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100年前的社會是怎樣這是一段怎樣的歷史你能用一個詞形容
嗯,中國100年前的社會形成是因為太封閉了,清朝末期統治者太迂腐了,是一段特別悲痛的歷史
『貳』 新中國成立前100年的歷史
1840-1859年,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
1860-1879年,洋務運動
1880-1899年,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的簽訂,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
1900-1919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的簽訂,中國同盟會成立,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
1920-1929年,中共一大召和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共二大召開,南昌起義,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北伐戰爭
1930-1939年,九一八事變,紅軍長征,一二九運動,西安事變,七七事變和中華民族全面抗日戰爭開始,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40-1949年,抗日戰爭勝利,重慶談判,解放戰爭,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勝利,新政治協商會議召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和新中國成立
『叄』 憶往事100年中國的屈辱史不堪回首那時的中國你會用什麼成語來形容
100年前中華民族備受外族欺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國家面臨生死存亡,所以可以用生不如死來形容!
『肆』 用什麼詩句形容中國百年來的滄桑歷程
飽嘗民族苦難,歷盡變革風霜。
烽火硝煙,江山激昂。
挽狂瀾於既倒,撐大廈於斷梁。
春風又綠神州,華夏再沐朝陽。
——朱相遠《中華世紀壇序》
百年憂患,敵愾同仇。
聚散沙成鐵塔,變弱者為健兒。
東方巨人如睡獅驚醒,民族魂魄化火鳳涅槃。
挽狂瀾於既倒,建廣廈於廢墟。
轉國運蒸蒸日上,升國旗冉冉凌空。
——魏明倫《中華世紀壇賦》
兩句皆出自歌頌中華世紀壇的辭賦作品,包括兩賦一序,兩賦分別出自魏明倫和雪川的手筆,一序是朱相遠創作的。這三篇文章主題各有側重,氣勢雄渾,氣韻悠揚。
魏明倫的賦主要表現的是中華文明的歷史跨度、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氣勢磅礴;雪川的賦更多的是展示中華文明和中國歷史厚度,文采飛揚;朱相遠的序在渲染中華文明的同時,更關注的是社會變革,文章的現實感強。二賦一序,俱為佳品。
『伍』 100年前關於中國歷史的資料
近百年來,時代經歷了滄海桑田的演變,而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也發生翻天覆地變化。100年前(1918年前後),世界經歷完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中國,辛 亥 革 命已初步取得民 主成果,封建體系瓦解,「舊」的觀念被拋棄,打壓。
隨著五四 運動和新文化 運動的掀起,西方的思潮在國內盛行,在當時代表著新的力量和方向,整個社會的知識分子都在向西方學習「民 主」與「科學」,相反,代表著封建時代及中國歷史幾千年沉澱的思想,比如「儒學」、「體制」、「禮儀」漸漸消減。
100年前的中式生活,一切都是新的,牙牙學語的,而傳統的中式生活,自此開始,逐漸弱化。
『陸』 100多年前的中國是什麼樣子的呢
100多年前,是上個世紀初,上上個世紀末,100多年前的中國是清末,是被西方列強侵略的屈辱時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恥辱歷史。為了拯救中華民族,中國無數仁人志士奮起反抗,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在偉大的革命先行者的領導下被欺壓的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終於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統治、趕走了外國侵略者,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身為中國人,我們要不忘歷史,牢記使命,須知「知恥而後勇」,我輩當自強,為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我們先看法國畫報《Le Petit Journal》上的100多年前的中國:
1909年,清王朝組建的新軍照片。甲午戰爭之後,清王朝為了增強軍事力量,由張之洞等人組建新式陸軍,這直新式陸軍完全按照西式軍制、訓練以及裝備,聘請洋人訓練,是清王朝最後一支有戰鬥力的正規軍。
1900年上海,華倫將軍檢閱在上海的法國軍隊。
1900年義和團運動中,義和團團民在東單總布胡同西口打死德國克林德男爵。事後無能的清王朝屈從德國的無理要求,於1902年在中山公園南門內修建了一個石牌坊紀念克林德男爵。
轎子上坐的是大清王朝的重臣李鴻章,抬轎的是清朝士兵,兩側扛槍的是日本軍隊和沙俄軍隊。
1908年11月14日和11月15日,清王朝的光緒帝和慈禧太後先後去世,眾臣跪拜。史料記載光緒帝是暴斃,慈禧太後是病逝。
100多年前法國日報的舊報紙記錄了上個世紀初的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被列強侵略,可謂是不堪回首。
『柒』 描寫中華歷史悠久的詩句
1,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出自唐代: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白話文釋義:人間的事情都有更替變化,來來往往的時日形成古今。江山各處保留的名勝古跡,而今我們又可以登攀親臨。魚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雲夢澤由天寒而迷濛幽深。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讀罷碑文淚水沾濕了衣襟。
2,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出自宋代: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白話文釋義:什麼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出自宋代: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白話文釋義:大江浩浩盪盪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聳雲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捲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傑。
4,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出自宋代: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白話文釋義:在這個堯、舜、禹聖聖相傳的國度里,在這片孕育著漢族文化的國土上生長著的偉大人民當中,總該有一個半個恥於向金人稱臣的志士吧!讓金人玷污和踐踏的中原大地充滿腥膻臭氣,怎麼能令人容忍?我們先烈為國獻身的精神何在?我們的民族正義何時得到伸張?
5,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只在談笑中。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出自宋代: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
白話文釋義:伊尹和呂尚兩位老人,困窘和順利的境遇全都經歷過了。他倆一位是釣魚翁,一位是奴僕。如果兩位英雄遇不到英明的君主,最終也只能老死於山野之中。
他們偶然與成湯和周武王相遇,英明的君主得到了賢臣,猶如雲生龍、風隨虎一般,談笑中建起了王業。到現在已幾千年了,誰又能與他們所建立的豐功偉業一爭高下呢?
『捌』 100年前的中國是什麼樣子的
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帝 ,享國二百六十八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 1644年大順攻佔明朝國都北京,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一片石之戰後,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趁勢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政治上推行首崇滿洲、圈地投充、剃發易服、遷海令、文字獄等 ,軍事上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並大規模屠城,20年間逐步掌控全國。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同時清朝的政治也有很多弊病。明代後期的君權有一定的鬆懈,而清朝又把封建專制推向了最高峰。中後期由於政治僵化 、文化專制、閉關鎖國、思想禁錮、科技停滯等因素逐步落後於西方。
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也開始了近代化的探索,開啟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得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清朝後期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軍閥袁世凱逼清末帝溥儀遜位,隆裕太後接受優待條件,清帝頒布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清朝滅亡後復辟勢力一直存在,例如張勛復辟和偽滿洲國,二戰末期蘇聯紅軍出兵東北,偽滿洲國徹底滅亡。
『玖』 有那些描寫中國歷史悠久的段落
答。
中國歷史,從夏朝算起,有近4100年歷史;從中國第一個統一的朝代秦朝算起,約有2241年。
史前時期的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神農氏(炎帝) 、黃帝(軒轅氏) 被尊為中華人文始祖 。約公元前2070年,夏朝出現;商朝時出現了已知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西周時社會進一步發展,春秋戰國時生產力提高,思想百家爭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秦朝;西漢與東漢時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漢字基本定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進入分裂割據局面。
隋唐五代時期,經濟繁榮、科技發展,文化影響廣泛。武周時期,因「大周萬國頌德天樞」的營建而使國際地位達到頂峰。 遼宋夏金元時期,多元文化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時,經濟取得發展,明末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清朝前期奠定了中國今天的疆域。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中華民國成立。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北伐戰爭後中國國民黨在名義上統一中國。1931年日本策動九一八事變,1937年開始全面侵華,1945年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解放戰爭後,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