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廟供奉有關羽、張飛、張遼、鄧艾,為何沒有趙雲
武廟中之所以沒有將趙雲列進去主要是因為該廟為唐朝時期所建,當時的大唐天子並不認為趙雲的功績有多高,相較於其他武將無論從地位還是戰績他都要稍遜一籌。趙雲能夠在當代人心中留下這么好的印象,主要是因為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誇大的他的功績與能力,但是在唐朝的時候,人們只能根據《三國志》等一些正史中去了解趙雲,因此在他們的印象中趙雲並沒有那麼厲害。
《三國志》中有記載,趙雲在蜀國一直都擔任著劉備的高級保鏢的職務,這當然是對他武力值的認同,但這個職位也限制了他,讓他無法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有關趙雲的很多事跡其實並沒有多驚險,因為這個原因,唐朝的人們對趙雲並沒有多感冒,沒有入選“七十二將”也在情理之中。
2. 中國唯一文、武廟並存的地方有什麼樣美麗的景色
文廟又稱孔廟、學宮,是紀念中國古代傑出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廟宇。武廟則是祭祀良將的廟宇,最常見的便是關帝廟。
3. 歷代文廟和武廟都供奉哪些人呢
一、文廟
文廟,是紀念和祭祀我國偉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建築,在歷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稱作文廟、夫子廟、至聖廟、先師廟、先聖廟、文宣王廟,尤以「文廟」之名更為普遍,是儒教徒活動的場所。
中國最早且至今規格最大的曲阜孔廟修建於公元前478年,即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後漢武帝採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政策,儒家學說成為顯學,在中國古代社會開始居於正統地位,於是祭孔活動也倍受統治者的重視,成為國家不可缺少的常典。
文廟最先供奉的是孔子,後來有部分文廟會也把孔子的部分弟子如四配和十二哲列入供奉對象。唐宋文廟設立亞聖、十哲、七十二子的祭祀體系,春秋仲月上戊日行祭禮。以後歷代沿用,即有變化,但主要人物沒有變動,一直很固定。
4. 文廟武廟有沒有什麼稱號
文廟亦稱學宮、孔廟,位於城西之黃牛崗城背嶺下,是紀念祭祀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聖廟。佔地36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多平方米,是迄今廣西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式明代建築,人稱華南小曲阜。
武廟即關帝廟,又稱之為協天祠,是祭祀三國名將中被尊為「武聖」的關羽的祠廟。是迄今廣西保存較為完整的關帝廟,人稱「廣西廟宇之冠」.
5. 唐朝建立武廟,武聖、十哲、七十二將都是哪些名將
古代那些有名將軍共有七十二人,分為殿上十人及兩廡六十二人兩組,主位是武成王姜太公,他的旁邊是侯張良,還有另外十人。
武廟十哲七十二是唐宋時期對他的說法,按現在來講還有特別的比這里有名的將領都沒有在裡面,比如霍去病,項羽,還有帝王也沒有在裡面,比如曹操(追封的王),劉秀。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有太多的名將,名相,唐宋時期的排名還是比較合理的。
6. 中國有幾個武廟
武廟只有一個,為的是與「文廟」相對。其上所選,皆史上有名之良將,只不過歷朝歷代的人選略有不同而已。
雖然以現代人的眼光,有些人選不大符合「良將」的定義(比如說張良)。不過這確實是歷史上公認的在「武功」方面有著極高成就的人的集合。
另外,武廟之中無「帝王」,像是項羽、曹操之類後來以帝王視之的人也沒有。
7. 三國十大武神廟
武廟供奉10大戰神: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績、張良、司馬穰、孫武、吳起、樂毅
「武廟72名將」幾乎代表了中國古代武將的巔峰。在「武廟72將」中,三國時期的武將一共有8人入選。一、魏國:張遼、鄧艾;二、吳國:周瑜、陸遜、呂蒙、陸抗;三、蜀國:關羽、張飛
8. 武廟十哲都有誰
武廟十哲,都是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將,當初是唐玄宗為了祭祀歷朝歷代的名將所設置的廟宇,後來就成了代表我國古代軍事史上的高水平領軍人物。我國歷史比較漫長,在漫長的歷史中涌現出了很多的優秀將領,不僅能保護國家不受外敵的入侵,還能夠為祖國的統一做出巨大的貢獻。下面我們就逐一分析一下武廟十哲都有哪些人。
三、剩下的十哲。剩下的分別是蜀漢功臣諸葛亮,為劉備打下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我國歷史上忠臣和智者的代名詞,也被稱為智聖。李靖和李勣都是唐朝時期齊名的著名將領,為唐朝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張良是漢初時期傑出的謀士,協助劉邦建立了漢朝的天下。田穰苴是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他完善了古代的軍事理論。孫武是我國歷史上的“兵聖”。 吳起和樂毅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
9. 中國除了文廟還有武廟,武廟中供奉了哪些武神
武廟又叫“武成王廟”,是唐朝時高宗皇帝設置的。武廟中的主神是姜子牙姜太公,兩側各有5位名將,合稱為“武廟十哲”。武廟十哲之外,還供奉有唐朝以前的歷代名將62位。
“武廟72名將”幾乎代表了中國古代武將的巔峰。在“武廟72將”中,三國時期的武將一共有8人入選。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哪8位三國武將入選武廟,享後世香火供奉。
三、蜀國:關羽、張飛
看到這里,想必很多讀者都有些失望。蜀漢五虎將呢?武廟名將中,沒有“一身是膽”的趙子龍,也沒有“西涼錦馬超”,更沒有被人追捧的魏延。蜀漢武將入選武廟的,只有關羽和張飛。這其實合情合理,正史上只有關羽和張飛被評價為“萬人敵”,是蜀漢難得的名將。
呂布在正史中是一個非常不成功的諸侯,沒有存活幾年就被曹操剿滅。正史中的呂布也沒有任何出彩的戰績,不可能入選武廟。而且呂布為人反復無常,是全方位被關羽吊打的水平。
關羽是蜀漢頭號戰將,兵絕北道、鎮守荊州。在襄樊之戰中,關羽吊打了曹仁,接著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嚇得曹操都想遷都。最後徐晃趕到後,才總算攔下了關羽。此時昔日的盟友東吳撕破臉,背棄盟約,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最終戰死。張飛的形象也被三國演義扭曲的很厲害,羅貫中把張飛塑造成了李逵、程咬金型的莽夫。可正史中的張飛文武雙全,擊敗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是蜀漢僅次於關羽的猛將。
10. 武廟十哲都有誰你覺得誰最名不副實
“武廟”,本是與祭祀文宣王孔子的“文廟”相對應,專為祭祀“武聖”姜太公。自唐高宗起,又供奉了:白起、韓信、諸葛亮、李靖、李績、張良、司馬穰苴、孫武、吳起、樂毅十位亞聖,作為陪祀也進入了“武廟”,俗稱“武廟十哲”,但其中一位本已進了武廟,但卻又被請了出來。
宋朝建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去祭祀“武廟”。或許是他的江山來的過於容易,也可能是他的為人過於仁慈,當他看到白起的塑像之後,便指著白起的塑像說"起殺已降,不武之甚,為何受享於此?",隨後他就命人把白起的塑像抬出了“武廟”。
“武廟十哲”變成了“武廟九哲”,雖然後來又補上了郭子儀,但除去“殺神”白起之外,歷史上還有哪位名將該配享“武廟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