人的房子, 可以看出他不是買在市區. 這廝的工作性質也不是soho, 這個油錢是嚴重縮水的.原貼發在一個右翼論壇, 引來大批頌揚-說實話就算這賬本是真的我也沒看出多幸福-從發貼者的立場, 與具體數據的分析, 可以合理推斷出: 這些支出, 不會誇大, 只會是縮水的. 要知道這里連牙膏錢都沒有! 我們厚道的修正一下: 飯錢每月500美元, 很多留學生控制到這么低也是有難度的; 油錢100美元, 這對美國人還是太保守. 算了, 厚道點, 就這么多吧. 那麼他每月的實際可支配金額就是: 538美元. (如果算錯了請糾正)一個美國人, 吃的隨隨便便, 還要自己洗車, 只看最基本的有線電視, 每月可以用於消費的, 卻只有538美元. 這些錢還要用來買衛生用品, 衣服鞋襪, 床單被罩; 美國人是要享受生活的, 酒吧, 電影院, 下館子, 出國旅遊... 會夠嗎? 好吧, 這是個宅男, 不出去玩. 那就得買游戲了, 一個50美元. 買DVD看電影, 沒有盜版. 這種生活質量如果在中國, 一定不會自稱"權貴"的. 心態差一點, 肯定以P民自居痛罵政府了. 我估計這廝在美國可能就是這么干.他有個房子, 有台車. 這些佔去他收入的大部分. 日本人可以沒車, 美國人不可以. 這是城市規劃決定的, 沒有車的美國人很難正常生活. 美國人口密度小, 房子相對便宜些. 但是房子不是消費, 是投資. 買房子的錢不是浪費掉了, 而是變成了房地產. 美國人是要靠將來賣房子養老的, 他巴不得房價更高些. 中國房價漲, 你買到手的財產也更值錢. 你說中國房地產要崩潰? 那你還吵吵要買房子干嗎? 留著錢等崩潰唄, 美國也有一半人是租房子住的. 這美國人當然可以租個插間, 買個破車. 生活可以不用這么緊巴巴. 但這是美國夢嗎? 沒車沒房算什麼美國夢. 我們在討論的, 就是美國人的生活有多幸福, 不是美國人可以過的多節儉. 這樣的生活和中國不是更沒差別了?在中國, 不論你收入多少, 做個月光族都是要受人白眼的. 如果你在二三線城市月入3000, 花的一毛不剩, 生活質量不比美國人差. JY說中國人儲蓄是因為社會保障差. 那為什麼日本韓國香港台灣人都高儲蓄? 他們的社會保障比美國人強的多. 為什麼非洲南美人不儲蓄? 不要說福利, 非洲人下頓飯沒著落照樣花得崩子皆無. 中國人儲蓄是因為文化觀念, 想要過更好生活, 包括更好的醫療條件, 養老條件; 給下一代更多的財產, 也要盡量讓孩子受更好的教育. 如果你能容忍美國公立醫院的醫療條件, 那麼在國內住院都用甲類葯就好了. 這是肯定能報銷的, 還不用像美國人一樣看病等排隊; 隨便按學區分給你的中小學, 不會比美國的公立學校更爛. 老人要是像美國人一樣, 把大房子賣了換小的, 日子過得會非常滋潤. 如果你要把房產留給孩子, 現在的社保金每月都1千多塊了, 沒有房租的負擔, 生活也算平穩. 美國老人在養老院的日子, 以中國人的標准看是孤苦甚至悲慘的.為什麼人均GDP相差巨大, 生活水平能不相上下? 這主要是因為經濟的快速增長, 使得龐大的社會支出可以由企業負擔起來. 中國的賦稅痛苦指數第二, 這是個沒什麼權威性的數據. 即便真是如此, 絕大部分稅收和全部的收費也是落到企業頭上的. 有人說這稅不收企業的, 工資收入就能提高. 這不過是個朝三暮四的問題, 不在企業頭上收, 就得在個人頭上. 2009年, 中國的個人所得稅占總稅收比例的6.25%, 而美國這一比例在84.8%. 這還不包括諸如"社會安全稅"等等. 另一個原因, 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 確實是高過匯率的. 不和歐美發達國家比, 如斯里蘭卡, 泰國等, 人均GDP都略高過中國. 但生活質量相差甚遠. 政府這么做, 是犧牲內部支持率, 來換取外部發展空間. 不單是出口, 這也是堅持稱自己是"發展中國家"的基礎. 代價是一提人均GDP, 國內就罵聲一片. 若是有競選壓力的民選政府, 絕不會這么做.客觀的說, 不考慮幣種, 月收入3000中國人和美國人, 生活條件上沒有明顯差距. 這還是在中國人收入有用於儲蓄的情況下. 都是月入上萬, 美國人的生活會更好. 因為越是高消費品, 越是國際統一價. 我曾在前日發貼探討過, 為什麼同是收入的十分之一, 中國人認為300元的手機檔次低, 美國人卻認為300美元的游戲機太貴.(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301047.shtml) 這就是因為中國人的生活成本中剛性支出低, 有大部分的錢可用於高消費; 而美國人生活成本高, 月收入的十分之一對他們都很重要. iphone4, 200美元, 僅相當於月收入1/20, 美國人也當個寶. 中國也有200元的手機, 只能賣給退休的老頭老太太. 如果都是一樣的生活成本, 中國人不是應該像印度人一樣, 滿足於200人民幣的手機嗎? 一個是敢把收入用於高消費, 最後還能有儲蓄; 一個是消費一點都肉疼, 最後卻還欠了一堆債. 誰的消費能力強? 誰的生活質量高?
⑧ 中國人民的生活質量是不是真的很高啊看報道說,中國的沿海地區人民的生活質量已經到達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這句話有錯誤, 你只能說中國沿海城市的生活質量已經達到了, 如果說全中國 還差的遠呢, 子女生活富裕有什麼用,父母還過著窮日子呢
⑨ 國內現在中產收入是什麼標准,生活質量怎麼樣
在我們國內中產階級的標準是什麼呢?如果按照《福布斯》的標准來講,一共分為五點第一要生活在城市裡,第二年齡要在25歲到45歲之間,第三擁有大學學歷,第四要是專業人士或者企業家,第五年收入在1萬到6萬美元之間。
看了福布斯的統計標准,感覺明顯不太符合我們國內的具體情況,比如一個五六十歲的老頭有上千萬資產或者存款,只是因為年齡問題你就能認為他不是中產了嗎?再比如一個大學生剛步入社會工資只有3000元左右,就因為是大學生就是中產了嗎?所以說福布斯的中產標准感覺太粗糙了。
至於中產階級的收入問題,福布斯的標準是1萬到6萬美元之間,而專業咨詢公司麥肯錫公布標准則年收入要求在9000美元到3.4萬美元之間。我們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標准則相對比較低,在7250美元到6.25萬美元之間。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標准也就是年收入5萬元左右就可以算是中產,但是我個人感覺也很不靠譜,現在一年5萬元的收入,按照目前的消費水平,一年到頭能不能存下錢也是一回事。
我認為在國內真正的中產階級的標准應該至少要符合以下幾點,第一最少要有房有車,而且房貸或者車貸金額只能占據你收入的一小部分,當然沒有房貸和車貸的話更好,第二也必須有一點存款,最少要50萬元起步,第三每年的收入最少也要20萬起步,只要滿足以上三點,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環境中應該算是一個中產階層,雖然能達到的人可能不會很多。如果還有相應的社會保障體系也就是五險一金和一些重大疾病等商業保險,那更是屬於優質中產階級了。
當然以上是我個人的認知標准,可能在很多人看來要求會比較高,但是在我認為如果達到了以上三點,在目前國內應該可以說活得會比較輕松,壓力沒有那麼大,中產階層在個人認知里應該也是屬於半財富自由的人群,而不是一年只有幾萬收入,活得壓力山大。
⑩ 中國現在的生活水平
和美國比較:
在衣的方面,大體上差不多,至少從外表上很難分出高低。
在食的方面,中國(指城市)比美國方便,花樣多,吃得稍好。
在住的方面,中美差距大。由於中國土地供應非常有限,很難達到美國的水平。
在行的方面,各有千秋。美國航空交通發達,中國鐵路交通先進。美國公路寬闊,交通順暢。中國公共交通方便,市內公交車很多、國內短途、中長途公共交通也很方便,基本能隨到隨走。中國城市的計程車很多,招手即停,比美國方便很多。在通信方面,中國已經很先代化,與美國沒有差距。中國現在擁有手機用戶7.4億左右,通話質量很好。手機款式新穎,更新換代非常快,年輕人一年半載換一次手機很常見。
在娛樂方面,中低檔的娛樂是中國好,很普及,不花錢,或者花很少的錢,比如搓麻將、打朴克、跳交誼舞等,能玩得很開心。在高檔娛樂消費方面,如出國旅遊,大多數中國人消費不起,美國遠比中國強。
總之,美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是富國;中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窮國,不在一個層次上。本人沒有進行全面調查,上面所說的只是個人所了解的和知道的,不一定全對。總之,不是美國什麼都好,什麼都比中國強。反之中國也有自己的長處,並非什麼都不如美國。就本人而言,近幾年每年都在美國生活半年,盡管在美國吃的住的都很好,還是不習慣美國的生活,覺得在中國生活更方便、更自在,吃的、住的也更舒服。但美國的大龍蝦比中國便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