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畫如何畫冰雪

中國畫如何畫冰雪

發布時間:2022-11-27 00:38:13

① 冰雪情中國夢的畫怎麼畫

我也不懂畫畫,不過我想或許我會按你的要求給你一點我的看法,或許會給你帶來靈感,希望滿意

② 冰雪運動繪畫怎麼畫

1、首先准備好鉛筆,彩筆,直尺,紙,先畫出帽子和頭部的輪廓,如下圖所示:

③ 怎麼畫冰墩墩雪容融

冰墩墩畫法:畫一個橢圓做冰墩墩的身體;在上面畫兩個半圓做小耳朵,下面兩個稍微粗一點的腳;左右畫上手手,手手一上一下呈現出打招呼的樣子;在橢圓裡面畫上個圓當作臉,然後用橢圓畫出眼睛,鼻子和嘴巴;冰墩墩的耳朵、眼睛、手、腳塗上黑色,一隻圓滾滾就畫出來啦!眼睛裡面用白色墨水或者高光筆畫上高光;分別用藍色,黃色,紅色、青色、淡藍色畫出光環。雪容融畫法:先畫個大括弧,然後畫上頭頂,頭頂的形狀比較像燈籠上面的裝飾;用黃色畫出頭頂上面的如意環和脖子上的圍巾;再用黑色畫雪容融的身體和jiojio,畫好後在兩邊畫上手手,手手也是一上一下,方向和冰墩墩反著的;畫上雪容融臉上不規則的雪塊,可以先畫下面的弧線,再從左到右;最後用橢圓畫上雪容融的眼睛,線稿就完成了。

1、「冰」象徵純潔、堅強,是冬奧會的特點;「墩墩」意喻敦厚、敦實、可愛,契合熊貓的整體形象,象徵著冬奧會運動員強壯有力的身體,堅韌不拔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奧林匹克精神。「冰墩墩」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將熊貓形象與具有超能量的冰晶相結合體現了冬季冰雪運動與現代科技的特點。左手手掌心的心形圖案代表了對全世界人民的歡迎。
2、「雪容融」是一個紅彤彤的可愛大娃娃,是以中國的紅燈籠為原型,燈籠代表著收獲、喜慶、溫暖和光明。「雪」象徵潔白、美麗,是冰雪運動的特點;「容融」意喻著包容、寬容,交流互鑒。頂部的如意造型寓意著吉祥幸福,如意從古至今都是中國的代表,象徵著美好的祝福。

④ 韓偉的藝術簡介

韓偉,中國冰雪畫研究會會員,津門冰雪畫首家,霽嵐畫館館主。1953年生於天津,自幼酷愛書畫,從其伯父習楷書學白描。「文革」 中閉門在家讀書練畫。1970年赴內蒙兵團,在基層搞宣傳,閑暇練字習畫。回津後入天津著名書法家馮星伯先生門下,畫技上曾得著名畫家梁崎先生指教,而後一直致力於中國畫的研習,尤其是梁崎先生引薦的中國冰雪畫。
於志學先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創建了冰雪畫,其高雅冷逸的畫風深深打動韓偉先生,自此便刻意留心反復臨摹,又於實踐過程中精心揣摩、不斷探索,循序漸進地增強畫功。在熟練掌握「潑白法」、「滴白法」、「雪皴法」技藝的基礎上,增加了冰雪畫的藝術色彩,用夢幻抽象的目光一改純白的冰雪世界,增添了思想感官上的色彩。並且還擴大了冰雪畫描繪的領域,由東北地區擴展到華北地區和江淮地區。賦予了冰雪畫新的含義。2005年,韓偉先生拜訪了中國冰雪畫創始人於志學先生,其作品得到於志學先生的首肯與贊賞。這在實現了韓偉先生與於志學先生神交二十多年的悠悠冰雪情結的同時,也為冰雪畫派注入了新的血液。
韓偉先生廣博書畫領域,飽覽歷代名作,遍游名山大川,拜訪名師畫友。不慕浮風,自成風格,被眾多收藏家看好。韓偉先生的冰雪畫通過嫻熟的技藝,深情地表達了冰雪世界的光彩斑斕、晶瑩剔透。既有初雪的輕柔,也有雪後的圓潤;既有結冰初時的朦朧,也有結冰固時的透明。突出顯現了北國霧凇美景和南國小橋流水人家的秀麗。畫風可稱「其冷也多情,其靜也怡人」。韓偉先生創作的長城,挺拔屹立、雄姿傲然,華北農庄開闊深遠、萬籟靜寂,江淮景色層次豐富、雪韻婀娜。都表現了冰雪世界空靈通透、冷逸深邃的神韻。
多年的繪畫創作讓更多的人認識了這位「非著名書畫家」,許多作品收錄在書畫專著之中,一些精品被港澳同胞所珍藏。隨著各種媒體的迅速發展和人們審美意識的多元化,冰雪畫不再是「山中高士晶瑩雪」,更多的人都陶醉在那冰清玉潔、深沉靈逸的冰雪世界裡。有冰自然清,有雪自然潔。韓偉先生的冰雪畫讓人們感受到冰天雪地的魅力。
藝術生涯創作歷程與典型事跡
1971年在內蒙兵團編寫繪畫連隊史展覽。
1972年-1979年負責連隊團支部文體宣傳和圖書館、黑板報、簡報、戰士書畫展。
1979年-1986年在企業負責工會宣傳,83年組織天津著名書畫家:馮星伯先生、梁崎先生、穆子荊先生在企業為職工做書畫表演。此前得到以上名家的指教,在中國傳統繪畫技藝上獲益匪淺。並得知冰雪畫的問世
1986年-1993年在企業負責辦公室及黨政領導工作,曾參加行業、系統書畫展。研習書畫。
1993年-1999年在企業負責辦公室及部門工作,負責企業IT編寫設計、廣告設計、對外宣傳並為職工做書畫表演。
1999年-至今潛心作畫每日筆耕不輟。
2004年作品:《雪霽深處有人家》入選天津美展。成為天津美展第一幅冰雪畫作品。
2005年作品:《雪韻》參加海雅杯天津老年書畫展,唯一的冰雪畫作品。
2005年作品:《南國雪霽》入選首屆人與自然全國書畫作品展獲得保護野生動植物公益事業愛心大使。唯一冰雪畫作品。
2006年捐獻冰雪畫《雪霽雀舞》給天津市南開區政府,獲「感謝著名書畫家韓偉構建和諧南開,愛心助困」證書。開幕式當日就被有關單位買走收藏。唯一冰雪畫作品。
2006年作品:冰雪畫《旺年雪霽》獲首屆天津日報書畫俱樂部二等獎。唯一冰雪畫作品。
多次支持社會各界免費徵集書畫作品並出版發行。
一些冰雪畫作品被外國朋友和港台人士收藏。
各地多個書畫網站收藏並展示冰雪畫作品。

⑤ 冬奧會的標志怎麼畫

1. 先畫一個三角形。



6. 給圖形塗色,注意中間的三個飄帶是有漸變效果的哦。

北京申辦冬奧會的標識隨處可見。標識以中國書法—「冬」字為主體,將抽象的滑道、冰雪運動形態與書法結合,人書一體,天人合一;冬字下方兩點融為2022,生動自然。標識展現了冬季運動的活力與激情,更傳遞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⑥ 國畫如何表現冰雪,蔡育賢大師動物畫中的那些冰雪是如何畫出來的望有識之仕告之!

一個是襯托法(烘托法),也稱反襯法。即將底染黑(暗),托出來雪(或雨)景。
再是將宣紙用墨色染後作底,用白粉點出來。
漫天雪花的畫法:
1、撒點法:
准備兩支筆,將染好底色(灰暗)宣紙或者其他紙鋪到地面或台案上。
一支筆蘸白粉液後,在另一支筆桿上敲打,根據畫面情況移動,根據雪花大小需要控制敲打的力量大小。
2、襯托法:適用於生宣紙。
准備兩支筆,將宣紙鋪到地面或台案上。
不用白粉用明礬水(礬水三比七),和上面操作一樣。然後,將紙反過來,在反面染墨色。明礬水有不透墨的作用,雪點就出來了。
3、畫雨也是這樣。只不過不是敲打撒點,是用筆刷。

⑦ 冰雪畫派的藝術特色及文化貢獻

一個藝術流派的發展史,實際就是一個藝術群體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歷史。冰雪畫派在20世紀80年代的發展依賴於自然地理文化和人文傳統以及社會時代環境和世界大文化。地域特色、創新精神和審美取向是冰雪畫派得以存在和發展的主要支點,冰雪畫派的一切努力都是圍繞這三個方面來展開的。在這個主導思想下,冰雪畫派為北方文化所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掀起了北半部寒帶文化的熱潮。冰雪山水畫帶動了北方冰雪文化的發展,促進和推動了音樂、攝影等姊妹文化藝術以及美術其他學科領域的發展,涌現了歌曲《塞北的雪》及一批表現冰雪題材的優秀攝影作品,版畫、油畫、水彩畫等其他畫種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表現冰雪題材的熱情,冰雪山水畫已經成為一種北方必不可少的文化現象。
冰雪畫派作為一種藝術創作群體現象,有以下五個特性: 冰雪畫派是在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中西文化撞擊的社會大背景下產生的,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時代的必然。因為它不是按照一千多年的傳統方法去表現北疆冰雪的風貌和狀態,而是把傳統形態向現代環境進行語匯轉化的一個成功嘗試。
八十年代初,正是剛剛開放的中國畫家突然接受西方涌來大量的現代藝術新觀念、新樣式、把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進行比較和反思的時期。冰雪畫派的成員大多是中青年,他們思維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故而在創作心態上更容易接受完全是嶄新樣式的冰雪山水畫,並在此基礎上不斷開拓、發展,保持著旺盛的創作熱情和創造活力,開始展示出特別的風格。周尊聖把傳統的筆墨巧妙地轉化成冰雪語言,王鈞兵用冰雪語言強調中國畫的書寫性;管強追求現代形式構成;徐居國、陳宇飛、李振東借用了版畫的語言,使畫面更加單純;丁富華有意識地把冰雪語言轉化成抽象結構;王維華、高峰山等在「白」中尋找微妙的變化。雖然有些作品還不夠成熟,但已經表明這些中青年畫家要和領軍人拉開距離的進取姿態。 於志學歷經二十年的努力使冰雪山水畫這一新的樣式在七十年代末問世。冰雪山水畫在相當一段時期所要解決的是傳統沒有的新筆墨技法語言問題即解決表現傳統不能表現的冰雪客體問題。冰雪山水畫的藝術語言是根據多年藝術實踐總結提煉出來的,既體現了傳統性,又反映了現代性;既有可讀、可接受性,又有可普及、可操作性,而且經過多年的努力創造,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藝術程式,它便成為冰雪畫派自己的語言和自己的「傳統」。繪畫語言的不斷更新、變化和建立,是中國畫千百年來經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一切關於中國畫內核、存在價值與本體精神和與傳統的承傳關系以及吸取先進的藝術養分的學術之爭和中國畫價值觀的討論,焦點最終都將落實在對中國畫藝術語言的探索上,這是冰雪畫派重視對繪畫語言探索的主要思想根源。緊緊抓住這一實質問題既保持傳統的中國繪畫精神,對外師造化的中國畫進行延續,又要沖破傳統的藩籬,突破傳統的語言符號,用冰雪畫的新傳統創造出反映時代繪畫特點的藝術作品是冰雪畫派的宗旨。
在這種基礎的繪畫技法和手段的基礎上,冰雪畫派的成員們進行題材和內容的多姿多彩的創作,表現各種不同的審美追求和藝術趣味、筆墨形式。既充分展現了畫派成員之間的藝術個性,又體現出畫派的整體共性。同樣是表現冰雪世界,繪畫手段出現變異,表現在作品造型、結構及筆墨和韻味追求的風格多樣上。周尊城把冰雪山水畫的用礬拓展到人物繪畫上,力圖要表現一種人文情懷;楊東平、王玉岩、王立民、鄭生路、畢克勤等人把冰雪山水畫技法融入傳統繪畫之中,把傳統的文脈與冰雪的筆墨相銜接;姜恩莉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後表現城市冰雪風光,反映了冰雪山水畫也是較早就融入二十世紀末開始的都市繪畫語境之中;呂大為、王建忠表現的冰雪花鳥,在承傳冰雪山水畫的基礎上追求筆墨情趣和韻味。以這些冰雪畫派骨幹為首的創作隊伍,使畫派的繪畫風格和特色得到多方位的展示,體現了現代情感和追求。縱觀冰雪畫派二十年的發展變化,既有畫派群體整體風格的加強,又有個性特徵張揚、突出的變化,但總體上仍不失畫派獨立的繪畫風貌,保持著畫派鮮明的獨立特徵。因此,常常有人說,一看作品,就知道是冰雪畫派。 冰雪畫派獨樹一幟的藝術特色與其鮮明的學術思想和藝術主張分不開。
(1)南黑北白
幾千年傳統的中國繪畫,從形式上看是以墨為主的藝術樣式,從范圍上來論,是以表現江南和中原的繪畫題材。南方的繪畫可以通過墨為主的多種色彩來表現,而北方最突出的特徵是在冬季,是以通過表現白來展現的。因而南北繪畫給人的藝術感受是「南黑北白」。冰雪畫派「南黑北白」的藝術主張奠定了中國畫黑白體系的理論基礎和藝術範例,為中國畫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因素,為中國畫開創了一個新的表現領域。
(2)冷逸之美
冰雪畫派表現的是北方固有的冰雪題材,是凍土文化。長年生活在北方的畫家深深感悟到,北方人和冰雪大自然的關系不是對立的,而是和諧地融洽為一體。北方人在大自然的錘煉下,有著北方人固有的審美觀念。北方文化作為一種寒帶文化顯而易見是離不開「冷」的主題和審美內容。「冷」具有凈化心靈、儲存生命、凝固喧囂、精神升華的巨大作用。中國山水畫自身的藝術性格是逸格,這個「逸」同中國畫的「韻」結合起來,就產生了中國畫最大的審美品位「逸氣」之感。這種逸氣同冰雪山水畫中的「冷」融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中國畫嶄新的審美內涵—冷逸之美。以「冷逸」為冰雪美學核心的冰雪山水畫,是通過新的東方審美理念表現的對傳統繪畫新的認知和升華,是對寒帶文化深層次的審美取向的高揚和開拓,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有著可以繼續拓展的無限廣闊的空間。這種「冷逸之美」排除了繁雜的色綵帶給人們的躁動和不安,體現了北方藝術傢具有的樸拙自守、空靈疏淡的人生境界。
(3)墨有韻,白有光
冰雪畫派是在突破傳統思維定勢基礎上產生出來的,並由此產生了中國畫白的體系。縱觀中國畫黑白兩域的審美內涵核心,就是冰雪畫派提出的又一全新的美學觀念「墨有韻,白有光」。墨韻是中國畫黑的體系的審美主體,白光是中國畫白的體系的審美內在。產生墨韻的用筆和用墨構成了中國畫第一、第二審美內涵;用光則構成了中國畫第三審美內涵。由於墨韻的存在,中國畫才有了用筆和用墨的玄奧和神秘,由於有了用光的存在,中國畫才出現了新的表現空間和生機。
(4)冷文化
中國歷史悠久,領土面積遼闊,江河湖泊和高山平原把中國分成不同的自然地域,南北地理自然條件的巨大反差和歷史演變等社會因素,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不同的文化特徵和審美差異,於志學把代表寒冷特徵的文化現象總結為「冷文化」,這是把氣候的感受轉化成的一種文化感受。冷文化的特點是粗獷、洪荒、奔放、豪邁,冰雪畫具有典型的冷文化特徵,它所追求的是表現冰雪世界的壯闊之美、粗獷之美和崇高之美的審美境界。
時值二十年,冰雪畫派在成立、猶疑、壯大和發展的過程中經受了考驗,至今仍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凝聚力,這無疑是時代的需要,是社會對冰雪繪畫風格的認定,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文化現象。正是在這種社會大環境背景下,冰雪畫派才得以生存。雖然當我們把冰雪畫派放在一個廣闊的歷史文化背景上和全國美術總體藝術格局中加以論證和考察,就會發現它作為一種地域形成的美術流派,與國內其他有影響的藝術流派相比還有相當多的弱勢之處,畫派的結構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它在完成了為北國冰雪立言後面臨著如何展現冰雪世界的精神性這一更為深刻的難題。因此冰雪畫派不僅是地域文化的產物還應是全球文化的一部分,要繼續從深化文化的角度打造冰雪畫派。這個任務相當相當艱巨,需要幾代人前仆後繼地努力下去。在中國畫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下,冰雪畫派將以不懈的努力迎接未來歷史的選擇,迎接中國畫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⑧ 張建新的畫家心語

冰雪梅花之我見
張建新

梅花具有不畏嚴寒的品格,具有極其頑強的生命力。在梅花盛開的季節,常伴有冰雪天氣,故踏雪賞梅成為人們一大興致和美談,也為畫冰雪梅花提供了現實佐證。
畫梅,要熟悉梅花的特徵和習性,才能賦予准確的人文精神和筆墨語言。為此,我非常注重實地采風。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我在大雪紛飛的武漢東湖梅園和皖南野生古梅群落考察時,真切地品味到詩句中的意境和梅花的風骨。其實,古人吟梅大多把梅花與冰雪聯在一起,以襯托梅花精神品格。如:「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楊廉夫)「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畫冰雪梅花是我自設的一個課題,雖然在表現梅花與冰雪的關繫上,增添了技術含量和難度,但在實踐探索、創作試驗中倒也增添了不少樂趣,幾年過去有了一批習作,且有了幾點如何畫冰雪梅花的粗淺心得,不妨道來請同仁指教。心得之一,整體上要有冰雪基調。面對一張白紙,心中要有強烈的冰雪空間氣氛,以青灰冷色作主基調,經營好畫面,充分運用黑、白、灰的水墨效果,確立主桿位置,留足雪野空間,照應透視關系,大勢布局即成。心得之二,局部要留足冰雪韻味。先畫近處積雪的樹干,方法有二:一則先以水膠斗筆(清水略加明膠)畫出積雪的樹干樹枝,而後趁濕以淡墨(略加花青色),接染雪枝下邊處,再趁濕以濃墨筆畫出樹和枝乾的暗部結構;二則先以濃墨畫好樹和枝幹,後以淡墨(略加青花色)渲染滲化濃墨枝乾的上邊沿,再以水膠畫出積雪和冰溜。畫時要特別注意把握好淡墨在濃墨與水膠之間的過渡關系,充分表現冰雪的肌理韻味。心得之三,點梅穿枝要有呼應交融。這一步謂之「畫龍點睛」,是達到視覺效果的關鍵環節。有幾點需要把握:其一,花香不在多。但花的濃與淡,大與小,疏與密的關系要照應到;其二,出枝不在奇。但枝乾的穿插、粗細、曲直、干濕應有變化;其三,手高不在快。畫冰雪梅花既需要著眼整體的視覺感覺,又要關注局部的一花一枝。因此,不可急於求成,要善於審視畫面,凝神思考,反復作調整,精心去渲染,方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水墨系列●
格調與境界

水墨是中國畫特有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境界。水墨畫相傳始於唐代,成於五代,盛於宋元。在長期的衍化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它獨有的風格面貌和樣式。水墨畫運用中國水墨的無窮變化和豐富奇妙的表現力,去營造一種高古清雅的藝術格調,在那或具象、或抽象、或意象的語境交匯中所表達出來的水墨語言和情懷,以純和而高遠曠達,以韻律而生機勃發。
水墨精神在於「無色而勝有色」,「單純而不單調」,墨分五色,神韻萬態。故水墨之妙意趣無窮,大美之境可謂無疆也!
題 《超 山 梅 韻》

江南二月煙雨清寒冬意正濃,然超山梅園卻已枯枝吐艷春意盎然,芳心萌動,一派生機!那青灰色鐵石岩般的梅樹,如盤龍似飛箭織成一幅幅奇妙的畫卷,枝上托起各色的花,紅、粉、黃、白、綠、紫,燦若錦霞,艷於繁星,姿態綽約,氤氳萬象。更堪唐宋古梅有遺韻,一代宗師留風骨。缶廬山莊之清麗妙絕,踏雪賞梅之心暢神逸,此乃江南美景絕品、人間仙境再造也!
梅 頌

嚴冬何時了,梅俏報春還,未見繁花吐艷,惟有一支鮮,歲月滄桑多變,更歷霜欺雨打,奕奕立風前,日後歸塵土,清香灑人間。
赤似火,白如雪,綠勝藍。花團錦簇,裝點華夏盡喧妍。人有不同志趣,花亦千差萬別,何必強求全,但願真情在,處處潤心田。
東湖雪梅
——武漢東湖雪中探梅有感

久負盛名東湖梅,
南飛三月天作美。
香園十里踏雪看,
見了梅花不思歸。
桿似游龍枝如戟,
紅白粉黛竟相輝。
此時若有百花在,
自愧不如稱芳魁。
彩墨系列(硯邊畫語)

我們所處的這個多彩世界,正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趨向。毫無疑問,繪畫必然受到價值觀念的深層影響而留下時代的烙印.一個對色彩多元化需求的時代已經到來。作為畫家別無選擇,面對挑戰要有足夠的勇氣去對待,在傳統與時尚、繼承與創新、共性與個性之間做出選擇,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徑,伴隨嶄新的思考與探索,在新奇與迷茫、肯定與否定、成功與失敗的矛盾和壓力下前行,難免會走些彎路、險路。大凡通往新的藝術境地之路,總會有荊棘和險峻。我確信「勇者勝」!只要敢攀登,就有可能在高處看見「曙光」。我的彩墨畫便是這一理念的實驗品,其中承載了我的思索與探求,也孕含著我的情感寄託,更是我的心路歷程。
畫之語

有人我問為什麼喜歡畫畫,我說 我畫畫不是為了謀生 卻是謀生已經離不開畫畫。因為,畫畫的我 比不畫畫的我多了一個世界。一個能夠讓我馳騁想像、筆耕墨耘、收獲夢想、陶醉生活的藝術世界。有了可以充分展示自我情趣的藝術空間,在那個空間里我可以自由飛翔隨心所欲 把現實與浪漫的色彩調和在我永遠不老的歲月里 把青山飛泉與鮮花百鳥置放在我的心境曠野之中,再把最心愛的梅花植於我的香格里拉的田園。這就是我的世界,一個為之充滿激情和快樂心暢的藝術世界,一個超然純凈而美麗的心靈王國。
畫中國畫應當注重筆墨技法的練習和研究,但絕不能墨守陳規,把技法放到了不恰當的位置,從而大大影響了創作的意境神韻。相反,有時的為所欲為、無視筆墨、膽大包天、狂放塗鴉竟能情入心境,誤入「桃源」,由於打破了常規章法,往往偶發奇趣、妙難可得。
座右銘

「博學多思勤奮創新」這是我長期以來在繪畫實踐與思考中感悟所得。博學可以拓寬視野、豐富知識,提升理論素養和審美層次;多思有益理清思路,辨明正路,少走彎路,找准出路;勤奮則以勤補拙、以勤積量、以勤通妙;勤奮應該是畫家最基本的自我要求和長期不懈,持之以恆的精神狀態;創新乃是畫家最高的藝術境界與成功標志,也是值得畢生追求的永恆課題,而繼承與創新是缺一不可的辯證統一體,沒有繼承談何創新。

⑨ 冰雪大作戰怎麼畫

1、以白色水粉顏料為主,在黑色卡紙上畫出雪堡,更加突出雪景的特點。
2、水彩筆為主題人物上色,更加突出人物。
3、將人物剪裁下來貼在背景紙上增加畫面厚度,使畫面更有層次感。

⑩ 國畫如何畫出雪花的效果

一.揉紙法
將紙揉皺後,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後襯濃墨或濃色;也可根據需要襯淡墨色。
1.全紙揉皺
2.局部揉
熟宣紙常用。主要形象完成後,根據需要,揉局部成規則或不規則紋路,展平後處理。
3.先畫後揉
畫時不必過於具體。正面畫反面畫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折紙
折成細密的或橫或豎的紋路。
5.扎紙
將紙中間提起,握緊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後,可呈放射狀。
6.壓紙
將畫紙折成或橫或豎,噴濕後,滾壓,再展平著墨色,可呈更細碎紋理。

二.扎染法
1.畫前扎染
扎後浸墨色,或者用筆塗墨色。
2.畫後扎染
3.干後展開
4.趁濕展開

三.拼貼挖補法
生宣紙:用干凈水將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濕撕去,理順毛邊後,用另筆蘸白凈的漿糊刷上邊口,再將同樣型號的宣紙粘貼,水洇,撕去多餘部分即可。
熟宣紙:剪去多餘部分後,洇濕邊口,輕撕薄邊,粘紙。
也可在補貼後,邊緣處略加幾點漿糊,使之大體固定,而後補筆或渲染進行調整,使之神完氣足,完成後裝裱即可。
1.把一幅畫切割、分解,然後換位或原位(如將一個圓變換角度或反過來貼上)重新組合。
2.或把別的畫面某一部分拼在此畫面上,構成新的關系。如用金箔直接貼在畫面等。
3.穿插拼貼法(如畫蘆葦和蘆葦後的漁舟)。

四.紙板遮擋法
1.紙筋法
在畫紙上加上紙筋,用水粘貼,畫後撕掉,可表現山石的紋理與質感。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紙筋。
2.刻版遮擋法
刻出大雁、白鷺等形象,再拓印。其它雜物:麻批子、松針等。
3.紙版漏印
此法與遮擋法相反,先在較硬的紙上剪刻出空洞形象,用它來刷印或拓印。

五.反襯法
1.在背面勾皴
2.正面勾皴,背後著色
3.正面作畫主體,托紙上畫背景

六.拓印法
可作拓印的材料有:玻璃、木板、膠合板、塑料板、布料、紙張、石板、鐵板等。在玻璃上拓印,可在下面襯一張白紙,以顯示墨色之形跡與深淺變化。
.硬板拓印
1.單墨色直接拓印
2.多墨色直接拓印
3.局部拓印
4.反復拓印
5.連續拓印
在已經拓印過的材料上,尚留少許墨色,可趁其未乾時繼續拓印,可得乾裂秋風而又迷離朦朧之趣。
6.干畫紙拓印
7.濕畫紙拓印
8.加油拓印
9.刷水點墨拓印(滃拓法)
.水拓印
10.一次拓印而成
11.多次拓印而成
12.水中花紋處理後拓印,拓印後也可以提起較長時間,或在局部加點水墨,任其自然流淌。
13.先膠礬再水拓
14.水中加油拓
要用揮發油:松節油、汽油等。
16.在已有墨色的水面淋油後拓印
17.再水中淋油後拓印,再著墨色。
.實物拓印
18巧借實物紋理,拓後再渲染。可選擇的實物有:樹葉、繩子、麻批子、松針、席子、蠅拍、木板花紋等
19.對印
20.反面拓印
在畫紙的反面拓印,再沖墨處理。
21.拓團蘸色印
將紙團、蔗滓、麻繩、麻袋布、粗紋布料、木板紋、絲瓜瓤等肌理材料做成拓團,蘸了墨色直接拓印到畫紙上。

七.滾印法
1.軟墊滾印法
2.硬墊滾印法
3.加繩滾印法
4.滾版拓印法
5.皺紙滾印法
6.生宣噴水滾印法
7.熟宣散扔細線下襯硬板滾印法
8.滾子上不均勻塗墨色滾印法
9.多種手法重復多遍滾印法
10.在無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有墨滾滾印法
11.在有墨色的拓印材料上用無墨滾滾印法

八.滲透法
1.兩張紙疊在一起作畫,下面一張成自然紋理。
2.一張紙折疊後在一面作畫,原理同上,展開後作為同一張畫再作處理。
3.在不透水的板面上作畫,下面一張會漬出奇異紋理。

九.平塗法
1.淡墨色平塗
2.淡墨色平塗疊加筆觸

十.積墨法
1.干積墨法
2.濕積墨法
3.干濕積墨法
4.積墨加皴擦法

十一.破墨法
1.濃破淡
2.淡破濃
3.墨破色
4.色破墨

十二.沖墨法
熟宣常用,生宣也可。生宣沖墨需要用大筆戳洗、吸干。墊不吸水的墊子叫「流墨沖」,墊吸水的墊子叫「吸墨沖」。沖墨之前,要准備熱風機。此法可與撒鹽法、皺紙法、局部變性等方法合用。
1.水沖墨
墨水中加樹膠水,畫出大意後,趁未乾時放地下用大量清水沖墨,使原墨盡量滲化,效果理想時,用熱風機固定。如果需要沖洗的部位較多,可以分作多次沖洗。比如,先沖洗枝幹,再沖洗樹葉等等。
2.墨沖水
先用水畫或噴淋,再用濃淡墨淋或沖之。此法類似「破墨法」,參見該條。
3.待機沖墨
待墨色稍干時沖之,墨的邊緣先干,有朦朧之效。
4.紙上先刷一遍肥皂水,再作處理。
5.沖墨後,將畫掛起,用噴壺噴水,令墨塊流動,用熱風機固定。
6.含膠墨點,趁濕在墨點中心滴入清水

十三.撞水法
又稱點水法、注水法,多用於熟宣或礬絹。所撞材料可有:清水、粉水、淡墨水等。可以等待自然干,也可以用棉紙等材料將多餘水分吸干。
1.撞墨
2.撞色

十四.讓水法
1.用水畫物象,再用較干墨色平塗或渲染,有水處吸墨,並自然滲化,再加點畫。
2.墨讓水,用水畫物象,用較濕墨色平塗或渲染,有水部分墨讓開,無水部分墨暈化,烘托月亮常用此法。

十五.彈色法
淋色法與此相類。
1.用筆管蘸墨色,彈至畫紙上。
2.用牙刷蘸墨色,彈至畫紙上。

十六.噴染法
可以局部遮擋,再噴染。
1.噴墨色
2.噴水
3.噴繪
局部遮擋,用來畫月亮常用此法。有人用來畫牆壁,表現水泥紋路,輔之以實物拓印法(如牽牛花葉等),可得真實立體層次效果。

十七.暈結腐蝕法
一盆水約一兩洗衣粉。
1.用適當濃度的洗衣粉刷一遍,干後用墨色畫出物象,稍停用水灑點於墨上,即出現斑點;再用水噴,將紙豎起,在一個方向斑點暈化,就會出現冰凌、冰雪等效果。最後用熱風機固定即可。
2.先畫物象,再淋、點、噴、沖洗衣粉溶液,提起畫作,傾斜導引。
3.洗衣粉泡落墨法
把洗衣粉在容器中加水攪拌,使之成為稠密泡沫狀,捧到畫紙上(生熟均可),然後滴上墨色,待其自然陰干,即可出現網狀泡沫肌理效果。
4.畫紙放在畫氈上無干擾泡落墨法
5.畫紙放在玻璃等硬板上泡落墨法

十八.吸收沉澱法
1.直接撒鹽法
小顆粒加精鹽為好。
2.水墨色彩加入鹼類(肥皂水、洗衣粉、洗滌劑等)調勻,敷色後半干時撒鹽。
3.與撒鹽法相同,但所用材料不同。可以選用的材料有:木屑、沙粒、水泥粉、麵包屑等等。用在熟宣中較好。

十九.漿紙法
1.豆漿法
取生豆漿備用。根據對滲化程度兌入清水,水的比例越小,則越接近熟紙。把要處理的生宣、皮紙、高麗紙等鋪在畫氈上,或淋灑、或噴點,或塗刷,掛起陰干後即可使用。
2.牛奶法
3.生蛋清水法
用豆漿水均勻地刷到生宣或皮紙上,可單張刷制,也可以把待刷的紙鋪到已刷的紙上刷制,一摞可刷十餘張,一起搭在木桿上,干後揭開使用。
將生宣紙掛在無煙塵污染處,在空氣作用下,質地變緊也頗好用。

二十.膠礬法
1.膠礬作畫,干後點畫渲染。
2.膠礬作畫,趁濕點畫渲染。
3.局部變性,在生宣上完成工筆效果。
4.進行中使用膠礬
在生宣上淋上礬水,干後畫墨竹;干後,再以飽和礬水點畫竹上積雪;干後,在畫紙背面噴點或烘染水墨。

黃明膠一錢,搗碎;白礬五分,研成細末;白芨五分,切成小片;分別用少量溫水泡三天左右。然後,在黃明膠和白芨中兌入適量開水,促使其完全溶化,與礬水合成混合液約一市斤左右,冷卻後即可刷用。一斤混合液可刷制四尺生宣十餘張。

二十一.蠟染法
1.干蠟染
用來畫紋理。
2.液蠟染
塗在畫紙上,干後掰裂揉碎,再塗畫墨色。
3.在熟宣上表現水墨淋漓效果,不宜用膠礬,就可以選擇使用蠟染。

二十二.加油法
1.熟宣用
在墨色中加入少許松節油畫出物象。
2.生宣用
先用松節油畫出物象,再用墨色罩染。

二十三.做舊法
1.紅茶水反復渲染
2.淡墨加少許赭石藤黃,使做舊呈黃灰色。
3.淡墨加少許花青,使做舊呈藍灰色。
4.熟宣可以正面刷,也可以反面刷(後者較佳)。
5.生宣可以托好後再從背面刷,直至滿意為止。
6.橡皮擦後再上色
7.砂紙擦後再上色
墊板:玻璃、木板、水泥牆、直線硬板等。
8.煙頭燒或者落灰燒
燒後的空洞要在托後補色。
參考資料:http://www.xici.net/b646461/d46174075.htm

閱讀全文

與中國畫如何畫冰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用什麼錢最貴 瀏覽:687
印尼黑酸枝傢具保養用什麼材料 瀏覽:3
越南政權如何交接 瀏覽:809
義大利什麼時候能成立 瀏覽:694
在中國哪裡賣房子 瀏覽:509
為什麼英國沒有威爾士元素 瀏覽:146
英國貨幣對人民幣多少 瀏覽:261
印度尼西亞礦產怎麼樣 瀏覽:448
去印度買手錶怎麼樣 瀏覽:708
哪個明星去了中國好聲音 瀏覽:981
信奉印度教有哪些國家 瀏覽:162
中國庚子年年都有什麼事 瀏覽:960
義大利怎麼考駕照 瀏覽:636
500馬幣是多少印尼盾 瀏覽:104
伊朗在地球儀上哪個位置 瀏覽:103
如何在中國和越南聊天 瀏覽:489
從印尼到印度多少公里 瀏覽:748
印度汽車關稅如何 瀏覽:260
義大利時區是哪裡 瀏覽:381
越南第一網紅叫什麼 瀏覽: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