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結象徵著什麼
中國結不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盤長結、藻井結、雙錢結等,體現了我國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濃郁的宗教色彩,體現著人們追求真、善、美的良好的願望。
在新婚的帖鉤上,裝飾一個「盤長結」,寓意一對相愛的人永遠相隨相依,永不分離。在佩玉上裝飾一個「如意結」,引申為稱心如意,萬事如意。
在扇子上裝飾一個「吉祥結」,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在劍柄上裝飾一個「法 輪 結」,有如 輪 黑心行,棄惡揚善之意。
編制結飾時,最主要的材料當然是線,線的種類很多,包括絲、棉、麻、尼龍、混紡等等,都可用來編結,究採用那一種線,得看要編那一種結,以及結要做何用途而定。
一般來講,編結的線紋路愈簡單愈好,一條紋路復雜的線,雖然未編以前看來很美觀,但是取來編結,在一般情況下,不但結的紋式盡被吞沒 ,而線的本身具有的美感也會因結子線條的干擾而失色。
線的硬度要適中,如果太硬,不但在編結時操作不便,結形也不易把握;如果太軟,編出的結形不挺拔,輪廓不顯著,稜角不突出,但是扇子 、風玲等具有動感的器物下面的結子,則宜採用質地較軟的線,使結與器物能合而為一,在搖曳中具有動態的韻律美。
⑵ 中國的傳統節日及風俗寓意
我國的傳統節日以及風俗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
1、春節:農歷正月初一。熬年守歲。
2、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看燈、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
3、清明節:農歷三月初八。掃墓、踏青。
4、端午節:農歷五月初
5、中秋節,八月十五
二、元宵節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 ,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 正月十五 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也稱燈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
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三、清明節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 4月4日 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四、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也稱端五,端陽。
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中秋節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 ,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明月,設宴賞月,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還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即祭拜月神。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⑶ 中國結代表什麼有什麼意義。
中國結藝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藝術,它以其獨特的東方神韻、豐富多彩的變化,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北京申辦奧運會的過程中,中國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深受各國朋友的喜愛。
中國結由於年代久遠,其歷史貫穿於人類史始終,漫長的文化沉澱使得中國結 滲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純粹的文化精髓,富含豐富的文化底蘊。「繩」與「神」諧音,中國文化在形成階段,曾經崇拜過繩子。
中國結不僅造型優美、色彩多樣,這些,如「吉慶有餘」、「福壽雙全」、「雙喜臨門」、「吉祥如意」、「一路順風」與中國結組配,都表示熱烈濃郁的美好祝福,是贊頌以及傳達衷心至誠的祈求和心願的佳作。
中國結從頭到尾都是用一根絲線編結而成,每一個基本結又根據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結飾互相結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圖案的飾物搭配組合,就形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寓意深刻、內涵豐富的中國傳統吉祥裝飾物品。
線的硬度要適中,如果太硬,不但在編結時操作不便,結形也不易把握; 如果太軟,編出的結形不挺拔,輪廓不顯著,使結與器物能合而為一,在搖曳中具有動態的韻律美。不同質地的線,就可以編出不同的風格的作品來。 選線也要注意色彩,為古玉一類古雅物件編裝飾結,線直選擇較為含蓄的色調,諸如咖啡或墨綠 然而為一些形制單調、色彩深沈的物件編配裝飾結時。
⑷ 中國節是什麼
中國節,節字不是這個節,是這個結,中國結,
中國結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它身上所顯示的精緻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它原本是由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後推展至漢朝的儀禮記事,再演變成今日的裝飾手藝。
周朝人隨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國結為裝飾,而戰國時代的銅器上也有中國結的圖案,延續至清朝中國結才真正成為了盛傳於民間的藝術。 當代多用來裝飾室內、親友間的饋贈禮物及個人的隨身飾物。因為其外觀對稱精緻,可以代表中國悠久的歷史,符合中國傳統裝飾的習俗和審美觀念,故命名為中國結。
中國結中,有:雙錢結、紐扣結、琵琶結、團錦結、十字結、吉祥結、萬字結、盤長結、藻井結、雙聯結、錦囊結等多種結式。中國結代表著團結幸福平安,特別是在民間,它精緻的做工深受大眾的喜愛。
⑸ 我國傳統裝飾品中國結象徵了些什麼
其實中國結也是分很多種類型的,它不是單一的,根據中國節的一個形狀,意義和發音是可以分到很多種的,基本上的話大約有12種類型,比如雙錢結,平結,吉祥結,萬字結等等。中國結呢是表達著我們中國人對福壽,喜樂,安康的一種生活寄託。中國節就是代表著,希望人們能夠吉祥如意,所以才會受到這么多人的喜愛。
中國結有很多種類型,各種各樣的一個形狀,它的寓意也是不盡相同的,但是幾乎所有的中國節都是包含著愛情,友誼和生命的一種嚮往,是一種喜慶的標志,中國結是代表著祥和,代表著幸福,它是代表著我們全國人民對未來的一個期望,和美好的祝願。
⑹ 中國結有什麼象徵意義
中國結的象徵意義是代表吉祥如意,大吉大利。
吉祥結代表吉祥如意,大吉大利。
如意結代表萬事如意
方勝結代表一帆風順,方勝平安
盤長結代表長命百歲,相依相隨,永不分理。
團錦結代表團圓美滿,前程如錦,錦上添花。
祥雲結代表吉祥如意,瑞氣萬千。
桂花結代表富貴平安,花好月圓,祥瑞美滿
中國結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代表著人民對生活美好的祝願
⑺ 中國傳統節日及意義
傳統節日是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既使人們在節日中增長知識,受到教益,又有助於彰顯文化、弘揚美德、陶冶情操、弘揚傳統。民俗節日是人類文明進化發展的產物,大部分節日習俗在上古時代就已初露端倪。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沉澱凝聚的過程。我們不能因為外國節日的盛行,忘記中國傳統節日的歷史意義。
我國傳統節日留存著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凝聚並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和審美旨趣。在傳統節慶里,元宵觀燈、中秋賞月、鞭炮迎春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就是要竭力渲染和盡力營造合家團圓、普天同慶的精神文化氛圍,這是歷代先人們遺留下來寶貴的文化產物。
(7)中國節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
1、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仲夏端午是龍升天的節日,以扒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禮俗主題,此俗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盛行。
2、清明節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3、重陽節
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4、元宵(正月十五)
農歷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⑻ 中國結代表什麼意思
中國結,它身上所顯示的情致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文化面和它有著復雜曼妙的曲線,卻可以還原成最單純的二維線條。
它有著飄逸雅緻的韻味出自於太初年代人類生活的基本工具,它是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徵。
(8)中國節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結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它身上所顯示的情致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它原本是由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後推展至漢朝的儀禮記事,再演變成今日的裝飾手藝。
周朝人隨身的佩戴玉常以中國結為裝飾,而戰國時代的銅器上也有中國結的圖案,延續至清朝中國結才真正成為了盛傳於民間的藝術。 當代多用來裝飾室內、親友間的饋贈禮物及個人的隨身飾物。因為其外觀對稱精緻,可以代表中國悠久的歷史,符合中國傳統裝飾的習俗和審美觀念,故命名為中國結。
中國結中,有:雙錢結、紐扣結、琵琶結、團錦結、十字結、吉祥結、萬字結、盤長結、藻井結、雙聯結、錦囊結等多種結式。中國結代表著團結幸福平安,特別是在民間,它精緻的做工深受大眾的喜愛。
⑼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各代表什麼意思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龍抬頭(二月二)、社日節(二月二)、清明節(公歷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七月半(農歷七月十四/十五)、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歷九月九)、冬至節(公歷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後一天) 等。[1]
另外,二十四節氣當中,也有個別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如:清明、冬至等,這些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它們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