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人叫印度人什麼

中國人叫印度人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08 06:25:58

『壹』 中國人為什麼叫印度人阿三

阿三的來歷有幾種說法:
其一,那時的人形容猴子即「阿三」,舉凡洋人,在國人看來,皆如猴子般形貌舉止,尤其以印度人之面貌黧黑更甚,而且民族「優越性」使然,覺得自家仍是高印度一頭,故此蔑稱印度人為「阿三」。
其二,據說因為印度人由於殖民地的關系,做公務員是要懂英語的,而他們因為懂英語的關系,卻也喜歡在中國人面前擺譜,通常在說一些不流利中文時,總會不自覺地加一句「I SAY......」(我說...)由於 I say 的發音和「阿三」很接近,因此便有了「阿三」的稱呼。
其三,過去印度人因為自己是不結盟運動(亞非拉好幾十個國家組成的一個鬆散的聯盟)的領袖,便狂妄的宣稱美國是一極、前蘇聯是一極,而他們作為不結盟運動的領袖,是當之無愧的第三極。於是中國人便叫他們「阿三」以戲謔之。
其四,不過英國體系的公務人員(尤其是警察)長久以來都習慣被稱呼為SIR,另外上海人一向習慣在單音節的單字前面添加一個「阿」字。所以上海人叫著叫著就把阿Sir叫成了阿三。 此說法最為靠譜。
其五,當今網友的說法。印度一直想做老大,但前面不是還有美國和俄羅斯嗎?所以再怎麼排最多也就是阿三了。故曰「阿三」。
清朝時期英國人在中國殖民,由於英國本土不可能調來足夠的人手,於是,英國 就從當時的殖民地印度征調大量的印度(阿三)人來華,這些印度人,來華後開始為虎作倀。但是英國人對根本不信任阿三,所以這些印度警察手裡沒有槍,只發給他們一棍子,經常欺負老人、婦女和小孩,棒打中國老百姓。

『貳』 國人為什麼稱印度人為「阿三」

巡捕房,是英國人設在舊上海租界內用於維護秩序的警察機構。1854年,上海英租界巡捕房成立後,在維護租界安全與秩序方面發揮了重要任用。1863年,上海英美租界合並為「公共租界」,隨著租界面積的拓展,界內人口的增加,原有的巡捕房人員不足以擔負維護秩序安全的作用,在第二年不得不擴招,從英屬印度招募了一些印度人到上海擔任巡捕。

其二、印度巡捕頭纏紅布,膚色黝黑,上海人最初稱他們為「紅頭黑炭」,叫到後來不知什麼時候訛稱為「紅頭阿三」了。

其三、因為印度巡捕到巡捕房要晚於西捕和華捕,論資排輩自然是老三,因此被稱為「阿三」。其實,印度巡捕雖然進入巡捕房時間上要晚於華捕,但地位與華捕相當,薪水甚至還要高過華捕。

『叄』 中國人為什麼管印度人叫「阿三」

因為當時印度人跟隨英國人來到上海租界,面對中國人很是欺壓,「印度阿三」來自「十里洋場」時期的吳語上海話,吳人極喜加「阿」字,而上海話中與「三」相關的詞彙(阿三、八三、癟三、十三點、豬頭三)多為貶義詞。上海當年的英租界中經常會有從印度調來的「公務員」,負責一些雜事,而這些印度人是英國人的忠實「看門狗」,整天警棍亂舞,因此上海人便蔑稱其為「阿三」,後來「阿三」的叫法廣泛流傳,這個和日本帶領朝鮮人進入中國侵略一樣,這些朝鮮人別看也是受到日本統治,但是這些朝鮮人欺壓中國人更狠更加殘忍無比,我國叫這些人「高麗棒子」,「高麗棒子」和「阿三」都是在華的其他國家人的特有名詞

『肆』 中國人為什麼稱印度人為阿三,稱韓國人為棒子,稱日本人為鬼子

阿三:主要為上海人稱呼英租界內的印度警察,因其「a sir」發音不標准,酷似上海話諧音「阿三」,另一說是「I say 」都是戲謔調侃的說法

棒子:來歷類似於阿三。日本侵華在東北有很多朝鮮籍巡警,但是他們不能帶
槍,只能帶警棍——棒子因此得名。另外特別說明,有人說隋朝的時候,高句麗打隋朝軍隊用棒子,「十分英勇,給中國人深刻印象」,我敢肯定這是意淫,隋朝時的文獻由國家保管至今仍有很多失散,一種俗稱不可能有這么強的生命力跨越一千多年,況且唐,滅掉高句麗,還用得著繼續留著這種稱呼?純屬國內朝鮮族意淫

鬼子:鬼子」是道士對魔鬼的蔑稱(依據《聊齋志異--畫皮》)。由於最早震動全國的侵略軍是白種人,而在一些鬼怪畫中的小鬼大多是面目扭曲的形象,所以中國人民就把五官「怪異」的白種人憎稱作「鬼子」,後來用以泛稱侵略者。特別需要注意的文化現象是,華族人罵外族人一般都用「鬼子」這個詞,而華人罵華人一般都用「匪」一詞。

『伍』 為什麼印度人被國人稱為「阿三

提起我們的鄰居印度,大家想到的是什麼?「重口味」的恆河水?各種不可思議的「開掛」?一言不合就跳舞?可能每個人想到的都不盡相同。但大家可能對印度人的稱呼――「印度阿三」或者「三哥」有著出奇的一致。印度人為什麼被國人普遍稱之為「阿三」呢?解釋是多種多樣,有人統計過有十幾種解釋,而且至今還沒有權威的解釋。下面筆者就搜羅幾種流行的解釋供大家參考。

一、據說和二戰後的「不結盟運動」有關。1956年,由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埃及總統納賽爾和印度總理尼赫魯共同提出了「不結盟運動」,意即廣大的中小國家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與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任何一方結盟。1961年,首次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25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會議,「不結盟運動」正式形成。作為「不結盟運動」的主導國家之一,印度自我膨脹,認為自己是除美國和蘇聯之外的「第三極」。中國人笑其自不量力,就叫他們「阿三」。

除了第一種解釋之外,下面的幾種解釋雖各有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和上海租界的印度籍警察有關。鴉片戰爭之後,上海被迫開埠,列強在上海成立了「租界」,「租界」就是「國中之國」,在租界內列強制定和奉行自己的法律法規,中國政府無權干涉。從1845年至1943年,上海「租界」持續近百年。在「租界」內,列強成立自己管理治安的警察局,英國「租界」警察局(巡捕房)除少量本國人外,大量僱傭印度人作基層警察(巡捕),而這些印度警察主要來自印度的「錫克族」。至於原因,錫克族雖然只是印度的少數民族,但身材高大魁梧,有尚武傳統,作戰驍勇,所以是印度軍隊的主要兵源之一。英國當局也願意僱傭錫克族的印度人當警察。

二、於是一種解釋就是以前在上海租界,中國人稱列強國家的洋人(比如英、法、美、德)為「洋鬼子」,給洋人辦事的中國人叫「二鬼子」,僱傭的印度警察叫「三鬼子」。如此一來,印度人就與「三」產生聯系了,而上海人在方言中習慣在單音節詞前加「阿」,於是「三鬼子」就逐漸演變成「阿三」了。

三、另一種解釋是印度籍警察的臂章上有三條橫的標記,當地百姓俗稱「三道頭」,因印度籍警察平時在中國老百姓前作威作福,故時人蔑稱之為「印度阿三」。

四、第四種解釋是「阿三」的「三」不是代表數字三,而是英語「Sir」的發音。印度籍警察也說英語,當時中國人稱他們叫「Sir」(看過港片的大家都知道香港人稱警察也是「Sir」),而上海方言中習慣加阿,於是稱印度籍警察的「阿Sir」就逐漸變成「阿三」,最後變成稱呼所有印度人叫「阿三」了。

五、這種解釋也和英語發音有關,不過這個解釋中的「三」是英語「SAY」的發音。作為基層警察,印度籍的警察總要經常和上海的老百姓打交道的,但一方面這些印度籍警察的英語不會太好,另一方面上海老百姓的方言本國人都不太能聽懂,就不要說外國人了。於是這些警察和上海人之間溝通的時候,就如同「雞同鴨講」,雙方連說帶比劃半天可能都不一定懂對方的意思。而印度籍警察為了強調自己說的話,就會反復說「I Say」,用上海話發音,又變成了「阿三」!

此外,還有解釋在二戰後以前的大印度地區分裂為巴基斯坦和印度,後東西巴基斯坦又分裂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總共三國;還有說出自於電影《大話西遊》里唐僧說的「印度阿三」等等。

以上的各種解釋,筆者傾向於第四種和第五種解釋。原因有二,一是「阿三」一詞在中文中出現的時間很遲,至今最多一百多年,而在中國歷史中,民間與印度發生聯系就是在近代,而且以上海為中心。二是因為在上海方言中存在很多英語音譯過來的詞,如上海人將精於算計、會佔便宜的人稱為「門檻精」,這個詞來源於英文「MONKEY(猴子)」的音譯。還有羅宋湯的「羅宋」,來自「Russian」的發音等等。所以,「阿三」一詞很大可能是來自於上海方言中英語單詞的發音。

大家認為哪一種解釋更有說服力呢?

『陸』 中國人為什麼叫印度人為阿三

紅頭阿三」對如今年輕人來說可能是個陌生的名詞,但對現今六、七十歲的老上海來說卻是非常熟悉的。之所以稱為「紅頭阿三」,原因大致有這幾種說法:凡印籍巡捕皆頭纏紅巾(實際上,印捕充任交通警、巡邏警的用紅巾纏頭,任看守警為黃巾纏頭)所以叫「紅頭」。關於「阿三」則有兩種說法:一說印度人是亡國奴,在上海人眼中的地位低於西捕和華捕列第三位;還有一種說法是印度人說話有口頭禪「I say」、「I say」,其諧音為「阿三」,紅頭加上阿三故稱「紅頭阿三」。 印捕是上海處於殖民地時的產物,在我國是獨一無二。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8月上海被西方殖民者強迫開辟為通商口岸,外國冒險家紛至沓來,要求在上海購地建房。當時清政府上海道台宮慕久在英國領事巴富爾的威脅和欺騙下,於1845年11月29日以道台名義,用告示形式公布了洋人的《上海租地章程》。從此,英租界成了英國侵略者在上海的「國中之國」。 1849年(清道光二十八年),法國領事敏體尼援引英國殖民者的先例,上海道台麟桂屈服於殖民主義者的壓力,於1849年4月6日劃定法租界界址。 上海租界既然是「國中之國」,自然要有武裝力量及其他鎮壓工具,這便是萬國商團、艦隊水兵與巡捕。萬國商團是租界武裝力量的主體,其主要職責是保衛租界,一般不負社會治安之責。艦隊水兵是萬國商團的後盾。巡捕,即警察。起先,巡捕一律由西方人擔任,故稱為西捕。當時法租界公董局就有明文規定:「巡捕房人員應全部由法國人或宣布服從法國領事館,並從此歸法國裁判權管轄的外國人組成。」英租界最多時有西捕160名。西捕薪水高,否則就找不到西捕,這樣開支就大了。另外,西捕有種種局限,比如微服偵察,其相貌特徵根本無法掩飾;又比如去公共場所打聽,其語言障礙造成的困難也難以克服;再加上租界里有幫會組織,西捕由於種種原因很難深入進去,也物色不到合適的人選做耳目,破案效率不高,租界治安堪憂。總之,從1854年開設巡捕房起,起先西捕還能應付。後來刑案隨人口激增而水漲船高,由清一色的西捕辦案,弊端更為突出,於是從1870年後改為允許華人充任巡捕,稱為華捕。由於這一改變收效明顯,以致漸而主次倒置,即西捕大減、華捕大增。例如1883年英美公共租界有巡捕200名,華捕竟佔170名之多。以後,華捕越雇越多,殖民者怕不易控制,自1884年開始從英殖民地「進口」印度籍巡捕,即「紅頭阿三」。殖民者從印度「出口」巡捕時,對人員精心挑選,必須是印度的錫克族人,個個身高馬大,滿臉虯須,令人望而生畏。但他們也有與西捕相似的短處,所以大多充當巡警、獄警與交通警。「紅頭阿三」來自英國殖民地,嚴格說來其身份比處在租界里的上海人還低,但他們是英國人的忠實「看家狗」。狗仗人勢,整天警棍亂舞,讓上海人吃足苦頭,特別是那些攤販與車夫,挨「紅頭阿三」的警棍與皮靴更是家常便飯。殖民者為了利用 「紅頭阿三」為其忠實賣命,發他們的薪金比華捕高一倍,還配給住房等,並在當時的戈登路巡捕房內(解放後為江寧路公安分局)建造了一座三層樓印度教堂。印捕的存在隨著租界結束而取消。 法租界在這方面做法與英租界大致相同,他們「進口」的是安南巡捕,即越南人,在上海人看來,其體態、皮膚與廣東人相近,所以沒送他們什麼綽號或代稱。

『柒』 為什麼中國人把印度人叫做阿三

印度阿三是由「紅頭阿三」演變過來的,因為「紅頭阿三」就是指印度人。
「紅頭阿三」語源是上海地方話,舊時上海有租界,英租界內一般的差吏多是從英殖民地印度調來的印度人,他們因為信仰印度教,頭上都纏頭巾,印度警察的頭巾冠以『紅色』,這是「紅頭」的由來。至於阿三,有兩種說法:
據說因為印度人由於殖民地的關系,做公務員是要懂英語的,而他們因為懂英語的關系,卻也喜歡在中國人面前擺譜,通常在說一些不流利中文時,總會不自覺地加一句「I SAY......」,由於 I say 的發音和「阿三」很接近,因此便有了「阿三」的稱呼。
還有一種版本,是當時印度自詡為繼美、蘇後世界的第三強國,於是我們就叫他們「阿三」以戲謔。
印度阿三的來歷是過去印度人因為自己是不結盟運動的領袖,便狂妄的宣稱美國是一極、前蘇聯是一極,而他們作為不結盟運動的領袖,是當之無愧的第三極。自視頗高,根本沒把中國放在眼裡,最後狂妄的和中國打了一架。當然,後果你也知道,中國人拿著塑料鞋底輕輕地抽了他兩下屁股,從此印度引為恥辱,說英雄打臉不打屁股,尤其是打完後還把褲子給提起來,有好生相勸的送回家,這更是奇恥大辱,到現在印度人還無法原諒中國。自此,中國一些好事者便親切的稱呼印度為阿三。當然,後來稱自己為世界第三的還有越南,但中國人好象從來都是嗤之以鼻的,到現在也不見誰稱越南是阿三。

『捌』 中國人為什麼叫印度人「阿三」

阿三的來歷有幾種說法:
其一,那時的人形容猴子即「阿三」,舉凡洋人,在國人看來,皆如猴子般形貌舉止,尤其以印度人之面貌黧黑更甚,而且民族「優越性」使然,覺得自家仍是高印度一頭,故此蔑稱印度人為「阿三」。
其二,據說因為印度人由於殖民地的關系,做公務員是要懂英語的,而他們因為懂英語的關系,卻也喜歡在中國人面前擺譜,通常在說一些不流利中文時,總會不自覺地加一句「I SAY......」(我說...)由於 I say 的發音和「阿三」很接近,因此便有了「阿三」的稱呼。
其三,過去印度人因為自己是不結盟運動(亞非拉好幾十個國家組成的一個鬆散的聯盟)的領袖,便狂妄的宣稱美國是一極、前蘇聯是一極,而他們作為不結盟運動的領袖,是當之無愧的第三極。於是中國人便叫他們「阿三」以戲謔之。
其四,不過英國體系的公務人員(尤其是警察)長久以來都習慣被稱呼為SIR,另外上海人一向習慣在單音節的單字前面添加一個「阿」字。所以上海人叫著叫著就把阿Sir叫成了阿三。 此說法最為靠譜。
其五,當今網友的說法。印度一直想做老大,但前面不是還有美國和俄羅斯嗎?所以再怎麼排最多也就是阿三了。故曰「阿三」。
清朝時期英國人在中國殖民,由於英國本土不可能調來足夠的人手,於是,英國 就從當時的殖民地印度征調大量的印度(阿三)人來華,這些印度人,來華後開始為虎作倀。但是英國人對根本不信任阿三,所以這些印度警察手裡沒有槍,只發給他們一棍子,經常欺負老人、婦女和小孩,棒打中國老百姓。

『玖』 中國人為何把印度人稱作阿三,這個稱呼是如何來的呢

其實「印度阿三」這個稱呼在現在並不常聽見,但是這個稱呼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那麼為什麼中國人要叫印度人叫「阿三」呢?

還有一種據說最為靠譜的說法,因為學習過英語的印度人習慣被別人稱為「sir」,上海人又有一種習慣,在稱呼前加個「阿」,所以有了「阿sir」,叫著叫著就成了「阿三」。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叫印度人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萬隆有什麼高科技 瀏覽:182
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園林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瀏覽:334
在越南沒有護照怎麼打疫苗 瀏覽:862
越南ip是多少 瀏覽:409
英國人的復數形式英語怎麼讀 瀏覽:173
美國人民怎麼看待伊朗事件 瀏覽:970
怎麼進入越南網 瀏覽:524
伊朗國王最後怎麼樣 瀏覽:956
印度人流量多少 瀏覽:690
刺激戰場印度服怎麼登錄 瀏覽:800
3d印尼龍粉末哪裡有 瀏覽:772
印尼青山工作簡歷怎麼寫 瀏覽:829
中國信必可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470
中國現在發快遞到美國要多久 瀏覽:686
義大利的國旗跟什麼相似 瀏覽:233
匡威與義大利utt哪個好 瀏覽:800
中國心冠疫苗什麼時候可以上市 瀏覽:38
伊朗有多少新型冠狀病人 瀏覽:585
伊朗美軍基地有多少 瀏覽:99
伊朗和伊拉克哪個實力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