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如何破局鐵礦石

中國如何破局鐵礦石

發布時間:2022-02-07 02:40:18

Ⅰ 為什麼鐵礦石暴漲,中國國內鐵礦卻虧損如此嚴重

我國現有的鐵礦資源大多數屬於貧鐵礦,而國外鐵礦,特別是澳大利亞的鐵礦則屬於富鐵礦。任何企業都必須以盈利為目標,富鐵礦的產出比例肯定高於貧鐵礦,這大概就是進口鐵礦的原因。

Ⅱ 大家出主意破解中國鐵礦石危機

盤點今年中國鐵礦石價格談判結果,最大的贏家並非力拓(Rio Tinto)——這家澳英礦業巨頭四名中國員工被捕,而是不在談判桌上的Fortescue金屬集團(Fortescue Metals Groups Ltd,下稱FMG)。
「這一協議,將使FMG成為向中國市場出口量最大、最穩定的鐵礦石生產商。」8月17日,48歲的澳大利亞礦業冒險家、FMG首席執行官安德魯弗里斯特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說。

當天,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在北京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FMG與中鋼協、寶鋼簽署協議,自今年7月1日到12月31日期間,將以粉礦94美分/干噸度、塊礦100美分/干噸度的價格,向中國鋼鐵企業銷售約2000萬噸鐵礦石。

在中鋼協與力拓的鐵礦石價格談判陷入僵持之際,這一協議的達成頗令人意外。
在此之前,首次牽頭主導中國鐵礦石價格談判的中鋼協,一直提出要求鐵礦石價格應下降超過40%。在力拓5月26日與日本、韓國鋼鐵企業達成了價格下降33%的協議後,中鋼協堅持不讓步,談判就此陷入僵局。

中鋼協與FMG達成的價格,較去年鐵礦石價格粉礦下降35.02%,塊礦50.42%;比力拓與日韓達成的相應價格,分別低2美元/噸和7美元/噸。中鋼協認為,這是鐵礦石談判中的「中國價格」。

FMG公告稱,中鋼協保證,2010年如果有鐵礦石價格談判,將給予FMG優先地位。可是,與FMG的談判能否被其他鐵礦石廠商接受,卻是疑問。

創立於2003年、2008年才投產的FMG,目前鐵礦石產量不過每年三四千萬噸。弗里斯特預計,到2010年初產量將達到4500萬噸。相比中國每年高達4億噸的進口需求,這不過是杯水車薪。

盡管如此,FMG卻寄託著中鋼協的莫大希望。

「兩拓」繞不開

FMG由弗里斯特在2003年創立,一直自詡為澳大利亞鐵礦石的「新勢力」。直到2008年5月29日,FMG裝載首批17萬噸鐵礦石的運輸船,才從澳大利亞黑德蘭港出發,抵達寶鋼馬跡山港卸載。

中國幾乎是FMG惟一的市場。FMG共與30多家中國鋼鐵企業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95%的鐵礦石供應中國企業。根據FMG公告,截至2009年二季度,FMG向中國累計銷售鐵礦石3510萬噸。

FMG執行董事史貴祥(Russell Scrimshaw)對《財經》記者表示,FMG也曾試圖在日本、韓國等地開拓新的市場,但發現在其他國家,鐵礦石市場的需求都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只有中國的需求仍保持增長。

相比之下,必和必拓、力拓的供應量佔到中國全部進口量35%以上。

2008年,中國進口鐵礦石4.44億噸。其中,FMG向中國供應2096萬噸,必和必拓、力拓供應量達到1.6億噸左右。

「無論從供應量還是質量上來說,中國鐵礦石進口很難離開『兩拓』。
FMG出產鐵礦石品位在59%-60%,雖然這個品位放在中國可以算高品位,但與力拓和必和必拓平均61.5%-63%品位、巴西淡水河谷64%-67%品位的鐵礦石相比,FMG的鐵礦石難稱價廉物美。

首鋼集團市場處一位負責人說,首鋼在曹妃甸的項目,就需要品質較好、較穩定的鐵礦石,如「兩拓」和巴西的鐵礦石,「FMG產品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澳洲礦」。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中國生產粗鋼31731萬噸,平均日產鋼149.67萬噸,按這一數據推測,全年將產粗鋼5.46億噸。這一產量較2008年同比上漲8.19%,意味著2009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可能超過2008年的4.4億噸。中國需要進口更多鐵礦石,更加依賴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
贏家FMG

一方面,中國鋼鐵企業離不開「兩拓」;另一方面,又不願意被「兩拓」在價格上擺布,出路何在?中鋼協顯然把希望寄託在FMG身上,後者亦一直聲稱,要挑戰現有鐵礦石企業的壟斷地位。

不過,FMG最迫切需要的其實是資金。在此次中鋼協、寶鋼與FMG達成的協議中,還包括一條附加條件——FMG需在今年9月30日以前,從中國獲得55億美元至60億美元融資。對於急需擴張產能、資金短缺的FMG來說,這將進一步把中國市場與自己綁在一起。
在8月18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花旗把此前對2010年鐵礦石價格下降16%的預測,修正為上漲15%。花旗認為,未來兩年內,即使鐵礦石生產商以最高產能生產,市場仍將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

屆時,中國的鋼鐵企業又將如何應對?

Ⅲ 中國鐵礦石采購模式幾個階段

28年的規則
1981年,全球鐵礦石定價機制正式形成。即從每年第四季度開始,由世界主流鐵礦石供應商與其主要客戶進行談判,決定下一財政年度鐵礦石價格,只要其中任何一家礦山與鋼廠達成鐵礦石買賣合同,談判即宣告結束,其它各家談判均要接受此結果。在2002年之前,中國鋼鐵企業並未參與到這個游戲之中,因為中國國內自產的礦石基本可以滿足鋼鐵行業的需求。但是從2002年開始,中國鋼鐵工業開始了一輪高速增長。

2003年底起,寶鋼集團作為中國鋼鐵業的談判代表,開始參與到鐵礦石價格談判中,但這並未動搖規則的基礎——任何雙方一旦達成,其他談判方必須接受。變化的地方在於,談判格局是三對三,即供方——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對需方——寶鋼集團、新日鐵和歐洲鋼廠。
然而,自從寶鋼參與到該游戲規則後,鐵礦石的價格連年上漲。2003-2008年,澳礦和巴西礦累計漲幅分別達到410%和376%。

逐漸崩塌的基礎
從2008年開始,談判發生了顯著變化。2008年初,新日鐵率先與淡水河谷達成協議,其中南部鐵精粉漲65%,卡拉加斯粉漲71%,改變了以往「同品種同漲幅」的慣例。有人打破游戲規則,就會有更多人不遵守。當年,「兩拓」並未接受「首發價」,而是獲得了更高的價格。2009年,游戲規則開始面臨徹底破裂的威脅。從去年歲末談判以來,直至今年5月末才達成首單。

Ⅳ 中國鐵礦石悲劇怎麼回事

國弱被人欺

中國如何獲得鐵礦石定價權

最近幾年是比較難的,因為中國、中國經濟、中國鋼鐵企業都太高調了,別人就是漲價,看穿中國人最終會接受定價的。等過幾年後,中國鋼企不再以增長做為目標,或者慢慢的收購國外礦山或礦企,這樣定價權就會到中國手上。

Ⅵ 如何破除鐵礦石采購談判的怪圈

來源:《石油石化物資采購》2009年第12期供稿文/朱思斯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導讀]曾被媒體炒得火爆的中國鋼企采購鐵礦石案仍沒有淡出讀者的視野。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曾被媒體炒得火爆的中國鋼企采購鐵礦石案仍沒有淡出讀者的視野。業內人士心裡十分清楚,雖然與Fortescue Metals(以下簡稱FM)達成鐵礦石供應合約,但對將來形成「中國價格」的影響有限,與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國際鐵礦石供應商三巨頭的後續談判仍然艱巨、復雜。在有識之士來看,2009年鐵礦石采購案的意義已不在於當年鐵礦石采購首發價、長協價格、現貨價格的高低,已成為中國鋼企為自己發展與供應商的生存之戰,總目標是產生「中國價格」的定價規則。業內決策者的目光不應僅限於關注一城一地的得失,應當深刻反思中國鋼企發展戰略的時候了,否則將走到更加困難的境地。此案還在繼續進行之中,但已給我們很多重要啟示。

啟示一:市場調節機制不是萬能的,政府「出手時就出手」
近年來,兩拓與淡水河谷三巨頭用不正當手段哄抬價格,中國鋼企強烈要求政府部門採取措施時,卻有人反對,主張政府不要干預,依靠市場機制自我調節。他們把市場機制看成是萬能的,完全脫離實際情況。商人是逐利的,企業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缺乏法規監管和良性競爭的市場環境中,企業利用其佔有的各種資源控制市場,形成壟斷以實現本企業的不正當得利。這種例子屢見不鮮,華爾街銀行家們的投機行為成為全球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鐵礦石采購案又是其中一例而已。
烏克蘭、俄羅斯在全球鐵礦石資源量居一、二位,其主要供應歐洲並受本國政策的影響出口有限。中國擁有全球14%的鐵礦石資源,位居全球第三,但品位低(平均品位僅為25%左右),不能滿足國內需求,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而排位在後的澳大利亞和巴西,卻成為中國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供應商在全球鐵礦石版圖中的地位,首先是由品位決定的。因此控制高品位(平均品位在40%以上)鐵礦石的澳大利亞力拓、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在全球市場上取得了壟斷地位。總體來看,巴西淡水河谷的鐵礦石品位最高,但對中國市場而言澳礦有明顯的海運優勢。在全球金融危機嚴重的形勢下,全球鋼鐵市場需求驟減,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時(2009年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分別減產25%),三大國際礦商逆市而上,不斷飈升鐵礦石價格,2008年迫使中國鋼企接受了最高漲幅達96%的談判價格。這除了利用中國鋼企內部的漏洞之外,關鍵是他們通過寡頭聯合控制了鐵礦石市場,使中國鋼企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有關統計認為,自2002年以來的八年間,中方為此累計多支付7000億元。在市場調節作用下,供大於求時價格降低,鐵礦石價格卻逆向而動,並驚人的飈升,這難道是市場經濟規律嗎?不是寡頭壟斷的黑手操縱嗎?壟斷市場、操縱價格,這在完全市場經濟國家政府也不會坐視不管的。
啟示二:中國鋼企內部混亂,產業整合勢在必行
2009年8月11日上海市檢察機關對涉嫌「間諜案」的澳大利亞力拓公司胡世泰等四人做出批捕決定,其後罪名卻戲劇性地變化。不論結果如何,胡世泰等人只是在中國鋼企行業一片混亂局面中失手的投機者。《紐約時報》說,這些行為只是全球公認的商業謀略……力拓案的轉折,可以說是商業的勝利。這真是中國鋼企的莫大恥辱,對方用不正當的手段造成我們巨大的損失,僅僅是採用公認的「謀略」。
中國鋼企的現狀,是他人「謀略」成功的溫床。中國鋼企現有千餘家,大批鋼企產能在100萬噸以下,分散、規模小,歸屬國家、地方政府、民營多頭管理,難以統一協調,中國鋼鐵企業協會(簡稱中鋼協)成員只是國字型大小的大型鋼企,眾多的中小鋼企被排除在外,加上中央和地方利益難以擺平,民營企業沒完全平等的地位,產業內存在的問題太多,頭緒繁雜,解決難度大。
濫用進口資質是導致進口秩序混亂的直接原因。近幾年,中鋼協一直在大力縮減鐵礦石進口資質。2005年,我國擁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企業超過了600家,目前已被縮減到211家,擁有進口資質的鋼企產能基本在500萬噸以上。2009年1月,中鋼協正式推行鐵礦石代理制,這種模式借鑒了日本企業的做法。在日本,大鋼廠負責確定長期談判合同價格後,由幾家大的獨立貿易商做代理負責進口,代理費是進口價格的1%-3%,中國的代理費是進口價格的3%-5%,造成沒有進口資質的中小企業負擔過重。我國對鐵礦石進口管制越來越嚴,其結果是沒有進口資質的鋼企在需要進口鐵礦石時,就必須找有資質的企業代理,為此需要支付大筆傭金。某鋼企的負責人算了一筆賬,每噸鐵礦石需繳納1-3美元的代理費,每年他們企業進口1000萬噸鐵礦石,相當於要繳納1-2億元代理費。與其說是代理費,不如說是一種獲取暴利的倒賣行為,在礦石供應緊張時,他們賣給我們的價格是原價的1.5-2倍。代理制形成大魚吃小魚的黑洞,引起中小鋼企的強烈反彈。
要想實現「中國價格」這一目標還有艱巨的道路。國際慣例,每年開始鐵礦石價格談判後,任何一個國家的鋼企與供應商達成協議價格,全球各鋼企都要接受這個價格。2009年8月,淡水河谷公司於義大利第一大鋼企里瓦確定了鐵礦石年度基準價格,在2008年的基礎上,粉礦價格下降28.2%,球團價格下降48.3%,這與之前淡水河谷與全球主要鋼企確定的降幅一致,與亞洲的日本、韓國鋼企達成的價格相當,並比照了早些時候日澳定下的首發價。隨後,全球最大的鋼企安賽樂米塔爾也接受此價格,歐洲市場價格基本確定。
主持全年中方鐵礦石談判的中鋼協堅持得到一個比首發價略高的降幅,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卻採取「避而不談」的態度固守首發價,雙方形成僵局。隨後曝出中國鋼企與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企業FMG達成結果的消息,表面上看這個價格降幅超過日澳首發價,實現了半年定價和對中國統一價,基本滿足了中鋼協的談判底線。但這個小勝不足以擺脫「僵局」,FMG的鐵礦石產量有限,今年才有5000萬噸的產量,即使全部賣給中國,也只能滿足中國鋼企全年進口鐵礦石的1/10,更何況FMG也不會「把所有雞蛋都放一個籃子裡面」,中國和FMG達成鐵礦石價格,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其中,中國某公司是FMG的大股東,中國許諾給FMG可觀的融資幫助其迅速擴產的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普遍認為壓三大礦商接受「中國價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中國鐵礦石采購談判模式剛剛調整,新模式正在探索。此前,所有鐵礦石談判都由商務部來做整體規劃,寶鋼牽頭談判,然後再把情況報告給中國鋼協,中鋼協再報商務部,商務部再報中央。今年商務部第一次放權給中鋼協,以寶鋼代表中國鋼企與礦商談判,應當看到企業對企業的談判模式更加專業,效率更高,干擾更少。環節越多,胡世泰等人採用商界公認的「謀略」投機獲利就更多。因此,談判模式的探索是有益的,將有利於「中國價格」的形成,防止個別中國鋼企出於自身短期利益的需要,單獨與礦商談判攪局。
去年爆發的金融危機,顯露了中國鋼企產能過剩,這次鐵礦石采購案反映中國鋼企產業散亂的現象,必須出重拳整頓鋼企,特別要在兼並重組上下功夫。產能過剩也為優質企業提供了並購重組的良好時機,推動鋼企規模化經營勢在必行。推動鋼企兼並重組是非常復雜的難題,但這是振興鋼鐵產業的必由之路,金融業、石油石化、電子工業、軍工業等都曾兼並重組,而擺脫困境走向騰飛。據工信部官員透露,今年年底前《鋼鐵行業兼並重組條例》將正式出爐。將以寶鋼、鞍鋼和武鋼為行業龍頭,實現鞍本鋼鐵集團、廣東鋼鐵集團、廣西鋼鐵集團、河北鋼鐵集團和山東鋼鐵集團這五大鋼鐵集團的重組與整合。隨著近來山東、河北等省鋼鐵企業重組的進行,「中國第一鋼鐵巨頭」的名頭不斷在寶鋼、山鋼、河北鋼鐵集團之間交替。業內人士分析,這反映了中國鋼鐵產業重組啟動,逐漸步入「熱火朝天」的階段。只有規模上去了,才能在成本、質量、節能減排上與國際巨頭競爭,才能在礦石價格上更有發言權。相信不長時間會有中國價格的誕生,進而成為全球價格。
啟示三:破解鐵礦石采購談判怪圈的根本途徑在於實施產業鏈安全戰略
近幾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對鋼鐵和鐵礦石的需求增長迅猛,2008年中國進口鐵礦已達4.4億噸。占年度鐵礦石需求的52%,其中60%以上來自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專家普遍認為對進口原料依賴度超過50%,這個產業則處於缺乏安全保障的狀態。全球經濟或國際供應商一旦有風吹草動,則危及這個產業的生存,更談不上競爭了。中鋼協即使借力國家賦予的行政權力,在國家政策指導下達到產業兼並重組的理想目標,爭取到「中國價格」,如果沒有長遠的發展戰略實施作保障,特別是對資源的控制,也難以保證「中國價格」長期穩定與合理。
因此,盡快實施產業鏈和物流鏈的安全戰略才是中國鋼企的根本出路。即在嚴重依賴國際市場資源供應的背景下,中國鋼企在兼並重組條件下形成產業集中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鋼鐵集團,把握全球鋼材和鐵礦石快速增長的難得機遇,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資源、兩個市場,到海外合作投資、開礦、建鋼廠、建海運船隊,參股或控股海外礦企,重點投資包括三大礦企在內的礦商,憑實力爭奪話語權,而不是以巨大的需求坐等「中國價格」的到來。
類似的成功實例在國內外皆有。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在國企中是實施產業鏈安全戰略的成功者。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中石油就預測到國內經濟強勁的發展勢頭,必然會帶來對石油和天然氣的巨大需求,在分析國內資源和生產潛能的基礎上,做出21世紀初中國對進口油氣依存度將達到50%以上的准確估計,積極開展實施海外戰略,以保障國家的能源安全。從1993年開始在海外投資並購油氣田,用10年左右時間成功收回投資,不僅使中國油氣勘探、開發生產技術和隊伍在海外展示實力,還創造了超投資的利潤回報。2009年,在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拿下伊拉克戰後第一份國際油氣合同,簽下伊拉克特大型油田——魯邁拉油田的單子。到今年為止,中石油在海外共有合作項目近80個,油氣年產量近7000億噸,不遠的將來其海外產量將翻一番以上,在有力地保障國內能源安全的同時企業效益和競爭力大增,成為全球500強中利潤最多的中國企業,躍居全球十大石油公司第五名。它的成功經驗在於早期向海外油氣資源上游產業鏈發展,用投資並購控制資源,確保了企業和國家的利益。
日本是個礦產資源貧乏的國家,它的鋼鐵產業是國家的支柱型產業。在解決鋼企原料的產業鏈和物流鏈發展上,日本鋼鐵企業通過幾家綜合商社早已形成國際鐵礦石市場的戰略布局。鋼企龍頭新日鐵公司和投資海外鐵礦石、海運物流鏈為主的三井物產聯手形成利益共同體,他們之間相互持股、共同投資形成緊密的戰略聯盟。三井物產在三大鐵礦石供應商中都有股份,澳礦24家企業中,日本三大商社重點投資8家,參股16家,三井物產還與淡水河谷建立了聯盟關系,提供採掘機械、建立物流合資企業。目前三井物產擁有權益比例的鐵礦石控股產量已躍居全球第四位,年開采權益已超過4000萬噸,相當於為日本建立了一個FMG。三井物產等商社在發展鋼鐵產業鏈上的海運物流業,超前布局已成規模。三井物產從2004年到2009年,在購船和租船兩方面投資巨大,船隊規模從2003年5月的547艘將增加到720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海運集團,通過港口布點,簽訂長期協議和擴大運能,日本海運巨頭逐漸掌握了鐵礦石海運的主動權。盡管全球鐵礦石和海運費價格上漲,三井物產向新日鐵讓利,在價格下跌時,三井物產從新日鐵獲得補償,這樣日本的鋼企和物流企業互惠互利,互為支撐,共抗危機和發展,實現雙贏。即使鋼企保證產業鏈的資源供給,又使新日鐵獲得有利的國際競爭地位。近期兩拓擬合並遭到全球鋼鐵企業大會反對,可以認定鐵礦石供應方和采購方都意識到控制資源的重要性,一場新的博弈拼殺正在展開……
不論是中石油走向海外的發展戰略,還是日本新日鐵與三井物產的戰略聯盟範例,都告訴我們破解鐵礦石采購談判怪圈的根本途徑在於實施產業鏈安全戰略。

Ⅶ 中國為什麼進口鐵礦石,中國缺少鐵礦石嗎

鐵礦石屬於戰略性資源,國內鐵礦石含鐵量低且純度較差。一般從澳大利亞進口較多。國內鋼鐵工業發展先進與否與此密切,例如:製造不出國產的航空母艦。

Ⅷ 中國國內的鐵礦石主要用於哪方面

國內的鐵礦,需要破碎,洗選或者磁選,做成鐵精粉,然後混合進口礦進行燒結或者造球,再進高爐生產,出鐵水。

Ⅸ 中國鐵礦石為什麼不行啊求專家指教。如何才能提高中國鐵礦石的應用率。

首先,由於國內的鐵礦石品位都較低(個別富礦除外,數量極少),平均33%,相較於國外的鐵礦石平均55%以上相差的太多,國內采礦選礦成本較高;其次,國內鐵礦石中雜質含量較大,其中還有部分含有如釩鈦等稀土元素的礦,高爐應用起來負擔較大,綜合應用成本較高,不如直接進口外礦合算;最後,就目前鋼鐵行業的發展來看,國內鐵礦石的供應遠遠達不到高爐冶煉的要求,只能大量進口外礦。
想要提高我國鐵礦石利用率,主要由以下幾點:想要用國內礦,首先得找到現有技術下能夠開採的礦,可以從提高礦山勘探,開采技術等方面著手,降低找礦采礦等生產運營成本,從而降低國內礦的成本;然後從礦石本身的性質方面考慮,根據國內礦自身的特點,與進口外礦進行資源互補,搭配使用,如國內礦硅高,可以搭配如巴西礦或者澳礦使用;最後從冶煉技術等方面考慮,提高我國煉鐵,煉鋼技術水平,這樣對上游原料的要求可以適當放寬,從而提高國內鐵礦石的利用率,以減輕對外礦的依賴。
以上僅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Ⅹ 當前中國鐵礦石經營狀況如何

1中國去年鋼產量6.2億頓,進口鐵礦石4.4億噸,自產鐵礦石1.8億噸。

2我國的鐵礦石的供應主要來自兩個國家四大供應商,分別為巴西的淡水河谷集團;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集團,力拓集團與FMG集團.
鐵礦石對比:其中巴西的鐵礦石(主要為揚迪礦粉)含鐵量較高,價格也很高;澳大利亞的皮爾巴拉礦粉含鐵量較巴西的揚迪礦粉低,但價格相對便宜.
綜合對比:從巴西的桑托斯港到中國上海航程為11840海里,運費為每噸83美元;澳大利亞的墨爾本港到中國上海航程為4460海里,運費為每噸36美元.由於巴西的鐵礦石價格較高而且運費很貴(巴西的鐵礦石價格出礦價比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運到中國的價格還貴),所以我國的鋼鐵廠商主要從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集團,力拓集團與FMG集團手中購買鐵礦石.
我國每年購買的鐵礦石佔世界當年鐵礦石總產量的39%左右,所以鐵礦石的價格對我國來說事關重大.為此,我國加入了一年一度的鐵礦石價格談判當中(鋼鐵生產廠商如中國寶鋼,日本新日鐵,德國蒂森克虜伯與鐵礦石供應商力拓集團,巴西的淡水河谷集團與必和必拓集團進行每年一次的一對一談判,以保證自己國家的利益)所以各個國家鐵礦石的區別與談判影響不大.好一點的在巴西和智利,其餘國家的鐵礦石質量都差不多(價格才是最重要的).

3。 現在日本新日本制鐵聯合韓國浦項鋼鐵與必和必拓談判,減價35%,德國蒂森克虜伯鋼鐵代表歐洲和巴西淡水河谷談判,減價36%,中國不同意,與力拓談判,要求減價40%以上,理由是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理由合理}。但力拓不接受,所以還在談判。但2010年的談判即將開始.

閱讀全文

與中國如何破局鐵礦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法國義大利 瀏覽:10
印度高壓電塔是什麼電影 瀏覽:393
印尼巨蟒為什麼那麼多 瀏覽:385
中國石化加油卡為什麼用不了 瀏覽:275
現在印尼氣候多少溫度 瀏覽:883
伊朗國家有多少人口經濟好嗎 瀏覽:349
義大利面貴的原因是什麼 瀏覽:991
越南戰爭為什麼轟炸緬甸 瀏覽:739
印尼和東帝汶怎麼分裂的 瀏覽:141
中國為伊朗提供了什麼武器 瀏覽:861
為什麼中國不建造 瀏覽:12
英國10元換人民幣多少 瀏覽:355
印尼的燕窩是什麼 瀏覽:733
到越南入關怎麼蓋章 瀏覽:742
雪鐵龍進入中國多久 瀏覽:615
印尼的花叫什麼 瀏覽:855
威士忌和中國白酒哪個更健康 瀏覽:488
伊朗使用什麼疫苗 瀏覽:681
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依據是什麼 瀏覽:420
印度人怎麼調制奶昔 瀏覽: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