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五禮分別指什麼
五禮,古代漢族禮儀總稱。以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凶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客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合稱五禮。
1、吉禮:吉禮是五禮之冠,主要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
2、嘉禮:嘉禮是和合人際關系、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嘉禮主要內容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脤膰之禮;賀慶之禮。
3、賓禮:賓禮是接待賓客之禮。
4、軍禮:軍禮是師旅操演、征伐之禮。
5、凶禮:凶禮是哀憫弔唁憂患之禮。凶禮的內容有: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凶札;以吊禮哀禍災;以禬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
❷ 古代禮儀文化,「五禮」是哪五禮
古代「五禮」指的是吉禮、嘉禮、賓禮、軍禮、凶禮,這「五禮」作為我國古代的禮儀制度,一直到現在都還有沿用。
❸ 古代「五禮」有哪些
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朝聘之禮。五禮形成於西周,春秋時期曾一度遭到破壞,即所謂的「禮崩樂壞」。
吉禮:即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等的禮儀活動。如郊天、大雩、大享明堂、祭日月、大蠟、祭社稷、祭山川、籍田、先蠶、祭天子宗廟、袼禘、功臣配享、上陵、釋奠、祀先代帝王、祀孔子、巡狩封禪、祭高禖等。歷代興革不一,但極為統治階級所重視。
凶禮:就是跟凶喪有關的一系列禮節,這方面不僅僅包括喪葬之內容,還有其他一些跟災難有關的禮節。《周禮·春官·大宗伯》就說,「以凶禮哀邦國之憂: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凶札,以吊禮哀禍災,以禬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
軍禮:指:1.舊時指軍中的禮儀。西周五禮之一,是用於征伐,是軍事活動方面的禮節儀式。 2.軍人的禮節;軍中的禮節。包括舉手禮、注目禮、持槍禮。
賓禮:用於朝聘會同,是天子款待來朝會的四方諸侯和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問安的禮節儀式。語出《周禮·春官·大宗伯》。
嘉禮:是飲宴婚冠、節慶活動方面的禮節儀式。嘉,美、善的意思。後代的帝王登基、太後垂簾、帝王聖誕、立儲冊封、帝王巡狩等,也屬嘉禮。嘉禮是和合人際關系、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其主要內容有六:一曰飲食,二曰婚冠,三曰賓射,四曰饗燕,五曰脤膰,六曰慶賀。
嘉禮的用意在親和萬民,其中飲食禮用以敦睦宗族兄弟,婚冠禮用以對成年男女表示祝賀,賓射禮用以親近故舊朋友,饗燕禮用以親近四方賓客,脤膰禮用以親兄弟之國,慶賀之禮則用在國有福事時。
(3)中國禮儀五禮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五禮:中國古代禮儀總稱。以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凶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客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合稱五禮。
❹ 中國古代所謂的「五禮」指的是什麼
2.古代的五種禮制。即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追問: 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各指什麼?? 回答: 吉禮:吉禮是五禮之冠,主要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主要內容有:(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師。(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嶽;祭山林川澤;祭四方百物,即諸小神。(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嘗、享祭先王、先祖。 嘉禮:嘉禮是和合人際關系、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嘉禮主要內容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脤膰之禮;賀慶之禮。 賓禮:賓禮是接待賓客之禮。 軍禮:軍禮是師旅操演、征伐之禮。 凶禮:凶禮是哀憫弔唁憂患之禮。凶禮的內容有: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凶札;以吊禮哀禍災;以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夢寒★獨柳 的感言: 謝謝!
❺ 中國古代五禮制度有什麼
一、吉禮
吉禮是五禮之冠,主要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
二、嘉禮
嘉禮是和合人際關系,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
三、賓禮
賓禮是接待賓客的禮儀。《周禮、春官、大宗伯》說:「以賓禮親邦國」,這里講天子與諸侯以及諸侯國之間交際之禮。
四、軍禮
軍禮是師旅操濱、征伐之禮。《周禮、春官、大宗伯》說:「以軍禮同邦國",這里講的是對那些叛逆不馴的諸侯要用軍禮使其服從和同。
五、凶禮
凶禮是哀憫吊研憂患之禮。《周禮、春官、大宗伯》說:「以凶禮哀邦國之憂」。凶禮的內容主要包括: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凶札,以吊禮哀禍災,恤禮哀寇亂。
也以上是我抄的。
❻ 古代五禮指什麼
中國古代禮儀總稱。以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凶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客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合稱五禮。
吉禮:吉禮是五禮之冠,主要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
嘉禮:嘉禮是和合人際關系、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
賓禮:賓禮是接待賓客之禮。
軍禮:軍禮是師旅操演、征伐之禮。
凶禮:凶禮是哀憫弔唁憂患之禮。
(6)中國禮儀五禮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1、吉禮
中國古代宇宙觀最基本的三要素為天、地、人,《禮記·禮運》稱:「夫禮,必本於天,餚於地,列於鬼神」。吉禮為五禮之冠,即祭祀之禮。為敬奉神與鬼的典禮,祭祀對象分為人鬼、天神、地示等三類。主要有祭天地、祭日月星辰、祭先王、祭先祖、祭社稷、祭宗廟等禮儀活動。
2、凶禮
凶禮即有關哀憫、弔唁、憂患的典禮。《周禮·春官·宗伯》記載:「以凶禮哀邦國之憂,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凶札,以吊禮哀禍災,以襘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意為以凶禮哀弔救助邦國的憂患,以喪禮來哀弔死亡,以荒禮來救助飢荒與疫病的流行,以吊禮哀弔發生的嚴重自然災害、水火災禍,以襘禮相助被圍而遭禍敗的盟國,以恤禮慰問國內的動亂或曾遭寇亂的鄰國。
3、軍禮
軍禮即有關軍事活動的禮儀。王者以禮治國,使天下歸於大同,難免會遇到內部和外部的干擾,甚至兵火的威脅。《禮記·月令》記載:「以征不義,詰誅暴慢,以明好惡,順彼遠方。」禮樂與征伐,猶如車之兩輪,不可偏廢。
而軍隊的組建、管理等,也都離不開禮的原則。例如軍隊的規模,天子為六軍,根據禮有等差的原則,諸侯的軍隊不得超過六軍,而必須與國力相稱,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當時的軍力往往用戰車的多少來衡量,故而,又有天子萬乘,諸侯千乘,大夫百乘的說法。軍隊必須按照禮的原則,嚴格訓練,嚴格管理。
軍禮分為大師之禮、大均之禮、大田之禮、大役之禮、大封之禮。
此外,軍隊的車馬、旌旗、兵器、軍容、營陣、校閱等無不依一定的儀節進行。
4、賓禮
賓禮是接待賓客之禮,即邦國間的外交往來及接待賓客的禮儀活動。如天子受諸侯朝覲、天子受諸侯遣使來聘、天子遣使迎勞諸侯、天子受諸侯國使者表幣貢物、宴諸侯或諸侯使者。此外,王公以下直至士人的相見禮儀,也屬賓禮。
中國自古就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之說,孟子曰「有禮者敬人……敬人者,人恆敬之」。而事業非禮不能興旺,社會非禮不能安定,國家非禮不能強盛,禮之用,難以盡述。禮以倫理道德的外化形式對人們的行為規范進行指導,不但是一種文化積累,更是社會秩序穩定的保障。
5、嘉禮
《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嘉禮親萬民。嘉禮為古代禮儀中內容最豐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襲,下至鄉飲酒禮,婚冠、賀慶等無所不包,其最主要的內容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脤膰之禮,賀慶之禮,即位改元禮等。
嘉禮是用來和合人際關系,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古人通常以飲食之禮來親睦宗族兄弟,以婚冠之禮來成全男女婚配,以賓射之禮來聯絡故舊朋友的感情,以饗燕之禮親睦四方之賓客,以賀慶之禮親和異姓之國。雖然君主專制已經廢除,但是很多禮儀的禮義還是被保留下來,特別是婚禮,成為了現代人一生中最重大的禮儀之一。
❼ 中國五禮是哪五禮
中國五禮:
1:以祭祀之事為吉禮
2:喪葬之事為凶禮
3:軍旅之事為軍禮
4:賓客之事為賓禮
5:冠婚之事為嘉禮
❽ 簡述中國傳統五禮的基本內容
吉禮
古代五禮之一。即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等的禮儀活動。如郊天、大雩、大享明堂、祭日月、大蠟、祭社稷、祭山川、籍田、先蠶、祭天子宗廟、袼禘、功臣配享、上陵、釋奠、祀先代帝王、祀孔子、巡狩封禪、祭高禖等。歷代興革不一,但極為統治階級所重視。《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祗之禮,以佐王建保邦國,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祗。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以貍沉祭山林川澤......以祠春享先生,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通典·禮六六》:「大唐開元年之制五禮,其儀百五十有二。一曰吉禮,其儀五十有五:一,冬至祀昊天於圓丘;二,正月上辛祈谷於圓丘;三,孟夏雩祀於圓丘;四,季秋大享於明堂;五,立春祀青帝於東郊......五十五,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
凶禮
古代五禮之一。指用於弔慰家國憂患方面的禮儀活動。包括喪葬禮、荒禮、吊禮、恤禮、襘禮等。後多特指喪葬、持服、謚號等禮儀。《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以凶禮哀邦國之憂,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凶札,以吊禮哀禍災,以襘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通典·禮六六》:「大唐開元年之制五禮......五曰凶禮,其儀十有八:一,凶年振(賑)撫;二,勞問疾患;三,中宮勞問;四,皇太子勞問;五,服(喪服)制度;六,皇帝為小功以上舉哀;七,敕使吊;八,會喪;九,冊贈;十,會葬;十一,致猷;十二,皇後舉哀弔祭;十三,皇帝太子舉哀弔祭;十四,皇太子妃舉哀弔祭;十五,三品已上喪;十六,五品已上喪;十七,六品已下喪;十八,五公已下喪。」
軍禮
古代五禮之一。即國家有關軍事方面的禮儀活動。如《周禮》所舉大師(召集和整頓軍隊)、大均(校正戶口,調節賦征)、大田(檢閱車馬人眾,親行田獵)、大役(因建築城邑徵集徒役)、大封(整修疆界、道路、溝渠),以及《開元禮》的告太廟、命將、出師、宣露布、大射、馬祭、大儺等。《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以軍禮同邦國。大師之禮,用眾也;大均之禮,恤眾也;大田之禮,簡眾也;大役之禮,任眾也;大封之禮,合眾也。」《通典·禮六六》:「大唐開元之制五禮......四曰軍禮,其儀二十有三:一,親征類於上帝;二,宜於太社;三,告於太廟;四,禡於所征之地;五,軷於國門;六,廣告所過山川;七,宣露布;八,勞軍將;九,講武;十,田狩;十一,射宮;十二,觀射;十三,遣將出征宜於太社;十四,遣將告太廟;十五,遣將告齊太公廟;十六,祀馬祖;十七,享先牧,十八,祭馬社;十九,祭馬步;二十,合州伐鼓;二十一,合朔諸州伐鼓;二十二,大儺;二十三,諸州縣儺。」
賓禮
古代古禮之一。即邦國間的外交往來及接待賓客的禮儀活動。如天子受諸侯朝覲、天子受諸侯遣使來聘、天子遣使迎勞諸侯、天子受諸侯國使者表幣貢物、宴諸侯或諸侯使者。此外,內個王公以下直至士人相見禮儀,也屬賓禮。《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以賓禮親邦,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時聘曰問,殷兆曰視。」《儀禮·士相見禮》鄭玄註:「士相見於五禮屬賓禮。」《通典·禮六六》:「大唐開元年之制五禮......三曰賓禮,其儀有六:一,番國主來朝;二,戒番國主見;三,番主奉見;四,受番使表及幣;五,宴番國主;六,宴番國使。」番,使西方邊境各國。《新唐書·禮樂志六》:「二曰賓禮,以待四夷之君長作與其使者。」《清史稿·禮志二》:「賓禮:藩國通禮,山海諸國朝貢禮,敕封藩服禮,外國公使覲見禮,內外王公相見禮,京官相見禮,直省官相見禮,士庶相見禮。」
嘉禮
古代五禮之一。即國傢具有喜慶意義及一部分用於親近人際關系、聯絡感情的禮儀活動。如君主登基、冊皇太子、策拜王侯、節日受朝賀、天子納後妃、太子納妃、公侯大夫士婚禮、冠禮、宴饗、鄉飲酒等。有時特指婚禮。《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以嘉禮親萬民,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禮親成男女,以賓射之禮親故舊朋友,以饗燕之禮親四方之賓客,以賀慶之禮親異姓之國。」《清史稿·禮志六三》:「二曰嘉禮。屬於天子者,曰朝會、燕饗.冊命.經筵諸典。行於庶人者,曰鄉飲酒禮。而婚嫁之禮,則上與下同也。」
❾ 中國古代所謂的「五禮」指的是什麼
1.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朝聘之禮。2.古代的五種禮制。即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❿ 傳統說法的五禮是什麼禮
關於中國傳統五禮,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朝聘之禮.另一種認為是古代的五種禮制,即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在古代,「禮」字本有廣狹二義.就廣義說,凡政教刑法,朝章國典,統統稱之為禮;就狹義說,則專指當時各級貴族經常舉行的祭禮、喪葬、軍旅諸方面的典禮.
春秋以後,社會發生變革,古代禮儀逐漸被廢棄,禮家著手整理、闡析其意義,並加以系統總結,編輯為五大類,以吉、凶、賓、軍、嘉為類目名稱,總稱「五禮」.
吉禮居五禮之首.吉訓為福,是事神致福的意思.
凶禮列五個項目,就是喪、荒、吊、檜、恤五程典禮.
賓禮列八個項目,其中朝、宗、覲、遇、會、同、問、視都是天子款待四方諸侯來朝會的典禮.
軍禮分列五個項目,軍旅與祭祀同樣重要,諸侯有不順服的行動,或者在執行王朝所頒制度時有僭越行為,就得用暴力威懾.
嘉禮列六個項目,有的包含兩種相近的典禮,有的只有—種典禮,有的只是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