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MA資質如何取得
對檢測機構的認證是嚴格按照省或國家計量認證工作程序規定進行。
1、向省或國家計量認證辦公室提交計量認證申請資料(包括: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等);
2、省或國家計量認證辦公室對申請資料進行書面審查;
3、通過書面審查,依據計量認證的評審准則,由省或國家計量認證辦安排委託技術評審組進行現場核查性評審;
4、通過現場評審,符合準則要求的檢測機構,由省或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核發計量認證證書、計量認證機構印章,並上互聯網公布。
(1)cma中國計量認證怎麼拿擴展閱讀
認證特點,取得計量認證合格證書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可按證書上所限定的檢驗項目,在其產品檢驗報告上使用計量認證標志。
標志由CMA三個英文字母形成的圖形和檢驗機構計量認證書編號兩部分組成。CMA分別由英文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三個詞的第一個大寫字母組成,意為"中國計量認證"。
認證級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為保證檢測數據的准確性和公正性,所有向社會出具公證性檢測報告的質量檢測機構必須獲得「計量認證」資質,否則構成違法。
計量認證分為「國家級」和「省級」兩級,分別適用於國家級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和省級質量監督檢測中心。「計量認證資質」按國家和省兩級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或省技術監督主管部門分別監督管理。
計量認證資質與實驗室認可資質不同,他實際上源於政府授權,只對政府和工業部門下屬的國家和省質量監督檢測機構。證書號碼:(2004)量認(國)字(H2402)號, 認可范圍與CNAS認可范圍相同。
B. cma考試通過怎樣取證
學歷達到要求、通過CMA認證考試、工作經驗達到要求。
- 持有教育部認可的三年全日制大專畢業證書,或
- 持有教育部認可的學士學位證書,或
- 持有教育部認可的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碩士學位證書、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博士學位證書,或
- 持有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認證的注冊會計師證書(CPA)或國家會計資格評價中心認證的中級或高級會計師證書(中高級會計職稱證書);ACCA的全面合格會員符合CMA學士學位的教育要求。
CMA認證考試共兩門,滿分均為500分,合格分數線為360分。從第一個科目合格算起,3年內所有科目沒有全部合格的情況下,第一次合格的科目就會失效,需要重新參加考試。而一旦你通過CMA所有考試科目,並且積累到足夠的工作經驗,成功獲得CMA證書後的有效期將是終身的!
CMA考試科目(知識體系)的設置,兼具理論、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而非應試。能反映現今商業環境對財務管理綜合能力的要求。同時由於其涉及知識的廣度與深度,被業界廣泛稱之為Mini-MBA。
您需具備2年連續的在管理會計或者財務管理領域中的工作經驗。工作經驗可以是在申請之前完成,也可在考試完成後7年時間內完成。
文件提交方式
學歷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文件提交方式
認證所需文件需快遞至IMA北京辦公室,地址如下:
IMA北京辦公室CMA認證部(收)
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一號東方廣場東一座辦公樓504-505室 郵編100738
學歷及工作經驗的認證文件可在通過考試後提交,也可以在考試前、考試中隨時提交。
如您同時提交學歷和工作經驗文件,建議您將文件一並快遞至IMA中國代表處。為避免文件丟失,建議您使用快遞來遞送材料。另請在信封上請註明「學歷/工作經驗認證文件」。在滿足以上所有認證要求的基礎上,CMA證書將會在6-8周後郵寄至您手中。
C. 獲取CMA認證需要哪些條件
要獲取CMA認證,您必須滿足下述所有要求:
1. 成為管理會計師協會的會員
2. 支付考試准入費
3. 符合學歷要求
4. 符合從業經驗要求
5. 通過所有必考科目
6. 遵守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職業道德守則公告》
To be eligible for CMA certification, you must fulfill all of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
1. Membership in 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2. Paying the Entrance Fee
3. Satisfying the Ecation Qualification
4. Satisfying the Experience Qualification
5. Passing scores for all required examination parts
6. Compliance with the IMA Statement of Ethical Professional Practice
如何保證長期保證CMA認證:
1、CMA證書的有效期,決定權在於自己,不在於IMA。
2、每年都要按時繳納IMA會員年費呀,CMA的後續教育你要按時參加,每年至少完成30小時的繼續職業教育,其中至少包括兩個小時的職業道德教育。
3、職業教育的形式是多樣的,大學課程、研討會、在線課程等形式展開。
4、IMA會員必須遵守當地法律,遵守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對於已經獲得CMA認證的學員,如果未能遵守保密政策或隨後發現存在作弊行為,則視為違法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職業道德守則公告》,將撤銷其CMA證書。
D. cma認證的一般流程都有哪些
只需四步即可:
第一步、注冊IMA會員
CMA是IMA推出的管理會計認證,要想報考CMA考試,首先需要成為IMA會員。要想注冊IMA會員大家可以登錄IMA官網根據提示進行注冊。
第二步、繳納相關費用
注冊IMA會員、保存會員資格、注冊CMA考試等都是需要繳納相關費用的,但是大家在教輔之前一定要了解IMA會員的分類,因為不同的會員所接受的課程和繳納的費用都是不盡相同的。IMA會員包括專業會員、教師會員、學生會員三種。大家在報考前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注冊和繳費,以免發生學習內容跟自己需求不匹配的情況發生。
第三步、預約CMA考試
繳納完相關費用,考生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CMA考試注冊和考位預約了。前面已經說過,7月CMA考點達到了20個,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所在的城市有沒有考點,如果沒有,那就要找一個最近、最便利的城市了。預約成功後,IMA會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發給你一封確認函。如果在預約成功後的7天內沒有收到確認函,請及時聯系IMA。
第四步、參加CMA考試
CMA的含金量和實用性是毋庸置疑的,否則也不會有無數考生想去做CMA。同時,報考CMA的費用也是不低的,且都是美元。既然大家認定了CMA認證,也報考了CMA,那麼就應該如約參加CMA考試,就算沒有準備好,也應該為下次考試積攢經驗,測試一下考試難度,為通過CMA考試做好准備。
E. 如何取得cma認證資質
申請CMA計量認證資質,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整體取證大概在3個月左右,費用一般3萬到5萬不等。
申請CMA計量認證資質,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取證流程
第一階段:前期准備:人員證件,場地設備,公司手續
第二階段:體系建立:編制一二層體系文件(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典型檢檢 驗檢測報告、申請項目參數表
第三階段:提交申請:向省級市場監督管理局提交網上申請,網上申請通過後提交紙質版材料
第四階段:體系運行:編制三四層文件(作業指導書、質量記錄),編制公司評審所需相關運行資料
第五階段:現場評審:迎接評審專家到現場審核2天
第六階段:評審整改:針對專家提出的問題進行整改,編制遞交整改報告
第七階段:審批發證:省局領導組召開座談會,審查評審材料是否准予發證
F. 哪裡可以直接出計量證書
國家質監總局下屬的職業實訓基地可以直接考取計量證書。
按照最新的國家職業指導要求,計量工屬於特殊工種,必須持有國家職業資格證上崗,計量員證只能在國家質監總局下屬的職業實訓基地考取,才是有效證件。
參加註冊計量師資格各科目考試的人員。要在1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方可獲得資格證書。考試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考試日期為每年第三季度。符合考試報名條件的香港和澳門居民,也可申請參加考試。
計量認證:
是資質認定的一種形式。是指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實驗室的基本條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以及相關技術規范或者標准實施的評價和承認活動。
取得計量認證合格證書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可按證書上所限定的檢驗項目,在其產品檢驗報告上使用計量認證標志,標志由CMA三個英文字母形成的圖形和檢驗機構計量認證書編號兩部分組成。CMA意為中國計量認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計量認證
G. CMA中國計量認證資格證書怎麼拿
中國計量認證CMA(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只有取得計量認證合格證書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才允許在檢驗報告上使用CMA章,蓋有CMA章的檢驗報告可用於產品質量評價、成果及司法鑒定,具有法律效力。
計量認證不僅是諸多行業,尤其是關繫到百姓切身利益的行業評價檢測機構檢測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同時也是第三方檢測機構進入市場的准入證。如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機動車尾氣檢測,所有從事該項目檢測的機動車檢測場所都必須通過計量認證,在報告上使用CMA標記;從事室內空氣質量檢測的實驗室也必須通過計量認證;對「非典」進行防範及控制的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各區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都是取得計量認證合格證書的檢測機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2015年修正)第二十一條的規定:「為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其計量檢定、測試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取得計量認證合格證書的檢測機構,允許其在檢驗報告上使用CMA標記;有CMA標記的檢驗報告可用於產品質量評價、成果及司法鑒定,具有法律效力。
國家正在推行強制性的計量認證、審查認可和實驗室自願參加的"實驗室認可"等制度,來保證檢測機構為社會提供服務的公正性、科學性和權威性,這些認證都是以國家《計量法》、《標准化法》及《質量法》等法律為依據。