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移動5G取得了哪些研發成果
據報道,在2018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中國移動從技術試驗、技術發展和產業合作等方面詳細展示了5G研發最新進展及成果。
在技術發展方面,中國移動系統展示了5G開放智能無線網路(ORAN)的主要理念和特徵,從而推進5G無線接入網向智能化、標准化、通用化和開源化演進發展,在提升網路性能、降低建設成本和運營復雜度的同時,為用戶提供快速、精準的個性化服務。
中國移動負責人表示,中國移動一直持續開展5G關鍵技術研究,積極推進國際標准化工作,提出的5G靈活幀結構、大規模天線、波束賦型等創新技術已成為5G空口標準的核心基礎,牽頭完成了第一版5G核心網架構國際標准,是中國公司首次牽頭系統架構設計,提出的SBA(基於服務的架構)被3GPP確定為核心網唯一基礎架構,並牽頭確定了基於HTTP/2的新一代協議體系。
㈡ 5g網路到底可以我們帶來什麼
中國聯通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5G相比於4G,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時延、更多的連接數、更快的移動速率、更高的安全性。用戶體驗的速率最高可以達到2Gbps,比如下載一部高清電影只需要幾秒鍾。
㈢ 5G智能生態是什麼
5G+智能生態是利用5G技術配合多種感測設備,通過對水資源的可視化監測,方便**主管部門對水環境實時管理。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全城千兆,C位出道。5G雙千兆套餐,1000M寬頻,60G流量全家共享,詳情可登錄廣西電信網上營業廳查看。客服156號為你解答。
http://wx8102.gstai.com/UrlDispenseApp/index.php
㈣ 5G有什麼用
5G網路的主要亮點是高速度、泛在網、低功耗、低時延,能夠更好推動物聯網、車聯網、人工智慧等場景的發展,推動AR、VR等應用不斷成熟。
從1G到5G
1G 1987年
無標准、無技術、無產業
2G 1996年
全球最大移動網路,培育本土製造商
3G 2009年
從無到有,首個移動通信國際標准,建成全球唯一TD-SCDMA網路,實現GJ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發展目標
4G 2013年
從邊緣到主流,中國主導的國際標准首次成為主流,實現走出去,實現4G改變生活
5G 2019年
從主流到主導,助力我國在技術、標准、產業、應用呈引領態勢,力爭實現5G改變社會
5G,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是對4G的延伸。除了提供更快速地網路傳輸之外,業界認為5G網路下將可以支持萬物互聯,顛覆以往對通信的認知。相比4G,多項性能指標上都有了質的飛躍。
那麼,5G網速究竟有多快呢?具體來說,5G網路下,用戶體驗速率將提升10倍,至100Mbit/s,峰值速率將提升30倍,至10Gbit/s;連續數密度將提升10倍,至1M/Km2;端到端時延將縮減至十分之一,為1毫秒。
5G網路下,用戶將體驗到一部10G的視頻,5G下載僅需9秒,4G下載則需要15分鍾。
但5G只是更快嗎?當然不是。相比於原來的3G、4G來說,5G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解決世界全連接的問題。人與人的連接在過去3G、4G時代已經基本解決了,而5G從一開始瞄準的就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也包括人與物的連接、物與物的連接,這將是一個全面互聯的時代。
5G有四大重要特點:高速度、泛在網、低功耗、低時延。這些特點決定了5G會率先被重點應用在以下領域。
一是車聯網。雖然現在車聯網的發展已經嶄露頭角,但現有的4G通信技術是無法滿足汽車智能網聯需求的,網路延遲高、不穩定是致命傷,這些都導致了現在的車聯網體驗並不盡如人意。
二是VR、AR等領域。VR曾經特別熱,可為什麼又涼了?原因之一是體驗不好,畫面效果差,眩暈感強烈。這其實也是受制於當下的網路條件,VR圖像精度不能做得很高。
三是家庭寬頻和智能家居。5G的泛在網特點是指在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有網路存在,這是智能家居普及的必要條件。比如,在很多家庭,衛生間都是網路死角,智能馬桶就無法使用。另外,5G的低功耗特點解決了智能配件總是要充電的痛點,智能手錶、鞋子、腰帶都可以長時間在網。
四是智能製造。智能製造對網路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不可能為每種使用場景建設一張獨立的網路,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張網路支持多個邏輯分片,每個分片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自治子系統。
著名通信行業專家、飛象網CEO項立剛說,中國在5G的技術線路圖上選擇了SA獨立組網的方案,而歐美多數GJ選擇的是NSA非獨立組網方案。後者意味著主要網路還是4G,只在核心地區用5G組網,這樣的網路不能實現所有的5G場景與業務。而前者則是建立一張獨立的5G網路,這張網路可以實現全地區高速度上網,還可以支持低功耗、低時延,這為工業互聯網、智能交通體系提供了通信能力,也為智能家居爆發提供了機會。
新時代,萬有終端的大時代
和3G、4G的發展過程類似,5G時代全面展開,也會從運營商大規模建網開始,隨後智能終端大量普及,最後各種應用生態形成。
但4G時代的終端形態主要是以智能手機為主,而5G時代又將如何呢?
在近日日本內政部推出的一部5G宣傳片中,就直觀展現了普通人在5G時代的新生活。即使遠在偏遠山村,即使用戶是不熟悉電子產品的老人,都能便捷地使用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全息投影、遠程醫療、無人零售、實時翻譯等日常服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整部宣傳片並未出現傳統意義上的手機,而是用眼鏡、手錶等更小巧也更隨身的終端完成手機的工作。影片的最後,主人公還邀請身處異地的朋友們一同為兩位老人舉行了金婚典禮,但並不是通過屏幕進行視頻對話,而是通過一個個立體的3D全息投影,宛如本人出現在眼前,為老人組成樂隊,演唱歌曲。
一部智能手機已經給上至GJ經濟發展,下至普通百姓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而5G時代,終端和場景將更為豐富,最終形成萬物互聯的全新生態。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中國移動總裁李躍表示,5G作為下一代互聯網的支撐技術,將會使很多新興科技迅速商業化、產業化,並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普及。
㈤ 5g時代的來臨意味著什麼
5g時代的來臨意味著什麼
5g時代的來臨意味著什麼, 隨著互聯網不斷發展,各種技術都在不斷呈現出上升的趨勢。不僅豐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同時還有效推動了科技和經濟等方面的發展。那麼5g時代的來臨意味著什麼呢?
5g的到來代表著我們的網路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5g網的速度,5g的速度要比現在的4G快己十倍,甚至是上百倍,到時候再也沒有網路延遲的現象可以出現了。除此之外,5G網路不僅僅能應用在我們的手機上,他能應用的領域太多太多,十分廣泛,不論是在軍事上,工業上,還是在民,他都能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 。
隨著5g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可能發生的變化是你難以想像的,我現在就是希望我能能夠快速普及到我們的的生活當中,提供更多的便利。
5G時代的到來,表示在我國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即將迎來爆發式的發展,人工智慧(AI)需要落地,離不開物聯網(IOT),物聯網是目標,人工智慧是實現方式,實現物聯網離不開人工智慧發展。
人工智慧計算、處理、分析、規劃問題,而物聯網側重解決方案的落地、傳輸、控制,兩者相輔相成。目前,很多科技企業也在積極探索研究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發展深度融合的路徑,推動AIOT行業的快速發展,抓住時代機遇。
其中,杭州視在科技有限公司VAI技術採用高效快速的圖像背景建模演算法過濾信息重復的圖像,然後採用行為模式識別過濾演算法過濾掉商業場景下沒有重要信息的圖像。這為無數企業解決了巡店成本高、管理鏈條長、安防監控等諸多難題,實現了企業從傳統運營到智能運營的過渡。
5G究竟是什麼?
在3G、4G和5G等名詞中,G是英文單詞「generation」(第x代)的縮寫。5G,即第五代行動電話行動通信標准,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
早在2009年,華為就已經展開了相關技術的早期研究,並在之後的幾年裡向外界展示了5G原型機基站。華為在2013年11月6日宣布將在2018年前投資6億美元對5G的技術進行研發與創新,並預言在2020年用戶會享受到20Gbps的商用5G移動網路。
在移動通信領域:第一代是模擬技術;第二代實現了數字化語音通信;第三代是人們熟知的3g技術,以多媒體通信為特徵;第四代是正在鋪開的4g技術,其通信速率大大提高,標志著進入無線寬頻時代。
5G不是一個單一的無線接入技術(與4G、3G和2G不同),也不是幾個全新的無線接入技術,而是多種新型無線接入技術和現有無線接入技術集成後的解決方案總稱。
事實上,如果只打個電話、發個簡訊,2G就夠用了(即使喜歡看視頻,也都是WiFi下載下來看),那麼5G的優勢到底在哪裡呢?
答案是,5G最大的優勢體現在「物聯網」上,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即通過互聯網,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都可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而物聯網則離不開速度快、低時延、信號穩定、低功耗的無線通信,也就是5G了
5G的到來將形成全球統一的網路標准,不僅能解決全球漫遊問題,還將大幅度降低設備、終端成本。同時,也會促成無人駕駛、虛擬現實、智能家居等概念商用,從而進入全面數字化時代。
那麼問題來了,5G對普通老百姓有什麼用?
它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1.速度大幅提升5G表面上看只比4G多了1個「G」,但實際上差距非常大!如果說4G是雙向8車道的高速公路,那麼5G最起碼是雙向100車道的高速公路。說白了,就是快!更快!
2.全景視頻:移動端也能實現不少人一定會對體育館內的巨屏所吸引。但如果你能在游戲或者智能手機中獲得同樣的實時畫面呢?你甚至可以切換鏡頭,即時重播,高分辨的4K視頻會讓你耳目一新。
3自動駕駛汽車我們目前使用的4G網路,端到端時延的極限是50毫秒左右,還很難實現遠程實時控制,但如果在5G時代,端到端的時延只需要1毫秒,足以滿足智能交通乃至無人駕駛的要求;現在的4G網路,並不支持這樣海量的設備同時連接網路,它只支持數量不多的手機接入,而在5G時代,1平方公里內甚至可以同時有100萬個網路連接。
它們大多都是各種設備,獲知道路環境,提供行車信息,分析實時數據、智能預測路況……通過它們,駕駛員可以不受天氣影響地,真正360度無死角地了解自己與周邊的車輛狀況,遇到危險也可以提前預警,甚至實現無人駕駛。
4互聯網機器人:實時反饋醫生指令對醫生而言,機器人在手術方面將大有可為。但是它們需要對醫生發出的指令作出實時反饋。在執行復雜的命令時,正在工作的機器人更需要與醫生實現無縫「溝通」。
5虛擬現實:各種體感需要極速網路傳輸當你戴上V【R】頭盔後,你便進入了一個虛擬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你可以與他人進行互動,游戲甚至擊掌。有了5G,用戶之間的相互協作將迎來新的時代。相同物理位置的兩人將可以實現相互合作。各種體感功能需要極速網路傳輸,才能加強虛擬現實,網路天生就是管道。
1.如果說4G是「修路」,5G更像是「造城」
光明智庫:有人認為,5G只不過是更快的4G。真是如此嗎?比起3G、4G技術,5G技術到底有什麼優勢,體現了哪些創新?
王志勤:3G、4G開啟了移動互聯網時代,5G從移動互聯網擴展到移動物聯網領域,服務對象從人與人通信拓展到人與物、物與物通信,將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引發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
國際電信聯盟定義了5G的三大應用場景:增強移動寬頻(eMBB)、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和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
增強移動寬頻主要面向移動互聯網流量爆炸式增長,為移動互聯網用戶提供更加極致的應用體驗;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主要面向工業控制、遠程醫療、自動駕駛等對時延和可靠性具有極高要求的垂直行業應用需求;
海量機器類通信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環境監測等以感測和數據採集為目標的應用需求。5G三大應用場景將全面支撐新模式、新業態的創新發展。
與4G相比,5G應用場景更加豐富,關鍵性能指標也更加多樣化。5G最突出的三個性能指標是用戶體驗速率、空口時延和連接數密度。5G用戶體驗速率可達100Mbps至1Gbps,是4G的10倍以上;空口時延低至1ms,是4G的1/10;連接數密度可達到100萬連接/平方公里。
黃宇紅:5G不是某一項技術的突進或突變,而是一系列新技術的創新集成。如果把5G比作一條珍珠項鏈,其中每一顆珍珠就是一項創新技術。5G既繼承了4G的成熟技術,又引入了大量的技術創新,以突破現有網路無法解決的瓶頸和難題。
5G主要有三大特點:一是更強的性能。5G速率更高,將帶來極低的時延體驗和更多的連接數量,路燈、水表都能接入5G網路。
二是更多的場景。5G不僅考慮人與人的連接,也考慮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三是全新的生態。5G時代最大的特點是通信行業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如果說4G是「修路」,5G更像是「造城」。5G將通過打造跨行業的融合生態,賦能各行各業,提升全社會數字化水平,成為智慧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實現「5G改變社會」的願景。
邱雪峰:與4G網路相比,5G在數據傳輸速度、接入容量和數據傳輸時延等方面都有較大的飛躍。5G不僅是無線通信技術的升級換代,也是一次重大的技術變革。從無人駕駛汽車到智慧城市,從虛擬現實到現代化工廠,5G將會與多種新技術一起成為國民經濟發展轉型的重要推動力。
對於用戶來說,第一個直觀體驗就是速度快,4G時代下載一部2GB大小的高清電影大概需要5分鍾,5G時代可能只需要5至6秒即可完成,超高速的網路能力將給消費者帶來新體驗,給新產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2.5G時代,無數可能將變成現實
光明智庫:您所期待的.5G時代是什麼樣的?
王志勤:在5G時代,5G的高帶寬、低時延等特性將進一步提升移動互聯網用戶體驗,促進信息消費從低水平的供需平衡向高水平遷移,助力我國信息消費持續擴大升級。
同時,5G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結合,將會成為我國傳統產業加速技術改造和跨界整合的孵化器,推動工業、醫療、交通、能源等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網路化發展,提升信息化水平,催生新產品、新模式和新業態,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強勁驅動力。
比如,5G與電子政務、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將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5G可大規模應用於教育、文化、體育等公共事業,提供遠程教育、遠程醫療、虛擬現實體育賽事直播等新服務。5G要獲得真正的成功,一定要實現與各行各業的深度結合,成為構築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
黃宇紅:在5G時代,超高的帶寬會給人們帶來身臨其境的全新體驗,比如4K視頻、增強現實教育等;低時延、高可靠連接可以使人們享受到便捷、高品質的服務,比如遠程醫療、機器人保姆、虛擬商城、虛擬銀行等。今年3月,中國移動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完成了全國首例基於5G的遠程腦外科人體手術。
5G將助力生產方式全面升級。5G將使工廠里的每一個設備可感知、可控制、可靈活調整,從而帶來生產的無人化、智能化、柔性化,大幅提高生產效率。
比如,遠程實時生產控制及監控會大幅減少工人數量,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的安全性;無處不在的感測器實時收集大量信息,能夠降低故障率;
生產信息、流通信息與消費信息的對接,能夠及時滿足市場的個性化需求。另外,5G還將助力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比如,基於5G技術、採用多模式生物識別的身份認證系統,將提高政務辦事效率;空天一體的視頻採集可以實時發現並追蹤嫌疑人員等。
邱雪峰:5G將開啟新的時代,一個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聯的智能世界。在5G時代,無數可能將變成現實:未來路上的汽車將是無人駕駛模式,所有車輛通過網路協同行駛,再也沒有堵車、交通事故的難題;貨物可以通過無人機進行運輸,快速送貨到家;
盲人可以通過輔助設備感知外界,像正常人一樣出行生活;手錶、眼鏡、牙刷等個人物品,以及停車位、垃圾箱等基礎設施都可以連成一體。5G將成為世間萬物進入數字世界的入口。
新技術通過提高生產力來提升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催生出新的產業空間和價值。對於很多行業而言,5G將是重大機遇,萬物互聯將促進新的萬億市場出現。
㈥ 5G+北斗高精度定位十大應用場景發布
5G+北斗高精度定位十大應用場景發布
5G+北斗高精度定位十大應用場景發布,為推動北斗產業化發展將會在全國打造並落地一千個5G+北斗高精度定位標桿項目。5G+北斗高精度定位十大應用場景發布。
為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關於加快5G建設和實施北斗產業化的要求,10月15日,中國移動與寧波市政府在浙江寧波聯合舉辦「精準時空,智駕未來」5G+北斗高精度定位行業大會。中國移動副總經理趙大春出席大會並致辭,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等單位有關負責人參會。
趙大春在致辭中表示,5G具有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技術特性,北斗系統具有導航、定位、授時和短報文通信等能力。中國移動將以5G+北斗為載體,融合AICDE(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匯聚數智生產力,推動社會數智化升級「三個新」,即築牢5G+北斗高精度定位網路「新基石」、深耕5G+北斗高精度定位應用「新場景」、共促5G+北斗高精度定位生態「新繁榮」。
自2020建成並發布全球最大規模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統以來,中國移動聯合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完成全國范圍內5G+北斗高精度定位基準站坐標解算,獲得國家測繪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認證,形成包括靜態毫米級、動態厘米級、星網融合、短報文融合等7類標准化定位服務,並打造了由5G一體化融合雲網、北斗標准化定位產品、場景定製化開發組成的精準時空服務體系。
會上,中國移動發布了5G+北斗高精度定位十大應用場景。經過一年實踐,中國移動以「有需求、有應用、有價值、有空間」為原則,對全國5G+北斗高精度定位項目進行篩選,總結提煉出了包括智能駕駛、智慧港航、智慧物流、監測檢測、智慧公交、共享單車、無人機、精準導航、精準農業、測量測繪在內的十大5G+北斗高精度定位應用場景,並發布了場景化解決方案,支撐5G+北斗市場化推廣、規模化復制。
大會期間,中國移動正式為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江西等地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應用示範基地授牌,並與多地行業用戶簽訂5G+北斗高精度定位合作協議。示範基地和合作項目將成為5G+北斗產業集聚和成長的土壤,中國移動將開放自有技術能力、營銷渠道、產業聯盟、聯合實驗室等資源,深耕十大場景,聚合5G+北斗產業終端、平台、服務、集成等環節百家合作夥伴,在全國打造並落地一千個5G+北斗高精度定位標桿項目,切實落實國家推動北斗產業化發展的'要求。
5G+北斗,精準「制導」應用新場景
高速率、低時延、廣連接的5G通信,遇到天地相通的北斗導航,會碰撞出什麼樣的創新靈感?
在昨天下午中國移動與寧波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行的「精準時空、智駕未來」5G+北斗高精度定位行業大會上,中國移動正式發布了十大5G+北斗高精度定位應用場景,涉及智能駕駛、智慧港航、監測檢測、智慧公交、無人機、精準導航、共享單車、智慧物流、精準農業、測量測繪等生產生活領域。
電力無人機巡檢、自動駕駛試驗、港口外集卡定位、拖輪引航、智能安全帽……近年來,寧波高度重視5G、北鬥技術發展,積極探索5G+北斗高精定位領域,目前全市已經建成5G基站數超過1.3萬個,在剛剛結束的工信部對全國36個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4G+5G網路質量抽查中,寧波位居全國第一;4G+5G+重點場景應用總分也是最高。
筆者從大會上獲悉,在高質量、快速推動新一代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我市將充分發揮區域和產業雙重優勢,大力推動5G在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智慧物流等多領域的創新示範應用,打造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5G典型示範應用場景。在北斗應用方面,我市目前已經建成衛星導航定位精準服務系統,包括9個自建基站、14個省級共享基站,實現了全網對多元衛星導航定位數據的全面支撐。
下一步,我市將加大與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信息技術企業的合作,聚焦智慧交通、智慧農業、智慧水利、智慧檢測等重點領域,通過5G、5G+北斗、5G+車路/船岸協同等技術,探索共享單車、邊坡檢測、車道級導航、無人機/無人船等創新應用,構建覆蓋5G+千兆光網(音)+智慧專網+衛星網+物聯網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體系。
5G+北斗「智泊南通」引領數智生活新體驗
日前,江蘇南通移動助力南通市推出「智泊南通」系統,打造全新智慧停車模式,帶來數智生活新體驗。
據了解,4月起,「智泊南通」系統在崇川區試點上線。8月,在南通市市級平台正式上線。該系統依託5G通信網路、北斗定位、雲計算、智能巡檢車、AI圖像識別、ETC無感支付等先進技術,通過整合崇川區現有公共停車資源,將智慧停車管理、交通違章治理、智慧交通大數據治理等結合在一起,構建全新的交通治理解決方案。
「智泊南通」系統在全國首創以5G﹢ETC智能巡檢車為路邊停車收費的主要技術方案。通過在市區熱點道路部署ETC扣費裝置,車主在駛過這些裝置時,即可自動完成ETC扣費,真正做到了隨停隨走,無感支付。
同時,通過大數據能力整合全市停車資源,推出面向居民的「智泊南通」智慧停車小程序,通過5G﹢北斗精準定位實現諸多功能。目前平台已接入市區近500個停車場,106051個停車位,注冊人數已經超13萬人。
系統的順利運行切實提升了居民的駕車體驗。遊客紛紛表示:「開車前可以查看目的地旁邊的停車場,離開時,直接扣充值余額,都不用再掏手機付費,特別方便。」
南通移動將繼續助力豐富各項功能,打造好城市停車的「南通模式」
㈦ 5G的三大場景是什麼
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5G相比於4G,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時延【理論上時延可達1ms(「1ms」讀1000微秒)】、更多的連接數(支持更多的用戶接入)、更快的移動速率、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靈活的業務部署能力(可以滿足遠程手術、無人駕駛等場景的通信需求)。
聯通5G優勢:產業生態比較成熟,終端跟網路的兼容性測試比較充分,且聯通的5G網路支持並發業務,可以打電話的同時繼續看電影。
速率:上行:5G業務單用戶最高上行速率約為100Mbps;下行:目前5G業務單用戶的最高下載速率能達到1Gbps(讀:每秒1G比特),如下載1GB高清電影(約為播放時長1.5小時的高清電影),在5G網路環境下,最快只需約8秒可下載完(計算公式:1024MB/(1024Mbps/8)=8s)。
註:用戶實際體驗速率受網路環境、手機性能、套餐、同一時間上網用戶數等因素的影響,可能會低於上限值。
網路制式:5G在3.5G頻率上和2.6G頻率上都為TDD。
手機網標顯示:支持5G功能的手機連接到5G網路以後,手機上顯示「5G」標志。
㈧ 5G 網路有什麼優勢
5G網路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路。 5G網路的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8秒1GB,比4G網路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 5G與4G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高速率、低時延、大容量等。 比如,理論上5G網速比4G快幾倍,同樣的密集的商業地區,5G要比4G更快、更穩定。了解更多服務優惠請關注「安徽電信」公眾號。
㈨ 「5G+」帶來哪些改變來自深圳的「智慧暢想」
「應用+」測試落地,推進5G商用
【「5G智慧派出所」】從前海北上,位於深圳寶安塘頭的「5G智慧派出所」,一位萌萌的「鋼鐵俠」巡警正在等待上崗。「鋼鐵俠」不需要睡覺,可以24小時巡邏,4G環境下,一路攝像頭數據回傳會有卡頓,而在5G網路環境下,6路攝像頭數據可以實時傳輸,並對環境進行追蹤和關聯分析。
塘頭派出所相關負責人表示,「5G智慧派出所」利用5G網路的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能力,拓寬執法場景的廣度深度。結合無人機、巡檢機器人、AR眼鏡、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升級智能終端,深化智能分析,打造立體智能執法系統。
【「5G智慧醫院」】「誰剛剛在現場?病人現在什麼情況?」這是在4G環境下,病人從急救車轉運至醫院急診,接診醫生常問的第一句話。然而5G的應用,或將改變院前急救的信息傳達方式。近期,深圳首家 5G 智慧醫院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啟動建設。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描述了「5G智慧醫院」的未來場景:急救車從到達患者身邊的一刻起,患者體征數據、監護影像等都會實時傳輸到醫院,急診醫生可以及時制定搶救措施。由於5G的低時延特點,院外專家可以在各地遠程觀看介入影像,與現場外科醫生完成針對疑難雜症的5G手術。
政務警務、醫療 健康 、工業互聯網、智能網聯 汽車 ……在運營商、上下游企業等各類主體的共同推動下,5G商用步伐正在持續走近。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徐志斌說,目前5G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5G業務應用測試取得積極進展,接下來的重點就是推動網路、技術、產品與應用深度融合。
「產業+」深度融合,有望形成萬億市場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種5G基站的覆蓋半徑約200米,遠小於現有4G基站的信號傳輸距離。這意味著,要實現5G組網,提供穩定的信號服務,運營商首先面臨的就是要建設比4G基站更多的5G基站。
「大量的5G基站建設帶來了比4G更高的成本壓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5G落地要加快與產業深度融合。」深圳電信網路發展部無線網路規劃技術主管林青群說。
這樣的看法正逐步成為行業共識。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不同於2G/3G/4G電信業務,5G連接的范圍從「人與人」擴展到了「物與物」,其價值將在推動產業發展的過程得到體現。
此前,在一項自動駕駛的測試中,藉助5G大帶寬、低時延的通信能力,5G自動駕駛體驗測試車輛能夠以毫秒級的速度與雲端通信,實現了停車、拐彎、避障、盲區繞行等操作。
5G與產業的融合將會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中國信通院2019年3月發布的《5G產業經濟貢獻》預測,2020-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可能達到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的經濟增加值有望達到3.3萬億元。
「5G+」生態形成,需要多方努力
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由於運營商需要大量投資建設5G基站等基礎設施,要形成 健康 、正向激勵的5G「生態圈」,要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多做考慮。
中國電信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馮煒說,5G時代設備的能耗是4G的2-3倍,總運營成本是4G時代的3-4倍,如果採取不限流量的模式去運營,運營商很難獲利。「工業互聯網可能成為運營商5G業務 探索 、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中國移動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黃智瀛認為,在3G/4G時代,通信業務的發展更多是技術驅動型、網路驅動型。而在5G時代,要轉變為業務驅動型、應用驅動型。
「5G時代,運營商要做更多的產業應用示範,在建網的同時就要考慮未來to B應用和網路的結合。」黃智瀛說,「商業模式的創新也可能會延伸到to C的消費者業務。」
徐志斌說,深圳將持續完善5G產業生態環境,如組建5G產業聯盟,在標准制定、技術研發、測試驗證及試點應用等方面發揮聯盟的協同效應。
㈩ 什麼是5G智能生態
5G+智能生態是利用5G技術配合多種感測設備,通過對水資源的可視化監測,方便**主管部門對水環境實時管理。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221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