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西瓜為什麼在中國這么便宜

西瓜為什麼在中國這么便宜

發布時間:2022-11-16 07:09:23

『壹』 吃掉全球70%的西瓜,中國人夏天吃的瓜為何會讓鄰國那麼羨慕

吃掉了全球70%的西瓜,中國人在夏天吃的瓜,之所以會讓鄰國那麼羨慕,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吃的瓜都比較便宜。而對於一些外國國家在夏天的時候都吃不起西瓜,在外國一些國家售賣的瓜類品種較少,售賣的價格會比中國要高出很多。這也就會導致很多外國人在過夏天的時候,一般都不會考慮吃西瓜,而是會選擇以吃冰淇淋為主。而對於中國人在夏天的時候,考慮到西瓜是最解暑的,尤其是在夏天吃上冰鎮西瓜,會覺得非常的舒適。

但是拿中國的西瓜價格和外國的一些價格去進行對比,已經覺得在中國所吃的西瓜,價格適應消費者的消費。在夏天不僅可以考慮吃西瓜,還有甜瓜,香瓜不同品種的瓜類吃起來的口感也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則需要根據每一個人的喜好去進行考慮,各個瓜品所售賣的價格一般都在2~3元一斤。

『貳』 把海南的西瓜運到東北,為什麼價格反而更便宜

位於河南羅寧縣城中村的洛陽市90公里,三門峽市70公里,今年全村種植西瓜的面積約400畝,現在賣不到三分之一,以前賣瓜的都是自己開車出去賣的,但現在大部分是青年人出去工作,誰也不能開車,一台甜瓜幾天都賣不完。通過一畝田調查反饋,今年城中村很難出售甜瓜,除受當地人力和運輸條件限制外,主要受南北西瓜市場的影響,目前南方市場的批發價格一般在1元以上,相反北方市場經濟不景氣,價格也只有7,8毛1斤。從往年的趨勢來看,西瓜大量上市的季節明顯下降,但今年西瓜與往常不同,南北價格差距荒唐。

種植者蘇坤是香瓜攤位的主人。小昆說,在攤位上賣黃瓜不是自己的主業,而是賣藍莓的時候順便有西瓜。「本來想用黃皮西瓜吸引一些藍莓生意,但吵鬧地搶主人路過的人都對黃瓜感興趣,藍莓受到了冷落。」小坤不是黃皮西瓜種植者,而是在鳳城當地西瓜店批發攤販銷售。「黃皮西瓜去年進入鳳城,品種從本界引進,我們都叫它黃甜。」關於「黃甜甜」長得像南瓜,小坤說:「應該是和南瓜接觸了吧?」。」嫁接後,小坤不敢確認。

『叄』 為什麼在中國賣的很便宜的西瓜,日本卻賣的很貴

有去過日本的小夥伴們可以發現,在我們國家裡價格特別便宜的西瓜放到了日本卻被賣出了天價的價格,紛紛感慨不知道是為什麼,那麼到底是為什麼呢?

最重要的是在日本人眼睛裡面西瓜是作為一個藝術品存在的高端水果了,所以咱們在看新聞的時候經常是可以看到他們的西瓜形狀都是特別奇怪的,也因為這一項技術和這種心理,西瓜在日本的賣價降不下來。但是在中國就是不一樣的了,要知道我們的西瓜一直以來都是高產量的,而且種植西瓜的土地面積也很廣,所以價格一直以來都是很低的,特別是在夏天七八月的時候,西瓜的價格一定是最便宜的了,大家都是直接論個買的。

『肆』 為什麼我們國內的西瓜很便宜,而日本的這么貴

日本西瓜為什麼那麼貴?你知道它這個真相後就覺得便宜了

據說日本西瓜真的很貴,有的堪比國內工人一個月工資,真的假的?

在日本一些比較稀有的西瓜常常能拍賣出天價,比如一個17磅(15多斤)的Densuke品種黑皮甜瓜就拍賣出6100美元(37800多人民幣),天價呀!這樣的價格壕中之壕才承受得起。

人形西瓜

能把西瓜養成這樣,日本瓜農真的腦洞大開,不容易呀!

『伍』 西瓜「成災」,2毛一斤賣不動,顧客卻吃不起,問題出在哪

① 農民的悲哀。 本次的西瓜滯銷為例,我們目前的農村從事種植行業的農民大多是60後,這些人由於時代的原因造成了文化水平並不是很高,而且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翻天覆地的巨變,讓這些人有些與現在的時代脫節。正因為如此,在種植農產品的時候,這些農戶早已經不知道現在的市場對於農產品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樣?到底什麼樣的農產品才受到市場的青睞?即使有些人意識到所面臨的困境,但是也無法正確的破局。

② 種植戶小農思想依然嚴重。 當然了,小農思想讓我們所有人擺脫了飢餓,達到了溫飽。但是現在這個農業發展已經不再適合於小農經濟,但是我們的農戶依然嚴重的小農思想制約了我們可以快速的跟上整個時代發展的步伐。農產品種植過程當中,缺乏對於農產品信息的收集意識,認為農產品種植才是最重要的,實際上根據世界發達國家農業的經驗來看,農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農民需要最先掌握的技能反而是經濟和市場知識,農業技術反而成了次要的。

③ 消費者在發生變化。 很多的瓜農,每年出售西瓜的地點基本上都是一成不變的,對於這個老張是非常不贊成的,為什麼因為現在農村年輕人都外出務工,剩下的都是老年人和小孩,這部分人的消費能力實際上是非常弱的,即使西瓜賣到一毛錢,這些人依然不願意去消費西瓜。再加上西瓜在農村人眼裡並不是什麼稀罕物,很多人房前屋後都可以自己種植幾株,這樣一個夏天就能夠應付過去。

④其他方面的原因。 目前我們國家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很多時候忽略了對農產品的關注,比如說農貿市場的改造,使得一些農產品沒有地方銷售。

便宜的西瓜2毛錢一斤批發不出去,若是賣不出去只能爛在地里,但是好吃的西瓜在街上依舊幾塊錢一斤,想買西瓜的顧客有的心疼的吃不起,這問題出在哪裡了?

今年北方產瓜地普遍雨水實在是多,西瓜的味道實在不好吃。 前段時間在大集上買西瓜8毛錢一斤,回到家滿懷期待的准備吃西瓜,切開吃一口也真是夠了,味道實在不咋地。

前兩天去我姑家走親戚,想著好久沒去了,總不能空著手吧,於是買了箱奶,買了一個西瓜。 賣瓜的那有兩種瓜,一種是8毛錢的,一種是1塊錢的,想著1塊錢的應該不至於太差,結果西瓜的味道也不咋地,沒有沙瓤口感。

這些在市場上賣8毛錢左右的西瓜,在當地批發價基本就是2-4毛錢,這口感不好是個大問題 ,吃瓜總不能只看西瓜的外皮吧,總的來說還是吃內在。雨水多,西瓜吃起來硬梆梆的,不好吃是賣不上價錢沒有市場的主要原因。

在水果店或者市場上依舊可以看到一斤二塊錢以上的價格,甚至有的地方還有三塊錢一斤的市場價,讓想吃瓜的群眾依舊吃不起瓜,這里的瓜和西瓜產地幾毛錢一斤的西瓜根本不是同一個品種, 類似於同樣叫個黃桃但是普通黃桃和黃金蜜的價格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同樣的道理,在市場上寧夏西瓜總是比普通西瓜價格高上許多,主要還是耐存儲,瓜瓤沙,味道甜。

有瓜吃不起的最主要原因還在於水果的附加成本過高, 最近幫別人打包發貨水果,往往發過去的快遞有一小半都壞掉了,這運輸費卻已經出過了,一旦水果運輸過去壞掉了,這部分運輸成本自然也轉嫁到好的水果上了,進入市場後價格自然也不會低。

總之,今年天氣較涼佔主要原因,需求量降低,西瓜味道也受到了影響,導致了產地西瓜價格不高,收購客商銳減,而市場上好吃的西瓜依舊價格較高,比較受歡迎。

現在西瓜確實成災了,農村2毛錢一斤還滯銷,根本無人問津,青島現在1.5元,但是我們要明白一件事,現在做生意利潤小了沒有人干,根本不是那個薄利多銷的年代了,顧客怎麼吃不起呢?主要是不想花錢 。

現在西瓜農村2毛錢一斤,城市1.5元,如1果拉一車瓜5000斤,利潤是6500元,去掉其他費用,應該是6000元,一般拉西瓜是兩個人,他們一般都是這樣算,一個人一天按200元的收入算,一車西瓜需要好幾天才能買完,一般要一個禮拜,再說拉西瓜是有風險的,所以真正買到客戶手裡肯定價格高啊。

什麼東西都是這樣,2015年菜花九分錢一斤,我們當地不要錢,城市依然一塊多一斤,為什麼城市貴呢?這裡面的有成本的,運輸成本,還得有足夠的利潤,畢竟要兩個人忙活好多天,打工一天還給200元,兩個人一天就是400元 。

現在做生意利潤都很大,不是那個薄利多銷的年代了,農村不要錢的東西,拉到城裡也得一塊多,這裡面是有成本的,還得算上利潤,即使農村西瓜不要錢,拉到城裡也得一塊多,運輸費,利潤,大家不要奇怪,畢竟大家都得吃飯,希望大家明白,千萬別說吃不起,難道你們比農民還辛苦嗎?

西瓜2毛錢一斤還賣不動?真是太賤了吧,我們這里都快賣到2塊錢一斤了,還記得小時候到了夏天,西瓜都賣兩三毛錢一斤,買西瓜的時候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往家裡背,現在的西瓜也可能是因為個兒大,買的時候都是半個半個的買,真的是貴到了吃不起的地步。

我們膠東這里有本地瓜,也有外地來的西瓜,寧夏西瓜和東北西瓜在我們這里賣的很是火熱。本地瓜到現在這個時候能賣個7、8毛錢一斤,但是個頭小,不是特別甜。昨天去攤上買西瓜,挨個賣瓜的打聽了一下,東北西瓜1塊2毛錢一斤,寧夏西瓜更貴,1塊5毛錢一斤。這賣價應該說是比較高的了,那為什麼有的地方還會出現西瓜荒,賣不出去呢?

首先一點原因肯定是供需不匹配。就比如說寧夏西瓜吧,可能在當地並不怎麼值錢,但是運輸到外地,因為它的品種比較好,吃起來甜而且個頭大,賣價就上去了。可是往外販賣本來成本就比較高,有的瓜農家裡的西瓜種植面積也不是特別大,於是也就不願意往外販賣,在當地就賣了,那肯定是不會有多高的賣價。同樣是外地來的寧夏西瓜,在我們這里就賣1.5元一斤,鄉下一個親戚說,拉到他們那裡賣的,才7毛錢一斤。

前面說的可能是主觀原因,也有一部分客觀原因導致了西瓜出不去,又不能讓買家進來。像河南的西瓜,我是沒有吃過河南西瓜,不過聽說他們那的西瓜口感也不錯,可是卻有很多都爛在了地里,運不出去也賣不動。因為河南那個地方限高限寬的特別多,大型運貨車輛很難進出,物流不方便,也就沒人去那裡收購西瓜,販西瓜了。

如今互聯網這么發達,物流這么方便,不應該出現想賣的賣不出去,想吃的還買不到這種情況,充分利用網路進行營銷也是很不錯的一個方法。

大家可以試著看下原因,也許你會發現,西瓜的問題不僅僅是西瓜的問題,在香蕉、蘋果、橘子、橙子等等水果上都有反應。

這個體會太深,我家就有過這樣的經驗教訓。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缺乏種植相關信息,尤其是市場供需相關的信息,很多人種植還是按照老黃歷,以為種了就能賣,吃苦受累從來不怕,但對市場供需信息掌握度嚴重不夠,導致了大量的盲目種植,尤其是當遇到豐收的好年份,農民收入增加,第二年會有大量的農民跟風種植,這也從側面反應了,當下很多農民的現代農業素質,有待提高。

西瓜的特性決定了西瓜的上市時間很集中,當大量集中上市的西瓜進入市場流通,西瓜也就很難有好的價錢了,甚至有時候,西瓜的賣價,連成本都收不回來,白白辛苦一年。也因為西瓜的集中上市,市價不高,從事西瓜收購的商販,觀望情緒比濃厚,往往不敢急於出手,畢竟他們也承擔了相當的風險。

很多地方出於道路保護或者其他方面的考慮,在道路上增加了很多限高或者限寬的道路設施,導致很多大型運輸車輛在某些區域,不能自由同行,使得本就滯銷的西瓜,雪上加霜,然而採用小型車輛,又會增加很多運輸成本。

這是個兩難的問題,城市管理不管肯定是不行的,那樣必然會無序,管的嚴格了,也限制了很多人的生計,但從長遠看城市管理還是會越來越嚴格,這也導致了,城市中的小商販數量減少,人們更多的時候,也只能選擇從商超購買西瓜和其他水果,而商超的成本遠比普通的小商販高很多。

所以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一邊是瓜農的滯銷,而另一邊卻是作為消費者的無奈高價買瓜,甚至有些人喊出了買不起的口號,而這個問題,真的不僅僅在西瓜上有,其他很多的果品也都存在這個問題,真正解決這個問題,不是一方面的所能做到了,從上到下方方面面的提高改善,才是農民增產增收真正路徑,也是消費者真正能得到實惠的根本。

前幾天單位有事,剛好出差至河南。大熱天的,買個西瓜解渴一下,一下車看到滿街都是西瓜在促銷,有的還做「買五斤送一斤」的活動,一斤2毛,這不等於在白送嗎?這種奇怪現象估計五百年才能遇到一次吧。走到西瓜攤位上,瓜農用渴望又無奈的眼神看著你,生怕我這個客源來了又不買。由於今年西瓜特大,買了一個12斤,共付了2.4元。想想我們深圳一斤西瓜都賣到5地,這個西瓜在深圳至少可以到60元,相距如此之大。看到此番凄慘的情況,瓜農註定今年一定是大虧。坐在攤邊,跟老闆大概聊了一下:瓜農說今年河南天氣不錯,西瓜大豐收。本想靠這個賺點錢,沒想到虧得狠。

第一:西瓜大豐收,一時間全湧上市,導致供大於求。 而西瓜又有新鮮保質周期,導致市場出現過度飽和,而產生滯銷。

第二:道理限高。 這一點儼然成了今年西瓜滯銷的一大因素,外地運輸車進不來,本地車載的重量又少,使之成本過高,而西瓜有保質期,嚴重滯後了運輸時間。

第三:外部的銷售渠道沒有拓寬聯絡好。 西瓜的大量上市,一時間外部的銷售渠道沒有提前做好准備,導致西瓜成熟了,而銷售渠道還沒有聯系完全。

第四:天氣因素。 在西瓜豐收之後,河南的天氣開始出現降雨,導致西瓜必須盡快處理,不然全部都會爛在地上。

以上那麼多復雜的因素綜合在一起,其實歸結到底是西瓜銷售流程與應對措施出現問題了。 市場沒有及時去調控行情,導致瓜農與水果販的西瓜價格出現如此之大。河南作為一個西瓜大省,每年西瓜的產量非常大,而今年由於大豐收就出現這樣的情況,我想是由於市場調控及應對緊急措施已經出現問題。瓜農辛苦的成果沒賺到錢,還要去虧錢。這點確實沒辦法說得出去。在出現緊急局面時,市場相關部門沒有立即採取行動,導致西瓜嚴重滯銷,試問是誰的責任大。

我開了一個水果店,寧夏西瓜批發市場進貨一塊三左右,我的小店在新市區,四十平米一年租金三十萬,買水果的客源幾乎是固定的,老城區的不會跑我這買,一斤西瓜我賣1.99元,毛利潤七毛,扣除舍稱,五毛的利潤,只賣西瓜我要一年賣六十萬斤才出房租,還不算兩口子的人工成本跟水電物業費,所以知道成本最高的在物流跟房租,而不是西瓜本身

有沒想過車費鋪租等等?西瓜我不是特了解反正下車到賣給拿貨的也就賺5毛到1元。我做過香蕉批發直接去蕉民手上拿貨這2年就3次遇上1周內價格的大起大落毛利就超過2元。其他也就1元上下。米蕉在1.5上下。1個月鋪租加水電接近2w。一個工人6k-10k。香蕉損耗就算一個月6k左右吧。(別說多。遇見行情不好一天就要虧上千。爛市的話一天就幾千上萬了。我試過一周虧5w。但是絕對沒遇到過一周賺5w。)工人伙食費。 一般的店鋪一天也就2000斤。平均一天有3000斤就滿足了。加上每年香蕉至少有4個月是賣不出的。天氣熱沒人買香蕉。一般店一年能賺個20多萬不錯了。早上3點起來4點開門。中午休息2-3小時。一般晚上9點收鋪。遇見堵車11點12點收鋪很正常。一年除了年28-初3可以休息外。沒有休息的時候。呵呵果斷不開了。在深圳找個雙休7.8k的工作不好?還不用每天擔驚受怕虧損。賺著白菜價操著賣白粉的心。對了還忘記說了賴賬跑路的。我2年被跑了2w多。這在批發市場是常事。現在最好做的就是進口水果。運氣好一次進貨翻上最低3倍最高見過10倍的。

去年荔枝滯銷,今年西瓜滯銷,其實市場並不滯銷,只是價格高很多人不敢買來吃。運輸成本,轉幾手中間商賺得太高,消費者吃不起。市場一個10來斤的西瓜四五十塊,反正我家人都愛吃西瓜也只敢偶爾吃個一兩次,兩塊多三塊一斤[流淚]

『陸』 韓國、日本西瓜價格昂貴,為何不從我國進口

「西瓜」作為夏天比較稀疏平常的一種水果,不僅可以在炎熱的夏天為人們解渴,同時它的價格也會比一般的水果便宜很多。因此,喜歡在我國十分受國人的歡迎,幾乎每個家庭到夏天都會購買西瓜來食用。然而中國人的這種「吃瓜」行為在日韓國家人民的眼中看起來卻非常奢侈,很多平民家庭甚至不捨得吃西瓜。

那麼,這種在中國幾塊錢甚至是幾毛錢一斤的水果,為什麼卻成為了日韓國家眼中的「奢侈品」了呢?


 


總的來說,日韓國家不從中國進口西瓜來滿足國內的供應需求,主要也是為了國內的發展以及一些綜合的因素去考慮的。不過身為發達國家的人民居然連西瓜也吃不起,的確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吧!

 

 

 

『柒』 北京的西瓜為什麼那麼便宜

守著大興龐各庄的本地優勢,讓整個市場的西瓜價格都保持在本地價格優勢下,所以即使有外來品種競爭,也不能提高價格。

另外,西瓜的保存期並不長,所以在大量上市的時候需要快速消化掉,只能依靠低廉的價格保證快速消費。

『捌』 北方西瓜0.2元一斤,南方人為什麼卻直呼「吃不起」

今年以來多個地方西瓜存心,有的批發價格甚至跌到2毛錢一斤。而對於瓜農2毛一斤賣出去的話,剛剛夠本,相當於這茬西瓜白種了!

那麼瓜農為啥低價也難賣呢?其實在老農看來,主要有四個原因:第一,上市時間太集中,有些瓜農在種植時,根本沒考慮到成熟期是什麼時候,而上市時間太集中勢必會導致西瓜難賣。

第二,品種沒選好,農民一定要根據當地或者收購商喜歡的品種來種,比如說有的地方喜歡吃黑皮瓜,有的喜歡個小的瓜,有的喜歡五籽瓜等等。

第三,太跟風,前些年黃瓤西瓜比較吃香,於是瓜農們大面積種植,但是幾年後卻失去了特色和賣點。因此在種植品種時不要太跟風。

『玖』 在日本人看來西瓜卻是中國最貴的食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是因為在日本西瓜是非常昂貴的食物,他們一般都是吃不起西瓜的。所以在他們的認知裡面,西瓜也應該是中國最珍貴的食物,這只能說明日本人的認知是比較狹隘的。他對中國的經濟有著非常錯誤的認識。

中國人和日本人對西瓜的認知不一樣

綜合上面所說,我覺得之所以日本人會覺得西瓜是中國最貴的食物,主要還是因為他和中國人對於西瓜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因為在日本西瓜是很貴的,所以他們自然認為在中國西瓜也是很貴的一種東西,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

『拾』 為什麼海南的西瓜運到東北,賣的比海南還便宜

我在批發市場做過幾年的果蔬批發,經常全國各地的采購果蔬,對於果蔬的采購批發可以說非常了解。

海南西瓜是國內最早成熟的西瓜產地,一般海南西瓜賣完後是廣西、山東、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這樣排序下來。為什麼海南的西瓜運到東北,賣的比海南還要便宜?

二,外運的農產品品相都要好於本地市場上的外運的果蔬因為需要長途跋涉,收購商對商品的質量把控的非常嚴,尤其是西瓜這種「不甜不要錢」的商品。

很多的果蔬種植戶,尤其是種瓜大戶都喜歡把商品賣給大的收購商,因為這樣自己可以安心種植,本地的商販因為進貨量少,是競爭不過大的收購商的。一些散戶種植的農產品,因為品質各方面達不到收購標准,又為了多賣幾個錢,在本地售賣是喜歡要個高價,本著「賣一個掙兩個」的心理。自然定價要高一些。

海南的西瓜拉到東北比產地便宜、質量還好,這個是很正常的事。畢竟現在物流發達,運費降低,誰的采購量大、賣的多,自然各方面成本就會降低。一般農產品本地售賣的很少有種植戶親自出來銷售的,畢竟他們不會為了一季的農產品去租攤位和論天靠時間。這就為商販提供了機會。還有就是商販定價一般都是看市場的稀缺程度來定,如果市場上賣的少,那麼定價高一些很正常。

閱讀全文

與西瓜為什麼在中國這么便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上火的人能吃什麼 瀏覽:762
用什麼軟體和越南人溝通 瀏覽:114
在越南什麼地方娶老婆靠譜 瀏覽:829
印度東進實力怎麼樣 瀏覽:690
魷魚須炒義大利面怎麼做好吃 瀏覽:444
印尼語女朋友怎麼說 瀏覽:742
中國聯通怎麼查看密碼 瀏覽:109
三月份英國怎麼穿衣 瀏覽:542
印度最大神石在哪裡 瀏覽:164
印度幣是怎麼算的 瀏覽:633
伊朗簽證為什麼辦不下來 瀏覽:790
英國垂耳兔大概多少錢 瀏覽:295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德國軍隊 瀏覽:932
伊朗人屬於什麼檔次 瀏覽:595
義大利掛面是什麼面做的 瀏覽:17
英國的天氣最低多少度 瀏覽:854
100元在印尼能買什麼 瀏覽:719
怎麼撥打中國電話 瀏覽:515
義大利留學學音樂需要考什麼 瀏覽:448
印度老虎學名叫什麼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