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式民主體現了哪些特色

中國式民主體現了哪些特色

發布時間:2022-11-18 10:07:32

1. 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鮮明特點與獨特優勢

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產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關於民主理論的基本原則,又吸收了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有益成果,具有鮮明的特點和優勢。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也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領導核心。無論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還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都是通過黨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實現的。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我們黨領導人民推翻剝削階級統治、建立人民政權,就是要組織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這是我們黨執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礎。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社會主義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根本特徵。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我們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歸根到底也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人民當家作主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二是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也是憲法和法律所確認和保障的民主和政治權利的主體。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民主和專政的統一。一方面,在人民內部實行最廣泛的民主,用民主和法治的方式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尊重和保障人權,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依法制裁破壞社會主義制度、危害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貪污賄賂和瀆職等各種犯罪行為,維護法律秩序,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

三是堅持民主內容和形式的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選擇人民當家作主的實現形式。在國體上,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保證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性質;在政體上,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主體地位;在政黨制度上,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形成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在民族關繫上,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證各少數民族的民主權利和利益;在民主結構上,在堅持社會主義根本政治制度的同時,實行基層群眾自治,保障城鄉基層廣大人民的直接民主權利。這些民主制度,是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並不斷發展的,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原則同中國國情的統一,內容真實性與形式多樣性的統一,民主與效率的統一,權利與義務的統一。

四是堅持以民主集中制為根本組織原則和活動方式。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黨和國家保障人民群眾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在充分民主的基礎上正確集中各方意見,協調不同利益,集體行使權力,科學作出決策,保證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實現,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2. 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有什麼特點

民主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歷史文化傳統以及在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任務密切相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團結全體人民,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共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與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根本區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主要特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深深植根於中國大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反復探索,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為基本框架的人民民主的制度體系。這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體系,它符合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現階段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政治保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真實的民主、廣泛的民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掌握國家政權並享有廣泛而真實的民主權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之上的,這就決定了中國的民主不受資本的操縱,不是少數人的民主,而是最廣大人民的民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作為根源於、服務於公有制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必然是為了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必須反映現階段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發展的客觀要求,必須更好地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保障和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不僅要實現全體人民的政治平等,實現政治民主,還要實行經濟民主、社會民主。這是中國民主的真實性、廣泛性的一個重要體現。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經濟民主意味著: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前提下,廣大人民群眾對企業以及相關經濟事務享有管理的權利。恩格斯明確指出:根據唯物史觀,「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根據恩格斯的論述,社會主義社會的民主應當深入到經濟領域,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只有在生產與再生產活動中擁有權利,其政治權利才有堅實的基礎。毛澤東在1959年底至1960年初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中,指出了當時蘇聯民主在理論上的一個缺陷。他提出:這里講到蘇聯勞動者享受的各種權利時,沒有講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的權利。實際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最大的權利,最根本的權利。沒有這種權利,勞動者的工作權、休息權、受教育權等等權利,就沒有保證。毛澤東在這里提出了人民群眾要直接參與國家、企業和社會事務的管理,擁有政治和社會權利,由此論及了經濟民主和社會民主問題。社會主義民主不僅表現在人民群眾利用各種政治制度以及通過共產黨實現對於國家權力的掌握,實現人民主權,還要進一步表現為人民群眾經濟、社會權利的實現。

社會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重要領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社會民主主要是在黨的領導下,發展社會自治和基層民主,讓人民群眾自己組織起來維護自己的權益,管理經濟社會文化事業。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健全,各項社會事業發展還不平衡,有的領域相對落後,遠不能擔負應有的責任。因此,社會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相對薄弱的環節,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需要重點探索和發展的領域。

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根本特徵。在長期的探索實踐中,中國人民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歷史和國情、能夠滿足當代中國社會發展需要的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道路,找到了在當代中國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規律,這就是在中國政治制度的運行中以及一切民主政治實踐中,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實現這三者的有機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

實行人民民主,首先要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共產黨領導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是人民主權的集中體現,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民主不是一個自發過程,人民群眾要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其基本前提是組織自己的力量,形成一個代表階級自覺意識的、能夠帶領整個階級前進的政黨。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經濟文化相對落後且發展很不平衡的大國,人民利益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實現人民利益具有空前的復雜性、艱巨性,這就必然要求一個能夠代表廣大人民利益,集中反映和有效體現人民意願的政治核心,來團結、凝聚和帶領人民把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在當代中國,能擔當這一任務的惟有中國共產黨。黨的領導使民主與集中相統一、民主與科學相統一,使社會發展既滿足人民的願望和要求,又合乎客觀規律。黨的領導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實

3. 概述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主要特點

一、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主要特點

1、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主要特點是人民代表大會制。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相適應的政權組織形式。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具體內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二、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歷程

按照時間順序,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1、第一階段:初創時期:(1949年—1954年)

2、第二階段:創建時期:(1954年—1966年)

3、第三階段:重創時期:(1966年—1976年)

4、第四階段:重建時期(1976年-1997年)

5、第五階段:發展時期(黨的十六大至今)

(3)中國式民主體現了哪些特色擴展閱讀:

一、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分配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參與者

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必須依靠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已經結成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參加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這個統一戰線將繼續鞏固和發展。

4.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中國特色」是什麼

民主。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但由於各國國情不同,各國民主的道路、民主的實現形式就會有所不同。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植根於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廣闊沃土,產生於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民族解放和國家富強而進行的偉大實踐,是符合中國國情和社會進步要求的選擇。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相比,具有本質的區別;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設想的社會主義民主相比,它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民主,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民主。本文擬從以下兩個方面談一談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中國特色」。一、本質核心:人民當家作主。民主一詞起源於希臘文,意指「人民的權力」。民主制是指由多數人進行治理的一種政治制度。這里的「人民」指公民,不包括奴隸、外邦人和婦女。還有一點要特別說明的是在雅典時代,民主並不是一個贊美詞。亞里士多德把民主制歸入「反常的」政治制度,因為他認為民主制度有可能導致多數窮人侵犯財產權或發動騷亂等。亞里士多德的這種思想在西方思想界、政治界有相當大的影響。一直到19世紀40年代,歐洲各國普遍爆發民眾廣泛參與的革命運動,極大地震動了思想界。一部分人開始意識到民主潮流難以阻擋,托克維爾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預言民主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是「普遍的和持久的,它每時每刻都能擺脫人力的阻撓,所有的事物和所有的人都在幫助它前進」 [1] ,並最早開始探討民主的正面政治價值。但是,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仍特為民主政治設置了一條底線,即民主政治必須以不侵犯私有產權為基本前提。對現代政治的發展來說,由直接民主到代議制民主,這一轉變是決定性的。由於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資產階級民主只能是人格化的資本的特權,是實現資產階級統治的政治形式。對於工人階級及其他勞動人民來說,資產階級民主不過是金錢的統治,是資本項下的權利,是金錢籠子里的自由鳥。二、政治原則: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近代政治發展的一個顯著趨勢就是民主化,而民主要求對民意做出經常、靈活、高效的反應。為此,必須在人民與政府之間建立一種有效的溝通渠道,現代政黨組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起了這樣一種橋梁與中介作用,為民主政治的正常運作提供必不可少的動力和支持。在一定意義上而言,近現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歷史就是民主同政黨糾結、互動、博弈的歷史。一方面民主是政黨存在的基礎,政黨是實現民主的載體;但另一方面,民主與政黨又存在著內在的博弈,政黨有吞噬、主宰民主之嫌疑,民主也有拋棄、游離政黨之趨勢[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和西方民主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國的民主是政黨——共產黨領導、執政之下的民主。來源:學理論·中

5. 認識我國民主政治的特色

與世界上一些國家在走向民主化的道路上充滿波折、釀成動盪的情況相比,中國的民主政治發展和政治體制改革是平穩的,卓有成效的。其原因在於我國遵循了民主發展形式和途徑多樣性的原理,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發展模式。概括地說,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發展模式與西方國家所走的民主發展之路截然不同,主要包含5個方面的特色:

第一、指導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全局的戰略思想具有鮮明的特色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由於國情的不同,各國人民爭取和發展民主的道路是不同的。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一定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珍重自己的實踐成果,同時借鑒其他國家政治文明的有益經驗和成果,但絕不能照搬別國政治制度的模式。由此可見,中國這樣的民主政治建設,具有完全不同於西方的國家制度和社會形態的社會主義性質。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指導思想還強調,民主政治建設要有利於生產力的進步、社會的安定團結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它的發展方向必然是共產主義。誠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建設也是人類社會政治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可以也應該吸收和借鑒以往一切民主政治發展的有益成果和經驗,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最終目的根本區別於西方國家的民主政治發展,它是為了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類的徹底解放。正如中國共產黨反復強調的,民主不是少數人的民主,是最廣大人民的民主,要始終致力於不斷滿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第二、引領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核心力量具有鮮明的特色

當今時代,是政黨政治的時代。在現今世界近200個國家中,除了少數一些較小的國家不存在政黨組織之外,絕大多數國家都有政黨組織,並實行以政黨活動為主體的民主政治,政黨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領導民主政治進展的核心力量,成為左右民主政治大潮的關鍵因素。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代表,世界上的資本主義國家大多數實行多黨制或兩黨制,即由多黨或至少兩黨作為開展民主政治的主導力量,多黨競爭、輪流執政,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突出的政治景象。在中國,進行民主政治建設同樣需要政黨領導,但與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的是,我國的民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中國共產黨形成了領導民主政治建設的核心力量。中國共產黨獨自擔負起領導人民當家作主的職責和角色,是經過長達幾十年的革命斗爭才取得的,也是歷史和人民的必然選擇。中國共產黨作為領導民主政治建設的核心力量,能夠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維護中國國家統一與社會的和諧穩定。應該說,西方國家演化出的多黨民主政治和中國孕育出來的共產黨領導民主政治,都是各自的國情使然,同樣都有合理性。既然中國共產黨全力以赴地投身民主政治建設事業,中國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建的,中國民主政治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那麼,完全可以這樣肯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政治是一個嶄新的、更有效率的類型。

第三、支撐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經濟基礎具有鮮明的特色

開展民主政治是需要花錢的,單是民主選舉,就需要投入大把大把的金錢。在西方,正呈現愈演愈烈的態勢。西方國家是以私有制為經濟基礎的,搞民主選舉,當然以私人資本的投入為主體。能夠參加總統、首相、議員等政治職位競選的候選人,其本人大多為富翁、有錢人。如2004年競選美國總統的共和黨候選人布希和民主黨候選人克里,都是出身豪門,坐擁萬貫家財。不止候選人本人要出資競選,私人財團也加入了角逐,爭著給看好的候選人捐款,為的是取得日後經濟上的回報。據報道,在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共和黨籌到2.1億美元,民主黨籌到1.8億美元,布希和克里兩人旗鼓相當,堪稱「籌款機器」。很多資本集團為了確保利益不失,對雙方都下了賭注,無論誰上台都贏。在西方國家,民主政治確實依賴於私有經濟,金錢是民主政治的母乳。在中國,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也是民主政治的經濟基矗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這就從經濟基礎上決定了中國的民主不受資本的操縱。在民主選舉中,我國堅持由公有經濟為民主政治活動提供經費,而堅決反對和制止私人資本的介入和掌控。相比較而言,公有制經濟更能保證民主政治的公平、正義。

第四、推動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方式、步驟具有鮮明的特色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按照地理區域劃分管轄區域,客觀上形成中央和地方的若干行政層級,大體上分為上層、中層和基層。因此,如何發展民主政治,是自上而下抑或從下至上,就有一個選擇什麼樣方式、步驟的問題。從歐美國家發展民主的情況看,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無論是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還是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推翻封建統治後,都立即展開普選,通過議會民主掌握國家政權。全國確立了普選的民主制度,然後再推及地方。美國取得獨立戰爭勝利後,也立即召開全國制憲會議,總統及參、眾議員都由普選產生。此外,從日本現代民主政治發展的情況看,其國家專制政治的打破,與「二戰」結束後外國勢力的主導有關,民主發展經歷的也是從全國到地方的推進過程。我國則不同,更適合於走從下至上的道路。由於中國的社會主義脫胎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文化落後,馬上實行全國普選,時機和條件均不成熟。正如鄧小平在1987年根據當時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的狀況曾經預測,經過某些階段發展,我國「大陸在下個世紀,經過半個世紀以後可以實行普眩」現在立即搞全國普選還不行,只能在縣(市)以下的基層開展直接選舉,待以後時機成熟後再推進至中、高層。因此,擴大基層民主,是完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趨勢和重要基矗有了這樣牢固的基礎,再一步步地從地方各級逐漸發展,達到覆蓋全國的范圍。

第五、強調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重點、次序具有鮮明的特色

自近代以來,民主政治的內容大體上劃分為人民民主和黨內民主兩大部分。在西方發達國家,由於議會民主建立在前,政黨產生在後,兩大內容的發展重點和次序是,公民享有社會民主,然後逐步推動政黨實行黨內民主。早期西方國家的政黨,是「幹部黨」、「精英黨」、「議會黨」,黨內沒有民主。直到20世紀下半葉,西方國家政黨在社會民主的影響下,才普遍實行黨內民主。建立在經濟文化落後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國家,則不能採取這樣的發展重點次序。一是馬克思主義歷來主張,無產階級的政黨組織從成立之日起,就要實行民主。但在專制環境中成立的旨在推翻反動上層黑暗統治的共產黨是秘密政黨,因條件限制客觀上不允許實行黨內民主。一旦革命成功後,黨成為執政黨,就要大力發展黨內民主。二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社會上也缺乏人民民主。在缺乏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情況下,首先發展黨內民主,通過黨內民主先行和帶動人民民主,實行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的互動,是一條切實可行、穩妥有序的發展之路。正因為這樣,中國共產黨十分強調,要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近年來,中國共產黨在發展黨內民主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為人民民主的發展做出了示範和榜樣,奠定了人民民主進一步發展的堅實基矗(許耀桐/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政治實驗是實現協商民主的有力途徑

從「增量民主」看中國政改步伐

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新景觀

民主的若干基礎條件

反思西方民主

發展民主政治要有自信心

希望對你有幫助,不懂可以追問哦

6. 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體現了哪些中國特色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中國革命能夠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第一、中國是幾個帝國主義國家間接統治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國;第二、有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影響;第三、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向前發展;第四、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第五、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正確。

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第一、這是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的。第二、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家,全國人口中的 80% 是農民,農民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力軍。第三、中國革命的敵人異常強大,並且長期佔領著中心城市。

「工農武裝割據」是實現農村包圍城市的必由之路。「工農武裝割據」的基本內容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土地革命為基本內容,以武裝斗爭為主要斗爭形式,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戰略陣地,三者密切結合。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理論的意義:第一、實現了中國革命由城市向農村的歷史轉變和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農村的轉變,從而保存和發展了革命力量。第二、揭示了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規律,指明了中國革命的正確方向,指出了大革命失敗後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正確道路。第三、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暴力革命的學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解放斗爭提供了重要經驗。第四、是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成果,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重要標志。

依據:( 1 )中國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以長期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

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在中國革命中具有極端的重要性,這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同時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特點和優點之一。

( 2 )中國的武裝斗爭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的農民戰爭

第一,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國革命最廣大的動力,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第二,農民是中國軍隊的來源;

第三,中國革命進行長期的武裝斗爭,主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的農民游擊戰爭。

7. 中國民主的特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以馬克思主義民主觀為指導,深深植根於中國的土壤,具有鮮明的特點和巨大優勢。具體表現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保證了中國政治發展的正確方向;堅持民主與專政的統一,保證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堅持民主與集中的統一,以民主集中制為根本組織原則和活動方式,保證社會主義民主的有效性;堅持民主內容和民主形式的統一,保證社會主義民主的真實性;堅持黨內民主、黨際民主、人民民主的統一,推動社會主義民主的全面發展;堅持選舉民主、協商民主、自治民主等形式相統一,確保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得到最大限度的實現。進入新時代,只要我們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道路,堅定不移地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堅持不懈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一定能夠不斷發展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民主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但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適用於一切國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歷史反復印證了一個道理:一個國家設計、發展和完善本國的政治制度,必須堅持從本國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必須注重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形式和內容的有機統一,要走適合本國國情的民主政治道路。

實現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對政治發展道路長期探索作出的歷史選擇。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斗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

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徵是哪些

一共有5個基本特徵:

  1. 人民民主專政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

它是以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國家政權;它是絕大多數人享有民主權利和對極少數敵人實行專政的統一;它在成為全國政權後,擔負著社會主義改造、保衛社會主義制度、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

2.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它與我國的國家性質相適應,直接體現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它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在全部國家政治生活中處於首要地位。它在制定國家各種制度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內容。

3.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多黨合作的主要方式有: 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加人大、政協參與管理國家和參政議政;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通過多種渠道實行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吸收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中的優秀人才到國家機關擔任領導職務。

4.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實行這一制度,有利於保障各少數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有利於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有利於調動全國各民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於促進和發展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和進步。 有利於鞏固國家的穩定和統一。

5.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基層民主是我國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階層人士,在城鄉基層政權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基層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權利,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民主權利,具有全體公民廣泛和直接參與的特點。

(8)中國式民主體現了哪些特色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人民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長期以來,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不斷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對資本主義民主的揚棄和超越,是符合民主本意、更高類型的民主。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要自覺劃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貫徹這些精神,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需要始終做到幾個堅持。

1.堅持民主的社會主義性質。

2.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

3.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4.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5.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6.堅持立足國情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

9.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制度,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要著重在這四個方面推進制度建設。

(一)以選舉民主為主要標志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最重要的是要進一步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二)以協商民主為主要標志的政治協商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必須進一步完善和加強這項基本政治制度。

(三)以直接民主為主要標志的群眾自治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僅以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為主要內容的間接民主制度,而且要逐步發展直接民主,不斷拓展直接民主的廣度和深度。

(四)以黨內民主為主要標志的黨的各項制度

現代民主政治是政黨政治,關鍵在於執政黨能否民主建黨、發展黨內民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核心領導力量是中國共產黨,黨內民主狀況直接關系著乃至決定著廣泛社會領域的人民民主進程。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對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範和帶動作用。

(9)中國式民主體現了哪些特色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六大表現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科學分析和正確把握中國國情。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歷經挫折,堅持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並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特別是黨的中央領導集體的崇高理想、雄才大略和為國為民的濟世精神,國家機器的有效運行,既民主又集中的領導體制和運作機制,可以最為廣泛地調動、組織和協調各種資源,全力以赴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激發社會活力和人民的進取精神。對於模式形成和制度完善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特別是體制缺陷和機制弊端,對於外來的正面和負面的影響,能夠運用改革開放的力量,運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配置作用,不斷進行調整。

四、穩步推進符合中國國情的民主法制建設,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五、堅持和平、發展、合作理念,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積極參與全球經濟合作與競爭,推動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與各國一道建設和諧世界,構造有利於中國發展的外部和平環境。

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國家的現代化目標。這個目標植根於中國的歷史文化,植根於人民大眾的理想和追求。

1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

中國的民主政治,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根據社會主義民主的普遍原理和中國的具體國情而創造、發展和完善起來的,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其本質和特點主要有:第一,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權利的主要形式。第二,實行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發展起來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並以這種符合中國國情的政黨制度,保障社會各階層、各人民團體和各界愛國人士在國家政治生活、社會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第三,以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這種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的形式,將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方面代表團結在一起,讓他們通過政協對國家大政方針和社會生活的重大問題進行協商,並通過建議和批評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第四,建立社會協商和對話制度,提高各級機關活動的開放程度,讓人民了解國家、社會的重大情況,並將重大問題交由人民討論。第五,實行民主選舉制度。公民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人民當家作主、行使國家權力的重要標志,也是公民一項最基本的政治權利。第六,加強基層民主制度建設,並將此作為保障中國公民直接、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政治權利的重要途徑。第七,實行民主監督制度。公民的監督權是人民當家作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民政治權利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國憲法和法律為公民切實行使民主監督權利提供了有效保障。第八,根據社會主義民主原則,建立人與人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平等關系,並建立個人與社會、集體之間的正確關系。中國民主政治的這些本質和特點,對維護和保障廣大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建設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中國式民主體現了哪些特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的大學有什麼用 瀏覽:433
中國省界怎麼記 瀏覽:609
中國支援伊朗有多少人 瀏覽:181
義大利的貝爾加莫在哪裡 瀏覽:963
印尼蘇拉威西肯達里怎麼樣 瀏覽:488
原油寶中國銀行為什麼要認 瀏覽:790
印尼客人喜歡吃什麼菜 瀏覽:735
大衛塑像在義大利哪裡 瀏覽:885
義大利怎麼坐大巴 瀏覽:32
印尼林區有什麼規劃 瀏覽:693
義大利為什麼崇拜狼 瀏覽:421
中國多少人在用海爾 瀏覽:105
目前坐什麼飛機可以入境越南 瀏覽:750
義大利在哪裡可以換歐元 瀏覽:142
伊朗在什麼的北部 瀏覽:355
哪個國家會幫伊朗 瀏覽:495
越南總統有多少錢 瀏覽:78
義大利面和披薩哪個更難吃 瀏覽:206
伊朗人做生意為什麼不收錢 瀏覽:851
義大利軍團叫什麼 瀏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