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為什麼旅遊要游中國

為什麼旅遊要游中國

發布時間:2022-11-05 14:27:59

Ⅰ 為什麼很多印度人都來中國旅遊

事實上,來中國旅遊的外國遊客中印度佔比並不高。在國人印象中,印度是個臟亂差的國度,雖然在經濟方面是後起之秀,但社會治安、民俗習慣等方面實在不敢恭維。出境游時,印度也基本被排除在必游清單裡面,與之相對應的是印度來中國旅行留學的人數逐年上升,但事實上印度出境游佔比最高的前幾名中並沒有中國,他們更傾向於去泰國這樣的國家。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自帶的神秘面紗也吸引了不少遊客。

還有一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出境游肯定會選擇性價比最高的,中國與印度相鄰,肯定要比去更遠的歐美國家劃算。即便如此,來中國旅遊的印度人仍然算不上太多。

Ⅱ 老外為什麼都瘋狂的旅遊全中國!盡情吃喝玩樂遊山玩水!旅遊度假

因為中國地大物博,好吃的就是比國外的要多

Ⅲ 人為什麼要去中國旅遊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可以擴展人們的視野,見識各地的風土人情,從而增加知識。而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文明古國,在中國旅遊,可以看到歷史、現在和未來,可以得到許多在書本上、其它國家和地方所不能得到的文化知識、人文見聞、山川地理、歷史積淀。

Ⅳ 人們為什麼要旅遊

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旅遊已經成為人們的慣常需求。人們為什麼要旅遊呢?這個看似幼稚的問題要想回答得好還不是很容易的。因為人們的目的不同,閱歷、所處境遇以及知識結構的不同對此會有不同的答案。我認為人們的旅遊的目的主要有五。

一是為了增長見聞。所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是也。人們通過旅遊見到平生所未曾見過或未曾實際見過的景物,滿足人民心靈獵奇的需求,增長了知識。如到歐洲去見到凡爾賽宮,看到了眾多的哥特式建築等等。

二是為了愉悅感情或者是消悶解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大自然的美景能使人心情舒暢,增強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情緒,眾多煩惱也隨之煙消雲散。如我們看到大海浩淼無邊、驚濤拍岸,心胸也隨之寬闊、心靈也受到震撼。

三是為了感悟人生。通過到名勝古跡、革命聖地游覽,往往能使我們體味到當年的風雲人物、革命先輩的艱難歷程,也必然對人生也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

四是為了體驗生活或是追求情調。人們總是嚮往體驗自己未曾經歷過的生活。如生活在南方的人在冬天到東北去感受一下嚴寒,去坐坐雪橇、滑滑雪等,而北方的人到海南島去感受椰風海韻、去三亞游游泳等。除此之外品嘗當地的名吃、觀看特色表演等等,都是體驗生活。

五是鍛煉身體。有的旅遊完全是以鍛煉身體為目的的。如騎自行車到處旅遊,等等。

當然,旅遊的目的也可能是復合的,但不管怎樣,要想提高旅遊質量,必須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要有一定的地理、地質、歷史、宗教、文學、美學、建築、園林等相關方面的知識,這樣旅遊的收獲才大,否則看到西夏王陵,可能就無異於見到一座小土丘。

Ⅳ 為什麼現在很多中國人打死也願意在國內旅遊

我國的經濟水平不斷增長,居民生活品質也不斷提升,隨之而來的是旅遊出行費用在生活開銷中的佔比越來越多,這種現象在前幾年尤為突出,而在熱度一過之後,人們不禁會理性思考,旅遊本該是去享受生活的,而我們在國內旅遊反而享受不到位,反而自身身心疲憊,這不禁讓我們反問,國內旅遊真的好嗎?

出國旅遊需要特別重視的是安全,第一:准備好行裝。出門在外,尤其是到外國旅遊,早些擬出一個單子,寫出要帶的東西,然後按圖索引,可以避免出發前臨時忙亂。如果到東南亞出國旅遊,可別忘了,那裡永遠都是夏天。您的夏季衣服一定別忘了帶,准備好行裝。出門在外,尤其是到外國旅遊,早些擬出一個單子,寫出要帶的東西,然後按圖索引,可以避免出發前臨時忙亂。我們很多人在國內住過飯店,就以為國外的飯店啥都有,不用准備,這就錯了。東南亞國家的多數飯店,別管多高檔次,牙具、拖鞋都不給您預備。如果您忘記帶,小事也能讓您很尷尬。第二:帶好必備的葯品。出國旅行當中帶些必備的葯品,是聰明的辦法。誰能保證自己旅行途中不生病呢?一旦身體不適,身邊的小葯就能救大急。第三:了解外國的民俗民風和規矩。像這些異國他鄉的規矩,在到人家國家旅遊的時候,您還真應當了解一些。否則,人家並不會因為你是外國人,就不再責怪你。

Ⅵ 外國人為什麼要到中國來游長城

因為外國人到中國來旅遊,不可能把所有景點一一游個遍,基本上只會挑選最具代表性的景點,而在外面中國把長城一直當做中國的形象在宣傳,所以外國人基本上都會去長城,另外長城也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知名度很高

Ⅶ 中秋節假期全國國內游出遊7340.9萬人次,為何越來越多人都喜歡旅遊

中秋節假期全國國內游出遊7340.9萬人次。現在的人們都想外出旅遊,想去看一看這個美好的世界。接下來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旅遊?

旅遊是現在很多人所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因為旅遊有很多的好處。旅遊的時候能夠放鬆,能夠讓自己好好的休息。總而言之,旅遊好處多多。 因此,生活在這個快節奏的年輕人們,不妨讓自己好好的休息一下,去看看這個美好的世界,我們會覺得這個世界還是很美好的。

Ⅷ 人為什麼要旅遊

旅遊,通俗一點就是到外面玩。古今中外的人大概都喜歡。孔子周遊列國,李白從四川玩到江西的廬山,徐霞客他一生鍾情於神州山水。從二十二歲開始,周遊全國,探析大自然的奧秘。遠足34年,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考察並記載了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雲南等20多個省市的山川地形。國外,馬可波羅,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他們或者介紹了東方文明,或者發現新航線、新大陸。這些是名人,他們的旅遊目的當然跟我們凡人不太一樣。孔子周遊列國是為了宣揚他的治國主張,李白是因為富有豪俠氣息,在進入長安之前的旅遊是為了擴展視野;出了長安之後是為了吐那口窩囊之氣。徐霞客是為了考察山川面貌而不惜風餐露宿,跋山涉水。國外的這些著名旅遊家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某種願望而遠渡重洋,吃盡各種苦頭的。我們凡人的旅遊沒有那麼高的追求。許多人游遍了天下,既沒有留下摩崖石刻,也沒留下半篇游記,最多的人是留下幾張照片。但是你能說他們的旅遊就沒價值了嗎?

人是會行走的動物,是會思考、有情感的高等動物。人,除了吃喝住之外,還有行。這個「行」,就是要到自己所居住的范圍之外去走走,去看看。人不能像一棵樹一樣始終一動不動的固定在一處。古人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際上道出了一個道理,人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充實,也需要愉悅自己,需要充實自己的心靈。讀書是一種旅遊,它可以藉助文字,穿越時空;旅遊是一種讀書,它可以腳踏實地,凈化心靈。

凡人的旅遊,一般來說是沒有什麼遠大的目的的,基本上屬於休閑放鬆,因此更講究一種心靈的愉悅。久在深山者,盼望翹首海邊,聆聽浪濤的咆哮,久在鬧市者,期盼行走原野,呼吸新鮮的空氣。看自己所未看的美景,聽自己所未聽的故事,品自己所未嘗過的美食,做自己所未做過的事情,這就是旅遊的主要內容和目的。因此,旅遊的組織者或旅遊公司就要為遊客設身處地的考慮,滿足他們正常的需求。

假如遊客到達的是人文景觀,例如韶山、延安、井岡山、古田會議舊址等處,導游所介紹的就應該盡量符合歷史的真實性,而不應該隨心所欲的編造一些毫無根據的所謂傳說軼聞。當然,遊客可不是真的來聽歷史課的,它應該是真實的、生動的、可感性強的東西。假如遊客到達的是一些自然景觀,例如石林、奇峰、大海、秀水,導游這時就要注意,一定不要把它上成地理課,而是要盡量的用優美的傳說與故事讓遊客樂乎其中,導游的點睛之語,導游的點石成金的手勢,讓群山起舞,楊柳婆娑,大海歡歌,奇峰傳情,也就是說,導游的本事就是使那些「死」的自然景觀「活」起來,讓遊客樂不攏嘴,讓遊客覺得不虛此行。

隨著社會的發展,百姓生活不斷提高,旅遊者必定會不斷提高對吃的要求。那種只顧急匆匆塞飽肚子的旅遊餐最終將會被淘汰。適度的品嘗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肯定也會被作為旅遊的重要內容之一。實際上每個地方都有小吃,這些小吃必定會讓遊客大飽口福。小吃一般來說價格也不是非常昂貴,遊客適度品嘗應該是可以承受。現在我們如果跟著旅遊公司旅遊,是很難品嘗到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過程,因為結局所有人都一樣就是死亡。活著就是要活得快樂一些,旅遊就是人生的一段過程,快樂了,目的就達到了,您說是不?

Ⅸ 人為什麼要旅遊

這就須用發展的觀點來認識旅遊這一觀念。因為現代社會中的旅遊不同於古代文人的遊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學考察。它是人類社會中一種不斷發展的生活方式。關於這一點,國外一些學者也有同類的敘述。如英國伊什圖里金(Estoril)就指出過旅遊的性質在逐漸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①娛樂旅行概念發生了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只有社會中的富裕的、有閑空的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出國旅行,滿足於欣賞外國風景、藝術作品。現在這種概念已完全改變。因為出國旅遊者多來自各種不同的背景,對旅遊想法很不相同,所好和欲求更加五花八門,在有限的假期內盡量包攬這一切。②現代旅遊是閑暇追享的「民主化」。如冬季旅遊,過去是少數富人強占的運動;騎馬、劃艇、射擊,是非大眾化運動。但是嗜好和閑暇的「商業化」已使這種活動能為一般人所享用。大量的人到國外去參加更為令人激動和更富有外國情調的活動,如登山、滑冰、水下游泳和馬車旅行等。③現代旅遊發展為「社會旅遊」。如英國度假營,既提供傳統的旅遊勝地具備的一切設施,又不斷開辟和發展新的風景區域,組織大群遊人觀覽,建造特別設計的低消費接待設施,並經常就地提供娛樂和其它服務。社會旅遊可以把大量旅遊者引入偏遠和相對不發達地區。伊什圖里金講的這些性質方面的變化,表明旅遊的概念是變化的、發展的,旅遊這種特殊生活方式是發展中的生活方式,不論規模、范圍、內容和性質都起了變化。
旅遊的特徵
異地性:
指出旅遊是在異地的暫時性的生活方式,不能離開居住地到目的地永久居住。但可以住多久,他並未說明,也未提出具體的劃分標准。不過定義中已包含了這層意思,這樣就可把平時在自己居住地方的日常生活區別開了。業余性:
提出了旅遊的業余性這一特點。業余性就是許多國家學者講的閑暇性。這種提法,從主觀目的上是想把為業務目的旅行、考察活動摒棄於旅遊之外,但是為科學目的的考察,不論在古今中外都是一種旅遊項目。因為旅遊目的之一就是「求知」,既包括業余性的求知,也包括業務范圍內的旅遊求知活動。因此,對旅遊的業余性規定大體是正確的,但在實際中又難以區分。特別是在我國,利用開會、出差旅遊的人很多。據統計,到北京來旅遊的人,41%是會務旅遊者。外國利用國際會議旅遊的人也很多,如1985年,在法國巴黎召開的國際會議有274個,英國倫敦238個,比利時布魯塞爾219個、瑞士日內瓦212個。這些參加國際會議的人,既是為了某一專業目的而去的會務者,也是一個利用會議參加旅遊活動的游覽者。英、法、比等國家正是利用這種方式,獲得了一筆可觀的旅遊收入。如1985年巴黎舉行國際會議收入70億法郎,其中30億法郎為專題會議收入。享受性:
旅遊是一種高級的精神享受,是在物質生活條件獲得基本滿足後出現的一種追享欲求。有一位社會學家說,旅遊者的心理中有「求新、求知、求樂」這樣三條。這是旅遊者心理的共性。旅遊者不遠千里而來,就是想領略異地的新風光、新生活,在異地獲得平時不易得到的知識與平時不易得到的快樂。知識性:旅遊給大家帶來很多見識,增進了對各地了解,豐富了人文知識。這才是旅遊的真諦!意志性:
旅遊給大家帶來心靈的意志,會讓自己的思維,心情發展到興奮,快樂的極致。
休閑性:
日前高速運轉的生活工作頻率,使人越來越感到生活的壓力過大,所以需要在一些假日放鬆自己,到海濱城市享受陽光,沙灘,大海,藍天,白雲。
中國最近興起以莫泰(motel)連鎖酒店集團為代表的迎合普羅旅行者的便布中國大中城市和景點的高性價比新型酒店系統
查看原帖>>

Ⅹ 為啥旅行全國很重要

讀萬卷書,行千里路,游遍全國,開闊眼界,豐富人生。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旅遊要游中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有什麼紳士 瀏覽:170
伊朗總統怎麼上台的 瀏覽:824
義大利點炮手是什麼梗 瀏覽:454
怎麼畫印度眼睛 瀏覽:322
伊朗空襲能力怎麼樣 瀏覽:761
英國什麼時候進入議會制度 瀏覽:732
中國電信如何裝電視 瀏覽:200
英國蓮功放如何配音箱 瀏覽:657
印尼榴槤怎麼取 瀏覽:23
印度女方出嫁需要給多少錢 瀏覽:139
新中國改革運動有哪些 瀏覽:514
印度的航母是長什麼樣子 瀏覽:507
英國人為什麼不用付錢 瀏覽:516
義大利歌曲綠樹成蔭什麼調 瀏覽:63
伊朗什麼時候有海軍 瀏覽:39
越南老婆來中國有多少 瀏覽:483
義大利高中畢業去哪裡留學 瀏覽:239
印尼siap是什麼意思 瀏覽:892
印尼fe第三方第七欄應該標注什麼區別 瀏覽:73
伊朗總統的工資是多少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