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為什麼中國用

為什麼中國用

發布時間:2022-11-18 06:45:05

❶ 為什麼現在的中國選擇使用簡體字和什麼有關系呢

新中國的建立以後,簡體字逐漸得到廣泛的應用。主要原因是簡體字的使用比較方便人們記錄和書寫。簡體字的使用也更加方便的文學傳播。

❷ 為什麼中國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

為什麼西方人用刀叉,中國人用筷子的原因如下:

1、中國是精耕細作,自給自足的農耕民族,主要的農作物是黍和粟等小顆粒的禾本科作物,主食是飯,副食則以蔬菜為主,即便有肉,也往往切成小塊,或搗成肉糜。而烤肉這種飲食,在古老的農耕社會中國,沒有在民間流行起來,僅僅停留在上層社會。畢竟這種吃肉的方式太奢侈了,必須用大塊的鮮肉,也不方便分食。所以靈活多變筷子打敗刀叉成為了中國人的主要餐具。

2、在以畜牧業為主西方,牛羊肉是主要的食物,麵包和蔬菜是副食,烹飪方式也相對原始粗暴,大塊煮或烤熟就完了。既然直截了當、直中要害的刀叉已經足以解決食物的「進口」問題,那又何必再跟自己過不去,去挑戰需要調動80多個關節和50條肌肉才能夾起食物的筷子呢?

❸ 為什麼中國人吃飯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

使用筷子,這是西方人最初對於東方文明的印象之一,因為,西餐餐具主要是用刀叉的。

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原因,導致東西方的餐具會出現這種差異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先想一想:是刀叉歷史更悠久,還是筷子歷史更悠久?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當然是刀叉!大家想想上古時代,農業文明興起之前,人類主要的生產方式就是狩獵,打下一頭大的獵物應該如何處理呢?首先當然是用利刃切割了,然後呢?用叉子一樣的東西叉子放在火上烤,烤熟了就可以吃了。

當然,那個時候不可能有這么精細的餐具,刀叉只不過簡單用骨器、金屬、石器等加工一下,不過基本使用方式還是一樣的:切割,戳刺。至於筷子,那當然不存在,筷子的使用方式復雜的多,需要專門的訓練,每一個中國人應該都有小時候被家長教導使用筷子的經歷,遠古時候的人可沒有這么大的耐心,去專門把木材加工成小細條,然用訓練怎麼用這種東西。


義大利人接受叉子還有一個原因:義大利人喜歡吃義大利面,這種食物用叉子實在是太方便了。所以,叉子雖然傳到了西歐,但使用的人數是很有限的,畢竟傳統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不過歷史的進步是無法阻攔了,最終義大利的貴族仍然在西歐的貴族圈中把使用叉子的習慣傳播出去了,這實際也和歷史大環境有關,當時西歐正處於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勢力崛起,天主教勢力一落千丈,其自然沒太大的能力阻撓大家用叉子吃飯。

終於,在緩慢的影響下,17-18世紀,使用叉子終於在西歐得到普及,民間抵制餐叉的聲音也漸漸消亡了,至今成為幾乎所有西餐的使用方式。

❹ 技術普及:為什麼中國用220伏電,美國用110伏電

首先需了解一個常識:電壓越高,輸電線上損失的電能越小。
中國是人口、能源分布不均的國家,也了節約能源資源,所以選擇了高壓傳輸。不但入戶的低電壓中使用了220V的相對高壓,甚至連高壓傳輸中,都是利用超高壓技術傳輸。目前世界上最高電壓的直流傳輸線就在中國開建,建造高壓、直流的目的只有一個,減少電能傳輸時的損耗,實行最大效率的西電東送。

❺ 為什麼中國人習慣使用筷子

這其中的原因,恐怕與中國人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有關。與其它國家的飲食文化相比,中國菜呈現出一種徹底的熟食性,除水果之外,菜餚都一定要煮開、燒熟,幾乎沒有像西餐的蔬菜沙拉,或日本料理的生魚片那樣生吃的食物。不僅如此,中國人飲水也慣於煮開,尤其是泡茶,而極少直接飲用生水。不僅如此,漢語里將「茹毛飲血」、「生吞活剝」都視為野蠻不文的行為,在儒家經典的《禮記》、《大戴禮記》中,均將「不火食」、「不粒食」視為四方夷狄之俗。這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是更進步的一種生活方式,因為生的食物帶進腸道的微生物要多得多,更易致病;在現代消毒法問世前,僅喝開水就讓中國人活得更健康。

烹飪與進食畢竟是兩件事。筷子在進食之初可能是為了夾菜,所謂「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那麼可以想見,一般沒什麼菜餚的庶民,吃東西也用不到筷子——事實上,先秦時平民的主食是粟稷,煮熟後成糊狀的羹,這是極不便於用筷子來吃的,故《禮記》中說「飯黍毋以箸」。換言之,要用手或「匕」,從它的俗稱「調羹」中,我們也可看出它最初也是一種烹飪用具,用以將羹湯攪拌均勻。在一些不慣用蒸煮法的民族中,筷子和調羹甚至並不加以區別,兼指筷子和匙勺,同一個詞,在拉薩話中指「羹匙」,在更接近漢區的夏河話中卻指「筷子」。

❻ 為什麼中國人習慣使用筷子

中國人使用筷子,有史記載在三千多年以前。

筷子,可謂是中國的國粹。它既輕巧又靈活,在世界各國的餐具中獨樹一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我國使用筷子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記·微子世家》中有「紂始有象箸」的記載,紂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國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歷史了。先秦時期稱筷子為「挾」,秦漢時期叫「箸」。古人十分講究忌諱,因「箸」與「住」字諧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語,所以就反其意而稱之為「筷」。這就是筷子名稱的由來。

姜子牙明白這絲竹是神鳥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驗出來,從此每餐都用兩根絲竹進餐。此事傳出後,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鄰也紛紛學著用竹枝吃飯。後來效仿的人越來越多,用筷吃飯的習俗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

這個傳說顯然是崇拜姜子牙的產物,與史料記載也不符。殷紂王時代已出現了象牙筷,姜子牙和殷紂王是同時代的人,既然紂王已經用上象牙筷,那姜子牙的絲竹筷也就談不上什麼發明創造了。不過有一點卻是真實的,那就是商代南方以竹為筷。

❼ 為什麼中國人用筷子吃飯

古代的中國人,不能用手撈熱燙或冰冷的食物,迫使他們折些小樹枝或小竹枝代替。漸漸地發展用削得圓滑的竹枝做筷子取食吃飯。筷子流傳以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好處和樂趣。如:蒙古族的筷子舞。筷子舞是舞蹈人手拿著筷子有節奏地打著自己的肩、腰、腿等部位邊打邊歌舞。

節奏歡快,別有一番風味。在唐朝之前,筷子還作為中國文化傳輸給亞洲各國。並產生廣泛影響,目前世界上使用筷子的人大約有10多億。中國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發明了筷子。

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巧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的杠桿原理,受到著名物理學家的高度評價。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長,不怕熱燙,不怕寒凍。

(7)為什麼中國用擴展閱讀:

世界各國以筷子為日常飲食工具的,有中國、朝鮮、韓國、日本、越南、蒙古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

其它國家飲食工具大致分為兩種,使用刀叉勺子的西餐體系的歐美和拉丁美洲國家;使用手抓飯的國家,包括非洲、西亞、印度、東南亞除了越南、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華人以外的所有國家。

日本繼承中國的固有制筷工藝。日本流行尖頭的筷子,款式十分繁多,通常都是木製,也有包漆的,也有特別為烹調用的巨型長筷,日語稱為「菜箸」。

近代受到當地華人的影響,筷子在泰國也是習以為常,例如他們享用當地的風味餐時都要備有火鍋,少不了要用筷子;馬來西亞華人, 新加坡占人口77%中的華人仍使用筷子,甚至馬來人和一些外族也用它,餐廳酒家都有提供筷子給客人。

東南亞各國本土民族的傳統飲食習慣,除了越南以外都是以「手抓飯」著稱,包括:菲律賓、泰國、寮國、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❽ 為什麼中國要用china而不是zhonghua或zhongguo作為翻譯

因為 China 是英語「中國」的專有名稱。早在明代中國對外通商時就用的是這個名稱。中國將漢語拼音作為中國地名和人名用於英文中是上世紀 80 年代初才通告世界的,滿打滿算也不到50年的時間。作為世界認可的「中國」英譯,China 不可能被 zhonghua 或 zhongguo 取代。

❾ 為什麼中國吃飯要用筷子

筷子除了使用方便外,寓意也非常深刻,筷子一頭圓、一頭方。圓的象徵天。方的象徵地,對應天圓地方。筷子外形直而不彎,被古人寓意種種美德。使用筷子時,一根為主動,另一根為從動;主動為陽,從動為陰,此為兩儀之象。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唐玄宗時,宰相宋璟德高政廉,曲江御宴上玄宗將手中金箸賜予宋璟。言:「非賜汝金,蓋賜卿以箸,表卿之直耳。」此時玄宗手中的金箸已不單純為食具,更是剛正耿直之品質的象徵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中國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的大學有什麼用 瀏覽:433
中國省界怎麼記 瀏覽:609
中國支援伊朗有多少人 瀏覽:181
義大利的貝爾加莫在哪裡 瀏覽:963
印尼蘇拉威西肯達里怎麼樣 瀏覽:488
原油寶中國銀行為什麼要認 瀏覽:790
印尼客人喜歡吃什麼菜 瀏覽:735
大衛塑像在義大利哪裡 瀏覽:885
義大利怎麼坐大巴 瀏覽:32
印尼林區有什麼規劃 瀏覽:693
義大利為什麼崇拜狼 瀏覽:421
中國多少人在用海爾 瀏覽:105
目前坐什麼飛機可以入境越南 瀏覽:750
義大利在哪裡可以換歐元 瀏覽:142
伊朗在什麼的北部 瀏覽:355
哪個國家會幫伊朗 瀏覽:495
越南總統有多少錢 瀏覽:78
義大利面和披薩哪個更難吃 瀏覽:206
伊朗人做生意為什麼不收錢 瀏覽:851
義大利軍團叫什麼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