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朱元璋存在對中國歷史有什麼意義

朱元璋存在對中國歷史有什麼意義

發布時間:2022-11-28 12:45:27

⑴ 朱元璋對歷史上的貢獻

貢獻:
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減免稅負,嚴懲貪官;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漢族,濠州鍾離人,明朝開國皇帝。
簡介: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結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統治,平定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於應天,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朱元璋聰明而有遠見,神威英武,收攬英雄,平定四海,求賢若渴,重農桑,興禮樂,褒節義,崇教化,制定的各種法規都很相宜。自古以來,前所未有。但是他的性格嚴明,晚年偏好誅殺,使得一代開國元勛很少有善始善終的,這就是朱元璋的缺點。

⑵ 為何說朱元璋開創明朝洪武之治,意義堪比漢唐

在眾多的古代王朝中,大明王朝往往是關注度最高的之一,縱觀整個古代的歷史,大明王朝是出現盛世最多的王朝,洪武之治、永樂盛世、萬曆中興等等,這些盛世都對明朝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讓明朝的時候會變得更加穩定,是統治的鞏固,也是時代的延續。

雖然後來,元朝推行行省制度,但也並沒有加強在這一方面的實際控制,有些地方還是難以進行真正的管理,皇帝對於各級官員的控制力都大不如從前,而官員對於平民百姓的管理也很難到位,所以各種貪官污吏大量的爆發,百姓們怨聲載道而且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混亂局面。

這樣的局面持續了很長的時間,導致爆發了眾多的大規模農民起義,這才有了朱元璋趁亂建立的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繼位之後,針對這樣的情況進行改革,而且改革的速度堪稱是雷厲風行,同時,這次改革活動的歷時之久,措施之嚴,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長河中極其罕見。

懲處貪官污吏,絕不手軟

⑶ 朱元璋和朱棣,分別對大明朝做了什麼樣的貢獻

朱元璋對明朝的貢獻

朱元璋作為中國最傑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於政事,建樹頗多。特別是創設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業,促成明朝前期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局面,還影響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權的政治統治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漸趨完備。

朱棣所創造的「中國文化遺產」,就是大名鼎鼎的《永樂大典》。《永樂大典》是一部大型類書,其收錄的古籍多達七八千種,上至先秦,下到明初,但凡成文之著作,皆被收錄,像什麼經、史、子、集、佛、道、戲劇、平話、農藝、工技、文學、藝術、醫葯、占卜,等等等等,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無所不包。

⑷ 朱元璋對漢王朝的貢獻有多大,為何說沒有他,漢人一直都抬不起頭

這是因為朱元璋推翻了由蒙古族統治的元朝少數民族政權,重新恢復了漢人的政權,讓漢族人民在華夏大地上重新抬起頭來做人。因為在元朝的時候漢人一直受到元朝統治者的排擠和壓迫,漢族人民一直生活得不好,還得不到尊嚴。所以說漢族人民都非常感激朱元璋能帶領人民把元朝的統治者們趕出中華地區。

朱元璋制定的朝廷制度甚至改進了漢朝的封建專制統治,權力更加集中在皇帝手中,而且朱元璋統治下的明朝是漢族統治的最鼎盛時期。而後來的清朝不算是漢族統治,他也是少數民族政權。所以由此看來明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朝統治的封建王朝。

⑸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中國歷史有什麼貢獻

1393年,錦衣衛指揮使參奏藍玉謀反,朱元璋隨即令人將其拿下,並由吏部審訊。當吏部尚書詹徽令藍玉招出同黨時,藍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黨!」話音未落,武士們便把詹徽拿下。三天後,朱元璋將藍玉處死,爾後是大規模的清洗和株連。

1382年,出於監控官員的需要,朱元璋將管轄皇帝禁衛軍的親軍都尉府改為錦衣衛,並授以偵察、緝捕、審判、處罰罪犯等權力,這是一個正式的軍事特務機構,由皇帝直接掌控。它有自己的法庭和監獄,俗稱「詔獄」,詔獄里採取剝皮、抽腸、刺心等種種酷刑。朱元璋還讓錦衣衛在朝廷上執行廷杖,有很多大臣慘死杖下,工部尚書薛祥就是這樣被活活打死的。朱元璋派出大量名為「檢校」的特務人員,暗中監視。有一次,學士宋濂上朝,朱元璋問宋濂曾經在家喝酒沒有,請了哪些客人,宋濂一一照實回答。朱元璋聽後滿意地說:「果未騙朕。」

但是到了晚年朱元璋逐步廢除了錦衣衛及其特權,以及一些比較殘酷的刑法。

二、地方改革

在地方廢除行省制,設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別擔負行中書省的職責,三者分立又互相牽制,防止了地方權力過重。

朱元璋在位處理的貪污案:

洪武十五年:戶部官員與地方官府勾結,採取預先空白報表蓋印後私自填充虛假支出數額營私肥己貪污財物。朱元璋發現後,立即將各地衙門管印的長官全部處死;副長官打百棍邊疆充軍。

洪武十六年:刑部尚書開濟接受一死囚家賄銀萬兩,用另一死囚做替死鬼。還勒索其他罪囚家人錢物,並導致一家二十口人全部自殺。

洪武十八年:。又查出戶部侍郎郭桓和各司郎中、員外郎與各地到中央繳納課稅的官員結成貪污團伙,採取多收少納、捏報侵欺手段貪污國庫物資摺合糧食達兩千四百萬石的犯罪事實。朱元璋將這些貪官統統處死,各省、府、縣牽連人員無一倖免。

洪武十八年:工部許多官員借營建宮廷之機,採取虛報工匠工役人數天數多領工銀,發放時剋扣工匠銀兩私吞。朱元璋在一次突擊檢查中就查處侍郎韓鐸、李楨貪污受賄案,並且帶出中央專門派去監督工部的工科給事中。

洪武十八年:兵部侍郎王志把徵兵之機當作生財之道,接受逃避服兵役的世襲軍戶所送賄銀達23萬兩。朱元璋把他也送上斷頭台。

洪武十九年:

一、刑部郎中、員外郎受賄虛報死亡並私放兩死囚。這些貪官都被朱元璋斬首。

二、禮部侍郎章祥,夥同員外郎辛欽,私自侵吞皇帝賞賜公主婚禮的銀兩,被朱元璋拿了個正著。朱元璋為了監督各級官吏行為,專設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給事中職位。

三、都察院御史劉志仁奉命去淮安處理一宗案件。到達後他故意拖著案子不審,吃了原告吃被告,勒索兩家許多錢物,還誘奸良家民女。後被朱元璋處死。朱元璋又查出六科有61個給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貪污受賄行為,一一做了處理。

洪武二十五年:戶部尚書趙勉夥同老婆內外受賄十幾萬銀兩東窗事發,結果夫妻二人被斬。

第三,朱元璋利用殘酷刑法處置貪官,採取「剝皮揎草」、挑筋、斷指、斷手、削膝蓋等酷刑。 「剝皮揎草」刑法,就是把那些貪官拉到每個府、州、縣都設有的「皮場廟」剝皮,然後在皮囊內填充稻草和石灰,將其放在處死貪官後任的公堂桌座旁邊,以警示繼任之官員不要重蹈覆轍,否則,這個「臭皮統」就是他的下場。這種舉措震懾了一批官員,使他們行為大為收斂。

在各府縣的重要地方,朱元璋還設置了巡檢司,負責把關盤查、緝捕盜賊、盤詰奸偽。

第五,朱元璋制定整肅貪污的綱領——《大誥》和《醒貪簡要錄》。《大誥》一書是他親自審訊和判決的一些貪污案例成果的記錄,書中還闡述他對貪官態度、辦案方法和處置手段等內容。朱元璋下令全國廣泛宣傳這本書;他還叫人節選抄錄貼在路邊顯眼處和涼亭內,讓官員讀後自律,讓百姓學後對付貪官。

第六,允許民間百姓上訪。明朝允許百姓扭送不法官吏。如果官吏在徵收稅糧以及攤派差役作弊曲法,百姓可以向上級官吏舉報,也可以直接扭送。對於封建時代而言,完全打破了一貫「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慣例。賦予百姓直接查送官吏的權力,是中國幾千年法治史中破天荒的政治創舉。

此外,朱元璋在午門外特設「鳴冤鼓」,民間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討不回公道,可上京擊鼓直接告御狀。

朱元璋以殘酷的法律嚴懲貪官污吏。其決心之大、力度之強、措施之精確,收到了強烈震懾作用。朱元璋從登基到駕崩,他「殺盡貪官」運動貫穿始終未減弱,但貪官現象始終未根除,晚年只能發出「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未移而人為繼踵,治癒重而犯愈多。」哀嘆。

朱元璋當政31年,先後發起6次大規模肅貪,殺掉貪官污吏15萬人。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他從來不憚給自己增加工作量。從登基到去世,他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在遺詔中他說:「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據史書的記載,從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內,朱元璋審批閱內外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處理國事計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閱奏札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

朱元璋的節儉,在歷代皇帝中也堪稱登峰造極。稱帝後,在應天修建宮室,只求堅固耐用,不求奇巧華麗,還讓人在牆上畫了許多歷史故事,以提醒自己。朱元璋每天早飯,「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 。他所用的床,並無金龍在上,「與中人之家卧榻無異」。他命工人給他造車子造轎子時,按規定應該用金子的地方,都用銅代替。主管的官員報告說用不了很多黃金,朱元璋卻說,他不是吝惜這點黃金,而是提倡節儉,自己應作為典範。朱元璋還在宮中命人開了一片荒地來種菜吃。洪武三年(1370)正月的一天,朱元璋拿出一塊被單給大臣們傳示。大家一看,都是用小片絲綢拼接縫成的百納單。朱元璋說:「此制衣服所遺,用緝為被,猶勝遺棄也。

明朝伊始,朱元璋實行了發展生產,與民休息的政策。1368年,外地州縣官進京,朱元璋對他們說:「天下初定,老百姓財力睏乏,像剛會飛的鳥,不可拔它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樹,不可動搖它的根,重要的是休養生息」。

朱元璋還鼓勵開墾荒地,1370年並下令:北方郡縣荒蕪田地,不限畝數,全部免三年租稅。他還採取強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區的農民遷往地廣人稀的地區;對於墾荒者,由政府供給耕牛、農具和種子;並規定免稅三年,所墾之地歸墾荒者所有;還規定,農民有田五至十畝的,必須栽種桑、棉、麻各半畝,有田十畝以上者加倍種植。這些措施大大激發了農民墾荒的積極性。

除了民屯外,明初還有軍屯和商屯。軍屯由衛所管理,官府提供耕牛和農具。明軍士屯守比例是:邊地軍隊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內地軍隊二分守城,八分屯田。軍糧基本上自給自足。商屯是指商人在邊境僱人屯田,就地交糧,省去了販運費用,獲利更豐。商屯的實行,解決了軍糧問題,同時也開發了邊疆。

⑹ 明朝的建立存在什麼意義

元朝把天下人分成4等,南人地位最低,為第4等,深受侮辱、壓迫和殺戮。
元朝末年,百姓無法生存,死亡流轉,紛紛揭竿而起。
朱元璋作為起義軍中的傑出領袖,帶領一眾英雄豪傑,推翻了元朝統治,一統天下,對歷史有重要意義:
1、朱元璋的起義,創下由南向北征戰,獲得成功的先河;
2、明朝的建立,消除了民族歧視政策,讓廣大人民獲得平等地位;
3、明朝對農民實行修生養息政策,讓社會得到了喘息和恢復;
4、明朝對商人徵收3.3%的商業稅,誕生了很多富裕商人,並使資本主義萌芽和民主主義思潮在明朝生長;
5、明朝能接受外來知識,明朝學者翻譯了很多西方著作和書籍。
明朝還是很有成就的,如果明朝不滅,中國很有可能會發生資本主義革命。
求採納!

⑺ 朱元璋在明朝有什麼重要地位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早年家境貧窮,上街要過飯,去寺院里當過和尚,後來他參加了農民起義軍,很快成為了起義軍的領袖,擊敗了陳友諒和張士誠,最後攻滅元朝
朱元璋在位31年,在位期間多次擊潰元朝殘余勢力,鞏固了明朝的統治,後來朱元璋去世後,其孫子朱允炆即位

⑻ 朱元璋在歷史上有什麼作為,給後世留下了什麼

在位31年!從1368建立明朝開始到1398年去世,最大的功績就是使社會的生活又一次步入正軌!結束了百姓動盪不安的生活!他在位的31年。為後來的皇帝打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首先,出身於社會最底層的朱元璋,無疑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響當當的大人物。誰都知道,作為明朝的創業皇帝,少年時代的朱元璋只不過是元末淮河流域間的一個放牛娃,只不過是一個為了勉強活命而不得不出外流浪了三年的小和尚。但就是這個曾經一無所有的逃荒者,打從24歲投奔農民起義軍,從一名小兵開始起步,僅僅經過17年傳奇般的奮斗與征戰,乃竟登上了堂堂一朝開國天子的寶座!
不過對關朱元璋的評價,卻從來都是眾說紛紜、毀譽交加,以至於直到今天,這種集中奉獻給他的敬仰、贊美與唾沫,仍然可以在網路上掀起一場暴風雨般的爭論——如果刺激得當的話。可無論怎樣看,以朱元璋傳奇而光輝的軍事履歷和治國生涯,他顯然都有充足的理由當選為中國封建社會位居前三名的最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之一。甚至就是第一名也沒准。
有關朱元璋的負面言說,比如殺功臣和所謂的文字獄,本文就不再涉及了。在此,我就試著總結一下這位史上罕見牛人的五大歷史功績以證明朱元璋的偉大並非妄言罷。
功績一:
經過多年艱苦卓絕的征戰,削平群雄,結束了蒙元的統治,統一了全國,建立了嶄新而強大的國家,恢復了漢民族在傳統中國疆域內喪失已久的政權。
感想述說: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天下大亂間,各地起義軍風起雲涌。朱元璋自參加紅巾軍不久,就以自己的英勇與才智獲得賞識,並努力拚搏,終於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一支勁旅的統帥,進而率軍消滅了相鄰的好幾個比較強大的割據政權,然後北伐蒙元,一路勢如破竹之下,很快就克復了元朝的都城大都(即今天的北京)。之後,朱元璋又經過幾次討伐,最終統一全國,建立了大明朝。
中國歷史每逢亂世時,便是群雄逐鹿中原爭奪天下的時候,但每次混戰到最後,則又必定會回落到各家歸一、天下一統的局面。而這最後的勝者,通常也總也有其勝出的理由。無論是劉福通、朱元璋,還是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珍,對於腐朽的蒙元統治者來說,那當然都是正義之師;但若拿各支農民軍互相比較的話,那恐怕就沒有正邪之分了——各家都是為了推翻元朝的統治,建立自己的漢族人的政權不是?所以,朱元璋最後的勝利是無可指責的,他既非繼承,也非竊取,而是全憑自己誠實的奮斗奪得這誰都可以奮力搶奪的天下的。事實上,歷代開國皇帝中,朱元璋得國之正是罕有對手可比的。
為什麼最終是朱元璋代表群雄、更代表人民完成了統一國家、結束戰亂、恢復漢民族政權的使命?這究竟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必然?我想,這固然是命運和上天對朱元璋的眷顧,卻也是朱元璋自身才智、力量和德行等綜合優勢的最終勝出,比如朱元璋的軍隊紀律嚴明,對老百姓秋毫不犯,深得民心;比如他的軍隊將士齊心,整體戰鬥力極強,尤其能打惡仗、硬仗;又比如朱元璋在戰略上高瞻遠矚,決策一貫正確,並且高參盡心、猛將雲集……
功績二:
恢復乃至極大地增強了漢族(也包括同被壓迫的同為炎黃子孫的許多其他民族)的民族地位和民族自信心,修復並光大了已經大傷元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感想述說:
元朝統治中國時,蒙古人對漢族施行多種種族歧視政策,比如,第一,老百姓被劃分為四等人,漢族是最低一等;第二,殺死蒙古人者,償命,殺死漢人的,罰交一頭毛驢的價錢;第三,漢族老百姓所娶新媳婦的出夜權必須交給蒙古保長;第四,漢人不能擁有武器,連菜刀也只能幾家合用一把,且由保長負責菜刀的保管;第五,漢人賦役沉重,常年生活在貧苦中,一旦遭遇災荒那就性命難保;第五,漢族無有公職的普 通百姓不允許取名字,只能以出生日期為名(所以朱元璋本來叫朱重八,朱元璋這個名字和徐達、常遇春、湯和等名字一樣,都是參加紅巾軍才取的)……
正是在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後,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才得以取消了前朝種種落後、殘酷的種族歧視政策,朱元璋並沒有對蒙古人以牙還牙,而是實行各民族一律平等且互相尊重的政策,這使中國在民族和解的基礎上再次邁向了繁榮與強盛。
明朝二百多年間,漢人之鮮明風骨在歷朝歷代可謂僅見,明朝軍隊包括海軍在多次大的對外戰爭中所表現的強勁戰鬥力在總體上也比其他朝代要牛——這其實正是漢族恢復正朔地位後所建立起的極強大的民族自信心的集中表現。
至於朱元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恢復和廣大,實際也是融合和貫通在他整個的軍事活動和施政過程中的,比如朱元璋對鄉村基礎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普及,比如他對古代文化經典的研讀、推崇和運用,等等。舉一個朱元璋為自己子孫後代取名的例子。朱元璋給自己的兒子輩取名以單字,如太子朱標、燕王朱棣、寧王朱權……這一輩的名字都帶有「木」字偏旁;朱棣的三個兒子按朱元璋的意思分別取名為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都帶「火」字偏旁)……金、木、水、火、土,陰陽五

⑼ 你如何評價歷史人物朱元璋呢

既是一個勤政愛民的有為之君,也是一個充滿私慾的殘酷之人!這是我個人對朱元璋的評價,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評價呢?下面我便和大家說一說這其中的原因。

第三:分封諸子為藩王。朱元璋曾遍封諸子為王,而且給予了他們在封地很大的權利,造成藩王擁兵自重,朝廷權威不立。這也為建文帝一朝埋下了禍根!但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當然還是朱家的千秋萬代了!這其實也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所以我認為朱元璋也是一個自私殘酷之人!也正應了那句話——「最是無情帝王家」。

⑽ 朱元璋稱帝有什麼歷史意義

朱元璋
朱元璋, 從一個連飯都吃不起的窮人,一度成為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離不開眾多能人的支持,在朱元璋稱帝之時,冊封的開國六大功勛之臣都是誰,他們各自又因何而死,朱元璋真的是歷史上「過河拆橋」第一人么?
李善長
韓國公:李善長
有「明代蕭何」的美譽,位居6大開國功勛之首,朱元璋征戰四方,都是李善長留守大本營,為朱元璋在前線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糧草、兵馬,治下的百姓不在貧困,可以說是朱元璋強大的支柱。
明朝建國後,李善長任丞相、太師、左柱國等職,權利達到了頂點,時間一久,竟自大起來,與劉伯溫多有矛盾,讓朱元璋慢慢的心生不滿,李善長因朱元璋生病未前探望,被降職,後因胡惟庸謀反時,多次勸說李善長,雖並未直接策劃謀反,但知情不報,大逆不道,朱元璋下令將李善長全家七十餘人一並處死。
徐達
魏國公:徐達
軍事才能出眾,戎馬一生,也和朱元璋是從小到大的好朋友,徐達功勞顯著,卻依舊小心謹慎,被朱元璋稱為「萬里長城」,攻克大都會二處、省會三處和府城百餘處。
徐達之死,在歷史上頗有爭議,《明史》說病逝的,民間流傳是被朱元璋毒死的,就以徐達性格而言,是不會被朱元璋懷疑的,而且在徐達死後,朱元璋親赴葬禮,以示哀痛,所以民間傳言不足為信。
常遇春
鄭國公:常遇春
本是盜匪出身,相較徐達,謀略不足,但武藝高強、各種兵器樣樣精通,也因此多以徐達的副將出征,尤以勇猛聞名天下,軍中有「常十萬」之稱。
常遇春在朱元璋稱帝第二年便得病,死於軍中,年僅40歲,朱元璋得知後,心痛不已,親自出奠,封鄭國公。
李文忠
曹國公:李文忠
朱元璋是李文忠的舅舅,加上朱元璋對李文忠十分喜愛,還收為養子,朱元璋當初吃不起飯時,李文忠的媽媽(也就是朱元璋的姐姐)經常接濟朱元璋,李文忠也是朱元璋身邊唯一有學識的人,自然受到朱元璋的重用。
李文忠也同常遇春一樣,英年早逝,終年46歲,得病期間,朱元璋多次探視,李文忠死後,朱元璋還怒斬為其看病的醫生,就連負責醫治一事的淮安侯也被削其爵位。由此可見朱元璋對李文忠的喜愛和感情。
馮勝
宋國公:馮勝
馮勝是開國六功勛中,最不受朱元璋喜歡的人,幾起幾落,軍功顯赫,卻多次因小事惹的朱元璋很不高興,對於不懂得揣摩上司心理的人,權利越大越危險,恰逢常遇春與李文忠的病逝,軍權在握馮勝,最終因朱元璋的猜忌賜死。
鄧愈
衛國公:鄧愈
鄧愈父親是當地的團練,鄧愈父親死後,16歲的鄧愈率領手下一萬人追順朱元璋,後因軍功屢次陞官,智勇兼備,被朱元璋評為:跟隨22年,有功無過。
卻在戰勝吐蕃,班師回朝的途中病死,朱元璋停止上朝3天,親自迎接靈柩,親自為其挑選墓地,並令人在山中種滿松柏,禁止砍柴打獵。
從朱元璋,冊封的6大開國元勛來看,一來可以肯定歷史上的劉伯溫遠沒有想像中的牛逼,二來看朱元璋對於開國功臣,還是很重感情的,至於殺李善長,對於胡惟庸的謀反,不勸不告,被殺也只能說是咎由自取。

閱讀全文

與朱元璋存在對中國歷史有什麼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象棋如何玩斗獸棋 瀏覽:606
英國地鐵什麼時候出現 瀏覽:209
印度用什麼錢最貴 瀏覽:687
印尼黑酸枝傢具保養用什麼材料 瀏覽:3
越南政權如何交接 瀏覽:809
義大利什麼時候能成立 瀏覽:694
在中國哪裡賣房子 瀏覽:509
為什麼英國沒有威爾士元素 瀏覽:146
英國貨幣對人民幣多少 瀏覽:261
印度尼西亞礦產怎麼樣 瀏覽:448
去印度買手錶怎麼樣 瀏覽:708
哪個明星去了中國好聲音 瀏覽:981
信奉印度教有哪些國家 瀏覽:162
中國庚子年年都有什麼事 瀏覽:960
義大利怎麼考駕照 瀏覽:636
500馬幣是多少印尼盾 瀏覽:104
伊朗在地球儀上哪個位置 瀏覽:103
如何在中國和越南聊天 瀏覽:489
從印尼到印度多少公里 瀏覽:748
印度汽車關稅如何 瀏覽: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