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業稅到底包括哪些稅
農業分四稅:農業稅、農業特產稅、耕地佔用稅、契稅。
100字限制,說不清楚,自己去看吧>http://www.sgtz.com/bw/52.htm
❷ 農業稅的內容
農業稅收有四稅:分別是農業稅、農業特產稅、耕地佔用稅、契稅。目前已經全面取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十六次會議於1958年6月3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廢止。
❸ 我國稅收種類有哪些
法律分析:分為四大類有28個稅種:
1.流轉稅類。包括7個稅種,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資源稅、農業稅(含農業特產稅)、牧業稅。這些稅種是在生產、流通或服務領域,按納稅人取得的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徵收的;
2.所得稅類。包括3個稅種,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這些稅種是按照納稅人取得的利潤或純收入徵收的;
3.財產稅類。包括10個稅種,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等。這些稅種是對納稅人擁有或使用的財產徵收的;
4.行為稅類。包括8個稅種,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土地增值稅、屠宰稅、筵席稅、證券交易稅(未開征)等。這些稅種是對特定行為或為達到特定目的而徵收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二十六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直接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也可以按照規定採取郵寄、數據電文或者其他方式辦理上述申報、報送事項。
第二十七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經稅務機關核准,可以延期申報。
❹ 農業稅的內容
法律分析:農業稅收有四稅:分別是農業稅、農業特產稅、耕地佔用稅、契稅。目前已經全面取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十六次會議於1958年6月3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廢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❺ 農業稅收政策是什麼
法律分析:國家對於農業稅是免受政策。農業稅是指國家向一切從事農業生產有農業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它是國家參與農業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農業稅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農業稅包括農業稅、農業特產稅和牧業稅;狹義上的農業稅僅指農業稅,它是國家對從事土地耕種的糧食作物、薯類作物以及經濟作物的農戶和單位所徵收的一種收益稅。取消農業稅,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地方政府和社會亂收稅、亂收費的情況,促進地方政權的廉潔和鞏固。農村很多地方政府不是根據國家規定的農業稅標准徵收。有的地方按人口徵收,有的地方則按土地的多少徵收。還有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擴大稅源,隨意擴大稅種徵收范圍,提高稅率,或者借徵收農業稅「搭車」收費,嚴重侵害了農民利益。而取消農業稅可促進地方政府職能的轉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十五條 下列項目免徵增值稅:(一)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二)避孕葯品和用具;(三)古舊圖書;(四)直接用於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五)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的進口物資和設備;(六)由殘疾人的組織直接進口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七)銷售的自己使用過的物品。除前款規定外,增值稅的免稅、減稅項目由國務院規定。任何地區、部門均不得規定免稅、減稅項目。
❻ 農業稅是什麼
(1)概念
農業稅是國家對一切從事農業生產、有農業收入的單位農業稅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俗稱「公糧」。
那麼為何叫公糧呢?因為中國是封建歷史非常漫長的國家,封建的歷史某種程度上,就是一部農耕文化的歷史。而農業稅,一直就是歷朝歷代建國和發展的根本之道。例如歷史上著名的「兩稅法」、「一條鞭法」、「攤丁入畝」等制度,就是農業稅收制度的改革措施。
據考,農業稅始於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畝」,到漢初形成制度。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十六次會議於1958年6月3日頒布了農業稅條例,並實施至2006年1月1日起廢止。這一古老的稅種,已延續了2600年的歷史。為此,2006年2月22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了一張面值80分的紀念郵票,名字叫做《全面取消農業稅》。農業稅的取消,是作為政府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停止徵收農業稅不僅減少了農民的負擔,增加了農民的公民權利,體現了現代稅收中的「公平」原則,同時還符合「工業反哺農業」的趨勢。
(2)稅率
全國的平均稅率規定為常年產量的15.5%;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平均稅取消農業稅率,由國務院根據全國平均稅率,結合各地區的不同經濟情況,分別加以規定。
(3)農業稅的特點
1、以農業收入為征稅對象;
2、以常年產量為計稅依據;
3、實行兩種方式徵收;
4、實行由國家統一控制下的地區差別比例稅率;
5、地方政府具有相對較多的管理自主權。
❼ 農業稅徵收范圍是什麼
農業稅的課稅對象是農業收入。根據農業稅條例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對下列農業收入徵收農業稅:
(1)糧食作物和薯類作物的收入;
(2)經濟作物的收入,包括棉花、麻類、煙葉、油料、糖料和其他經濟作物的收入;
(3)農業特產品收入,包括園藝作物收入、水產品收入、林木產品收入、牲畜產品收入、食用菌收入等;
(4)經國務院規定或者批准徵收農業稅的其他收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十五條下列項目免徵增值稅:
(一)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
(二)避孕葯品和用具;
(三)古舊圖書;
(四)直接用於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
(五)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的進口物資和設備;
(六)由殘疾人的組織直接進口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
(七)銷售的自己使用過的物品。
❽ 農業稅到底包括哪些稅
農業分四稅:農業稅、農業特產稅、耕地佔用稅、契稅。
100字限制,說不清楚,自己去看吧>http://www.sgtz.com/bw/52.htm
❾ 1,我國的稅收法律體系中包括哪些稅種
我國現行的有效稅種為18個。包括:
1、流轉稅制:包括增值稅、消費稅、關稅。
2、所得稅制: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3、資源稅制:包括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4、財產稅制:包括房產稅、車船使用稅、船舶噸稅。
5、行為稅制:包括購置稅、印花稅、契稅、環境保護稅。
6、特定目的: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增值稅。
7、農業稅:包括煙草稅、耕地佔用稅。
(9)中國農業稅包含哪些稅種擴展閱讀:
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稅收具有三大職能:
1、一是組織收入職能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組織收入職能是稅收的首要職能。從歷史上看,稅收本來就是為取得財政收入滿足國家經費開支的需要而產生的。自產生以來,稅收就以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及時、穩定的實現,成為世界各國政府組織財政收入的主要的基本形式。
在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稅收在政府財政收入中的重要性表現得十分明顯,一些國家的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例超過90%。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健全,我國的財政收入結構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稅收的組織收入職能在我國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2、二是調控經濟職能
這是指稅收作為經濟杠桿,影響社會成員的經濟利益,引導個人、企業的經濟行為,從而達到調控宏觀經濟運行的目的。增稅和減稅是影響社會成員經濟利益的主要手段。
國家可以根據經濟形勢的發展而作出增稅、減稅措施的選擇:開征新稅、擴大征稅范圍、提高稅率、減少稅收優惠等都能起到增稅的效果;而停徵稅種、提高稅前扣除標准、調低稅率和實行稅收優惠等都可以起到減稅的效果。
就具體稅種而言,企業所得稅、消費稅等稅種的調控經濟職能更為顯著。從歷史上看,自從上一世紀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危機以來,稅收一直都是各國重要的宏觀調控工具。在我國,稅收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宏觀調控的重要杠桿,適度運用稅收杠桿對調控宏觀經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3、三是收入分配職能
通過稅收間接地實現收入再分配,是現代市場經濟國家的普遍做法。收入分配問題已成為我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加強制度建設,保障社會公平正義,要求完善收入分配製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在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中,稅收的收入分配職能也應該得到重視,通過設計有效的稅制,如運用個人所得稅、消費稅、房產稅等稅收措施,積極發揮稅收的分配職能,促進社會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❿ 農業稅包括哪些稅,兩免一補指什麼呢
農業分四稅:農業稅、農業特產稅、耕地佔用稅、契稅。目前已經全面取消。
農業稅是國家對一切從事農業生產、有農業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俗稱「公糧」。2006年2月22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了一張面值80分的紀念郵票,名字叫做《全面取消農業稅》,以慶祝從2006年1月1日起廢止《農業稅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