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時辰怎麼排列的

中國時辰怎麼排列的

發布時間:2022-11-17 11:32:21

① 中國的時辰是怎麼排列的子時代表幾點到幾點亥時代表幾點

時辰排列順序為:子 、丑 、寅 、卯 、辰、巳 、午、未、申 、酉、戌、亥。

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

按照現在的24小時制,每個時辰代表的時間如下:

子時:23:00~24:59

丑時:01:00~02:59

寅時:03:00~04:59

卯時:05:00~06:59

辰時:07:00~08:59

巳時:09:00~10:59

午時:11:00~12:59

未時:13:00~14:59

申時:15:00~16:59

酉時:17:00~18:59

戌時:19:00~20:59

亥時:21:00~22:59

(1)中國時辰怎麼排列的擴展閱讀:

時辰與養生

在中醫理論中,不僅四季的變換是一個完整的循環,有一套相應的養生理論,一天24小時也是如此。由於古人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因此這套養生之法又被清代養生家尤乘稱為「十二時辰無病法」。

中醫認為,人體內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且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值班」。如果能夠順應這種經脈的變化,採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亥時(晚9~11時),為三焦經當令。「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讓身體有一個好的起點,就要從此刻擁有好的睡眠開始。對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難問題,但不管採取什麼方式,盡量在晚上11點半前進入睡眠狀態。

子時(子夜11~凌晨1時),膽經當令。這段時間正是中醫養生中特別強調的「子覺」時間。《黃帝內經》里,「凡是十一藏取決於膽」講的就是人體內有11個臟器都依賴膽經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夠優質的睡眠以保膽經獲得充足的能量。

丑時(凌晨1時~3時)為肝經當令。靜心養氣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別指出的是,某些年輕一族如在這個時間喝酒,將會對肝造成極大的損傷。

寅時(凌晨3時~5時),肺經當令。按照中醫理論,寅時是人體陽氣的開始,也是人體氣血從靜變為動的開始,必須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擾。

卯時(早晨5~7時),大腸經當令。早起不貪睡,晨起首先活動四肢筋骨,打太極拳,叩齒摩面或雙手扣後腦,做「鳴天鼓」。

辰時(上午7~9時),胃經當令。活動後喝一杯開水,用木梳梳發百遍,然後洗漱。早餐應該清淡,要吃飽。飯後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強度鍛煉。

巳時(上午9~11時),脾經當令。開窗通風後,可從事腦力活動,但要注意勞逸結合,讓眼睛得到及時的休息。

午時(上午11時~午後1時),心經當令。這是午餐時間,除要營養豐富,葷素搭配外,建議可以喝點湯,菜要少鹽。酒可喝但不能醉。飯後宜睡半小時,不要過多。

未時(午後1~3時),小腸經當令。午睡後可做少量和緩的運動,喝一杯茶。

申時(午後3~5時),膀胱經當令。這是最好的學習時間,記憶力和判斷力都很活躍。除用腦學習外,要注意多喝水。

酉時(午後5~7時),腎經當令。這是腎虛者補腎的最好時機。晚飯宜吃少、清淡,可以喝點粥。

戌時(晚7~9時),心包經當令。准備睡眠,睡前要靜心養氣,用冷水洗臉、溫水刷牙、熱水洗腳,睡宜採取右側卧位。

總之,這種養生法的核心就是順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重點睡好子午覺,以此達到養生的目的。

② 中國的時辰是怎麼排列的子時代表幾點到幾點

中國的時辰排列:
一晝夜共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用十二地支來代表的名字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時代表23----1點 ; 亥時代表 21----23點。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兩個小時,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的名字命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個時辰分為三個部分,為初時、正時和末時;每天的半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為子時,其餘類推。由此可見,中國傳統上新一天的分界線是午夜十一點,而不是現行公歷使用的十二點(零點)。
23-1 子時 屬於 水 1-3 丑時 屬於 土

3-5 寅時 屬於 木 5-7 卯時 屬於 木
7-9 辰時 屬於 土 9-11 巳時 屬於 火
11-13午時 屬於 火 13-15 未時 屬於 土
15-17申時 屬於 金 17-19 酉時 屬於 金
19-21 戌時 屬於 土 21-23 亥時 屬於 水
一、更與點:1、更:古代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戌時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2、點:古代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點24分鍾。
二、古代辰制:1、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2、二十四時辰制: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3、十時辰制: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4、五時辰制: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閱《淮南子.天文訓》。5、百刻制: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復,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三、十二時辰現代地支天色別名備注23--01子時夜半午夜,子夜,中夜,宵分,未旦,未央 01--03丑時雞鳴昧旦,荒雞 03--05寅時平旦日旦,騎旦,平明,黎明,早晨夜與日的交替之際05--07卯時日出日始,破曉,旭日太陽剛露臉,冉冉初升那段時間,為古代官署開始辦公時間07--09辰時食時早食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09--11巳時隅中日禺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11--13午時日中日正,平午,平晝,亭午,中午,正午 13--15未時日昳日側,日映,日跌,日央太陽偏西為日跌15--17申時晡時日哺,日鋪,夕食 17--19酉時日入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19--21戌時黃昏日夕,日暮,日晚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21--23亥時人定夤夜,定昏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是人靜四、現代計時法與地支計時法對應關系的說明理論意義上的時辰劃分,是把北京時間的二十四小時被十二時辰均分,即每個時辰兩小時,從23:00-1:00為子時,依次類推至21:-23:00為亥時.這種劃分方法,在一些地域的特定時間里.是有應用價值的,然而,中國地原遼闊,東西所跨經度60餘度,五個時區,黑龍江東部的人上午8點,正是上班高峰,此時新疆西部的人依然還在夢鄉.可見同一北京時間內,由於地域不同,環境變化差異極大,再加上季節變化造成的晝夜交替長短變更,使時辰的正確確定更富靈活性。

③ 中國古代十二時辰的順序是什麼

中國古代十二時辰的順序:子 、丑 、寅 、卯、辰 、巳 、午、未、申 、酉 、戌 、亥。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是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3)中國時辰怎麼排列的擴展閱讀: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宋以後把十二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④ 一天12個時辰排列表

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2個小時,一天十二個時辰劃分如下:

一、【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二、【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三、【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四、【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五、【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六、【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七、【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八、【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九、【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十、【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十一、【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十二、【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4)中國時辰怎麼排列的擴展閱讀:

時辰是中國傳統的計時單位,中國古代把一晝夜平分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個時辰,合現在的兩小時,十二個時辰分別以地支為名稱,從半夜起算,半夜十一點到一點是子時,中午十一點到一點是午時。

古代還總結出了一首時辰養生歌,如下:

寅時天亮便起身,喝杯開水樓下行;

定時如廁輕如許,卯時晨練最宜人;

辰時看書戲幼孫,巳時入廚當灶君;

午時進餐酒少飲,未時午休要抓緊;

申時讀報寫詩文,酉時戶外看流雲;

戌時央視新聞到,閉目聆聽好養神;

亥時過半快洗漱,子時夢中入畫屏;

丑時小解一時醒,輕摩「三丹」氣血盈;

脈絡通暢心如水,一覺睡到金雞鳴。

⑤ 12個時辰,如何排序

十二個時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兩個小時為一時辰。

古代勞動人民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5)中國時辰怎麼排列的擴展閱讀

子時

子夜11—凌晨1時,膽經當令。這段時間正是中醫養生中特別強調的「子覺」時間。《黃帝內經》里,「凡是十一藏取決於膽」講的就是人體內有11個臟器都依賴膽經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夠優質的睡眠以保膽經獲得充足的能量。

丑時

凌晨1時—3時,為肝經當令。靜心養氣是最好的保肝方法。要特別指出的是,某些年輕一族如在這個時間喝酒、看電視,將會對肝造成極大的損傷。

寅時

凌晨3時—5時,肺經當令。人的氣血在夜裡3~5點(寅時)開始通過肺經,如果此時若出現胸部滿悶,咳嗽,氣喘,鎖骨上窩痛,心胸煩滿,小便頻數,肩背、上肢前邊外側發冷,麻木酸痛等症。可能是我們的肺有問題了。可在此時對肺經按摩少商、列缺穴(少商穴位於拇指橈側距指甲角1分許,經常按摩少商穴可以調節肺的功能,促進肺清除燥熱;列缺穴位兩手虎口張開,垂直交叉,食指壓在所取穴位側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端到達之處,於赤白肉際,有一凹陷,即是列缺穴)

卯時

早晨5—7時,大腸經當令。此時要養成排便的習慣。起床後宜先喝杯溫開水,然後去衛生間把一天積攢下來的廢物排出體外。晨起一杯溫水,可稀釋血液,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口角常出現潰爛的人,可以刺激大腸經上的穴位如合谷穴以改善症狀。

辰時

上午7—9時,胃經當令。胃經是多氣多血的經脈,此時,人體陽氣旺盛的時候,此時吃飯最易消化,應進食早餐,早餐宜食五穀類主食,不宜葷腥。一般來說,起床後活動30分鍾再吃早餐最為適宜,早餐應該享用熱稀飯、熱燕麥粥、熱豆花、熱豆漿和芝麻糊等,再配著少量蔬菜、麵包、水果等,,它對我們營養的來源、體力、精力的供輸十分重要。

讓我們有充沛的活力,來應付一整天的工作。此時消化不好、面黃、臉部和前額生瘡、口唇不紅潤、精力不足的人可以按壓足三里,此時按摩足三里可是女性養顏的最佳養生方法。足三里在小腿的外側,彎腿的時候,把手指並攏放在膝蓋下,小腿骨外側的一橫指處即是。

巳時

上午9—11時,脾經當令。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對於維持消化功能及將食物化為氣血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脾經出現問題,會出現腹脹、便溏、下痢、胃脘痛、噯氣、嘔吐、泄瀉、便秘身重無力等。此外,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等均顯示脾經失調。

此時可以只要刺激經上大都、太白穴等穴位,就能改善這些不適的症狀。大都穴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前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午時

上午11時—午後1時,心經當令。心經的養生之道是盡量減輕心臟負擔,避免心臟過度興奮,此時可以吃午飯、睡午覺,一般來說休息30分鍾就可以了,茶、咖啡、酒等應適可而止。

未時

午後1—3時,小腸經當令。所以應在午時1點前用餐,這樣才能在小腸功能最旺盛的時候把營養物資充分吸收和分配。心與小腸相表裡,加之小腸經巡行肩頸部,再從胳膊到小手指內,所以出現肩頸部不適,可以按壓小腸經上的前谷、後溪穴。前谷穴位於手掌尺側,微握拳,小指本節(第5掌指關節)下,掌指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後溪穴在手掌尺側,微握拳,第5掌指關節,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

申時

午後3—5時,膀胱經當令。此時宜多飲水,不憋尿。若此時出現腰背痛、腦後頭痛、足跟痛、尿急、尿頻或夜尿多時,可按壓膀胱上委中、承山穴。委中穴在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承山穴位於小腿後面正中,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

酉時

午後5—7時,腎經當令。此時是預防腎病的最佳時期、也是腎虛者補腎的最好時機。要再喝一杯水,按壓湧泉、太溪、關元穴。湧泉穴在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交點處,即當腳屈趾時,腳底前凹陷處,太溪穴在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長按人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神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

戌時

晚7—9時,心包經當令。此時應准備睡眠,睡前要靜心養氣,用冷水洗臉、溫水刷牙、熱水洗腳,睡宜採取右側卧位。給自己創造一個准備安然入睡的條件。這個時候最好的運動就是散步,也可練手指操。

心包經沿著胳膊前臂一直到中指,所以如果出現中指發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嘔吐,呃逆,失眠,可以按壓勞宮、內關、曲澤穴,勞宮穴位於手掌心,第2掌骨與第3掌骨之間偏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內關穴位於腕橫紋上展2寸,掌長肌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肌腱之間。曲澤穴位於人體的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

亥時

晚9—11時,為三焦經當令。「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讓身體有一個好的起點,就要從此刻擁有好的睡眠開始。對老年人而言,可能存在睡眠困難問題,但不管採取什麼方式,盡量在晚上11點半前進入睡眠狀態。

⑥ 十二時辰是怎麼排列的幾點到幾點是哪些時辰

子時——晚11點鍾到凌晨1點鍾;

丑時——1點鍾至3點鍾;

寅時——3點鍾至5點鍾;

卯辰——5點鍾至7點鍾;

辰時——7點鍾至9點鍾;

巳時——9點鍾至11點鍾;

午時——11點鍾至下午1點鍾;

未時——下午1點鍾至3點鍾;

申時——下午3點鍾至5點鍾;

酉時——下午5點鍾至7點鍾;

戌時——下午7點鍾至晚9點鍾;

亥時——晚9點鍾至11點鍾。

古代勞動人民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⑦ 中國的時辰是怎麼排列的子時代表幾點到幾點亥時代表幾點

子時:晚上23點-凌晨1點,夜半,又名子夜、中夜,鼠在這時間最活躍。

丑時:凌晨1點-凌晨3點,雞鳴,又名荒雞,牛在這時候咀嚼白天沒消化的食物。

寅時:凌晨3點-凌晨5點,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老虎在此時最猛。

卯時:凌晨5點-上午7點,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辰時:上午7點-上午9點,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月亮又稱玉兔,在這段時間還在天上。相傳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

巳時:上午9點-上午11點,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蛇在這時候隱蔽在草叢中。

午時:上午11點-中午13點,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這時候太陽最猛烈,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將會產生,而馬是陰類動物。

未時:中午13點-下午15點,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羊在這段時間吃草。

申時:下午15點-下午17點,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猴子喜歡在這時候啼叫。

酉時:下午17點-晚上19點,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雞於傍晚開始歸巢。

戌時:晚上19點-晚上21點,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狗開始守門口。

亥時:晚上21點-晚上23點,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夜深時分豬正在熟睡。

古人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

一日有十二辰(一時辰合現代2小時),一時辰有八刻(一刻合現代15分鍾),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合現代5分鍾),一盞茶有兩柱香(一炷香合現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現代30秒),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合現代5秒),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合現代0.5秒)。

⑧ 十二時辰怎麼排列

十二時辰的排列順序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⑨ 十二時辰順序

十二時辰的順序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可稱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時由十二個特定的時間名詞構成。人們可以從先秦時代的中國古籍中溯尋出這些詞語的淵源。漢代之前,這些稱謂多有不同,直到漢代太初年間,中國實行了太初歷。也可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等。

十二時辰把《黃帝內經》的十二時辰養生法,通過計時工具,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隨時提醒人們科學養生,從而讓每個人都懂得用《黃帝內經》養生,十二時辰相當於24小時,每個時辰等於2小時。

(9)中國時辰怎麼排列的擴展閱讀:

「夜半」所指的時間是指前夜23時~本日凌晨1時(北京時間,24小時制,下同)。這個時段用地支命名,稱作子時。

「雞鳴」確有「雞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時中卻是特指夜半之後、平旦以前的那一時段,即深夜過後的1~3時,以地支來稱其名則為丑時。

太陽露出地平線之前,天剛蒙蒙亮的一段時候稱「平旦」,也就是我們現今所說的黎明之時。用地支表示這個時段則為寅時,即每天清晨的3~5時。

食時就是古代中國人民「朝食」(吃早飯)之時,即每天的7~9時。以地支命名,稱之為辰時。

⑩ 中國的時辰是怎麼排列的子時代表幾點到幾點亥時代表幾點

排列的順序因該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時間是從前一天的23點開始,每個時辰兩個小時。
子時23:00--00:59
丑時1:00--2:59
寅時3:00--4:59
卯時5:00--6:59
辰時7:00--8:59
巳時9:00--10:59
午時11:00--12:59
未時13:00--14:59
申時15:00--16:59
酉時17:00--18:59
戌時19:00--20:59
亥時21:00--22:59

閱讀全文

與中國時辰怎麼排列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幣是怎麼算的 瀏覽:631
伊朗簽證為什麼辦不下來 瀏覽:787
英國垂耳兔大概多少錢 瀏覽:292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德國軍隊 瀏覽:930
伊朗人屬於什麼檔次 瀏覽:594
義大利掛面是什麼面做的 瀏覽:16
英國的天氣最低多少度 瀏覽:854
100元在印尼能買什麼 瀏覽:718
怎麼撥打中國電話 瀏覽:514
義大利留學學音樂需要考什麼 瀏覽:446
印度老虎學名叫什麼 瀏覽:960
印度的大學有什麼用 瀏覽:437
中國省界怎麼記 瀏覽:617
中國支援伊朗有多少人 瀏覽:185
義大利的貝爾加莫在哪裡 瀏覽:967
印尼蘇拉威西肯達里怎麼樣 瀏覽:496
原油寶中國銀行為什麼要認 瀏覽:798
印尼客人喜歡吃什麼菜 瀏覽:743
大衛塑像在義大利哪裡 瀏覽:889
義大利怎麼坐大巴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