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第八大奇跡——復利效應
2500年前,腓尼基的旅行家昂蒂帕克寫下了世界七大奇跡,而愛因斯坦把「復利」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什麼是復利呢?復利的本質是:做事情A本身的結果,能夠促進更大A的發生。
也許,你沒聽過「復利」一詞,但你應該聽過這個故事:舍罕王獎勵象棋發明人—宰相西薩·班·達依爾。國王問他想要什麼獎勵,他對國王說:「陛下,請在象棋的第一格獎賞1粒麥子、第二格2粒,以後的每格都是前一個的一倍,直到擺滿64個格子。」
國王覺得這要求太容易滿足了,就命令給他這些麥子,結果發現,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麥子拿來,也滿足不了宰相的要求。
這就是著名的「復利效應」的故事。
復利的神奇之處在於,剛開始的時候復利效應的很微小的、不易察覺的,但當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產生非常驚人的效果。
復利就像滾雪球一樣,當你找到長長的坡道,這個雪球一定會越滾越大。比如投資,剛開始的三年、五年,你並不能看出復利的威力,但隨著時間越來越長,復利的威力會越來越大。
拿讀書來說,剛開始讀1本、2本,甚至10本8本可能都看不出來變化,但,當你讀完100本的時候,這個感覺就不一樣了,以我自己為例,從2021年到現在,我閱讀至少100本了。
其實,去年我並沒有太大收獲,今年開始,很多讀不懂的書慢慢懂了,對書的內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讀書的速度也快了。
這就是復利的結果,我深信,堅持讀下去,讀書帶給我的收獲一定會越來越多。
復利效應發生的前提是:執行的次數足夠多,任何讓你的生活發生變化的背後都是復利的作用,閱讀、學習、儲蓄、建立人脈資源等,幾乎都離不開復利效應。
所以,把時間花在那些有價值的事情上,有一天,你會看到復利產生的奇跡。
② 怎樣才能實現復利效應
關於「復利」也許有很多人都聽說過了,復利是相對於單利而言的,是一種利息的計算方式。
單利比較容易理解,就是在一定周期內,按照約定的收益率和投入的本金計算利息;這個時候的利息是固定本金的,不會起到什麼變化。
而復利的利息計算方式就不一樣了,它的特點是把上期末的本金與利息之和作為下一期的本金,簡單說就是利滾利的計算方式。
當然了,復利的效果如何仍然取決於投入的本金、收益率、和時間周期這三個要點。
從以上這三個要點我們知道,在投資理財的過程當中,首先要學會積累本金,因為沒有本金就一切都是零。
然後提升自己收益率的可能性,因為幾個點的收益率差別都會導致結果的巨大不同。
最後是要有長期持有的理念,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才能帶來更大回報的可能性。
所以,在復利的思想下,我們要逐步把本金、收益率、時間這三要素做到位。
愛因斯坦曾說,復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跡。
如果某人留下2克金子作為遺產,假設始終保持每年5%的復利,那麼2000年後這些金子會有多少呢?
答案是相當於800萬億個純金製造的地球。時間可以化渺小為偉大,也能讓不朽變作塵埃。
所以,作為個人投資者,我們應該擁有復利的思維來對待每一筆投資。
• END •
#理財# # 財經 # #A股# #復利思維#
③ 【理財小課堂1】關於復利的兩個故事
積少成多
從前一個愛下象棋的國王棋藝高超,從未遇到過敵手。為了找到對手,他下了一份詔書,說不管是誰,只要下棋贏了國王,國王就會答應他任何一個要求。
這時候一個年輕人來到皇宮,要求與國王下棋。緊張激戰後,年輕人贏了國王,國王問這個年輕人要什麼獎賞,年輕人說他只要一點小獎賞:就是在他們下棋的棋盤上放上麥子,棋盤的第一個格子中放上一粒麥子,第二個格子中放進前一個格子數量的一倍麥子,接下來每一個格子中放的麥子數量都是前一個格子中的一倍,一直將棋盤每一個格子都擺滿。
國王沒有仔細思考,以為要求很小,於是就欣然同意了。但很快國王就發現,即使將自己國庫所有的糧食都給他,也不夠百分之一。因為從表面上看,青年人的要求起點十分低,從一粒麥子開始,但是經過很多次的翻倍,就迅速變成龐大的天文數字。我們通過表格拉出一個復利的數字如上圖,假如按1公斤麥子約4萬粒,換算成噸的話,約等於4611億噸,而根據我國2016年糧食年產量全國才61.623億噸,相當於我國高產量的70多年的總產量。
時間價值
第二個是金融時報的一個特別研究,研究中假設有一人B在19歲時創建了一個賬戶,連續7年,他每年都存入2000美元,利息10%。7年後,他就再也不存錢了,坐等利息。另一人A在26歲才開始存錢(這時B已經不存錢了),65歲之前他每年也都要存入2000美元(利息同樣10%)。然而研究結果卻很不可思議,存錢更少的B,得到利息比存錢多得多的A還多,但是兩人的不同是B比A早7年存錢,顯然這早出的7年比額外多存錢的33年更有價值。
愛因斯坦把復利堪稱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跡,第一個故事中顯示的是復利可以在不斷翻倍下變成一個很大的天文數字,即使在一開始這個數量的基數非常的小,第二個故事中顯示出復利中時間的重要性,同樣的利率下如果時間更早復利的威力就會更大,哪怕是後來投入的本金更多這種差距也很難拉近,同樣對於學習也是一樣,每天多寫一篇文章或者多看一本書,開始是顯示不出力量,但是幾年後那種復利利滾利的力量會回報你更多,也會使自己終身受益。
記得之前在學習投資中有講到一個案例故事,一個上市企業的老闆的兒子接任了父親的位置成了總經理,後來在賭場中輸掉了5個億不得不賤賣自己公司的股份給他人,而這個帶他進賭場的人也是買他公司的人,在後來重組中直接又獲利15個億。為什麼兒子可以輕而易舉的輸光所有財富?因為他爸爸沒有通過環境給兒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不像老爸自己一樣隨時做生意都在防人,而兒子所得的財富輕而易舉,他根本不是從商業戰場中鍛煉過來的,所以人生觀價值觀完全和他老爸不同,最終一敗塗地。所以中國一直將「少年得志」稱為人生之三大不幸之一。就是因為少年得志者,好東西來的太快了,太不費勁了。他沒有了珍惜的理由,更沒有原地踏步、慢慢積累、做大做強的耐性,他的閱歷還不足以練就這種耐性。復利的力量似乎就是這些偉大的行動的力量,堅持學習、堅持存錢、堅持鍛煉、堅持開店、堅持創業、堅持賺錢、堅持長知識。
復利的發酵需要的是一段很漫長的時間,就好像長期吸煙的人和長期堅持鍛煉的人平時並不能看出多大差別,感覺兩個人都很健康和正常人沒有區別,但是當到了一定年紀之後可能吸煙的人就只能躺在病床上甚至不能遠行,直到有一天生命體不能支撐,轟然倒塌,而堅持鍛煉的人身體一直潛在受到正向的影響還可以出去旅行,其實我們生活中不光投資很多東西都不斷是受到復利在影響,比如很多堅持跑步的人、每天堅持寫文章的人,而這種影響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會把人最終導向兩個不同的方向,即使相比以前錯過的時間已經晚了一些,那麼就從當下這一刻開始,畢竟我們的人生都還有漫長的幾十年要渡過。
④ 關於中國復利
復利的計算是對本金及其產生的利息一並計算,也就是利上有利。
復利計算的特點是:把上期未的本利和作為下一期的本金,在計算時每一期本金的數額是不同的。復利的計算公式是:S=P(1+i)^n
復利現值是指在計算復利的情況下,要達到未來某一特定的資金金額,現在必須投入的本金。 所謂復利也稱利上加利,是指一筆存款或者投資獲得回報之後,再連本帶利進行新一輪投資的方法。
復利終值是指本金在約定的期限內獲得利息後,將利息加入本金再計利息,逐期滾算到約定期末的本金之和。
例如:本金為50000元,利率或者投資回報率為3%,投資年限為30年,那麼,30年後所獲得的利息收入,按復利計算公式來計算就是:50000×(1+3%)^30
由於,通脹率和利率密切關聯,就像是一個硬幣的正反兩面,所以,復利終值的計算公式也可以用以計算某一特定資金在不同年份的實際價值。只需將公式中的利率換成通脹率即可。
復利現值是指在計算復利的情況下,要達到未來某一特定的資金金額,現在必須投入的本金。
例如:30年之後要籌措到300萬元的養老金,假定平均的年回報率是3%,那麼,現在必須投入的本金是3000000×1/(1+3%)^30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復利 compound rate;compound interest;interest on interest。由本金和前一個利息期內應記利息共同產生的利息。即由未支取利息按照本金的利率賺取的新利息,常稱息上息、利滾利,不僅本金產生利息,利息也產生利息。復利的計算公式是:
S=P(1+i)^n
其中:P=本金;i=利率;n=持有期限
什麼是年金、年金終值?
所謂的年金,就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每隔相等的時間收入或支出固定的金額。
年金終值是指在約定期限內每隔相同的時間收入或支出固定的金額,並以復利方式計算的本利總和。
例如:一個投資者每年都將積蓄的50000元進行投資,每年都能獲得3%的回報,他將這些本利之和連同年金再投入新一輪的投資,那麼,30年後,他的資產總值將變為:50000×【(1+3%)^30 -1】/3%
所以,你可將多餘現金存入到銀行作定期存款,可與銀行約好到期後利息當本金.就可以了.
⑤ 都在說復利,復利到底有什麼好處
投資的角度來看,以復利計算的投資報酬效果是相當驚人的,許多人都知道復利計算的公式:本利和=本金×(1+利率)^期數。而對於復利的觀念,若以一般所說的「利滾利」來說明最容易明白。也就是說把運用錢財所獲取的利息或賺到的利潤加入本金,繼續賺取報酬。
復利的本質
投資的資金可以年復一年的獲得利息、股息或者資本回報。當將這些收益再次進行投資,她們還會產生額外的收益。這些額外的收益還會產生更多的收益,如此循環就稱為復利。
經常提到的72法則和115法則就是講述復利奇跡的,即通過其可計算出在給定的利率下,大約需要多少年,投資可以翻番和2倍的收益。比如年收益率有10%,那想得到翻番的收益的話,需要有約7.2年的時間,即72/10=7.2;
如果想得到2倍收益,如1萬元變成3萬元,則計算為115/10=11.5,即需要有約11.5年的時間。以10%的收益率,1萬元變成2萬元用了7.2年時間,但是再變成3萬元卻只用了4.3年時間(11.5-7.2=4.3)。也就是說,復利對財富的增長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有加速效應的。
⑥ 復利的力量
很久以前,有一個善良的伐木工感動了天神。
天神決定幫他一把,就假扮成農場主,對他說:「從今天開始,我就要僱傭你伐木,第一個月1美元,第二個月2美元,第三個月4美元……總之,當月的工錢是上月的兩倍,你覺得如何?」
伐木工沒有更好的去處,便答應了。第一個月拿到了1美元,第二個月拿到2美元……到第六個月也就32美元,伐木工算算,覺得比以前掙的少,就要求提高工資。
天神告訴他說:「只要你努力幹下去,就會變的非常富有。」伐木工聽了天神的話,到第十個月的時候,他拿到了512美元,這時候的伐木工忍不住了,就和天神提出辭職。
人們很容易高估某個決定性時刻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復利帶來的價值。
在離開的時候,天神告訴他:「如果你繼續幹下去,在你第25個月的時候,能拿到1677萬美元。「你到了第30個月,能拿到5億多美元」。
這時候伐木工驚訝的說不出話了。
德國理財大師博多•舍費爾在《財務自由之路》講道:使自己的金錢增值的人,會成為一個富有的人。而無視金錢增值規律的人,會再次失去他的金錢。
就是說,使用理財投資的人,可以積累財富,不做投資理財的人,只會減少或失去財富。
那麼,怎樣才能做好投資理財呢?藉助復利的力量,是增長財富的最佳途徑。
復利就是老百姓常說的「利滾利」,它的特點是時間價值。
存入資金時間越早,本金越小壓力也越小,這也就是作者推崇投資越早越獲利的原因。
比如,按照年利率12%來算,目標總額105萬,分別在30歲、45歲、65歲起存,每月對應金額為200元、1200元和5000+元。可以看出,年齡越大,存入的數額也越多。
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復利投資就真實體現了時間的價值。
財富藉助於復利增長,堅持練習也是自我提高的復利。
當你不斷重復某項工作或技能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復利效果就會顯現。
郎朗三歲時開始學習樂理、指法等基本功,上學後,每天早晨6點准時練琴一小時,中午再練一小時,放學後還要練一小時,這樣的勤奮練習持續了很多年,最終使破繭成蝶,創造神話。
反之,沒有毅力的堅持,就不會有時間復利的回報,也就沒有今天的成果。
20年前,中國99% 的鋼琴都是賣給樂團或者音樂學校,如今60%的銷售額都來自個人。如此龐大的鋼琴市場,能堅持考過10級的孩子,連1/10都不到,
可見,時間的復利成果,不是人人可以摘到。
愛因斯坦說:宇宙間最大的能量是復利,世界的第八大奇跡是復利。
其實,復利不僅體現在財富上,也體現在人生上,我們當下做的每個選擇、每個決策,都會影響下一次行為,正確選擇就是人生復利的積累,無論是個人技能、財人際交往還是影響力,一定要堅持相信復利的力量。
⑦ 復利—金融歷史上的偉大發明
愛因斯坦曾說:「復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其威力比原子彈更大。」復利究竟有著怎樣的魔力?我們又該如何利用它實現財富增值呢?
一、什麼是復利?
復利是指一筆資金除本金產生利息外,在下一個計息周期內,以前各計息周期內產生的利息也計算利息的計息方法。也就是俗稱的「利滾利」、「息上息」。
二、復利三要素:
1、時間:開始投資的年齡,開始越早,持續時間越久,收益越高。兩個小概念:(1)72法則,快捷、粗略演算法:72÷年化收益率=資金翻倍所需的年數;(2)臨界點,質變很多年,量變一瞬間。要有耐心,要堅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華。滾雪球原理。
2、收益率:收益率越高,本金翻的越快。收益與風險相伴,多學習理財投資知識,提高自己長期的收益水平。
3、本金:初始投入越高,收益越高。本金多,但如果沒有正確的投資方法,也有可能還會貶值。普通人投資早,學會正確的方法,日積月累也會有驚喜。
總結:開始的越早、選擇的理財方式平均年化收益率越高、一開始投入的本金越高、復利帶來效應越顯著哦!
但最最重要的是,要契而不舍的堅持投資!更要保持長期的、一定水平的收益。
⑧ 怎麼讓錢生錢復利
你可以定投基金。
基金定投業務是指在一定的投資期間內,投資人以固定時間、固定金額申購某隻基金產品的業務,基金管理公司接受投資人的申請後,根據投資人的要求在某一固定期限(以月為最小單位)從投資人指定的資金賬戶內扣劃固定的申購款項,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一般來說,基金定投比較適合風險承受能力低的工薪階層、剛工作的年輕人以及具有特定理財目標需要的中年人(如子女教育基金、退休金計劃)。 專家建議,投資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以及目標來規劃自己的基金定投,比如買車買房可以選擇工行定投三年或五年期,給孩子准備教育資金和養老則可以選擇期限較長的定投期限。
由於這種方法每次投入的金額一般較小,投資者可以通過一次約定,就能讓錢長期自動地工作,因此又被稱為「懶人投資法」。
與單筆投資不同,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投資起點低,不加重經濟負擔;每月自動扣款,具有強迫儲蓄的功效,為投資人積累了資金;長期堅持,還可以獲取復利收益。
定期定額投資可以有效地分散投資風險。當基金凈值上漲時,買到的基金份額較少;當凈值下跌時,買到的份額則較多。這樣一來,「上漲買少、下跌買多」,長期下來就可以有效攤低投資成本,投資者也不必為選擇合適的投資時機而勞神費力。
⑨ 世界八大奇跡——復利
被愛因斯坦稱為八大奇跡的是復利。丞相對國王說想請您在這張棋盤的第一個小格給一粒麥子,在第二個小格里給兩粒,第三小格里給三粒,以後每一個小格子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請您把這樣擺滿了棋盤的所有64個格的麥粒,都賞賜給僕人。
國王覺得這要求太容易滿足了,就命令他人們把一袋一袋麥子搬來,開始計數時,國王才發現,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麥粒全拿來,也滿足不了丞相的要求,這就是復利的力量。
整個國家的糧食都不夠,這個棋盤的故事裡,後一個格子是前一格子的兩倍,這就是復利的作用。復利和單利的巨大區別,同樣是投資十萬,第十年的時候也只差相差5.9萬元,但隨著時間的拉長,差別就越來越大,到第50年的時候單利十六萬,而復利是1174萬,簡直是天壤之別。這就是復利神奇的地方,在剛開始的時候,復利效果是很微小,不易察覺的,但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產生非常驚人的效果。復利的公式,最終收益等於本金乘以收益率乘以時間,本金越多,最終收益越大,要投資自己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多條腿走路開源,就是要想辦法積累本金。
第二個因素影響非常大,就是收益率,我們在本金不多的情況下,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投資能力,提高自己的收益率,第三個因素就是時間,年復利和每天復利,後者要高於很多,迭代的次數越多,復利威力越大,真是恨不得每一秒都在復利。年輕時犯的錯誤就是想把一切責任交給明天的自己,那麼22歲,27歲,32歲開始投資的人到底有多大的區別呢,小明的理財意識覺醒比較強,20歲就開始投資。小強稍晚25歲才開始投資,看起來差了五年,差距不是很大,只有抓緊時間就能贏頭趕上,可事實的真相是,假如每月定投1000元,每年的收益率為12%,定投基金完全可以達到,小明從20歲開始投資,共投資十年到31歲的時候不再投資本金,小強從25歲開始投資,一直投本金到60歲,他們各自60歲,存了多少錢?60歲的時候,小明有822萬,小強有733萬,即使小強的投入本金是小明的3.5倍,最終也沒能追上小明,我們可以看出,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小強始終後一名,僅僅差了五年的時間。
復利的魔力在漫長的時間中發揮了魔力,如果行動時間晚一點,那投資的回報就會少的多,所以執行力強的人往往會提前行動,爭取時間讓復利發揮最大的力量,復利有正向的影響,也有反向的影響。反向的影響就是通貨膨脹。在理財時,為什麼時間可以彌補金錢?差距很大,但是不管錢多少,理財要趁早。
如果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其實是很輕松的,到了40歲,50歲再准備養老金就很吃力了,復利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法則,在很多地方都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