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之前叫什麼國家

中國之前叫什麼國家

發布時間:2022-11-07 02:11:53

『壹』 古代的時候中國叫什麼國

中國,又以「華夏」、「中華」、「中夏」、「諸夏」、「諸華」、「神州」等的

華夷之辨

代稱出現。「夏」,在商、周以前有夏;「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而「華夏」的意思就是「身穿華裳的禮儀之邦」。

而漢語「中國」一詞,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帶,中國以外稱為四夷。在漢人心目中,其直接統治地區是為中國本土,其周圍四夷均為臣屬之地,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漢代始建蠻夷邱,南北朝建「四夷館」。明朝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等等。滿清統治中國以來,傳統中華帝國作為天下中心的默認就漸漸被打破了。

首先清朝統治階級為滿族,對於當時的漢族來說為異族,中國為漢族稱謂。嚴格地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當然,歷史上的「中國」不等於今天「中國」的范圍。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把「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全國解放以後,也把「中國」作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貳』 「中國」在古代叫什麼

中國在古代別稱有:「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

1、華夏:「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

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夏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2、中華:中者,即是指中原河洛地區(河,黃河;洛,洛水、洛陽)。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區別其他四方而稱為中國 (古代「中國」與「中原」同義)。後隨著歷史演化,與各民族不斷融合,因此凡屬於中華文化范疇的皆屬中國。

華者,初源於華胥氏(位於華山之西,今西安市藍田華胥鎮)。《列子·黃帝》有載,華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媧」,伏羲、女媧生子少典。《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黃帝、炎帝。故而,華胥正是炎黃之祖也。

3、九州

大禹劃天下為九州,夏朝初年,夏啟(大禹的兒子,夏朝第一位王)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先派人把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

從此,九鼎象徵著九州,夏王亦順應「天命」,成為天下之共主。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九鼎成了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傳國寶器,唯有天子才能代代相傳。

(2)中國之前叫什麼國家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有著光輝燦爛的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世界遺產數量全球領先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56年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此後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實行改革開放,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

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共和政體建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

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朝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

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叄』 中國古代叫什麼國

據史書記載及現有的考古文物證實,「中國」名稱約在三千年前就有了。據一九八三年出土的西周文物上記有「余其宅茲中或」。專家考證,「中或」就是中國。所謂「中」就是「居天下之中」的意思;所謂「國」,在古代意指「城」。「中國」一名,古代含義不盡一樣。有的指京師為中國;有的指帝王所在的都城為中國;有的則指華夏族和漢族所在的地區為中國;也有的指我國華夏族所建的國家在黃河流域一帶,以為黃河流域為天下之中,故稱「中國」。古時的「中國」與史書記載的「華夏」、「中土」、「中原」、「中夏」、「九州」、「神州」、「中華」一詞的含義是相同的,都是中國人民對自己偉大祖國的共同稱謂。從秦以後,「中國」名稱的含義則指我國各族人民共有的疆域的全部領土。《史記·天官書》稱:「其後秦遂以兵滅六國,並中國」。《漢書·陸賈傳》曰:「皇帝(指劉邦)起豐沛,討暴秦,誅疆楚,為天下興利除害,繼五帝三王之業,統天下,理中國。中國之人以億計,地方萬里,居天下之膏腴,人眾車輿,萬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自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名稱則是指我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和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全部疆域領土。

在各個歷史朝代也有各自的稱呼,比如大唐、大明、大清之類的稱呼,但中國這個名稱確實由來已久。

『肆』 中國以前叫什麼

什麼是中國?如果我們今天的中國的話,大家不會有什麼疑問,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它是一個國家的政治或者地域的概念,但是歷史上面可不是這樣。中國最早這個詞兒,我們現在發現是在出土的一件銅器上面,叫做「何尊」,上面有中國這兩個字,時間大概在西周的初年,一般地說,也就是大家認為公元前11世紀的時候,離今天已經三千多年了。那個時候中國是什麼意思呢?主要的是指被周朝所推翻的商王朝,它統治的中心地區。以後我們看到在《書經》裡面,在《詩經》裡面都有中國這個詞,到了春秋戰國的時候,中國這個字出現得越來越多,那麼它指什麼呢?它主要還是指當時王朝統治的中心地區。但是以後,隨著中央王朝它疆域的擴展,特別是在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權政權以後,那麼它的統治區,基本上就稱為中國了。周圍逐步逐步隨著來自中原的人民它遷移,慢慢把當地周邊的少數民族,也都變成了漢族了,都是華夏的人了,中央政府開始在各地建立它的郡縣,它的行政機構了,這樣逐步逐步擴大了,中國的概念也逐步逐步擴大了。

『伍』 中國以前叫什麼國家

第一個就是「赤縣神州」,是出現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中提到戰國時,齊國有人說中國名曰赤縣神州,後來人們就稱中國為赤縣神州,但更多的時候是分開來用,或稱赤縣或稱神州。

第二個就是「華」,引申為美麗而有色彩的意思,它有兩種說法,一是古代中原地區的人們自認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齊而華麗的文明之地,所以稱之為華,另一種說法是華含有赤色的意思,周朝人喜歡紅顏色,把紅色看作吉祥的象徵,所以稱之為華,還有一種說法是由我國古稱「華夏」簡略而來的。

第三種是「中華」,在秦朝以前華夏民族稱自己祖國為「中國」,清朝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因此又有中華民族的說法。

第四個是「華夏」,在商朝時期由於實行勤儉立國和劃分地域名的政策,政治與文化都比以前有所進步。

區域位置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

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陸』 中國以前叫什麼國家

中國以前叫中華民國。在古代,中國這詞大多數時候僅僅是一種地域觀念。從夏、商、周開始直至清末,從來沒有一個王朝或政權曾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於辛亥革命以後。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國際上通稱RepublicofChina,簡稱China。至此「中國」一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

中國五千年文明史

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史,過去是中國,現在是中國,將來也是中國。只是由於改朝換代,政權在變更,名號在更新,政府在更替,甚至版圖也時多時少。有的歷史時期會出現分裂局面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國家,如西晉末年就有二十多個政權,南北朝時也有十多個政權。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前是中華民國。

『柒』 中國在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稱之前叫什麼

你好中國以前叫中華民國。

『捌』 中國以前叫什麼國家

中國以前叫華夏、九州、中華等。

古代漢族最初多建都於中原地區,以其位居四方之中,文化美盛,故稱其為『』中華『』。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轄地,皆稱為"中華。

九州,又名漢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現先秦時期典籍《尚書·禹貢》中,是中國漢族先民自古以來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戰國以來九州即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而自漢朝起成為漢族地區的代稱,又稱為「漢地九州」。

華夏,也稱「華」、「夏」 或 「諸夏」等。「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從考古來看,華的概念與仰韶文化有關。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

『玖』 中國的原名叫什麼

古代中國習慣以朝代名代替,比如大漢王朝、大明王朝、大清王朝,而古代外國對中國稱呼也是五花八門。

比如古代波斯帝國和歐洲一些國家稱中國為「絲國」,因為中國盛產絲綢,又通過古代絲綢之路運往中亞歐洲,所以而得此名。比如古希臘和羅馬稱中為「Serica」,就是「絲國」的意思。

但甲午戰爭、日本侵略中國時,「支那」一詞演變為日本污辱中國的詞彙,特別是侵華日軍在公文中始終以「支那」一詞稱呼中國,把中國人叫作「支那人」。日本戰敗後,他們曾承認「支那」和「支那人」帶有污辱和蔑意。

閱讀全文

與中國之前叫什麼國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有什麼紳士 瀏覽:170
伊朗總統怎麼上台的 瀏覽:824
義大利點炮手是什麼梗 瀏覽:454
怎麼畫印度眼睛 瀏覽:322
伊朗空襲能力怎麼樣 瀏覽:761
英國什麼時候進入議會制度 瀏覽:732
中國電信如何裝電視 瀏覽:200
英國蓮功放如何配音箱 瀏覽:657
印尼榴槤怎麼取 瀏覽:23
印度女方出嫁需要給多少錢 瀏覽:139
新中國改革運動有哪些 瀏覽:514
印度的航母是長什麼樣子 瀏覽:507
英國人為什麼不用付錢 瀏覽:516
義大利歌曲綠樹成蔭什麼調 瀏覽:63
伊朗什麼時候有海軍 瀏覽:39
越南老婆來中國有多少 瀏覽:483
義大利高中畢業去哪裡留學 瀏覽:239
印尼siap是什麼意思 瀏覽:892
印尼fe第三方第七欄應該標注什麼區別 瀏覽:73
伊朗總統的工資是多少 瀏覽: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